第135頁
如果說畫家們的晝伏夜出是源自藝術創作需求,老人們開始這樣的習慣則是出自於動物的本能靈敏嗅覺了。除去了才開業時的日日賓客爆滿,工作日期間,常住村子的遊客以退休的老人們居多。在這自然的環境中,欣賞美景、品嘗綠色食品、不時鍛鍊一下老胳膊腿,日子別提有多愜意了。老年人覺少呀,其中一個住得離山神廟近些。晚上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窗外月光瑩瑩,便起身,在院子裡散步。月華如練,撲灑在大地上,山神廟前那株已經變成金黃的銀杏樹,此刻如同披上了一層金光一般,在淺淺薄霧中不似凡間,老人不自覺的往那仙境走去。
一路上,有月光照亮著青石鋪就的台階,路並不難走,又有道路兩旁的奇花異草散發出陣陣幽香,老人慢慢走著,身體微微出汗,呼吸也加重了,可心臟卻並不覺得負擔。呼吸吐納之間,只覺得濁氣排出,陽氣上升了。待到他走到路的盡頭,就是山神廟,土地老人的神像端莊慈愛的坐在那裡,俯視著眾生。他不自覺的進去,下跪參拜,聞著裊裊的佛香,老人覺得自己悟道了,陽壽起碼加了十歲。第二天一大早就把這事告訴周邊的老人們。
於是遊客中的老人們這下有了朝聖之旅,每個走過那條路的人都仿佛覺得生命得到淨化。於是私下更是傳揚開來。本來凌晨虔誠的走過山神廟的拜佛之路,老人們就該回去睡回籠覺了。可下山的岔路口,又遇到村裡的原住民們,村裡的長壽老人們成群結伴的上河流盡頭去日常燒茶的飲用水,從不間斷。於是兩處人馬一匯合,遊客們看著九十、上百歲的老人們一個個精神矍鑠,走山路半點不費勁,就更覺得悟了,這就是村民的健康長壽秘籍!當下求著跟著一起去到泉眼處。迎著初升的太陽,喝下一天的第一口靈泉水,從裡到外,從身體到靈魂仿佛都得到了升華。
於是,當天村里小賣部一開門,一群遊客老人就圍了上來,指名道姓的要求購買村里老人背的小背簍和水桶。村長嘿呲呲笑著跟賈珍珍擺了這件事,她只覺得一頭黑線,當初修山神廟就是為了跟老人們一個遊玩的去處,也解釋村里老人長壽的秘訣。現在看來,效果比她預期的好太多了嘛。
賈家村有了完全不同的文化圈子,養生派的老人和夜貓子派的畫家占據了村裡的夜晚,吸收著日月天地的精華。而年輕人們則更貪愛白日裡風光。岱山山上看日出的旖旎絢爛,是求婚致勝的法寶。情侶們相扶相攜爬上山坡,體味著上山的艱辛,享受辛勞後的豐美成果。在太陽光輝的照耀下,一切的舉止都被放大,浪漫加倍。往日裡木訥的人,在面對身邊伴侶沐浴在晨光之中最美麗的側顏的時候,甜言蜜語輕易的宣洩而出。
求婚完成了,剩下的就是在村裡面好好遊玩了。姑娘們跟著嬸子們去田間地頭親手採摘食材,為伴侶們親手做一頓佳肴,換來的絕對不止是一個勁的讚美,還有心靈情感的交融。仿佛人置身在這樣的環境中,一切的真善美都體現了出來。
男遊客更喜歡體現力量與勇氣的項目,與村裡的男人們,在山林里打幾隻野雞野兔;在湖裡親自跟著搭網捕撈拖網收穫。換來了愛人的溫柔以對,一邊埋怨著自己的粗魯把衣服都弄髒了,一邊又樂顛顛的抱著獵物去找房東幫著處理。路過的時候還能聽到女人們在炫耀各自男人的本事。晚上的時候,放在自己面前的一盤下酒小菜,香辣撲鼻的辣子雞。往日裡婆婆媽媽的媳婦此刻溫柔的給自己斟上二兩酒,不時罵一罵熊孩子在盤子裡挑來撿去的吃相。人生如此安逸閒適,夫復何求。
娃子們玩得項目就更多了,村裡的藕塘正是豐收的季節,水放得差不多了。村裡的壯勞力們在那裡賣力的挖藕,出了一身汗,上身的汗衫都脫了。晶瑩的漢珠順著黝黑的曲線優美的脊背滑落。惹得在岸上撿拾的大姑娘小媳婦們想看又不好意思看,有那面淺的臉色緋紅的掉轉身。被大嬸們打趣的,因為幹活的青年裡有大姑娘的對象。惹來一陣嘰嘰喳喳的埋怨與一場哈哈大笑。岸上的動靜又引來田裡有心賣弄的青年們一陣的眼紅耳熱,秋天了,快到婚期了。
娃子們可不管岸上田裡的眉來眼去,村裡的娃子率先下田。那深埋的淤泥里藏得的儘是好東西,有巴掌大的鯽瓜子,有肥碩的泥鰍,運氣好的時候還能翻見甲魚呢。見著夥伴們幹得熱火朝天,城裡的小遊客們也站不住了,跟著溜進田裡,在小村民的指點下,跟著逮魚。有膽小的娃子,磨磨蹭蹭的下去,一踩在軟爛的淤泥里踩到一條滑溜溜的東西,嚇得哇哇大叫起來。同伴們一陣笑話,又幫著把那條找事的泥鰍給逮了出來,讓那膽小的同伴親手觸摸。不一會兒,那膽子小的就滿場亂飛。晚上吃泥鰍的時候吃得比誰都起勁,還一個勁的炫耀,
“這條最大的肯定是我逮的!”
醬爆泥鰍,軟綿綿、金燦燦、香噴噴,都燉爛了,誰知道呢。別反駁,多吃兩條才是正經,回城裡可吃不到這等的美味佳肴。
下了田的娃子被老人們唬著,一人灌了一碗草藥茶。別看小鬼們一個個齜牙咧嘴的喝不下去,這茶是好東西呢,藥材精貴不說,主要是療效呀,來這裡的遊客沒見著誰有個什麼頭疼腦熱的。
第二天爹媽拍著娃子屁股不准再下田,頭天換下的衣服埋汰的不能看了。娃子們也自有消遣的去處,秋天的岱山呀,正是水草豐美的豐收季節。野柿子、野栗子、棗兒、梨兒在那枝頭沉甸甸的掛著饞人眼呢。於是,在大的村里青年的帶隊下,娃子們浩浩蕩蕩的上山去了。村里娃子一個個猴子似的竄上樹,身體輕盈的在枝梢間騰挪翻轉,就為了找尋最頂端,陽光照射最多的果子,最大最甜。把不會爬樹的小遊客們可眼饞壞了,一個個在那裡磨著,卻上不去。村里娃子們也知道待客之道,摘了一兜好貨,就從樹上蹭了下來,大方的把能生吃的果子最好的給到小客人們。
一路上,有月光照亮著青石鋪就的台階,路並不難走,又有道路兩旁的奇花異草散發出陣陣幽香,老人慢慢走著,身體微微出汗,呼吸也加重了,可心臟卻並不覺得負擔。呼吸吐納之間,只覺得濁氣排出,陽氣上升了。待到他走到路的盡頭,就是山神廟,土地老人的神像端莊慈愛的坐在那裡,俯視著眾生。他不自覺的進去,下跪參拜,聞著裊裊的佛香,老人覺得自己悟道了,陽壽起碼加了十歲。第二天一大早就把這事告訴周邊的老人們。
於是遊客中的老人們這下有了朝聖之旅,每個走過那條路的人都仿佛覺得生命得到淨化。於是私下更是傳揚開來。本來凌晨虔誠的走過山神廟的拜佛之路,老人們就該回去睡回籠覺了。可下山的岔路口,又遇到村裡的原住民們,村裡的長壽老人們成群結伴的上河流盡頭去日常燒茶的飲用水,從不間斷。於是兩處人馬一匯合,遊客們看著九十、上百歲的老人們一個個精神矍鑠,走山路半點不費勁,就更覺得悟了,這就是村民的健康長壽秘籍!當下求著跟著一起去到泉眼處。迎著初升的太陽,喝下一天的第一口靈泉水,從裡到外,從身體到靈魂仿佛都得到了升華。
於是,當天村里小賣部一開門,一群遊客老人就圍了上來,指名道姓的要求購買村里老人背的小背簍和水桶。村長嘿呲呲笑著跟賈珍珍擺了這件事,她只覺得一頭黑線,當初修山神廟就是為了跟老人們一個遊玩的去處,也解釋村里老人長壽的秘訣。現在看來,效果比她預期的好太多了嘛。
賈家村有了完全不同的文化圈子,養生派的老人和夜貓子派的畫家占據了村裡的夜晚,吸收著日月天地的精華。而年輕人們則更貪愛白日裡風光。岱山山上看日出的旖旎絢爛,是求婚致勝的法寶。情侶們相扶相攜爬上山坡,體味著上山的艱辛,享受辛勞後的豐美成果。在太陽光輝的照耀下,一切的舉止都被放大,浪漫加倍。往日裡木訥的人,在面對身邊伴侶沐浴在晨光之中最美麗的側顏的時候,甜言蜜語輕易的宣洩而出。
求婚完成了,剩下的就是在村裡面好好遊玩了。姑娘們跟著嬸子們去田間地頭親手採摘食材,為伴侶們親手做一頓佳肴,換來的絕對不止是一個勁的讚美,還有心靈情感的交融。仿佛人置身在這樣的環境中,一切的真善美都體現了出來。
男遊客更喜歡體現力量與勇氣的項目,與村裡的男人們,在山林里打幾隻野雞野兔;在湖裡親自跟著搭網捕撈拖網收穫。換來了愛人的溫柔以對,一邊埋怨著自己的粗魯把衣服都弄髒了,一邊又樂顛顛的抱著獵物去找房東幫著處理。路過的時候還能聽到女人們在炫耀各自男人的本事。晚上的時候,放在自己面前的一盤下酒小菜,香辣撲鼻的辣子雞。往日裡婆婆媽媽的媳婦此刻溫柔的給自己斟上二兩酒,不時罵一罵熊孩子在盤子裡挑來撿去的吃相。人生如此安逸閒適,夫復何求。
娃子們玩得項目就更多了,村裡的藕塘正是豐收的季節,水放得差不多了。村裡的壯勞力們在那裡賣力的挖藕,出了一身汗,上身的汗衫都脫了。晶瑩的漢珠順著黝黑的曲線優美的脊背滑落。惹得在岸上撿拾的大姑娘小媳婦們想看又不好意思看,有那面淺的臉色緋紅的掉轉身。被大嬸們打趣的,因為幹活的青年裡有大姑娘的對象。惹來一陣嘰嘰喳喳的埋怨與一場哈哈大笑。岸上的動靜又引來田裡有心賣弄的青年們一陣的眼紅耳熱,秋天了,快到婚期了。
娃子們可不管岸上田裡的眉來眼去,村裡的娃子率先下田。那深埋的淤泥里藏得的儘是好東西,有巴掌大的鯽瓜子,有肥碩的泥鰍,運氣好的時候還能翻見甲魚呢。見著夥伴們幹得熱火朝天,城裡的小遊客們也站不住了,跟著溜進田裡,在小村民的指點下,跟著逮魚。有膽小的娃子,磨磨蹭蹭的下去,一踩在軟爛的淤泥里踩到一條滑溜溜的東西,嚇得哇哇大叫起來。同伴們一陣笑話,又幫著把那條找事的泥鰍給逮了出來,讓那膽小的同伴親手觸摸。不一會兒,那膽子小的就滿場亂飛。晚上吃泥鰍的時候吃得比誰都起勁,還一個勁的炫耀,
“這條最大的肯定是我逮的!”
醬爆泥鰍,軟綿綿、金燦燦、香噴噴,都燉爛了,誰知道呢。別反駁,多吃兩條才是正經,回城裡可吃不到這等的美味佳肴。
下了田的娃子被老人們唬著,一人灌了一碗草藥茶。別看小鬼們一個個齜牙咧嘴的喝不下去,這茶是好東西呢,藥材精貴不說,主要是療效呀,來這裡的遊客沒見著誰有個什麼頭疼腦熱的。
第二天爹媽拍著娃子屁股不准再下田,頭天換下的衣服埋汰的不能看了。娃子們也自有消遣的去處,秋天的岱山呀,正是水草豐美的豐收季節。野柿子、野栗子、棗兒、梨兒在那枝頭沉甸甸的掛著饞人眼呢。於是,在大的村里青年的帶隊下,娃子們浩浩蕩蕩的上山去了。村里娃子一個個猴子似的竄上樹,身體輕盈的在枝梢間騰挪翻轉,就為了找尋最頂端,陽光照射最多的果子,最大最甜。把不會爬樹的小遊客們可眼饞壞了,一個個在那裡磨著,卻上不去。村里娃子們也知道待客之道,摘了一兜好貨,就從樹上蹭了下來,大方的把能生吃的果子最好的給到小客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