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只是老王妃推得那一下到底是傷到了她的身子,以至於今後再不能生養。之後她被送到一個鹽商家裡,頂替嫡長女名頭,一年以後隨家人進京,假裝被老北靜王一見鍾情給強娶了過來。一個郡王娶了一個鹽商女子,即使是繼室也叫人唏噓。只是之後女子所作所為和接人待物的能力卻贏的人們的尊重。

  關於老北靜王取個商人女,當時的皇上也只是笑了一句「色令智昏」也就算了,簡單的調查一下確認身份就批准了。更主要的是他很樂見這個結果。要是老北靜王娶個世家女,皇家才要想一想呢。這個事兒就這樣定了下來。

  只是誰也不知道她在江南的時候,竟然和自己失散的親衛們聯繫了起來,那三個蠱師以及那個小太監還有一些在北靜王府的人和令妃身邊的幾個伺候的都是。徒禛聽後趕緊命人抓捕,好在這些人中再沒有蠱師了。因為蠱師也是要看資質和悟性的。

  至於令妃,那就完全是因為深宮寂寞,被男色勾引的了。令妃懷孕生子竟然所有人都不知道,在徒禛將六皇子交給令妃撫養的幾天之後就被害了,之後無聲無息的狸貓換太子,而想要奪嫡控制皇室就是在這時候就開始了。

  第二天早朝一開始,徒禛就將以北靜郡王和令妃以及假六皇子為首的罪行公布於眾,並且都處以極刑,整個北靜王府全部抄家問斬,包括秦鐘的姐姐秦可卿以及年幼的孩子。旨意剛剛下達,就見連日來的雷雨驟然停止,並且晴空萬里。這還不算,所有在京城附近住的人都感覺身體內的宿疾完全好了。

  百姓們全都倒地山呼萬歲,更加相信皇上乃是天定真命天子,文武百官以及天下百姓更加堅信皇權天授。至此,徒禛的江山更加穩固了。以至於後來時代改革了,但國家仍然始終承認皇族,徒氏後人也始終都是皇室,儘管他們不再管理政務。

  而賈赦打開心結以後,就更加堅定一定要替父報仇。在林海將修為穩定之後,二人就悄無聲息的趕去了王子騰上任的地方。半個月之後,王子騰將自己貪污受賄以及利用職權,收了好處以後幫助壓下受害人訴訟等罪名交代的清清楚楚,然後受不住良心譴責,自己上吊死了。

  而王子騰的哥哥王子勝,吃喝嫖賭無惡不作,以前因為仗著自己弟弟王子騰的勢,別人不敢惹他,只能任他作威作福。王子騰一死,之前被壓下來的惡霸們自然饒不了他。據說是死相極其悽慘,他的妻子小妾沒等抄家的聖旨到,就被那些地痞無賴或是買入青樓,或是摟在懷裡做了賤妾,府里財產都被瓜分乾淨了。

  王子騰的夫人在接到王子騰死去的消息的時候,就將身邊所剩的細軟交給了寺廟裡的方丈,做為香火錢,只希望之後能給王仁一口飯吃。此時的王仁只是呆呆愣愣的,可能潛意識裡知道對自己最好的嬸娘要離開自己了,竟然破天荒的哭了出來。

  王子騰夫人儘管百般不舍,仍然轉身離去。回到現住的小院,將王仁的妻子叫到跟前,這也是一個可憐的女子,是王子騰夫人從人牙子手裡買來的,為了能給王家留下香火,只是無奈,至今二人仍然不曾圓房,哪怕是給王仁灌了藥也不行,可是無論哪個郎中都說王仁沒有毛病。

  王子騰夫人將她的賣身契交給她,又將自己早先的首飾都交給了她,希望她以後好好生活。

  如果有心就去廟裡看望照顧一下她的丈夫王仁。賈赦看著呆呆的哭鬧的王仁,終究還是不忍心了,揮手解了王仁的醉痴夢,恢復神智的王仁及時跑了回去救了正要服藥的嬸娘,接回了妻子。後來三口人就在這個小院過上了清貧快樂的日子,賈赦突然覺得這樣很好,放下比執著更令人舒心。

  第92章 番外(一)

  賈瑚今年已經七十多歲了, 老百姓都說人到七十古來稀, 外面人看賈瑚的樣子也確實是這樣的。只有自家人知道,他的樣貌只有二十來歲。但是和孝公主卻真的老了,她拉著賈瑚的手,心裡無限的不舍。

  只是和孝知道,自己的陽壽盡了。只是自己這輩子也知足了。自古以來,出嫁的公主有幾個能幸福美滿的?而自己丈夫始終如一的疼寵著, 兒女們孝順, 雖然自己不能陪著丈夫地老天荒,但是這也怨不得人, 誰叫自己沒有靈根和悟性, 修煉不得呢。

  早在和孝生下二子的時候, 賈瑚就求著賈赦幫和孝測了靈根,之後更是希望自己能跟賈環那樣以武入道, 但終究還是不成,自己早就過了練武年齡, 能活過七十已經是天賜福源了。賈琮給和孝批過八字, 知道她今生仙道福薄,只能享人間富貴。

  賈瑚對她許下來生, 說過將來一定會找到她的轉世, 她是相信他的, 因為賈瑚從不輕許諾言,但是卻言出必行。只希望自己真的能有來生,為了自己能多積陰德, 和孝每年都會做很多好事,修橋補路,貼補善堂。只希望自己下輩子還能投人胎,好早日和賈瑚團聚。

  雖然知道自己的妻子終究會和自己團聚,但是心裡還是很難受,五十餘年的陪伴,自己和她早就分不開了,小爹爹雖然已經做出了延壽丹,但是生死有命,拖延了投胎的時間,下輩子是要受苦的。更何況和孝並不能修煉,只是延長那幾十年壽命,卻要用下一世的福源來換,這確是不合算的,自然不可取。

  賈瑚溫柔的親親和孝蒼老的臉,一如當初新婚時的樣子,低聲道:「去吧,我會找到你的。」和孝看著溫柔的丈夫和眾多的孫男娣女,了無遺憾的笑著閉上了眼睛。腦海里回憶著,新婚時,丈夫起來給自己換衣梳妝,平時靈巧善畫丹青的雙手,在為自己畫眉時,卻始終無法畫的滿意,急得抓耳撓腮的樣子。

  回憶著因為賈瑚偏心小女兒,使得兩個兒子找他們祖父要求祖父懲罰他們父親,小爹給孫子出氣收拾了兒子,結果回來以後,丈夫小心眼報復兒子的樣子。還有丈夫在朝堂上受了氣,回來要安慰,自己費力哄好了他,結果一打聽,他早就報復完了的無賴樣子…

  賈瑚看到妻子最後笑了一下,感受著拉著自己的手臂無力下垂了,但是手卻還死死地拉著自己的手,賈瑚顫抖著摸了摸和孝的脈搏,知道自己真的暫時失去了妻子,再也控制不住趴在妻子的身上痛哭了起來。

  好在自己知道,自己在妻子的靈魂中種下了印記,等到她轉世到這一界,自己就會很快找到她的,但願再次投胎的妻子,能真的跟自己永遠在一起,賈瑚強忍著悲傷,一如新婚時,自己為妻子穿衣化妝,只是此時早已手法嫻熟。

  第93章 番外(二)

  公元1736年, 石智勇和賈璉將茜香國徹底打服了, 之後徒禛派忠順親王徒祜帶兵接手此處,正在交接的時候,與茜香國相鄰的火岩島國幫著過來偷襲,使得石智勇損失了將近兩百名兄弟,一時間氣紅了眼睛,不顧一切的私自出兵。

  相比於茜香國的只有王室被徒, 其餘百姓只是換了領導者和旗幟。火岩島國就幾乎是十室九空, 只剩下一些年幼的孩子們,被帶回國, 教導中原文字和語言, 正在長白山為母守墓的忠誠郡王徒禧, 帶著親衛隊以及眾多死刑犯去了火岩島國。

  火岩島國,顧名思義, 生產火岩石的海島國家,國家面積只有一座較大的中原城鎮大小, 但就是這樣的島國, 礦產極其豐富,雖然每樣礦產都不多, 但是卻因為都離地面極近, 很好開採, 正好可以解決現在的資源緊缺問題。

  中原現在隨著賈璉和石智勇征討的步伐,已經很少判極刑以及斬立決的刑罰了,因為現在中原人口急缺, 已經和上皇在位時期正好相反了,上皇在位時,因為貴族大量囤積田地,以至於大量百姓無田可種,直到靖遠侯林峰引進新良種,並經過不斷改良,百姓才勉強不會餓死。

  以至於徒禛上位,就想實施攤丁入畝政策,但因為當時太上皇尚在,勛貴們因為自己的利益受損,堅決拒絕,甚至哭訴到太上皇處,最後被迫擱淺計劃。賈赦冷笑的對徒禛說:「皇上也不必心急,我們慢慢來,有他們哭的時候!」

  之後就開始幫著徒禛想了各種辦法建廠,招收大量工人,比如針織廠,海鮮魚乾食品廠等,以至於後來這些囤積的土地,招收不到佃戶,不得不將土地賤賣出去,可惜此時就有些晚了,因為在工廠上班的人,會得到很多補貼,而且新建的工廠越來越多,缺的人也就越來越多。

  徒禛趁著這個機會,慢慢的將土地國有制,之後,才將土地分給那些只會種地的農人,每人只能憑藉戶籍證明,分到幾畝地,然後每年向國家教夠糧食,其他的就歸了個人。並取消了人頭稅,使得人們在新生兒降生後不再需要隱姓埋名做黑戶,只是為了逃避那繁重的稅收。

  所以,後世人對政和年間總是褒貶不一,因為這是一個難得的政治清明、君臣一心、國富民強的朝代,尤其是政和中期,賈環出現在工部的時候,中原工業已經達到了當時的世界巔峰。但是,政和在世界各國的評價卻不高,因為這個年代竟出戰爭犯,無論是賈赦、石智勇這樣的武將,還是林海、賈瑚和林昊這樣的文臣,那都是主戰派。

  更主要的還有一個以賺錢為樂趣的賈璉,那是被後人稱為金算盤,外國人稱為刮地皮的存在,之所以後來的華國是世界礦物資源最豐富,保存最完整的國家,那都是因為他和石智勇元帥配合,一個將人打服,一個負責安撫當地百姓情緒,順便著手開發當地資源。

  根據後世人推測,賈璉對當時世界各國礦產的掠奪自少得占據當地礦產的百分之十,而且還讓當時的各地百姓都相信他是好人!好在賈璉在與石智勇征討歐洲的時候,意外受傷嚴重,不得不回了本國休養,只是後來不知道為什麼堅決要隱居山林。

  第94章 番外(三)

  在原始森林郊遊的賈璉, 眨著水汪汪的桃花眼, 悲憤的看著前邊的男子,自己就因為前天口花花的調戲了人家兩句,就被朱有乾給折騰了一天一宿,感覺渾身骨頭都被狠狠地拆卸了一邊。

  在賈璉領著小兵伢子們在英吉利海峽假扮海盜,搶劫那些剛剛搶了過路商人錢財的海盜,也就是熟稱的黑吃黑, 玩的很是開心的時候, 因為這樣即得了錢財,又因為為民除害積攢了功德的時候, 他的本命法寶化形了。

  於是, 不到半年的時間, 附近水域再也沒有海盜了。有的船上的新商人對此不清楚的,問旁邊的前輩們:這裡不用讓大家注意點嗎?別再遇到海盜了, 損失點兒東西倒不怕,別再…老海商笑道:「別的地方不好說, 但這裡絕對不會, 這是一片被海神祝福過的地方,這裡是海盜的葬身處, 無論是多麼厲害的海盜, 只要在這片水域搶劫了, 就一定會遭遇不測,從沒有例外。」

  新海商大奇,忙問:「真的假的?」老海商吧嗒一口嘴裡的煙道:「要說到底是海神還是還要, 那我說不清。但是吧,我們家老老太爺是最早開始做海上生意的,那時候榮國府還是第一代榮國公當家那。我們府就跟著一起做,聽我太爺爺說當年也是能碰到海匪的,只是榮國府的大旗太硬氣了,所以除了偶爾損失點兒東西,倒也沒什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