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頁
“一路小心!”賈敏叮囑著。
“放心吧!”林如海別過愛妻,從旁路先趕去太廟。
太廟告祭天地、水家祖宗的儀式,原本是皇帝迎親之前派遣禮官前往即可。只先帝時,明里將冊立禮改在太廟,因而重新修葺擴建,加強了內外的防務管理,暗地裡卻是加強了對置在太廟之中地圖的保護。
北靜王妃冊立儀式,隆重肅穆,並在戴冠授印之時,廢除王妃跪接的程序。夫妻在喜亭內相對而立,水溶親手為黛玉摘掉髮髻正中的九鳳朝陽掛珠釵,捧了北靜王妃鳳冠,穩穩戴在她頭上。這頂鳳冠,乃是前所未有的十二龍九鳳制,比皇后九龍九鳳后冠還要多出三龍。這是晴川在朝堂上親自提議並定下,以示黛玉長皇嫂的身份,以彰黛玉不讓鬚眉的護國功勳!
北靜王拱手拜下,北靜王妃斂手至腰間屈膝行禮,算是皇族中的夫妻對拜。
顯赫的功績,雍容的氣度,無人不嘆服,無人不敬佩!這個女子,同他的夫君,一併創下了水朝多個奇蹟與特例,必將載入史冊,名垂青史!
祭天祭地,告祭祖先,與帝後見平禮……儀式已按照水溶的意思,儘量壓縮,一個時辰里,已全部完成。高高的喜廳四面厚帳落下,成為大帳,王妃稍事休息後,離太廟至北靜王府。帝後先行回宮,宴席時再赴王府飲宴。
“這頭冠真是太重了!”隔開了外界的視線,黛玉靠在置好的軟榻上輕嘆,身體被禮服包住,覺得舉手抬足僵硬的很,如同被裝進了套子裡,真是不知梨陽是如何習慣這一切的。
宮女跪上前獻了香茶點心,雪雁端過茶碗,黛玉微微喝了一口潤潤喉嚨,吃不下點心,命人撤了。
“參見永仙夫人!”守在帳外的宮女齊聲請安。黛玉聞言十分高興,卻有些意外,娘親怎麼到這裡來了。待坐起身子時,賈敏已進入帳內。
“娘!”黛玉呼喚著娘親就要起身:“您怎麼來了?”
“玉兒。”母女在此相見,自是激動又欣喜,賈敏忙叫她安穩坐了,拉著女兒的手笑道:“還不是蕭兒的意思,他可是真真疼你到心裡了!”
“恭請王妃娘娘更衣。”說已有嬤嬤捧著嫁衣鳳冠的托盤上前,這衣冠,可不是林氏夫婦為女兒準備的那身!
“娘,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黛玉心覺納罕,不解道。
“先換上吧,蕭兒等著呢……”賈敏笑道,卻不言明。黛玉見娘不肯說,也不深問,既是水溶安排的,定不會有錯。更何況,可以換掉這一身刻板的行頭,她可是再慶幸不過了。
不愧是出自親娘之手,嫁衣十分合適體,少一分則過緊,多一分則嫌太寬。舉手投足間,嫁衣襟袖行雲流水,飄逸靈動,更加襯出黛玉的清新脫俗。珠翠鳳冠,雖不及北靜王妃鳳冠厚重,卻與這身嫁衣極相配。最後,賈敏拿過一方鴛鴦戲水的喜帕,輕輕掩住女兒的美顏。
黛玉撫摸著袖口衣襟,心中恍惚猜到了些。
隔著紅蓋頭,只覺眼前一亮,定是大帳門帘處被掀開。
“見過岳母大人!”水溶換掉王爺衣冠,錦緞喜袍,髮髻束了紅緞帶,腰間翠玉絲絛,斜披紅錦,繫著蓮花並蒂的荷包。一副富家公子哥兒成親的打扮。
“蕭兒,今日,我將心頭之寶交給你了,望你二人互敬互愛,心手相攜,相濡以沫,白頭偕老!”賈敏慈愛祝福道。
“小婿寫謝過岳母大人!”水溶拜了,方來到黛玉身前,看著蒙著蓋頭的她,溫柔道:“玉兒,咱們可以動身了。”說著,將黛玉打橫抱起。
“哎呀!”黛玉唬了一跳,忙伸手摟住他的脖頸,隔著蓋頭,卻比直接面對時,還要羞澀:“二哥哥,這……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剛剛的大典,是北靜王爺封妃,從現在開始,才是屬於咱們二人的成親式!”水溶在她耳邊悄聲道:“我不能讓玉兒回憶起成親時,滿腦子皆是枯燥乏味。成親是一輩子的大事,應該是喜慶而溫馨的。”水溶的氣息,透過蓋頭輕觸黛玉的臉頰,滾燙滾燙的。
黛玉方徹底明了水溶的一片苦心,許是從當初她送梨陽出閣時的感慨,被他記在了心裡,感動之淚迴轉,將臉貼在他的心口。這一小動作暖進水溶心中,調整手臂,抱得更加穩當,闊步走出了大帳。
將黛玉送上八人抬孔雀尾毛蓋頂的大紅花轎,水溶換了一匹白馬。隊伍出了太廟,早有五十人的喜樂隊等候,一路吹吹打打,喜慶萬般,隊伍中百餘丫頭皆端出小金銀踝子向兩旁拋灑,氣氛反而比來時更加熱烈。普通華服的水溶比剛剛的北靜王爺更加親切,手中攥著韁繩,拱手拜謝百姓觀禮。這樣親民的行為使得眾人十分興奮,一路跟著隊伍,高呼恭賀的吉祥話。小孩子們一面追著漂亮的花轎嬉鬧,一面唱著尋常人家成親時的俚語歌謠,圍著跑來跑去要看新娘子。
“新郎大哥迎親來,紅羅衣,紅羅鞋,進門就把父母拜,十個妹妹敬茶來,要新郎大哥辦上八大件,方可迎姊出閨門!一是篩子大的魚眼睛,二是簸箕大的鯉魚鱗……”稚嫩的童音,傳入黛玉的耳中,忍俊不禁,掀起蓋頭從帘子fèng隙偷偷向外看去。
這才是自己心中成親的樣子吧……黛玉收回視線,抿嘴微微笑著,哪個女子不希望自己成親時熱熱鬧鬧、歡歡喜喜的。可因著皇家體制的不同,她本已悄悄放棄了這份希望,卻沒想到二哥哥還是將自己的願望變作了現實。想起水溶,黛玉甜蜜滿心,紅著臉將蓋頭蓋好……
北靜王府正門大開,管家與事先得到消息趕到的賓客翹首等候,並著等候的百姓,真是人擠人、人挨人。莫皓勛與莫夫人已等在正堂,林如海與賈敏也及時趕到。
在一片熙熙攘攘的簇擁中,隊伍行進得緩慢,好不容易按時抵達了王府。人群外,一個布衣的女子,一手挎著籃子,一手牽了個小女孩兒,遠遠望著。
“娘——,剛剛在那邊的那個新娘子是林姑姑麼。”小女孩兒問道。她們娘倆從林府到太廟,又一路跟至北靜王府。
“是……”女子張望著看不清了,方才蹲下身子,用袖子擦了擦女兒的臉:“以後可不許這麼叫了,要叫王妃娘娘,知道麼?”
“是,巧兒記住了。”小女孩兒低下了頭。
“咱們回家吧。”女子抱起女兒,消失在茫茫人海中,她就是王熙鳳。蒙林如海的救助,母女二人與靜真逃出生天,憑藉著當初寄放在劉姥姥那裡的不少銀錢,置了處房屋,幾畝良田,買了兩個丫頭,雖已同“富貴”再無干係,卻過得平和安穩。
忠順王妃被絞殺的當天,靜真披麻戴孝抱了娘的牌位赴刑場,特意早早便到了,站到最前面,親眼見證了那個惡婦的下場,回去後將自己關在房中發泄般痛哭了一整夜,從此與鳳姐相依為命,撫養巧姐。幾年後,由鳳姐做媒,嫁給村中一個木匠,這木匠雖是個粗人,卻一心對靜真好,更不嫌棄她曾經嫁過人,頭一年便坐下身孕,生了個兒子,日子雖清貧,也算是有滋有味,那便是後話了……
再說這黛玉的花轎到了北靜王府正門,霎時間,鞭炮齊鳴,喜樂聲聲,不似迎親時那般嚴肅。
北靜王府門前人聲鼎沸,歡呼不絕於耳。水溶下了馬,站在正門台階之上。接過弓箭,向天地空she,就是不對著花轎。
“彎鳳今日喜成雙,喜看花轎到前堂,成雙成對成雙對,揭下轎簾見端詳!”彩衣司儀唱著喜歌,聲音高亢嘹亮,引得眾人哄鬧,一定要看新娘。
在歡快愉悅氣息籠罩之下,水溶掀了轎簾,兩個喜嬤嬤忙扶穩了黛玉,一條紅綢連著兩頭的愛侶,踩上紅毯。
這一身炫目的嫁衣霞帔,引來嘖嘖的讚嘆之聲,比剛剛那身王妃的朝服更美!
“王爺來了來了!”小丫頭嘰嘰喳喳往裡跑,莫家、林家兩對夫婦大喜,急切的看向外面。
“咱們成親是,也這麼熱鬧麼?”秋水坐在莫藍身邊,眼中十分嚮往。
“會的。”莫藍溫和的笑道:“不過,可是你蓋著紅蓋頭。”
秋水聞言,嬌嗔的瞄了他一眼。
王府里各院鞭炮聲依次響起,轉眼已至跟前。莫藍牽著秋水迎了出去,莫夫人激動的幫著丈夫整理袍子。
一對新人來至正堂,各執紅綢一段。
“男婚女嫁,理之自然,有吉有慶,夫婦誠虔,上天有情,永葆百年,如魚似水,勝過蜜甜,夫妻恩愛,和和美美,妯娌和氣,伯叔欣然,夫妻恩愛,快樂無邊!新郎新娘拜天地啦——”司儀唱道。
“好!”屋子裡外,都聽得真切,鼓掌叫好。
“放心吧!”林如海別過愛妻,從旁路先趕去太廟。
太廟告祭天地、水家祖宗的儀式,原本是皇帝迎親之前派遣禮官前往即可。只先帝時,明里將冊立禮改在太廟,因而重新修葺擴建,加強了內外的防務管理,暗地裡卻是加強了對置在太廟之中地圖的保護。
北靜王妃冊立儀式,隆重肅穆,並在戴冠授印之時,廢除王妃跪接的程序。夫妻在喜亭內相對而立,水溶親手為黛玉摘掉髮髻正中的九鳳朝陽掛珠釵,捧了北靜王妃鳳冠,穩穩戴在她頭上。這頂鳳冠,乃是前所未有的十二龍九鳳制,比皇后九龍九鳳后冠還要多出三龍。這是晴川在朝堂上親自提議並定下,以示黛玉長皇嫂的身份,以彰黛玉不讓鬚眉的護國功勳!
北靜王拱手拜下,北靜王妃斂手至腰間屈膝行禮,算是皇族中的夫妻對拜。
顯赫的功績,雍容的氣度,無人不嘆服,無人不敬佩!這個女子,同他的夫君,一併創下了水朝多個奇蹟與特例,必將載入史冊,名垂青史!
祭天祭地,告祭祖先,與帝後見平禮……儀式已按照水溶的意思,儘量壓縮,一個時辰里,已全部完成。高高的喜廳四面厚帳落下,成為大帳,王妃稍事休息後,離太廟至北靜王府。帝後先行回宮,宴席時再赴王府飲宴。
“這頭冠真是太重了!”隔開了外界的視線,黛玉靠在置好的軟榻上輕嘆,身體被禮服包住,覺得舉手抬足僵硬的很,如同被裝進了套子裡,真是不知梨陽是如何習慣這一切的。
宮女跪上前獻了香茶點心,雪雁端過茶碗,黛玉微微喝了一口潤潤喉嚨,吃不下點心,命人撤了。
“參見永仙夫人!”守在帳外的宮女齊聲請安。黛玉聞言十分高興,卻有些意外,娘親怎麼到這裡來了。待坐起身子時,賈敏已進入帳內。
“娘!”黛玉呼喚著娘親就要起身:“您怎麼來了?”
“玉兒。”母女在此相見,自是激動又欣喜,賈敏忙叫她安穩坐了,拉著女兒的手笑道:“還不是蕭兒的意思,他可是真真疼你到心裡了!”
“恭請王妃娘娘更衣。”說已有嬤嬤捧著嫁衣鳳冠的托盤上前,這衣冠,可不是林氏夫婦為女兒準備的那身!
“娘,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黛玉心覺納罕,不解道。
“先換上吧,蕭兒等著呢……”賈敏笑道,卻不言明。黛玉見娘不肯說,也不深問,既是水溶安排的,定不會有錯。更何況,可以換掉這一身刻板的行頭,她可是再慶幸不過了。
不愧是出自親娘之手,嫁衣十分合適體,少一分則過緊,多一分則嫌太寬。舉手投足間,嫁衣襟袖行雲流水,飄逸靈動,更加襯出黛玉的清新脫俗。珠翠鳳冠,雖不及北靜王妃鳳冠厚重,卻與這身嫁衣極相配。最後,賈敏拿過一方鴛鴦戲水的喜帕,輕輕掩住女兒的美顏。
黛玉撫摸著袖口衣襟,心中恍惚猜到了些。
隔著紅蓋頭,只覺眼前一亮,定是大帳門帘處被掀開。
“見過岳母大人!”水溶換掉王爺衣冠,錦緞喜袍,髮髻束了紅緞帶,腰間翠玉絲絛,斜披紅錦,繫著蓮花並蒂的荷包。一副富家公子哥兒成親的打扮。
“蕭兒,今日,我將心頭之寶交給你了,望你二人互敬互愛,心手相攜,相濡以沫,白頭偕老!”賈敏慈愛祝福道。
“小婿寫謝過岳母大人!”水溶拜了,方來到黛玉身前,看著蒙著蓋頭的她,溫柔道:“玉兒,咱們可以動身了。”說著,將黛玉打橫抱起。
“哎呀!”黛玉唬了一跳,忙伸手摟住他的脖頸,隔著蓋頭,卻比直接面對時,還要羞澀:“二哥哥,這……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剛剛的大典,是北靜王爺封妃,從現在開始,才是屬於咱們二人的成親式!”水溶在她耳邊悄聲道:“我不能讓玉兒回憶起成親時,滿腦子皆是枯燥乏味。成親是一輩子的大事,應該是喜慶而溫馨的。”水溶的氣息,透過蓋頭輕觸黛玉的臉頰,滾燙滾燙的。
黛玉方徹底明了水溶的一片苦心,許是從當初她送梨陽出閣時的感慨,被他記在了心裡,感動之淚迴轉,將臉貼在他的心口。這一小動作暖進水溶心中,調整手臂,抱得更加穩當,闊步走出了大帳。
將黛玉送上八人抬孔雀尾毛蓋頂的大紅花轎,水溶換了一匹白馬。隊伍出了太廟,早有五十人的喜樂隊等候,一路吹吹打打,喜慶萬般,隊伍中百餘丫頭皆端出小金銀踝子向兩旁拋灑,氣氛反而比來時更加熱烈。普通華服的水溶比剛剛的北靜王爺更加親切,手中攥著韁繩,拱手拜謝百姓觀禮。這樣親民的行為使得眾人十分興奮,一路跟著隊伍,高呼恭賀的吉祥話。小孩子們一面追著漂亮的花轎嬉鬧,一面唱著尋常人家成親時的俚語歌謠,圍著跑來跑去要看新娘子。
“新郎大哥迎親來,紅羅衣,紅羅鞋,進門就把父母拜,十個妹妹敬茶來,要新郎大哥辦上八大件,方可迎姊出閨門!一是篩子大的魚眼睛,二是簸箕大的鯉魚鱗……”稚嫩的童音,傳入黛玉的耳中,忍俊不禁,掀起蓋頭從帘子fèng隙偷偷向外看去。
這才是自己心中成親的樣子吧……黛玉收回視線,抿嘴微微笑著,哪個女子不希望自己成親時熱熱鬧鬧、歡歡喜喜的。可因著皇家體制的不同,她本已悄悄放棄了這份希望,卻沒想到二哥哥還是將自己的願望變作了現實。想起水溶,黛玉甜蜜滿心,紅著臉將蓋頭蓋好……
北靜王府正門大開,管家與事先得到消息趕到的賓客翹首等候,並著等候的百姓,真是人擠人、人挨人。莫皓勛與莫夫人已等在正堂,林如海與賈敏也及時趕到。
在一片熙熙攘攘的簇擁中,隊伍行進得緩慢,好不容易按時抵達了王府。人群外,一個布衣的女子,一手挎著籃子,一手牽了個小女孩兒,遠遠望著。
“娘——,剛剛在那邊的那個新娘子是林姑姑麼。”小女孩兒問道。她們娘倆從林府到太廟,又一路跟至北靜王府。
“是……”女子張望著看不清了,方才蹲下身子,用袖子擦了擦女兒的臉:“以後可不許這麼叫了,要叫王妃娘娘,知道麼?”
“是,巧兒記住了。”小女孩兒低下了頭。
“咱們回家吧。”女子抱起女兒,消失在茫茫人海中,她就是王熙鳳。蒙林如海的救助,母女二人與靜真逃出生天,憑藉著當初寄放在劉姥姥那裡的不少銀錢,置了處房屋,幾畝良田,買了兩個丫頭,雖已同“富貴”再無干係,卻過得平和安穩。
忠順王妃被絞殺的當天,靜真披麻戴孝抱了娘的牌位赴刑場,特意早早便到了,站到最前面,親眼見證了那個惡婦的下場,回去後將自己關在房中發泄般痛哭了一整夜,從此與鳳姐相依為命,撫養巧姐。幾年後,由鳳姐做媒,嫁給村中一個木匠,這木匠雖是個粗人,卻一心對靜真好,更不嫌棄她曾經嫁過人,頭一年便坐下身孕,生了個兒子,日子雖清貧,也算是有滋有味,那便是後話了……
再說這黛玉的花轎到了北靜王府正門,霎時間,鞭炮齊鳴,喜樂聲聲,不似迎親時那般嚴肅。
北靜王府門前人聲鼎沸,歡呼不絕於耳。水溶下了馬,站在正門台階之上。接過弓箭,向天地空she,就是不對著花轎。
“彎鳳今日喜成雙,喜看花轎到前堂,成雙成對成雙對,揭下轎簾見端詳!”彩衣司儀唱著喜歌,聲音高亢嘹亮,引得眾人哄鬧,一定要看新娘。
在歡快愉悅氣息籠罩之下,水溶掀了轎簾,兩個喜嬤嬤忙扶穩了黛玉,一條紅綢連著兩頭的愛侶,踩上紅毯。
這一身炫目的嫁衣霞帔,引來嘖嘖的讚嘆之聲,比剛剛那身王妃的朝服更美!
“王爺來了來了!”小丫頭嘰嘰喳喳往裡跑,莫家、林家兩對夫婦大喜,急切的看向外面。
“咱們成親是,也這麼熱鬧麼?”秋水坐在莫藍身邊,眼中十分嚮往。
“會的。”莫藍溫和的笑道:“不過,可是你蓋著紅蓋頭。”
秋水聞言,嬌嗔的瞄了他一眼。
王府里各院鞭炮聲依次響起,轉眼已至跟前。莫藍牽著秋水迎了出去,莫夫人激動的幫著丈夫整理袍子。
一對新人來至正堂,各執紅綢一段。
“男婚女嫁,理之自然,有吉有慶,夫婦誠虔,上天有情,永葆百年,如魚似水,勝過蜜甜,夫妻恩愛,和和美美,妯娌和氣,伯叔欣然,夫妻恩愛,快樂無邊!新郎新娘拜天地啦——”司儀唱道。
“好!”屋子裡外,都聽得真切,鼓掌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