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紈哭泣著,閉上眼,點了點頭。

  只能如此了,在家從父, 出嫁從夫, 而今,夫死, 她只能從子。

  只願上天能給她黯淡的人生投下一抹微光, 只希望賈蘭的人生能強過她的行屍走肉。

  除此之外, 她已別無所求。

  迎春和黛玉身穿常服, 蒙起面紗, 由雲海和黎可明陪著,登上了城樓,含淚送別了兩個也許此生都無法再見面的姐妹。

  薛寶琴扶著哭軟了的薛姨媽,在自家酒樓上遠遠目送寶釵的青蓬小轎遠遠的消失在天邊。

  薛蟠和薛蝌並肩站在後面,漲紅著臉,又羞愧又痛心。若不是身為男子的他們軟弱無能,支撐不起家族,寶釵妹妹何需孤身一人背井離鄉去搏前程?她的遠行,為薛家贏得了又一個長達五年的皇商招牌、讓薛姨媽得以穿上原以為一生都不能擁有的孺人誥命衣冠、也給寶琴嫁入衛家的坎坷艱難鋪平了道路。

  賈璉作為二王爺,帶隊送人出城,在城外發表了一通演說——都是翰林們給他寫好了的——鼓勵此行的學子們不忘初心,努力學習異域文化,傳播中原文明,將來學成歸國,報效朝廷。他額外多注意了探春和寶釵一會兒,隨即,臉上悄悄地燒紅了。

  他想起臨行前,皇兄對他說的話:“你們賈家的男人幾乎全是繡花枕頭,勉強有些能耐的也是外緊內松,齊家都做不到,妻妾子女養肥的養肥、養廢的養廢。可賈家乃至和賈家有親的女子卻各個不凡,心胸、眼界、骨氣、志向……這些姑娘若能投個男兒身,只怕能再創一個百年世家。可惜了,如今的世道對女子苛刻偏頗,約束殘酷,害得朕只能從你這樣的矬子裡勉強挑些還能見人的湊合著用。這次你替朕去送行,若出半點差錯,直接別回來了,也跟著一起去西域算了。”

  賈璉滿頭大汗的應承著退出去了。

  鳳姐兒抱著女兒也往街上去看了一回熱鬧,對於探春和寶釵的決定,她不是不佩服的,雖然嘴上刻薄她們是無路可走才出此下策的,但心裡半是輕蔑半是艷羨的情緒卻是對誰都不能說的。她自幼被當成男兒教養,也常常自詡是脂粉堆里的英雄,可說到底也不過是井底之蛙的夜郎自大罷了。

  真正的巾幗鬚眉,真正的豪氣干雲,今天,她才算真正見到。

  巧姐兒被母親抱的有些疼了,不禁輕聲叫喚起來:“娘,你勒著我了。”

  鳳姐兒回過神來,急忙鬆開抱緊巧姐兒的雙臂:“可有傷著?給娘瞧瞧?”

  巧姐兒揉揉手臂,乖巧一笑:“是巧兒嬌氣了,娘還抱著我,別不疼我了。”

  鳳姐兒看女兒這樣懂事,既體貼又嬌憨,摸摸女兒的頭,有些欣慰,也有些心酸。她這一生,怕是只有這一個女兒了,如何能不疼?早些年抓尖要強,又爭權又撈錢,不急著生孩子,生了也不悉心照顧,如今一切都成了空才意識到女兒的好,所幸女兒還小,還沒有對她生分,若真是連這唯一的依靠也寒了心,她這一生還有什麼趣味?

  想起前段時間入宮的時候偶然聽皇嫂說起皇兄有意提升貴族女子的地位,讓她們擁有一些男兒特有權利的事情,鳳姐兒眯起了眼睛——若當真如皇嫂說的那樣,皇兄甚至有意讓小公主跟大皇子學習同樣的課程,成年後同樣參與朝政,那麼說不定,她的巧兒也能當一個女王爺呢。太平王府這諾大的家私,若自己的骨肉能夠繼承,當然比過繼個不知道是不是白眼狼的所謂同族來割肉強的多。

  雷厲風行一直就是鳳姐兒的最大優點,在賈璉從城外回宮復命之前,她就已經遞了牌子坐進了鳳儀宮。

  瓔華正在宮裡扶著女兒練習走路,大皇子被小太監抱著出去看梅花了。儘管瓔華不大願意年幼的孩子在這麼冷的天氣跑出去,但大皇子的小脾氣可不愧是龍種,倔起來當真是誰的面子都不買的,瓔華無奈,只好把他嚴嚴實實的裹成了一顆球才讓人抱出去。

  鳳姐兒拉著巧姐兒福身請安,瓔華擺手叫巧姐兒近前,抱著小公主給她瞧:“巧姐兒,來瞧瞧你妹妹。”

  鳳姐兒賠笑道:“她哪裡配撿這個便宜做姐姐?君臣有別,小公主可是她的主子呢。”

  瓔華不太喜歡鳳姐兒,但也沒有惡感,主要是不適應她故作圓滑的八面玲瓏,看著未免假惺惺的,總覺得心裡不舒服,因此鳳姐兒一客氣,她就順勢假裝當真,堵鳳姐兒道:“你若這樣想,將來她進學,就不要巧姐兒來陪讀書了。”

  鳳姐兒瞪圓了眼睛:“進學的事兒已經做准了?當真也去御書房?”若皇兄真的想把小公主教導成女皇子,那巧姐兒必須得陪讀。

  瓔華慵懶道:“準不準的,我哪裡知道呢,不過陛下對兩個孩子一視同仁倒是真的,這陣子一直琢磨怎麼提高妹妹們婚後的地位,開發她們的能力,賦予她們一些權力,讓她們不至於被後院束縛一生也是真的。”她家陛下常有驚世駭俗的奇思妙想,可怕的是還常常能夠實現,就比如這一次,千百年來約定俗成的和親硬生生被扭轉成了文化交流,樓蘭人一絲好處沒得到,反而得出錢出力、費心費勁供養中原學子,還得將自己獨有文明傾囊相授,再算上他們這次來朝見奉上的貢品,虧的樓蘭王爺都是含淚上馬的。

  鳳姐兒眼冒金光:“巧姐兒能給小公主做伴讀是幾輩子修來的福氣,到時候皇嫂一句話,立刻給您送進宮來。”巧姐兒正拉著小公主在旁邊小心翼翼的轉圈子,聽到娘叫她名字,抬起頭朝這邊甜甜一笑。

  瓔華跟鳳姐兒不對付,卻相當喜歡巧姐兒,也不好再當著巧姐兒的面懟她娘,轉開話頭隨意聊了一會兒,便聽宮女來報,說長公主跟郡主回宮了,哭的眼睛紅腫,將軍們心疼得不行卻礙於陛下沒發話,進不來後宮,便找人來央求皇后娘娘去勸一勸,鳳姐兒急忙扶著瓔華往玉清宮去,好說歹說哄到晚膳前,總算在寧珊回來前止住了眼淚。

  寧珊的心情不算太好,自從探春衝出來自爆身份又主動請願和親以後,他一直在跟朝臣爭論女性地位和權利的問題,雖然這一次成功的改變了和親的本質,實現了自己不靠女人的裙帶維護邊疆安全的將軍尊嚴,但作為帝王,想要徹底讓一個國家發展成符合自己心意的模樣,他依然任重道遠。

  可恨朝上那群老古董們,不管他找出多少隋朝以前貴女們意氣風發在史書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例子,他們就是咬定了女子無才方是德,能生孩子、會相夫教子才是本職,其他的不管是琴棋書畫還是詩詞歌賦,都是附帶,有了更顯紅袖添香的雅韻,沒有也不影響過日子。

  寧珊舌戰群儒無果,氣得咬牙在心中暗記堵他堵的最歡的幾個老夫子,決定日後有機會就找他們的茬兒,同時也在心中給兒子鼓氣——你父皇我這輩子要是達不到目的,你就接上——這樣一想,他倒是迫切希望交流學習團越早學成歸國越好,那裡面可是有好幾個胸懷大志的女子呢,但願她們能不負所望的掀起一場變革。

  賈璉入宮來匯報送行事宜,寧珊淡然聽罷,起身走出乾清宮,信步上了宮牆,遙望遠處天地一線:“今日的送別為的是明日的重逢,待到學子歸來日,朕要這天下大同,四海歸一,萬國來朝。”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