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頁
眯眼想了一下,龍沐道:“北王爺聽旨。”水溶慌忙跪下,龍沐道:“命北王爺為朕之使臣,全權負責海陵王娶妃一事。”
謝過起身,龍沐看著水溶道:“上次徐州之事朕讓你受委屈了,既然你欠樂善一份人情,那朕就給你個機會,你盡可還了這份人情。”
停了一下,龍沐又道:“這件事不管你參沒參與其中,朕就不追究了,你以後好自為之,若是下一次,朕可就不會…”
水溶道:“臣謝主隆恩。”沒有應聲,過了一會兒,只聽龍沐自言自語的道:“兩次和親都讓你水亦清揀了便宜。”
兩個月後,又是滿樹梨花綻開的時分,扶著紫鵑的手,此時的黛玉早已是大腹便便,松松的衣衫仍然遮不住她隆起的腹部,如花的青顏上是一份嫻靜和安然。
望著樹上緩緩飄下的點點花瓣,黛玉嘆道:“王爺去年還懊悔,沒有帶我來看梨亭榭的漫天花雨,說今年一定要陪我過來,以補上去年的遺憾,可惜卻還是沒有空閒。不過乍一見到這景象,果真是美不勝收,這梨花仿佛是一夜之間開的。”
紫鵑笑道:“是呀,前兩天雪雁還來看過,說滿樹花苞,不想只隔了一天,就全開了,可惜王爺今日不在,那天紫鵑聽王妃和王爺說過,王妃要在花下撫琴,王爺在一邊吹簫,想一下,那該是多美的景象,紫鵑還等著聽王爺和王妃的琴簫合奏呢。”
黛玉輕輕一笑,道:“看把你這丫頭美的,我還沒答應呢,不過今日是沒機會了,今日海陵王回國,英郡主出嫁,王爺作為皇上欽封的使臣,自然要去送親,想一想,終於皆大歡喜,樂善王府能全身而退,樂善王爺泉下有知,是否也該瞑目了。”
轉過頭看著紛紛落下的瓣瓣梨花,黛玉的心裡情不自禁的掠過一絲愧疚,其實自己何嘗不知樂善王爺的心愿,終究是自己和水溶有負了他。
見黛玉有些落寞的神情,紫娟笑著道:“今年王府里可有熱鬧了,英郡主雖不是北府的人,但紫鵑知道,王爺和王妃可算放下了一塊心事,兩個月後,王妃的小世子還是小郡主的就出生了,夏天,三郡主也要出嫁,王妃你說,是不是今年王府儘是喜事。”
微微笑著點點頭,黛玉道:“是呀,連母妃都高興的說,王府里好多年沒有這麼熱鬧了。”
兩人正說著,卻見一個小丫頭走過來,手裡拿著一把普通的有些陳舊的油布傘。
看到黛玉,小丫頭道:“王妃,公子早上臨走時吩咐奴婢,要奴婢把這把傘交給王妃。”
黛玉疑惑的示意紫鵑接過傘,隨後對小丫頭道:“公子沒說什麼。”小丫頭搖搖頭道:“公子本來想說的,過了一會兒又搖了搖頭,說還是不必了。”
默默地聽著,黛玉纖弱敏感的心只覺得無緣無故的生出一種悲涼的感覺,忽的旁邊的紫鵑驚叫道:“王妃,我記起來了,這把傘是王妃的。”
一下撐開傘,紫鵑將傘遞到黛玉眼前,淡雅的花紋,光滑的傘柄似乎有些熟悉,紫鵑在一邊道:“王妃,你記不記得。”
黛玉輕輕的撫了撫那油質的傘布,腦海里閃過一個蕭索的身影,眼前一明,道:“紫鵑,我記起來了,那年我們回姑蘇,在楓橋上看到…”
紫鵑連聲道:“是,就是他,只是想不到那個人竟是二公子,那天下著雨,遠遠望去也沒看清。”隨後又嘆道:“原來兜兜轉轉,大家都轉到了一處,可公子為什麼不說呢,直到要離開時才把傘送來。”
黛玉嘆了一聲道:“早上告別時,二弟說送海陵王回島後,要四處轉轉,去他想去的地方看看,看過以後就會回邊關了,二弟說了,他很懷念那種策馬揚鞭的日子。”
沒有說完,黛玉想起水濘離去時蕭索淒涼的神情:“小弟也不知幾時回來,或許一年,或許兩年,王兄和王嫂放心,小弟會時時讓人捎信的,母妃和府里的事就拜託王兄和王嫂了。”
仰頭看著紛紛落下的梨花,那一瓣瓣潔白的花芯如雪似霜,落滿了腳下的石徑。
黛玉的耳旁情不自禁的想起水濘的話:“王嫂可還記得蘇州的楓橋。小弟上次也曾踏步楓橋,夜聽寒山寺的鐘聲,不想四年後能再游楓橋,可惜物是人非了。”
沒有做聲,黛玉任著瓣瓣梨花附上自己如花的容顏,清眸里,一滴淚靜靜的滑了下來,划過她膚若凝脂的臉龐,隨著那紛紛落下的梨花,一起落到了地下,化作香泥,耳旁依稀想起水濘悲涼的低吟:“四年同一夢,誰將瓊花種,物是人非昨,相見亦難逢。”
過了好一會兒,紫鵑聽到黛玉低低的聲音道:“紫鵑,把傘好好收起來吧,放到一個平日裡見不到的角落。”
紫鵑點點頭,道:“好,紫鵑這就去放起來。”
黛玉沒有應聲,長長地舒了口氣,轉過身,緩緩地坐到紫鵑早已鋪好的軟榻上,輕輕伸出瑩白纖長的手指,捻起一瓣殘落的梨花,默默地看著那瑩白的花色,身邊,落下了一地的梨花,一個藕荷色的身影襯在滿地白色的梨花中,有一種驚艷如此明顯。
也不知過了多久,感覺身後一雙手臂輕輕擁了上來,隨後自己被圈進一個溫暖的懷抱,耳旁水溶低低的道:“顰兒,想什麼呢,這麼出神,連我過來也沒察覺。”
轉過頭來,黛玉眼前的水溶英俊而又清朗,那一份逼人的神韻依然如樂善王府里再見時的樣子。 低下頭,黛玉幽幽的道:“亦清,我在想去年你帶我來這裡的時候,我曾說過‘花開易落,紅顏易老,又有幾人能真心珍惜這剎那間的芳華,花落兩不知,不知明年這時,陪著王爺來看梨花的又會是誰呢’。”
水溶輕輕一笑道:“你這個顰兒,就喜歡亂想,你看今年來陪我看梨花的除了你還能有誰,不過明年可就不一定了。”
黛玉一轉頭,柳眉不由微蹙了起來,一雙清眸里含著微微慍怒的目光,水溶淺淺一笑,輕輕撫著黛玉隆起的腹部,笑著道:“顰兒,你緊張什麼,不是還有我們的孩子呀。”
低下頭,輕輕撫了撫那無法掩飾的小腹,黛玉望著水溶,道:“亦清,海陵王和英郡主走了嗎。”
水溶輕輕嘆道:“是呀,總算雨過天晴,這一仗打得可真艱難,勝過我戰場上揮師十萬。”
頓了一下,水溶從懷裡拿出一個小小的錦匣,對黛玉道:“這是海陵王妃讓我交給你的。”隨後擁著黛玉,低低的嗔道:“你這個顰兒真傻,你這是何苦呢,若她沒有還回來,我還不知道呢。”
看著那枚光潔的玉環,黛玉輕輕的道:“若是真有那麼一天,亦清,我又豈能一人獨活。”低下頭,水溶嗔道:“別胡說,不會有那麼一天的。”
抬頭看著水溶,黛玉忽的輕聲問道:“亦清,你心裡有沒有後悔和內疚,雖然樂善王府得以保全,可這不是樂善王爺的本意,說到底,你終歸還是…”
謝過起身,龍沐看著水溶道:“上次徐州之事朕讓你受委屈了,既然你欠樂善一份人情,那朕就給你個機會,你盡可還了這份人情。”
停了一下,龍沐又道:“這件事不管你參沒參與其中,朕就不追究了,你以後好自為之,若是下一次,朕可就不會…”
水溶道:“臣謝主隆恩。”沒有應聲,過了一會兒,只聽龍沐自言自語的道:“兩次和親都讓你水亦清揀了便宜。”
兩個月後,又是滿樹梨花綻開的時分,扶著紫鵑的手,此時的黛玉早已是大腹便便,松松的衣衫仍然遮不住她隆起的腹部,如花的青顏上是一份嫻靜和安然。
望著樹上緩緩飄下的點點花瓣,黛玉嘆道:“王爺去年還懊悔,沒有帶我來看梨亭榭的漫天花雨,說今年一定要陪我過來,以補上去年的遺憾,可惜卻還是沒有空閒。不過乍一見到這景象,果真是美不勝收,這梨花仿佛是一夜之間開的。”
紫鵑笑道:“是呀,前兩天雪雁還來看過,說滿樹花苞,不想只隔了一天,就全開了,可惜王爺今日不在,那天紫鵑聽王妃和王爺說過,王妃要在花下撫琴,王爺在一邊吹簫,想一下,那該是多美的景象,紫鵑還等著聽王爺和王妃的琴簫合奏呢。”
黛玉輕輕一笑,道:“看把你這丫頭美的,我還沒答應呢,不過今日是沒機會了,今日海陵王回國,英郡主出嫁,王爺作為皇上欽封的使臣,自然要去送親,想一想,終於皆大歡喜,樂善王府能全身而退,樂善王爺泉下有知,是否也該瞑目了。”
轉過頭看著紛紛落下的瓣瓣梨花,黛玉的心裡情不自禁的掠過一絲愧疚,其實自己何嘗不知樂善王爺的心愿,終究是自己和水溶有負了他。
見黛玉有些落寞的神情,紫娟笑著道:“今年王府里可有熱鬧了,英郡主雖不是北府的人,但紫鵑知道,王爺和王妃可算放下了一塊心事,兩個月後,王妃的小世子還是小郡主的就出生了,夏天,三郡主也要出嫁,王妃你說,是不是今年王府儘是喜事。”
微微笑著點點頭,黛玉道:“是呀,連母妃都高興的說,王府里好多年沒有這麼熱鬧了。”
兩人正說著,卻見一個小丫頭走過來,手裡拿著一把普通的有些陳舊的油布傘。
看到黛玉,小丫頭道:“王妃,公子早上臨走時吩咐奴婢,要奴婢把這把傘交給王妃。”
黛玉疑惑的示意紫鵑接過傘,隨後對小丫頭道:“公子沒說什麼。”小丫頭搖搖頭道:“公子本來想說的,過了一會兒又搖了搖頭,說還是不必了。”
默默地聽著,黛玉纖弱敏感的心只覺得無緣無故的生出一種悲涼的感覺,忽的旁邊的紫鵑驚叫道:“王妃,我記起來了,這把傘是王妃的。”
一下撐開傘,紫鵑將傘遞到黛玉眼前,淡雅的花紋,光滑的傘柄似乎有些熟悉,紫鵑在一邊道:“王妃,你記不記得。”
黛玉輕輕的撫了撫那油質的傘布,腦海里閃過一個蕭索的身影,眼前一明,道:“紫鵑,我記起來了,那年我們回姑蘇,在楓橋上看到…”
紫鵑連聲道:“是,就是他,只是想不到那個人竟是二公子,那天下著雨,遠遠望去也沒看清。”隨後又嘆道:“原來兜兜轉轉,大家都轉到了一處,可公子為什麼不說呢,直到要離開時才把傘送來。”
黛玉嘆了一聲道:“早上告別時,二弟說送海陵王回島後,要四處轉轉,去他想去的地方看看,看過以後就會回邊關了,二弟說了,他很懷念那種策馬揚鞭的日子。”
沒有說完,黛玉想起水濘離去時蕭索淒涼的神情:“小弟也不知幾時回來,或許一年,或許兩年,王兄和王嫂放心,小弟會時時讓人捎信的,母妃和府里的事就拜託王兄和王嫂了。”
仰頭看著紛紛落下的梨花,那一瓣瓣潔白的花芯如雪似霜,落滿了腳下的石徑。
黛玉的耳旁情不自禁的想起水濘的話:“王嫂可還記得蘇州的楓橋。小弟上次也曾踏步楓橋,夜聽寒山寺的鐘聲,不想四年後能再游楓橋,可惜物是人非了。”
沒有做聲,黛玉任著瓣瓣梨花附上自己如花的容顏,清眸里,一滴淚靜靜的滑了下來,划過她膚若凝脂的臉龐,隨著那紛紛落下的梨花,一起落到了地下,化作香泥,耳旁依稀想起水濘悲涼的低吟:“四年同一夢,誰將瓊花種,物是人非昨,相見亦難逢。”
過了好一會兒,紫鵑聽到黛玉低低的聲音道:“紫鵑,把傘好好收起來吧,放到一個平日裡見不到的角落。”
紫鵑點點頭,道:“好,紫鵑這就去放起來。”
黛玉沒有應聲,長長地舒了口氣,轉過身,緩緩地坐到紫鵑早已鋪好的軟榻上,輕輕伸出瑩白纖長的手指,捻起一瓣殘落的梨花,默默地看著那瑩白的花色,身邊,落下了一地的梨花,一個藕荷色的身影襯在滿地白色的梨花中,有一種驚艷如此明顯。
也不知過了多久,感覺身後一雙手臂輕輕擁了上來,隨後自己被圈進一個溫暖的懷抱,耳旁水溶低低的道:“顰兒,想什麼呢,這麼出神,連我過來也沒察覺。”
轉過頭來,黛玉眼前的水溶英俊而又清朗,那一份逼人的神韻依然如樂善王府里再見時的樣子。 低下頭,黛玉幽幽的道:“亦清,我在想去年你帶我來這裡的時候,我曾說過‘花開易落,紅顏易老,又有幾人能真心珍惜這剎那間的芳華,花落兩不知,不知明年這時,陪著王爺來看梨花的又會是誰呢’。”
水溶輕輕一笑道:“你這個顰兒,就喜歡亂想,你看今年來陪我看梨花的除了你還能有誰,不過明年可就不一定了。”
黛玉一轉頭,柳眉不由微蹙了起來,一雙清眸里含著微微慍怒的目光,水溶淺淺一笑,輕輕撫著黛玉隆起的腹部,笑著道:“顰兒,你緊張什麼,不是還有我們的孩子呀。”
低下頭,輕輕撫了撫那無法掩飾的小腹,黛玉望著水溶,道:“亦清,海陵王和英郡主走了嗎。”
水溶輕輕嘆道:“是呀,總算雨過天晴,這一仗打得可真艱難,勝過我戰場上揮師十萬。”
頓了一下,水溶從懷裡拿出一個小小的錦匣,對黛玉道:“這是海陵王妃讓我交給你的。”隨後擁著黛玉,低低的嗔道:“你這個顰兒真傻,你這是何苦呢,若她沒有還回來,我還不知道呢。”
看著那枚光潔的玉環,黛玉輕輕的道:“若是真有那麼一天,亦清,我又豈能一人獨活。”低下頭,水溶嗔道:“別胡說,不會有那麼一天的。”
抬頭看著水溶,黛玉忽的輕聲問道:“亦清,你心裡有沒有後悔和內疚,雖然樂善王府得以保全,可這不是樂善王爺的本意,說到底,你終歸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