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頁
林翊在家一向威嚴,孩子們連忙起身應了。
吃一席酒,林翊便打發孩子們散了,越氏陪坐在側,眼中淚水已是止不住的滾落,問林翊,“是不是,外頭不大好了?”
林翊道,“以前常有人在朝中說咱們林家,我在朝,阿靖在關外,兩不耽擱。朝廷勝了,自有林家的富貴,關外勝了,有阿靖在,林家就在。不必擔心。我還有些事,要與阿韻商議。”
越氏看向林翊,“我與老爺,總歸在一處的。”
林翊道,“去看看囡囡,這些天,我看她也怪擔心的。孩子們還小,莫存了心事。”
林翊去了書房,舒靜韻的神色亦是難掩憔悴,陳柒寶一死,便是朝中再有忠臣,也是敗局已定。
這個時候,林翊並未繞圈子,直接問舒靜韻,“阿靖有沒有事情交待你?”
舒靜韻臉上有些尷尬,林翊擺擺手,“以前他不可能聯繫你,你畢竟是我的人,我信不過誰也信得過你。先時我殺了徒小四,至今日,也未見徒小三親至,哪怕徒小三一時抽不開身,可是,城外竟無半點增兵,可見,徒小三還不知徒小四出事的事。能攔下這消息的,沒有別人,定是阿靖。他要保住我,必會聯繫你。他有什麼打算,與我直說吧。”
舒靜韻道,“野人谷那裡,有一處大陣。當初他們不得已進了野人谷,就是進了此陣,方保住性命。他信上說,那處大陣,不知何人所留,所用皆來自易學八卦之術,神妙非常。他已告知我大陣地方,不若去那裡避一避。”
林翊略一思量,“當初關外兵能藉此陣存活,可見裡面確有神妙之處。”
舒靜韻問,“你的意思呢?”
“我們一走,他就要難了。”林翊感慨一句,道,“我立刻讓他們收拾東西。”
舒靜韻點頭。
不一時,還有越侯過來,越侯一見林翊便道,“陛下太子崩逝,太后娘娘說,要出城請關外軍進城。我說,陛下先前將禁衛軍交給你統率,當你帶個頭才好。娘娘卻是定的謝國公,豈不叫人惱!”
林翊道,“這有何惱之處,我早與娘娘說了,隨便誰,我是不會去的。”
越侯跌足嘆道,“我的愛婿啊,現下可不是講面子的時候。咱們阿靖雖在關外那裡說了算,你到底是傷了徒大將軍的弟弟,如今能弄些功績,再有阿靖的面子,這事兒也便過去了。”
林翊不再言語,越侯嘆一回,差使已叫姓謝的搶了,越侯亦是無法,只得罷了。
歸降之事,謝國公竟是等不到明日。
當天下午就把事給辦了。
徒小三不在,便由林靖做代表,代徒小三接過謝國公手裡的玉璽。林靖將玉璽交給一畔的侍從,親自扶起謝國公,溫聲道,“國公的功勞,大將軍不會忘。”
謝國公淒聲道,“只要大將軍善待百姓,善待百官,罪臣一人,何足掛齒。”
“國公過憂了,大將軍的話,是算數了。”親自挽了謝國公的手,令手下將領去接管禁衛軍,林靖攜謝國公一道進城。
林靖先隨百官進宮,見過孔太后,商議過給大行皇帝治喪之事,請孔太后安居慈恩宮,此方畢恭畢敬的出了宮。林靖出宮直奔林公府,林公府門前,已是林騰與小牛子相對峙的形勢。
林靖看小牛子一眼,對近侍一揮手,侍從上前,直接把小牛子打暈看管起來,林靖看一眼小牛子的副將,冷聲道,“退下!”爾後,大步進府。
林翊已在等他了。
兄弟倆已有十幾年,未曾這樣平靜的見上一面了。
互望片刻,竟誰都未曾開口說話,還是林翊道,“你與阿韻說的事,我都知道了。你長大了,安排的很妥當,大哥就不同你說謝了。”
林靖的眼圈,攸的便紅了,林翊好笑,“在江南,我看你跳下烏江,那時,也想過,你死了,倒也絕了朝廷一樁禍患。依你的性子,定是恨我恨的咬牙切齒,哭什麼呢?”
“我們這大半生,兄弟反目,親人分離,朋友失和,到底是為了什麼?”
“為了我們各自的志向吧。”相對於林靖的激動,林翊反是更加平和,“我認為朝廷尚有一救之地,我以為,我可以扶起這傾頹的江山。不過,事實證明,你的眼光比我好。”
林翊望向林靖,林靖極瘦的模樣,一雙眼睛有一種非常薄的銳利感,仿佛可以洞穿這世間所有的心事與心機。林翊的眼神是溫和的,那溫和中,還帶了一絲欣慰,林翊道,“男兒在世,當自有志向。儘管這志向有時會讓我們吃盡苦頭,受盡磨難,抑或付出生命,也都是值得的。男子漢大丈夫,當如是。”
兄弟倆未曾再多說什麼,林翊道,“讓阿韻同你大嫂先帶著孩子們去吧,我這裡還有些事。”
“大哥還有什麼事,我代大哥辦,是一樣的。”
“你代不了,我總要送陛下一程。”
林靖好懸沒說出什麼難聽的話,林靖道,“大哥你就跟大嫂一道走吧,陳柒寶早去閻王殿投胎了。”見林翊臉沉下來,林靖道,“我怕遲則生變。”
林翊道,“放心,遲不了多少,我總要去陛下陵前祭一祭。他們婦道人家,腳程慢,讓他們先走,我知道怎麼去。”
林靖行軍打仗的人,況事關一大家子性命,林靖立去安排了。
林翊親自同越氏說,“你們先走,我知曉路程,待陛下舉喪,我就去找你們。”
越氏再三叮囑丈夫,還把丈夫托給了小叔子,越氏道,“阿靖,你多顧看著你大哥些。”
林靖道,“大嫂放心。”
舒靜韻道,“我留下來,陪著國公。”
“不必。”林翊根本不必人再勸,與舒靜韻道,“你不在孩子們身邊,我不放心。別再囉嗦了,去吧。”
林家這一大家子,連主子帶奴才帶家將,走的速度相當快。一家子走了大半,剩下的就是兄弟二人了,林靖還說呢,“你可別學古時忠臣良將,別糟蹋我的心意。”
林翊拍他肩一記,“你這十幾年不回家,回家也不說祭一祭父祖。”帶林靖去祠堂。
林靖雖則擔心林翊,也很享受這難得的片刻兄弟融洽,“你不是把我開除族譜了麼?”
林翊道,“開你出族,你難道就不姓林,不認祖宗了?”
論這些大道理,林靖是再說不過林翊的。
林家世代公府門第,府邸自然軒峻壯闊,祠堂也是每日有人打掃照看,裡面滿滿的擺著列祖列宗的牌位,牆壁正中掛著祖宗的畫像。林靖突然說,“小時候,在宮裡時,姑母對我極好,可有時,看著昭德皇帝的皇子皇女們,我也會想,不知我爹娘是什麼樣的。後來慢慢知道,爹娘都過逝了,還偷偷傷心過一段日子。”
林翊拍拍林靖的肩,親自拈了香,點燃後,遞給林靖,“爹娘泉下有知,見你如此出眾,定是極欣慰驕傲的。”
吃一席酒,林翊便打發孩子們散了,越氏陪坐在側,眼中淚水已是止不住的滾落,問林翊,“是不是,外頭不大好了?”
林翊道,“以前常有人在朝中說咱們林家,我在朝,阿靖在關外,兩不耽擱。朝廷勝了,自有林家的富貴,關外勝了,有阿靖在,林家就在。不必擔心。我還有些事,要與阿韻商議。”
越氏看向林翊,“我與老爺,總歸在一處的。”
林翊道,“去看看囡囡,這些天,我看她也怪擔心的。孩子們還小,莫存了心事。”
林翊去了書房,舒靜韻的神色亦是難掩憔悴,陳柒寶一死,便是朝中再有忠臣,也是敗局已定。
這個時候,林翊並未繞圈子,直接問舒靜韻,“阿靖有沒有事情交待你?”
舒靜韻臉上有些尷尬,林翊擺擺手,“以前他不可能聯繫你,你畢竟是我的人,我信不過誰也信得過你。先時我殺了徒小四,至今日,也未見徒小三親至,哪怕徒小三一時抽不開身,可是,城外竟無半點增兵,可見,徒小三還不知徒小四出事的事。能攔下這消息的,沒有別人,定是阿靖。他要保住我,必會聯繫你。他有什麼打算,與我直說吧。”
舒靜韻道,“野人谷那裡,有一處大陣。當初他們不得已進了野人谷,就是進了此陣,方保住性命。他信上說,那處大陣,不知何人所留,所用皆來自易學八卦之術,神妙非常。他已告知我大陣地方,不若去那裡避一避。”
林翊略一思量,“當初關外兵能藉此陣存活,可見裡面確有神妙之處。”
舒靜韻問,“你的意思呢?”
“我們一走,他就要難了。”林翊感慨一句,道,“我立刻讓他們收拾東西。”
舒靜韻點頭。
不一時,還有越侯過來,越侯一見林翊便道,“陛下太子崩逝,太后娘娘說,要出城請關外軍進城。我說,陛下先前將禁衛軍交給你統率,當你帶個頭才好。娘娘卻是定的謝國公,豈不叫人惱!”
林翊道,“這有何惱之處,我早與娘娘說了,隨便誰,我是不會去的。”
越侯跌足嘆道,“我的愛婿啊,現下可不是講面子的時候。咱們阿靖雖在關外那裡說了算,你到底是傷了徒大將軍的弟弟,如今能弄些功績,再有阿靖的面子,這事兒也便過去了。”
林翊不再言語,越侯嘆一回,差使已叫姓謝的搶了,越侯亦是無法,只得罷了。
歸降之事,謝國公竟是等不到明日。
當天下午就把事給辦了。
徒小三不在,便由林靖做代表,代徒小三接過謝國公手裡的玉璽。林靖將玉璽交給一畔的侍從,親自扶起謝國公,溫聲道,“國公的功勞,大將軍不會忘。”
謝國公淒聲道,“只要大將軍善待百姓,善待百官,罪臣一人,何足掛齒。”
“國公過憂了,大將軍的話,是算數了。”親自挽了謝國公的手,令手下將領去接管禁衛軍,林靖攜謝國公一道進城。
林靖先隨百官進宮,見過孔太后,商議過給大行皇帝治喪之事,請孔太后安居慈恩宮,此方畢恭畢敬的出了宮。林靖出宮直奔林公府,林公府門前,已是林騰與小牛子相對峙的形勢。
林靖看小牛子一眼,對近侍一揮手,侍從上前,直接把小牛子打暈看管起來,林靖看一眼小牛子的副將,冷聲道,“退下!”爾後,大步進府。
林翊已在等他了。
兄弟倆已有十幾年,未曾這樣平靜的見上一面了。
互望片刻,竟誰都未曾開口說話,還是林翊道,“你與阿韻說的事,我都知道了。你長大了,安排的很妥當,大哥就不同你說謝了。”
林靖的眼圈,攸的便紅了,林翊好笑,“在江南,我看你跳下烏江,那時,也想過,你死了,倒也絕了朝廷一樁禍患。依你的性子,定是恨我恨的咬牙切齒,哭什麼呢?”
“我們這大半生,兄弟反目,親人分離,朋友失和,到底是為了什麼?”
“為了我們各自的志向吧。”相對於林靖的激動,林翊反是更加平和,“我認為朝廷尚有一救之地,我以為,我可以扶起這傾頹的江山。不過,事實證明,你的眼光比我好。”
林翊望向林靖,林靖極瘦的模樣,一雙眼睛有一種非常薄的銳利感,仿佛可以洞穿這世間所有的心事與心機。林翊的眼神是溫和的,那溫和中,還帶了一絲欣慰,林翊道,“男兒在世,當自有志向。儘管這志向有時會讓我們吃盡苦頭,受盡磨難,抑或付出生命,也都是值得的。男子漢大丈夫,當如是。”
兄弟倆未曾再多說什麼,林翊道,“讓阿韻同你大嫂先帶著孩子們去吧,我這裡還有些事。”
“大哥還有什麼事,我代大哥辦,是一樣的。”
“你代不了,我總要送陛下一程。”
林靖好懸沒說出什麼難聽的話,林靖道,“大哥你就跟大嫂一道走吧,陳柒寶早去閻王殿投胎了。”見林翊臉沉下來,林靖道,“我怕遲則生變。”
林翊道,“放心,遲不了多少,我總要去陛下陵前祭一祭。他們婦道人家,腳程慢,讓他們先走,我知道怎麼去。”
林靖行軍打仗的人,況事關一大家子性命,林靖立去安排了。
林翊親自同越氏說,“你們先走,我知曉路程,待陛下舉喪,我就去找你們。”
越氏再三叮囑丈夫,還把丈夫托給了小叔子,越氏道,“阿靖,你多顧看著你大哥些。”
林靖道,“大嫂放心。”
舒靜韻道,“我留下來,陪著國公。”
“不必。”林翊根本不必人再勸,與舒靜韻道,“你不在孩子們身邊,我不放心。別再囉嗦了,去吧。”
林家這一大家子,連主子帶奴才帶家將,走的速度相當快。一家子走了大半,剩下的就是兄弟二人了,林靖還說呢,“你可別學古時忠臣良將,別糟蹋我的心意。”
林翊拍他肩一記,“你這十幾年不回家,回家也不說祭一祭父祖。”帶林靖去祠堂。
林靖雖則擔心林翊,也很享受這難得的片刻兄弟融洽,“你不是把我開除族譜了麼?”
林翊道,“開你出族,你難道就不姓林,不認祖宗了?”
論這些大道理,林靖是再說不過林翊的。
林家世代公府門第,府邸自然軒峻壯闊,祠堂也是每日有人打掃照看,裡面滿滿的擺著列祖列宗的牌位,牆壁正中掛著祖宗的畫像。林靖突然說,“小時候,在宮裡時,姑母對我極好,可有時,看著昭德皇帝的皇子皇女們,我也會想,不知我爹娘是什麼樣的。後來慢慢知道,爹娘都過逝了,還偷偷傷心過一段日子。”
林翊拍拍林靖的肩,親自拈了香,點燃後,遞給林靖,“爹娘泉下有知,見你如此出眾,定是極欣慰驕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