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頁
鬧了一連好幾天,王夫人哭得吃不進飯去,奄奄一息了。忽然有人來報告:“從海防邊疆來了一人,說是從總督哪裡來的,說我們家的三姑奶奶明天就到京城了。”王夫人聽說探春回來了,心情略微好些了。第二天,探春果然回來了。大家遠遠接著,見探春長得比原先更好了,穿戴也很高貴華麗。探春王夫人身體消瘦,臉色青黃,其他的眼睛也紅腫著,不由地也大哭起來,哭了一會兒,然後行禮。她看見惜春一身的尼姑打扮,心裡很不舒服。又說到寶玉走丟了,以及家裡不順心的,大家又都哭起來。多虧探春會說話,見解也高,慢慢地勸說了好一陣,王夫人她們才平靜下來。再過兩天,探春的丈夫也要來的。知道家裡出了這些事情,探春就乾脆住下來勸解。跟著探春的丫環和老婆子也與姐妹們團聚,互相問候。
這天早晨五六點鐘,外邊有人跑進來到二門口報喜。幾個小丫環亂跑進來,也不及告訴大丫環了,直接跑到屋裡說:“太太奶奶們大喜。”王夫人還以為是寶玉找到了,高興地一下站起身來說:“在哪裡找到的,快叫他進來。”那個丫環說:“是中了第七名舉人。”王夫人又問:“寶玉呢?”丫環們都不說話,王夫人就又坐了下來。探春就問:“中了第七名的是誰啊?”丫環說:“是寶二爺。”正說著,外頭又有人在嚷嚷:“蘭哥兒中了。”有人趕忙出去接了喜報回來,見賈蘭中了一百三十名。李紈心裡很高興,但是因為寶玉還沒找到,不敢現出來。王夫人見賈蘭中了,也很高興,只是還想:“如果寶玉一回來,咱們這些人還不知道樂成什麼樣呢!”寶釵非常悲傷愁苦,但是也不好流下眼淚來。大家又都說:“寶玉既然有中舉人的命,肯定是不會丟的。天下哪有丟失的舉人。”王夫人她們想想著說法也不錯,就略微有了些笑容。大家有趁勢勸著王夫人她們多吃了些東西。
這時,又聽三門外頭焙茗亂嚷嚷:“我們二爺中了舉人,那是絕對丟不了的了。”大家就問他:“這話怎麼說的?”焙茗直著脖子說:“‘一舉成名天下聞’,現在二爺走到哪裡,哪裡就知道的。誰敢不送回來!”從道理上講,他的這個說法沒錯,可問題是天下的人就算看到寶玉了,又怎麼會知道他是舉人呢?除非寶玉自己坦白。屋裡的人都隨聲附和,說:“這小子雖然是沒規矩,這句話是不錯的。”惜春輕聲地說:“這樣大的人了,哪裡有走失的。只怕他看破了紅塵,進入佛門,這就難找著他了。”這句話又招惹得王夫人她們又大哭起來。李紈也感嘆說:“自古以來修成佛道的,把榮華富貴都拋了的也有很多啊。”王夫人哭著說:“他如果把父母拋棄了,這就是不孝敬,怎麼能夠修成佛道呢。”探春分析說:“一般來說,一個人不能有太奇的地方。二哥哥生來就帶塊玉,都說是好事,這麼說起來,都是因為有了這塊玉反而不好。如果再有幾天找不到,我不是惹太太生氣,肯定有些原因,只好就當沒有生這位哥哥吧。如果他真的修成了佛道,也算是太太幾輩子的恩德啊。”寶釵聽了,什麼話都沒說。襲人哪裡忍得住,心裡一疼,頭上一暈,就栽倒了。王夫人就讓人扶著她回去了。賈環見哥哥和侄兒中了舉人,只好過來了,但還是為巧姐的事很不好意思。他知道探春回來,就害怕她教訓自己,但又不敢躲開,這幾天日子過得實在是太難受。
第二天,賈蘭只好先去向皇帝謝恩,知道甄寶玉也中了,大家認了同年。同年,意思就是同一年考中的人,類似於現在的“同學”了。提起賈寶玉走丟的事情,甄寶玉嘆息勸慰。主考官把考中的卷子呈送給皇帝,皇帝一一地看了,覺得這些文章都非常端正流暢。看到第七名賈寶玉籍貫是金陵,第一百三十名又是金陵賈蘭,皇帝就詢問,兩個姓賈的是金陵人,是不是賈貴妃家族的。大臣就就出來,叫賈寶玉和賈蘭問話。賈蘭就把自己三代的姓名和寶玉走失的情況說明。皇帝非常英明仁慈,想起了賈家功勳,就又詢問賈家的情況。他非常憐憫賈家,就要求有關部門再好好查查賈赦的案子。皇帝又看到報告,說派到邊疆剿滅海盜的軍隊勝利回來了,邊疆一片太平,人民安居樂業。他非常高興,命令各部門按功勞進行獎賞,並且大赦天下。大赦就是對某一範圍內的罪犯一律赦免。賈蘭等著大臣們都解散了,就去拜見主考官,表示感謝,聽到了大赦的消息。他回去告訴了王夫人他們。全家人都很高興,只盼著寶玉趕快回來。薛姨媽更高興了,打算著替薛蟠贖罪。
這天,有人報告說甄老爺和三姑爺來道喜,王夫人就叫賈蘭出去接待。不一會兒,賈蘭笑嘻嘻進來稟報說:“太太們大喜了。甄老伯在朝廷里聽到消息,說是大老爺的罪名被免了,珍大爺不但免了罪,還繼承了寧國公三等職位。榮國公的職位仍舊由老爺繼承,等著服孝期滿就做建設工程部的司長。查抄的家產,全部都發還。二叔的文章,皇上看了很喜歡,問清楚了是元妃的兄弟。北靜王還報告皇上說,他的人品也很好。皇上就下令要召見,大臣們報告說他已經失蹤了。皇上就下令要求有關部門安排人去尋找。請太太們放心吧,有了皇上的命令,沒有找不到的。”王夫人她們都高興起來,互相表示祝賀。賈環他們幾個人可高興不起來,仍然忙著四處尋找巧姐。
這天早晨五六點鐘,外邊有人跑進來到二門口報喜。幾個小丫環亂跑進來,也不及告訴大丫環了,直接跑到屋裡說:“太太奶奶們大喜。”王夫人還以為是寶玉找到了,高興地一下站起身來說:“在哪裡找到的,快叫他進來。”那個丫環說:“是中了第七名舉人。”王夫人又問:“寶玉呢?”丫環們都不說話,王夫人就又坐了下來。探春就問:“中了第七名的是誰啊?”丫環說:“是寶二爺。”正說著,外頭又有人在嚷嚷:“蘭哥兒中了。”有人趕忙出去接了喜報回來,見賈蘭中了一百三十名。李紈心裡很高興,但是因為寶玉還沒找到,不敢現出來。王夫人見賈蘭中了,也很高興,只是還想:“如果寶玉一回來,咱們這些人還不知道樂成什麼樣呢!”寶釵非常悲傷愁苦,但是也不好流下眼淚來。大家又都說:“寶玉既然有中舉人的命,肯定是不會丟的。天下哪有丟失的舉人。”王夫人她們想想著說法也不錯,就略微有了些笑容。大家有趁勢勸著王夫人她們多吃了些東西。
這時,又聽三門外頭焙茗亂嚷嚷:“我們二爺中了舉人,那是絕對丟不了的了。”大家就問他:“這話怎麼說的?”焙茗直著脖子說:“‘一舉成名天下聞’,現在二爺走到哪裡,哪裡就知道的。誰敢不送回來!”從道理上講,他的這個說法沒錯,可問題是天下的人就算看到寶玉了,又怎麼會知道他是舉人呢?除非寶玉自己坦白。屋裡的人都隨聲附和,說:“這小子雖然是沒規矩,這句話是不錯的。”惜春輕聲地說:“這樣大的人了,哪裡有走失的。只怕他看破了紅塵,進入佛門,這就難找著他了。”這句話又招惹得王夫人她們又大哭起來。李紈也感嘆說:“自古以來修成佛道的,把榮華富貴都拋了的也有很多啊。”王夫人哭著說:“他如果把父母拋棄了,這就是不孝敬,怎麼能夠修成佛道呢。”探春分析說:“一般來說,一個人不能有太奇的地方。二哥哥生來就帶塊玉,都說是好事,這麼說起來,都是因為有了這塊玉反而不好。如果再有幾天找不到,我不是惹太太生氣,肯定有些原因,只好就當沒有生這位哥哥吧。如果他真的修成了佛道,也算是太太幾輩子的恩德啊。”寶釵聽了,什麼話都沒說。襲人哪裡忍得住,心裡一疼,頭上一暈,就栽倒了。王夫人就讓人扶著她回去了。賈環見哥哥和侄兒中了舉人,只好過來了,但還是為巧姐的事很不好意思。他知道探春回來,就害怕她教訓自己,但又不敢躲開,這幾天日子過得實在是太難受。
第二天,賈蘭只好先去向皇帝謝恩,知道甄寶玉也中了,大家認了同年。同年,意思就是同一年考中的人,類似於現在的“同學”了。提起賈寶玉走丟的事情,甄寶玉嘆息勸慰。主考官把考中的卷子呈送給皇帝,皇帝一一地看了,覺得這些文章都非常端正流暢。看到第七名賈寶玉籍貫是金陵,第一百三十名又是金陵賈蘭,皇帝就詢問,兩個姓賈的是金陵人,是不是賈貴妃家族的。大臣就就出來,叫賈寶玉和賈蘭問話。賈蘭就把自己三代的姓名和寶玉走失的情況說明。皇帝非常英明仁慈,想起了賈家功勳,就又詢問賈家的情況。他非常憐憫賈家,就要求有關部門再好好查查賈赦的案子。皇帝又看到報告,說派到邊疆剿滅海盜的軍隊勝利回來了,邊疆一片太平,人民安居樂業。他非常高興,命令各部門按功勞進行獎賞,並且大赦天下。大赦就是對某一範圍內的罪犯一律赦免。賈蘭等著大臣們都解散了,就去拜見主考官,表示感謝,聽到了大赦的消息。他回去告訴了王夫人他們。全家人都很高興,只盼著寶玉趕快回來。薛姨媽更高興了,打算著替薛蟠贖罪。
這天,有人報告說甄老爺和三姑爺來道喜,王夫人就叫賈蘭出去接待。不一會兒,賈蘭笑嘻嘻進來稟報說:“太太們大喜了。甄老伯在朝廷里聽到消息,說是大老爺的罪名被免了,珍大爺不但免了罪,還繼承了寧國公三等職位。榮國公的職位仍舊由老爺繼承,等著服孝期滿就做建設工程部的司長。查抄的家產,全部都發還。二叔的文章,皇上看了很喜歡,問清楚了是元妃的兄弟。北靜王還報告皇上說,他的人品也很好。皇上就下令要召見,大臣們報告說他已經失蹤了。皇上就下令要求有關部門安排人去尋找。請太太們放心吧,有了皇上的命令,沒有找不到的。”王夫人她們都高興起來,互相表示祝賀。賈環他們幾個人可高興不起來,仍然忙著四處尋找巧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