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柳五兒如今也沒心思為了這事傷神,只問:“如今北闕是什麼情況?”

  探春避而不答,反問:“潛邸是什麼情況?”

  柳五兒一怔,細細一想,才露出些許恍然:今早坐上馬車的時候她還有些奇怪,怎麼只見探春院子裡的人進進出出地搬東西,元和公主那邊卻沒有半點動靜——她原還以為元和那邊的人不在乎那些東西呢,沒想到卻應在這裡。

  “老扶南王病逝是大事,南闕那些老太妃們,但凡能走能動的,也都被接了過來。宋邛的事出得突然,多少也是咎由自取——在孝期之內就招姬妾取樂,放在咱們國朝,就是不敬祖宗的大罪。他們扶南國雖然不講究這個,但是真鬧出事來,也沒辦法光明正大的查找兇手。李氏鬧得歡,但是事到如今,她娘家都不站在她身邊,還能翻出什麼水花?”

  探春唇邊噙著一抹淺淡的得意,“趙娘娘被他們逼死,宋祁早就積攢了滿腔悲憤,老太妃又趁機幫著說了幾句話……元和公主恐怕是不能留在北闕了。”

  “元和公主那可是……”

  “宋祁沒打算除掉她。”探春似是也有些唏噓,“就讓她在長公主府住一輩子,或是乾脆住到南闕去,也夠可憐的了。就憑她身後站著李家,宋祁也不可能動她,但是也不會寵她——宋祁是恨極了這些高門大族,他昨兒跟我說,已經下定了決心,一繼位就開始在國內推行儒術,總要建立起王權的威嚴才行。”

  這些話,柳五兒聽得似懂非懂,但是她漸漸聽明白了一件事,“恭喜姑娘,時至今日,可算是在這扶南國站穩腳跟了。”

  “這還不算站穩。”探春搖了搖手指,“要等儒術真正推行開來,生了兒子,這才算是真的站穩了。”

  如果說先前身處劣勢,探春多少還收斂了一些自己的銳氣與傲氣,那麼此時的探春,就是張揚到了極致——只是這種張揚,也只限於這間宮室之中。探春很快就斂起張揚,又恢復了溫婉的模樣,“好了,這些都是後話了。宋祁想給趙娘娘上諡號,讓我幫忙想一個十全十美的諡號,你來幫我看看,這幾個字哪個更好些……”

  ***

  元和公主是在一個月之後被人送回長公主府的,宋祁沒有當眾定下王后的人選,元和公主甚至連封號都沒上,依舊做她的“公主”。

  明面上,她回長公主府,是給父母守孝去的。

  是的,不出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光福殿李氏在宋邛頭七的最後一天,也追隨著兒子離開了人世,連慶源李家都默許了宋祁對李王后——李太后的處置。聽說慶源李家的家主已經開始琢磨著往北闕送新的族女了,卻被宋祁幾句話擋了回去:“本王已經決定,要效仿中原禮法,為父王和母妃守孝三年。尚在孝期,納新妃子的事,還是等到除孝之後再說吧。再說,元和也是你們家的人,這麼急著送新人進來,讓元和如何自處?”

  “你看,這就是宋祁聰明的地方。”探春同兩位丫鬟閒聊的時候說起這件事,倒是沒有露出半點不快,“元和公主雖然身份高貴,出身李家,但是性情出塵,是最省心省事的那種人,且如今看不出對宋祁又任何怨懟之處。這樣的人在宋祁身邊做幌子,總比讓李家別的心思不純的人進來惹是生非的好。”

  柳五兒在心裡叫了一聲“絕”,她簡直都要懷疑是探春勸宋祁留下元和公主的了。

  “而且,宋祁早就惦記著除掉慶源李家了,又怎麼會在這個時候再讓他們送人進來?”

  “可是,”翠墨面露不解,“元和公主還在長公主府住著呢,南闕離北闕那麼遠,誰知道這輩子她還能不能回到北闕?世人可都看著呢,李家就能甘心?”

  “若是讓元和公主當了王后呢?”探春淡笑著反問,“等孝期一過,就給元和公主上封號,給了雙方會圜的餘地,也給了宋祁足夠的時間,能讓他從容推行儒學。”

  翠墨張了張嘴,“姑娘,你就這樣把王后之位讓出去了?”

  “扶南國的王后之位,好稀罕麼?”探春哂然一笑,她如今也還沒有封號呢,只在宮室的正殿門上掛了“仁平”的匾額,用的還是老扶南王賜下來的那個。“再說,以我的身份,越過元和公主當這個王后也不能服眾——這是把自己豎成靶子,盼著別人來害你呢?”

  在宮斗一道上,探春有著獨樹一幟的天賦,柳五兒自愧弗如,漸漸淪為了觀眾。

  不過,探春身份所限,有些不方便出面的事,就盡可安排給柳五兒去做,例如同林棲聯繫這件事——宋祁繼位後,探春就如同她之前打算的那樣,將林棲引薦給了宋祁。

  宋祁原本就心向儒學,聽說宋祁是國朝狀元,當下就激動不已,口稱林棲為“先生”。在同林棲論道三日後,更是給了林棲帝師之尊。林棲自然是把握機會,雖然在明面上並沒有封官加爵,但是在扶南國內推行儒學的勁頭,比宋祁還要更熱切幾分。

  而在成為宋祁的心腹後,林棲就不方便時常出入北闕,拜見探春了。探春也深知避諱的道理,只偶爾遣身邊的宮人去給林大人送幾樣東西,或是在林大人差人送來中原土儀的時候,讓心腹宮人出宮代為轉達謝意。這些個差事,自然而然地就落到了柳五兒身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