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頁
馮子芝嫌棄地打量著廳中央那些回來復命的天策將士,無比懷念自家能屈能伸的東廠番子手下。
一個個還說是去打探消息,但別人一看到他們的臉就看得出他們並非尋常小老百姓了!那股打從骨子裡透出來的精氣神盲與別不同,大部分人都精神奕奕、神清氣爽、渾身正氣,就差在額頭上沒有刻下天策府三隻大字!
幸好,算他們還有點自知之明,沒有傻乎乎的假裝成農民、商人,全都整整齊齊地裝成那些持劍闖江湖的俠士。看他們的服裝應該是裝成那什麼藏劍山莊的俠客了!
這兩個月馮子芝可不是白混的!忙活慣了司禮監和東廠繁雜的事務,他的辦事能力超乎李承恩等人預想的多,除了處理功曹參軍事的公務外,他還派人搜集了大量唐朝天寶年間的朝堂事務、百官動靜、民間流言、江湖形勢、藩鎮情報等資料,加以一一分析並記進腦子裡。可以說,眼下任意說起上面其中一項事情,就連李承恩、朱劍秋等土生土長的正宗大唐人都比不過他知之甚詳!
「按消息所指,安祿山手下的那個風狼噶爾東贊雖然是吐蕃密宗叛徒,但也是精通密宗的催眠、離魂之術。如果失蹤的那五組天策兄弟有任一人落在他手上,恐怕安祿山已經得知天策府盯上他的消息了。」
李承恩等人臉色一變,如果真的如此,只怕已經打草驚蛇了,安祿山謀反的速度說不定還會加快。
「事不宜遲!我現在就立即進宮求見皇上!」李承恩知道事情的嚴重性,立即起身,雷厲風行的道。
「且慢!」朱劍秋卻是第一個阻止他,「就算統領親去諫言,但依照皇上對安祿山的信重,也未必會全信,最多就只是一如從前般,命人快馬加鞭召安祿山進京而已。安祿山奉詔的話,皇上誓必會再次信任他,對統領你只會起了疑隙;安祿山若不奉詔,怕是圖窮匕見,立時起兵造反,我大唐準備不足,屆時定必傷忙慘重啊!」
這下子是進也不得,退也不得。
「你之所言,我也考慮過了。」李承恩也是個善於謀略之人,不打沒把握的仗,「我家世代忠良,而我從來不涉及黨爭,對皇上一片忠心耿耿,皇上也是清楚知道的。若我再三陳情、懇請,皇上再相信安祿山也難免會動搖。到時候,我再奏請皇上急召安祿山進京。按延年所說的未來而推論,我們未準備好,安祿山也不一定準備就緒。只要他為了釋疑,就必定會奉詔進京,以安皇上之心。那時候,他身邊那八大金剛自然不能一同進京,而這,就給了我們機會!」不管是不是按曹雪陽的計劃暗殺安祿山,只要先把安祿山控制在手中,不讓他回范陽、盧龍、河東的勢力範圍,那麼當中可以操作的餘地就大了。
朱劍秋點頭,這也算是眼下最好的辦法了。
他轉頭問策道:「延年,你看如何?」論出謀劃策、天下大勢,他自問不遜馮延年分毫,但要說揣摩人心、耍陰招、行險計,他是自認不如馮延年多矣的。
馮子芝回想了一下史書上對唐玄宗性格的描述,垂眼道:「去派人準備四套破爛的舊衣袍、一盆雞血、數盒胭脂水粉、數支毛筆過來。」
聞言,不論是李承恩和朱劍秋,還是曹雪陽等人皆是一楞。
但工於心計,頭腦不簡單的李承恩很快就回過神,似有所覺,連忙命人去準備。
馮子芝點名要的東西大部分都是現有的,唯獨胭脂水粉這一條可是真的為難負責準備的軍爺了。幸好天策府的軍娘雖然平日不施脂粉,但也有幾盒胭脂水粉壓箱底,要不然還得花時間進城去買。
東西拿齊了,「你、你、你、你,把衣服換上。」馮子芝看似隨意地挑選了四名天策將士出來,並揮手解散其他天策將士。
被點名的四名天策將士眼帶詢問之意看向李承恩,他們在外執行任務了兩個月,甫一回府就來到大廳稟報消息了,可不知道府里多了一名武力值非人的教頭和美貌與智慧並重的功曹參軍事。
「這兩位分別是新任的教頭李斂李靜涯,功曹參軍事馮子芝馮延年。你們聽從馮軍事的命令就是了。」李承恩先是介紹了李斂和馮子芝的身份,再頷首道。
有他這樣一說,四人自然是順從地換上破爛的舊衣袍。
馮子芝吩咐道:「原地轉兩個圈。」
四人不明所以的依言轉了兩圈。
馮子芝看後心中有數,「靜涯,你去砍他們幾刀,凌亂一些。」
李斂自然明白愛人想要他做些什麼,二話不說的抽出配刀,霍霍地向四人走去。
他是馮子芝的枕邊人,但楊寧可不是他們二人的肚子裡的蛔蟲,連忙阻在李斂身前。
「沒事的,延年只是想我把他們的衣服弄得再破一點。」李斂好笑的安撫他。
楊寧將信將疑地放手,只見刀光一閃,四人身上原本還勉強能見人的衣服已變得衣衫襤褸了。
對此,「好刀法!」楊寧拍手大讚,因為他發現李斂的快刀居然在割開衣服後不傷皮肉分毫。
馮子芝滿意地點點頭,繼續下達命令,「去外面上陵苑的草地打滾三十圈之後再回來。」
四人滿腦子疑惑,不知道馮子芝究竟是什麼葫蘆賣什麼藥,但長久以來軍令如山四個字早已經刻進他們的骨頭裡。他們不問原由,直接使出輕功從大殿飛到上陵苑,各自尋了一處或野草叢生,或碎石處處,又或者是陡峭的山坡,躺下打滾起來。
一個個還說是去打探消息,但別人一看到他們的臉就看得出他們並非尋常小老百姓了!那股打從骨子裡透出來的精氣神盲與別不同,大部分人都精神奕奕、神清氣爽、渾身正氣,就差在額頭上沒有刻下天策府三隻大字!
幸好,算他們還有點自知之明,沒有傻乎乎的假裝成農民、商人,全都整整齊齊地裝成那些持劍闖江湖的俠士。看他們的服裝應該是裝成那什麼藏劍山莊的俠客了!
這兩個月馮子芝可不是白混的!忙活慣了司禮監和東廠繁雜的事務,他的辦事能力超乎李承恩等人預想的多,除了處理功曹參軍事的公務外,他還派人搜集了大量唐朝天寶年間的朝堂事務、百官動靜、民間流言、江湖形勢、藩鎮情報等資料,加以一一分析並記進腦子裡。可以說,眼下任意說起上面其中一項事情,就連李承恩、朱劍秋等土生土長的正宗大唐人都比不過他知之甚詳!
「按消息所指,安祿山手下的那個風狼噶爾東贊雖然是吐蕃密宗叛徒,但也是精通密宗的催眠、離魂之術。如果失蹤的那五組天策兄弟有任一人落在他手上,恐怕安祿山已經得知天策府盯上他的消息了。」
李承恩等人臉色一變,如果真的如此,只怕已經打草驚蛇了,安祿山謀反的速度說不定還會加快。
「事不宜遲!我現在就立即進宮求見皇上!」李承恩知道事情的嚴重性,立即起身,雷厲風行的道。
「且慢!」朱劍秋卻是第一個阻止他,「就算統領親去諫言,但依照皇上對安祿山的信重,也未必會全信,最多就只是一如從前般,命人快馬加鞭召安祿山進京而已。安祿山奉詔的話,皇上誓必會再次信任他,對統領你只會起了疑隙;安祿山若不奉詔,怕是圖窮匕見,立時起兵造反,我大唐準備不足,屆時定必傷忙慘重啊!」
這下子是進也不得,退也不得。
「你之所言,我也考慮過了。」李承恩也是個善於謀略之人,不打沒把握的仗,「我家世代忠良,而我從來不涉及黨爭,對皇上一片忠心耿耿,皇上也是清楚知道的。若我再三陳情、懇請,皇上再相信安祿山也難免會動搖。到時候,我再奏請皇上急召安祿山進京。按延年所說的未來而推論,我們未準備好,安祿山也不一定準備就緒。只要他為了釋疑,就必定會奉詔進京,以安皇上之心。那時候,他身邊那八大金剛自然不能一同進京,而這,就給了我們機會!」不管是不是按曹雪陽的計劃暗殺安祿山,只要先把安祿山控制在手中,不讓他回范陽、盧龍、河東的勢力範圍,那麼當中可以操作的餘地就大了。
朱劍秋點頭,這也算是眼下最好的辦法了。
他轉頭問策道:「延年,你看如何?」論出謀劃策、天下大勢,他自問不遜馮延年分毫,但要說揣摩人心、耍陰招、行險計,他是自認不如馮延年多矣的。
馮子芝回想了一下史書上對唐玄宗性格的描述,垂眼道:「去派人準備四套破爛的舊衣袍、一盆雞血、數盒胭脂水粉、數支毛筆過來。」
聞言,不論是李承恩和朱劍秋,還是曹雪陽等人皆是一楞。
但工於心計,頭腦不簡單的李承恩很快就回過神,似有所覺,連忙命人去準備。
馮子芝點名要的東西大部分都是現有的,唯獨胭脂水粉這一條可是真的為難負責準備的軍爺了。幸好天策府的軍娘雖然平日不施脂粉,但也有幾盒胭脂水粉壓箱底,要不然還得花時間進城去買。
東西拿齊了,「你、你、你、你,把衣服換上。」馮子芝看似隨意地挑選了四名天策將士出來,並揮手解散其他天策將士。
被點名的四名天策將士眼帶詢問之意看向李承恩,他們在外執行任務了兩個月,甫一回府就來到大廳稟報消息了,可不知道府里多了一名武力值非人的教頭和美貌與智慧並重的功曹參軍事。
「這兩位分別是新任的教頭李斂李靜涯,功曹參軍事馮子芝馮延年。你們聽從馮軍事的命令就是了。」李承恩先是介紹了李斂和馮子芝的身份,再頷首道。
有他這樣一說,四人自然是順從地換上破爛的舊衣袍。
馮子芝吩咐道:「原地轉兩個圈。」
四人不明所以的依言轉了兩圈。
馮子芝看後心中有數,「靜涯,你去砍他們幾刀,凌亂一些。」
李斂自然明白愛人想要他做些什麼,二話不說的抽出配刀,霍霍地向四人走去。
他是馮子芝的枕邊人,但楊寧可不是他們二人的肚子裡的蛔蟲,連忙阻在李斂身前。
「沒事的,延年只是想我把他們的衣服弄得再破一點。」李斂好笑的安撫他。
楊寧將信將疑地放手,只見刀光一閃,四人身上原本還勉強能見人的衣服已變得衣衫襤褸了。
對此,「好刀法!」楊寧拍手大讚,因為他發現李斂的快刀居然在割開衣服後不傷皮肉分毫。
馮子芝滿意地點點頭,繼續下達命令,「去外面上陵苑的草地打滾三十圈之後再回來。」
四人滿腦子疑惑,不知道馮子芝究竟是什麼葫蘆賣什麼藥,但長久以來軍令如山四個字早已經刻進他們的骨頭裡。他們不問原由,直接使出輕功從大殿飛到上陵苑,各自尋了一處或野草叢生,或碎石處處,又或者是陡峭的山坡,躺下打滾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