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8頁
石詠哪裡還敢耽擱,一貓腰,立即隨著王府管事匆匆往十三阿哥的病榻那裡過去。
這時十三阿哥已經昏昏沉沉,聽見石詠輕聲喚他,便吃力地睜開眼,右手在空中虛虛地撈了兩下,低聲道:“茂行、茂行……”
石詠趕緊伸出手,握住十三阿哥的右臂:“姑父,小婿在這兒,在這兒。”
他看著面前暮氣沉沉的病人,心裡知道十三阿哥的生命在一點點流逝,便是大羅金仙在此,也無法挽救了。
“茂行啊——”
十三阿哥的右臂勉強掙出了石詠的手,伸手指指枕畔的一隻匣子:“茂行,以後姑父怕是沒法兒再護著你了啊——”
“你看看這隻匣子裡的東西,看過之後,就在這裡都火化了去,就當這些事兒從來沒有過。”十三阿哥虛弱地嘆出一句,“以後,謹言慎行,立身正直,姑父信你!”
石詠登時覺得,一顆心被什麼擊中了,痛得不可開交。此時此刻,他與如英一樣,忍不住做了兒女之態,兩行清淚順著面頰就此滾落,竟無可控制。
石詠勉強控制著鼻腔之內的低泣聲,垂首打開了那隻匣子。見那匣子裡都是紙片,他便也撿出來看了,豈知越看越驚,石詠再也無法控制,將整隻匣子裡的紙片全都倒了出來,飛快地翻著:
若是早先賈雨村偷偷摹寫的兩封信可以作為石詠的“罪證”,那麼這隻匣子裡,就裝的全是他的“黑歷史”,與傅雲生往來的函件自然占了大多數,其他還有與賈家往來的書信,甚至還有早年間與廉親王和九貝子在酒樓飲茶的往事,方世英去“百花深處”買參時,威脅石詠,證明兩人認得的那些話……
石詠幾乎不敢相信眼前,恐怕他在這個時空里所有做過的不“那麼”正大光明的事,那些他自以為隱藏得很好的小秘密,或是他問心無愧旁人卻容易誤會的過往……全部都盛在這個匣子裡。
原來,壓根兒不是什麼他處事周全,謹小慎微,從來沒被人抓住過小辮子;而是這麼久以來,一直有人護著他照顧著他,在為他遮風擋雨。
而這個人此刻正靜臥在他面前,就要離他而去了。
石詠再也忍不住了,此刻他已經能感覺到一股熱淚在心底奔流著,眼看就要不受控制。
偏生這時候十三阿哥還重複了一句:“不管怎樣,茂行……我信你。”
第417章
石詠望著十三阿哥遞給他的那隻匣子, 一個字都說不出,滿眶的淚水止不住地向外涌。
偏生這時候十三阿哥吃力地開口:“茂行, 日後弘晈弘曉尚盼你時時提點……”
“姑父, 小婿盡力而為。”石詠的額頭已經低低地垂在十三阿哥榻旁。可是十三阿哥的話猶未完, 繼續在他耳邊補足:“……有粘杆處和密折制度在, 需要,需要時時防範小人……”
石詠一凜,心知這就是十三阿哥所說的, 日後不能再庇護於他了。十三阿哥一旦駕鶴西去, 原本他執掌的那些力量就會移交到旁人手上,如果這個“旁人”, 恰好是賈雨村這樣的小人, 攀咬起來,那麼朝中自然人人都不能倖免。
甚至不用等到十三阿哥的權力下移, 如今朝中鼓勵密折, 雍正支持官員們以密折的形式就朝中積弊提出建議。然而經過了對年羹堯的大檢舉, 和對允禩、隆科多及其餘黨的聲討之後,這種密折制度,幾乎已經成了一種相互告密與揭發的工具。臣子們通過密折檢舉, 從而打擊異己, 攻訐政敵。
這種密折,石詠在南書房已經見到了很多。他甚至見到不少名臣也被拖下水,不得不以此為手段,一面保護自己, 一面達到政治目的,他所熟識的幾位如李衛、朱軾等人,都未能免俗。
石詠一想到這裡,牙一咬,開口對十三阿哥說:“姑父,日後小婿……小婿恐怕會自請辭官,離開京里一陣子。”
十三阿哥一驚,努力睜圓雙目,瞪著石詠。他的右手此刻擱置在枕邊,正一指伸出,遙遙指向室中的屏風。
早在石詠取過那隻匣子的時候,他就已經注意到十三阿哥一直衝他做出這個手勢。他也早就注意到了那座屏風後面露出一片寶藍色的緙絲常服衣角,甚至剛才十三阿哥在交代身後事的時候,石詠能夠聽見那屏風後頭壓抑著的呼吸聲。
這情形在十三阿哥府不止出現過一次,石詠大致能猜出,以雍正皇帝與十三阿哥的情誼,這種時候雍正皇帝必然會陪伴在十三阿哥身邊,微服過府探病亦是人之常情。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十三阿哥一直暗暗向石詠比劃手勢,提醒石詠,說話小心。
與此同時,石詠也另外明白了一點。這匣子裡他早先的那些“罪證”,在雍正面前,應該也早就過關了。十三阿哥與雍正兩人之間沒有什麼秘密,這一匣子的字紙,十三阿哥能命他閱後即焚,必定是雍正點了頭的。
可是石詠雖然明知自己這樣那樣的“罪證”與錯處,在雍正皇帝面前已經過了關,可是他想說的那番話還是壓在心底,如骨鯁在喉,不吐不快。
“為……為何?”十三阿哥望著石詠,眼中帶著憂懼。
石詠想了想,一咬牙,道:“不是人人都像姑父您一樣,願意用一腔誠摯去信任旁人。這是小婿想要辭官離開的原因……”
這時十三阿哥已經昏昏沉沉,聽見石詠輕聲喚他,便吃力地睜開眼,右手在空中虛虛地撈了兩下,低聲道:“茂行、茂行……”
石詠趕緊伸出手,握住十三阿哥的右臂:“姑父,小婿在這兒,在這兒。”
他看著面前暮氣沉沉的病人,心裡知道十三阿哥的生命在一點點流逝,便是大羅金仙在此,也無法挽救了。
“茂行啊——”
十三阿哥的右臂勉強掙出了石詠的手,伸手指指枕畔的一隻匣子:“茂行,以後姑父怕是沒法兒再護著你了啊——”
“你看看這隻匣子裡的東西,看過之後,就在這裡都火化了去,就當這些事兒從來沒有過。”十三阿哥虛弱地嘆出一句,“以後,謹言慎行,立身正直,姑父信你!”
石詠登時覺得,一顆心被什麼擊中了,痛得不可開交。此時此刻,他與如英一樣,忍不住做了兒女之態,兩行清淚順著面頰就此滾落,竟無可控制。
石詠勉強控制著鼻腔之內的低泣聲,垂首打開了那隻匣子。見那匣子裡都是紙片,他便也撿出來看了,豈知越看越驚,石詠再也無法控制,將整隻匣子裡的紙片全都倒了出來,飛快地翻著:
若是早先賈雨村偷偷摹寫的兩封信可以作為石詠的“罪證”,那麼這隻匣子裡,就裝的全是他的“黑歷史”,與傅雲生往來的函件自然占了大多數,其他還有與賈家往來的書信,甚至還有早年間與廉親王和九貝子在酒樓飲茶的往事,方世英去“百花深處”買參時,威脅石詠,證明兩人認得的那些話……
石詠幾乎不敢相信眼前,恐怕他在這個時空里所有做過的不“那麼”正大光明的事,那些他自以為隱藏得很好的小秘密,或是他問心無愧旁人卻容易誤會的過往……全部都盛在這個匣子裡。
原來,壓根兒不是什麼他處事周全,謹小慎微,從來沒被人抓住過小辮子;而是這麼久以來,一直有人護著他照顧著他,在為他遮風擋雨。
而這個人此刻正靜臥在他面前,就要離他而去了。
石詠再也忍不住了,此刻他已經能感覺到一股熱淚在心底奔流著,眼看就要不受控制。
偏生這時候十三阿哥還重複了一句:“不管怎樣,茂行……我信你。”
第417章
石詠望著十三阿哥遞給他的那隻匣子, 一個字都說不出,滿眶的淚水止不住地向外涌。
偏生這時候十三阿哥吃力地開口:“茂行, 日後弘晈弘曉尚盼你時時提點……”
“姑父, 小婿盡力而為。”石詠的額頭已經低低地垂在十三阿哥榻旁。可是十三阿哥的話猶未完, 繼續在他耳邊補足:“……有粘杆處和密折制度在, 需要,需要時時防範小人……”
石詠一凜,心知這就是十三阿哥所說的, 日後不能再庇護於他了。十三阿哥一旦駕鶴西去, 原本他執掌的那些力量就會移交到旁人手上,如果這個“旁人”, 恰好是賈雨村這樣的小人, 攀咬起來,那麼朝中自然人人都不能倖免。
甚至不用等到十三阿哥的權力下移, 如今朝中鼓勵密折, 雍正支持官員們以密折的形式就朝中積弊提出建議。然而經過了對年羹堯的大檢舉, 和對允禩、隆科多及其餘黨的聲討之後,這種密折制度,幾乎已經成了一種相互告密與揭發的工具。臣子們通過密折檢舉, 從而打擊異己, 攻訐政敵。
這種密折,石詠在南書房已經見到了很多。他甚至見到不少名臣也被拖下水,不得不以此為手段,一面保護自己, 一面達到政治目的,他所熟識的幾位如李衛、朱軾等人,都未能免俗。
石詠一想到這裡,牙一咬,開口對十三阿哥說:“姑父,日後小婿……小婿恐怕會自請辭官,離開京里一陣子。”
十三阿哥一驚,努力睜圓雙目,瞪著石詠。他的右手此刻擱置在枕邊,正一指伸出,遙遙指向室中的屏風。
早在石詠取過那隻匣子的時候,他就已經注意到十三阿哥一直衝他做出這個手勢。他也早就注意到了那座屏風後面露出一片寶藍色的緙絲常服衣角,甚至剛才十三阿哥在交代身後事的時候,石詠能夠聽見那屏風後頭壓抑著的呼吸聲。
這情形在十三阿哥府不止出現過一次,石詠大致能猜出,以雍正皇帝與十三阿哥的情誼,這種時候雍正皇帝必然會陪伴在十三阿哥身邊,微服過府探病亦是人之常情。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十三阿哥一直暗暗向石詠比劃手勢,提醒石詠,說話小心。
與此同時,石詠也另外明白了一點。這匣子裡他早先的那些“罪證”,在雍正面前,應該也早就過關了。十三阿哥與雍正兩人之間沒有什麼秘密,這一匣子的字紙,十三阿哥能命他閱後即焚,必定是雍正點了頭的。
可是石詠雖然明知自己這樣那樣的“罪證”與錯處,在雍正皇帝面前已經過了關,可是他想說的那番話還是壓在心底,如骨鯁在喉,不吐不快。
“為……為何?”十三阿哥望著石詠,眼中帶著憂懼。
石詠想了想,一咬牙,道:“不是人人都像姑父您一樣,願意用一腔誠摯去信任旁人。這是小婿想要辭官離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