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頁
與此同時。
其他屋子裡也接連發出慘叫聲。
得手的人絲毫不戀戰,立即就跑到了其他的屋子裡去幫忙。
不到半個小時。
所有的倭寇毫無例外都被抓了起來。
“你們是誰?你們要幹什麼?”太郎就知道自己預感不會出錯,他們這回是中了大安人的陷阱了。
“我們要幹什麼?”刀啟明拿著刀露出了一抹冷笑,“我們要有仇報仇!你們這些倭寇不是很囂張嗎?不是說我們大安人都是懦夫嗎?怎麼現在一個個都在發抖啊?”
眾人里三圈外三圈地把那些被綁起來的倭寇圍在裙子裡,有人眼中帶著殺意,有人臉上帶著冷笑。
“你們要是敢對我們動手,難、難道就不怕你們大安的皇帝發怒?要、要知道我們可不是大安人。”太郎是這群人當中最聰明的,當然也是心機最深的,不然也不會從秘密接到天皇的命令後就讓自己的手下們開始學習大安話了。
黃晉中從人群中走了出來,他雙手背在身後,看著那些倭寇,冷笑了一聲,“發怒?呵呵,我等正是陛下下令前來誅殺你們的,你們倭國當面一套背面一套,難道真以為我們陛下好糊弄嗎?”
眾倭寇聽到這話,頓時都軟了。
一個個滿頭大汗,他們之所以敢在這裡如此放肆,依仗的不過是因為這地方的官員不追究罷了,如今聽聞這事已經被大安皇帝知道了,一個個頓時嚇得臉都白了。
他們雖然口口聲聲說想要侵占大安的國土,但也都知道以如今他們的國力對上大安不過是送死罷了。
“來人啊,把這些傢伙都給我堵住嘴巴。”黃晉中一揮手,下了命令。
眾人應聲道了聲是,拿著破布上去,堵住了所有人的嘴巴,其中不少人趁機發泄怨怒,對一些仇人大打出手,黃晉中也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反正現在有這麼多倭寇在手上,就算是開戰,也有足夠的人證能夠讓那倭國的天皇說不出詭辯的話來。
“黃將軍來消息了。”徒源拿著手中的信紙,臉上帶著笑意說道。
一瞧見徒源臉上的笑容,賈赦和章桁就知道黃晉中的計劃應該進展得很順利。
果然,書信中黃晉中的確是報了一連竄的喜訊。
他先是講述了如何擒住倭寇,如何以俘虜向那日本天皇問罪,又是如何用各種新型武器打敗倭寇,不到半個月,他已經從倭國的沿海一直打到了內陸地區了。
倭國方面雖然依仗著地形的優勢,但是因為倭國本就日久受大安的薰陶,不少人早就有投誠之心,黃晉中又老成深算,兵不血刃就攻占了好幾座城池。
賈赦和章桁看罷了書信,都忍不住露出了一絲高興的笑容來。
“黃將軍這回可真是叫朕刮目相看。”徒源笑著背著手在御書房裡來回走著,他實在是高興極了,作為君王,最大的功績莫過於開拓疆土。
倘若黃晉中能夠把倭國徹底打下來,那日後大安的國土又可以拓寬不少了。
“陛下,此等喜事理應和朝臣們分享才是。”賈赦說道。
“朕也正有此意。”徒源頷首道,他本來學的是權衡之術,建明帝教導他無論何時都不能讓一黨過於勢大,而另一黨過於勢若,但徒源很快發現,舊黨的大臣們根本毫無進取之心,只有躺在功勞簿上吃老本的心思,就算他有意抬舉他們,他們也無法像年輕人那樣肯拼肯為。
“不過,朕現在還有個想法,怕朝臣們反對。”徒源頓了下,說道。
他雖然這麼說,但是從他的語氣卻能聽得出,他早就已經拿定了主意,絕對不會容許任何人反駁。
章桁瞭然地問道:“陛下的想法是?”
徒源回到龍椅,他掀開衣袍坐下,神色嚴肅地說道:“朕想重開海貿。”
大安沿襲的是前朝的制度,閉關鎖國也在其中,民間雖有海貿,但畢竟是小打小鬧,成不了氣候,更何況隔三差五地就被整頓一回,這海貿就跟見不得光的老鼠一樣。
要重開海貿絕非易事,畢竟這件事牽扯到太多的利益,一開海貿,就意味著不但大安國土內的商品會流出國外,而國外的商品也會流入大安內。
對於大安的士大夫階層來說,他們的家族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生意,重開海貿自然而然就會影響到他們的利益。
絕大多數的官宦都不願意重開海貿的原因就在於大安的國土遼闊,僅僅只是大安的生意,就足夠他們賺錢了,而且他們的身份也會給他們家族提供便利。
如果開了海貿,對他們來說是弊大於利。
而對於普通商人來說,他們的競爭優勢相對來說弱於官宦,但是勝在敢打敢拼,這些人才是真正會從海貿中獲利的人。
“陛下拿定主意了?”賈赦問道。
“朕已經決定了。”徒源斬釘截鐵地說道,重開海貿是利是弊,絕不是一時能分得清的,但他願意冒這個風險,除卻堵不如疏的緣故外,未必沒有衝著從海貿中撈取利益的念頭。
“如果陛下決定,那微臣有一諫言。”賈赦說道。
“賈卿家請講。”徒源頓時來了興趣,他看向了賈赦。
賈赦道:“倘若重開海貿,那麼會遭到不少大人反對,陛下不妨先提出全面重開海貿的提議,想來必定會有諸多大臣覺得不可,陛下可略作為難,假意後退一步,在沿海一帶航運發達之地開啟海貿,想來這樣便沒有人敢反駁,而且重開海貿茲事體大,以些許地方略作嘗試,倘若可,則可大為推廣,倘若不可,則可對此進行調整,不至於影響太大。”
其他屋子裡也接連發出慘叫聲。
得手的人絲毫不戀戰,立即就跑到了其他的屋子裡去幫忙。
不到半個小時。
所有的倭寇毫無例外都被抓了起來。
“你們是誰?你們要幹什麼?”太郎就知道自己預感不會出錯,他們這回是中了大安人的陷阱了。
“我們要幹什麼?”刀啟明拿著刀露出了一抹冷笑,“我們要有仇報仇!你們這些倭寇不是很囂張嗎?不是說我們大安人都是懦夫嗎?怎麼現在一個個都在發抖啊?”
眾人里三圈外三圈地把那些被綁起來的倭寇圍在裙子裡,有人眼中帶著殺意,有人臉上帶著冷笑。
“你們要是敢對我們動手,難、難道就不怕你們大安的皇帝發怒?要、要知道我們可不是大安人。”太郎是這群人當中最聰明的,當然也是心機最深的,不然也不會從秘密接到天皇的命令後就讓自己的手下們開始學習大安話了。
黃晉中從人群中走了出來,他雙手背在身後,看著那些倭寇,冷笑了一聲,“發怒?呵呵,我等正是陛下下令前來誅殺你們的,你們倭國當面一套背面一套,難道真以為我們陛下好糊弄嗎?”
眾倭寇聽到這話,頓時都軟了。
一個個滿頭大汗,他們之所以敢在這裡如此放肆,依仗的不過是因為這地方的官員不追究罷了,如今聽聞這事已經被大安皇帝知道了,一個個頓時嚇得臉都白了。
他們雖然口口聲聲說想要侵占大安的國土,但也都知道以如今他們的國力對上大安不過是送死罷了。
“來人啊,把這些傢伙都給我堵住嘴巴。”黃晉中一揮手,下了命令。
眾人應聲道了聲是,拿著破布上去,堵住了所有人的嘴巴,其中不少人趁機發泄怨怒,對一些仇人大打出手,黃晉中也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反正現在有這麼多倭寇在手上,就算是開戰,也有足夠的人證能夠讓那倭國的天皇說不出詭辯的話來。
“黃將軍來消息了。”徒源拿著手中的信紙,臉上帶著笑意說道。
一瞧見徒源臉上的笑容,賈赦和章桁就知道黃晉中的計劃應該進展得很順利。
果然,書信中黃晉中的確是報了一連竄的喜訊。
他先是講述了如何擒住倭寇,如何以俘虜向那日本天皇問罪,又是如何用各種新型武器打敗倭寇,不到半個月,他已經從倭國的沿海一直打到了內陸地區了。
倭國方面雖然依仗著地形的優勢,但是因為倭國本就日久受大安的薰陶,不少人早就有投誠之心,黃晉中又老成深算,兵不血刃就攻占了好幾座城池。
賈赦和章桁看罷了書信,都忍不住露出了一絲高興的笑容來。
“黃將軍這回可真是叫朕刮目相看。”徒源笑著背著手在御書房裡來回走著,他實在是高興極了,作為君王,最大的功績莫過於開拓疆土。
倘若黃晉中能夠把倭國徹底打下來,那日後大安的國土又可以拓寬不少了。
“陛下,此等喜事理應和朝臣們分享才是。”賈赦說道。
“朕也正有此意。”徒源頷首道,他本來學的是權衡之術,建明帝教導他無論何時都不能讓一黨過於勢大,而另一黨過於勢若,但徒源很快發現,舊黨的大臣們根本毫無進取之心,只有躺在功勞簿上吃老本的心思,就算他有意抬舉他們,他們也無法像年輕人那樣肯拼肯為。
“不過,朕現在還有個想法,怕朝臣們反對。”徒源頓了下,說道。
他雖然這麼說,但是從他的語氣卻能聽得出,他早就已經拿定了主意,絕對不會容許任何人反駁。
章桁瞭然地問道:“陛下的想法是?”
徒源回到龍椅,他掀開衣袍坐下,神色嚴肅地說道:“朕想重開海貿。”
大安沿襲的是前朝的制度,閉關鎖國也在其中,民間雖有海貿,但畢竟是小打小鬧,成不了氣候,更何況隔三差五地就被整頓一回,這海貿就跟見不得光的老鼠一樣。
要重開海貿絕非易事,畢竟這件事牽扯到太多的利益,一開海貿,就意味著不但大安國土內的商品會流出國外,而國外的商品也會流入大安內。
對於大安的士大夫階層來說,他們的家族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生意,重開海貿自然而然就會影響到他們的利益。
絕大多數的官宦都不願意重開海貿的原因就在於大安的國土遼闊,僅僅只是大安的生意,就足夠他們賺錢了,而且他們的身份也會給他們家族提供便利。
如果開了海貿,對他們來說是弊大於利。
而對於普通商人來說,他們的競爭優勢相對來說弱於官宦,但是勝在敢打敢拼,這些人才是真正會從海貿中獲利的人。
“陛下拿定主意了?”賈赦問道。
“朕已經決定了。”徒源斬釘截鐵地說道,重開海貿是利是弊,絕不是一時能分得清的,但他願意冒這個風險,除卻堵不如疏的緣故外,未必沒有衝著從海貿中撈取利益的念頭。
“如果陛下決定,那微臣有一諫言。”賈赦說道。
“賈卿家請講。”徒源頓時來了興趣,他看向了賈赦。
賈赦道:“倘若重開海貿,那麼會遭到不少大人反對,陛下不妨先提出全面重開海貿的提議,想來必定會有諸多大臣覺得不可,陛下可略作為難,假意後退一步,在沿海一帶航運發達之地開啟海貿,想來這樣便沒有人敢反駁,而且重開海貿茲事體大,以些許地方略作嘗試,倘若可,則可大為推廣,倘若不可,則可對此進行調整,不至於影響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