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崇禎沉默了好久才回答:“我以為還會有像袁崇煥那般的人物。”

  林夕搖頭。

  “袁崇煥回來勤王救駕,不管他有什麼過錯,你把人隨後就給凌遲了,後面怎麼可能有人來救你?”

  但是她真的不想再與崇禎就明亡一事兒對話了,哪一世都沒有這麼累心過。

  “事情都過去了。勝者王侯敗者賊。敗了以後會發現,無論是哪一點的失誤,都是能夠挽回全局的關鍵。

  若是你心有不服,可以與地府商議能不能重頭開始。”

  崇禎立即滿懷希望地看向謝必安。謝必安便道:“陛下,你要先把給上人的酬勞付了。然後再看你的功德,夠不夠重頭開始的。”

  崇禎猶豫了一下,盯著林夕問:“我若是從頭開始,有成功的可能嗎?能做到上人這般嗎?”

  “經過袁崇煥之事後,你還能信得過哪位重臣?”

  “我,我該信韓爌。還有孫承宗,孫傳庭,還有戶部尚書倪元璐,左都御史李邦華,副都御史施邦昭,大理寺卿凌義渠,兵部右侍郎王家彥,刑部右侍郎孟兆祥,左諭德馬世奇,左中允劉理順,,太長寺少卿吳麟征,左庶子周鳳翔,檢討汪偉,戶部給事中吳甘來,御史王章,御史陳良謨、陳純德、趙饌,太僕寺丞申佳允,吏部員外許直,兵部郎中成德,兵部員外金鉉,光祿寺署丞於騰蛟,新樂侯劉文炳,左都督文耀,駙馬鞏永固並樂安公主。

  惠安伯張慶臻,宣城伯衛時春,錦衣衛都指揮王國興,錦衣衛指揮同知李若珪,錦衣衛千戶高文采,順天府知事陳貞達,副兵馬司姚成,中書舍人宋天顯、滕之所、阮文貴,經歷張應選,陽和衛經歷毛維、張儒士、張世禧等。”

  林夕聽得崇禎背了這麼一長串跟隨他赴死的人,明白崇禎還沒有想明白他錯在哪裡。

  就提示道:“你原來不信倪元璐嗎?不信李邦華嗎?”

  她見崇禎愕然,便繼續說道:“你只因為韓爌是袁崇煥中進士時候的老師,就信了別的御史對他的彈劾。可韓爌這人做閣臣幾十年,最是一心為朝廷謀劃的。你信倪元璐,可是再信他和那些跟你赴死的重臣、忠臣,能挽回大明的頹勢敗局嗎?”

  倪元璐等人顯然是沒有那個本事的。

  “那上人為什麼還讓葉向高勸退劉一燝和韓爌?”

  “他們倆個性清正,耿直中介,我不耐煩與他倆費心思。反而是周延儒夠聰明,能小心揣摩我的心意,能接替得了葉向高。”

  崇禎半張著嘴愣住了,然後恨聲說道:“周延儒那就是一個小人。”

  “小人有小人的用法,君子有君子的用法。周嘉謨和黃克纘就是君子,張問達等人也是君子。君子遍朝的時候,未必能成事兒。

  你皇兄那時候就是例子。君子不是都被魏忠賢擠兌走了?

  可是你看到我用你說的那個小人周延儒做首輔,也沒有壞了朝綱誤了事啊。”

  崇禎還是不解。

  林夕就只好繼續給他解釋。

  “我對大明有自己的理解,我只需要像葉向高那樣能理解我的思路、跟上我的腳步、按著我想法去做事的首輔和閣臣。可你需要的是一個強有力的首輔,替你把所有的事情都操心到,最重要的還要能夠做到。

  你需要的實際是張太岳那樣的首輔。”

  崇禎不知是氣得還羞得漲紅了臉,“上人為何這樣說?”

  “唉,五郎,我是為你好啊。你沒察覺大明消亡的根本原因哪。是民心!是大明失了民心了。不然為什麼那些軍卒沒有糧餉就不肯起來抵抗闖賊?還有那些勛貴,你借遍了他們,只是想給戍衛京師的軍卒發糧餉都不肯呢?”

  崇禎攥緊了拳頭,他借遍了勛貴也未湊足守城軍卒的糧餉。國丈周奎最可惡的是,他接了皇后變賣金銀首飾之後換來5000兩銀子,在裡面扣掉2000兩之後,勉強將剩下的3000兩白銀上交國庫。

  但在京城陷落以後,被闖賊鞭打的幾乎喪命了,反交出三百萬隱匿的白銀和全部家產。

  自己封他為嘉定伯,看在皇后與自己共患難、鶼鰈情深的份上,待他情誼深厚,他居然是這般的嘴臉。真是恭敬著他沒得到好;要他命的,他反倒是傾囊相助了。

  賤人!

  崇禎恨得握拳出聲。

  周后本想嘉定伯能在勛貴和朝臣裡帶個好頭,結果適得其反。要是嘉定伯在他眼前,他一定要再狠狠地收拾他一番。

  好好的助餉計劃,只要京師守住了,闖賊圍困京師占不到便宜,時日久了也就只得散去,那就沒有後來的吳三桂開了山海關引建奴進關之事。

  沒有建奴入關,糜爛的大明還有慢慢收拾起來的餘地。

  崇禎由國丈周奎的身上越想越氣。周奎捐銀子之後,滿朝文臣武勛都學周奎,故意穿著最破舊的衣服上朝,把家裡也弄得破爛起來,紛紛跟著周奎只捐助兩千到五萬兩的白銀。林夕上人善待英國公府,就是因為英國公捐助的是五萬兩嗎?

  可是闖賊進京後,英國公府不也是有上百萬的銀子,被闖賊搜出來了嗎?

  再想到闖賊從勛貴文臣家中搜得的那幾千萬銀子,崇禎恨得面孔扭曲。軍卒躺在城樓上、城牆下,軍官抽起來這邊,躺下去那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