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探討完這個問題,再來推測賈寶玉的結局就比較容易了。既然賈寶玉就是通靈寶玉,那麼幻形歷世後他應該是跟著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重新回到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了。

  通行本的說法是賈寶玉出家當了和尚,這個結局不太可能。

  然後說說林黛玉和薛寶釵。之所以把她姐妹倆放在一起來說,是因為林黛玉和薛寶釵的判詞在一起。“寶玉看了又不解。又去取那《正冊》看時,只見頭一頁上畫著兩株枯木,木上懸著一圍玉帶;地下又有一堆雪,雪中一股金簪。也有四句詩道: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所有的籍冊中獨有林黛玉和薛寶釵的畫、判詞同處一組。這一點非常奇怪,幾百年來也有著各種各樣的解釋。最為流行的說法就是所謂的“釵黛合一”。然而看過《紅樓夢》的人都知道,雖然林黛玉和薛寶釵都是出類拔萃、風華絕代,但二人從外貌到性格,各個方面都大相逕庭。所以釵黛合一說實在難以讓人信服。

  林黛玉和薛寶釵之所以同處於一個判詞,最大的可能是因為她們二人對於賈寶玉來說地位是相同的,換句話說,她們二人都是賈寶玉的妻子。關於薛寶釵和賈寶玉結過婚,這沒有什麼疑問。下面我來分析一下為什麼說林黛玉也是賈寶玉的妻子。

  《終身誤》道:“都道是金玉良緣,俺只念木石前盟”。前半句好理解,意思是眾人都說薛寶釵和賈寶玉的婚姻很美好。關鍵是後半句該怎麼理解。“念”在這裡應該做思念、想念解;“盟”,直觀的解釋就是盟約。所以對後半句的直觀理解就是“我只思念林黛玉和我之前所定的盟約”。但是我們知道無論是在下凡前,還是在前80回,林黛玉和賈寶玉都沒有定過什麼盟約。所以這個“盟約”肯定是在80回之後定的。

  我們再來探討林黛玉和賈寶玉究竟會定什麼盟約。作者在第一章開頭就說的很清楚,他所寫的這本書絕不是一般的“才子佳人,風月筆墨”,絕不會出現“私定偷盟”,所以林黛玉和賈寶玉絕不會私定“盟約”。那麼林黛玉和賈寶玉的“盟約”只能是“定親”。實際上,定親就是一種盟約,相愛的兩個人以身相許時“海誓山盟”即為此。分析到此,整句話就很好理解:林黛玉和賈寶玉定親後,林黛玉卻因故去世了,後來薛寶釵又嫁給了賈寶玉,眾人都說這個婚姻很美好,但是賈寶玉心裡卻只思念定過親的林黛玉。

  正是因為林黛玉和賈寶玉正式定了親,所以林黛玉和薛寶釵一樣,都是賈寶玉的正式妻子。

  關於林黛玉仙逝的原因,流行的說法有淚盡而逝、病逝、跳河、上吊。一個人不可能因為沒有眼淚就去世,所以把第一種說法排除掉;林黛玉雖然自小體弱多病,但是我們從前80回可以看出,林黛玉其實沒有什麼大病,只是身體比較嬌弱而已,所以第二種說法也排除掉;跳河有可能,但是在書中找不到任何明確的依據,所以也排除掉。剩下的可能就是上吊,這有很大的可能。

  對於林黛玉上吊而逝,有兩個明確的依據。第一個依據,判詞中明確說“玉帶林中掛”,這五個字首先點明了是說林黛玉,其次點明了林黛玉的結局;第二個依據,賈寶玉因為聽信紫鵑的試探之語而昏死了過去,當林黛玉聽襲人說賈寶玉恐怕已經死了時,對紫鵑說道:“你不用捶,你竟拿繩子來勒死我,是正經!”綜合這兩點來判斷,林黛玉上吊的可能性很大。

  至於林黛玉為什麼要上吊,應該是林黛玉聞得賈寶玉已經去世的假消息,然後就殉情了。這也是有依據的,第二十九回中林黛玉和賈寶玉因為張道士提親的事大吵一場。這裡林黛玉有一段內心獨白,道:“你好,我自然好。”“你失我也失。”再結合林黛玉那句著名的詩句“冷月葬詩魂”,可以推斷,黛玉應該是在聽到賈寶玉去世的假消息後就在一個月夜上吊自盡了。

  關於林黛玉的結局還有一種很流行的說法,說林黛玉最後嫁給了北靜王,做真正的瀟湘妃子去了。這種說法實在把《紅樓夢》庸俗化了。但《紅樓夢》真的不是風月小說。別的不說,就林黛玉對賈寶玉的那份深情,恐怕是生死與共、堅若磐石,根本不可能接受別的男人。

  另外,書中幾次寫到賈府和北靜王府是世交,是榮辱與共的。所以賈府被抄,北靜王府恐怕也難保無虞,說不準賈府還是受了皇家內鬥的牽連呢。若把林黛玉嫁給北靜王,是在“金玉良姻”和“木石前盟”這個整體上畫蛇添足,於前於後都說不通。所以把仙子林妹妹嫁給高富帥北靜王,只是違背了林妹妹意願的、違背了作者意願的、讀者一廂情願的願望。

  關於薛寶釵的結局,比較流行的說法是一個人守寡,也有的說法是帶著和賈寶玉的孩子守寡。還有個別看法是嫁給了賈環,甚至嫁給了賈雨村。

  根據判詞“金簪雪裡埋”,薛寶釵守寡是有可能的。至於說薛寶釵嫁給了賈環甚至賈雨村,簡直是醜化薛寶釵。再說,賈府敗落,無論是賈環還是賈雨村,都不會有好結果。所以,這種猜測是盲目的。

  對薛寶釵最後可能的結局,我覺得應該會更悲情一些。因為無論是“悲金悼玉”這個並列短語,還是釵黛同處一個判詞,都說明薛寶釵可以和林黛玉同列,兩人都很愛賈寶玉,都捨得為賈寶玉付出。所以我覺得薛寶釵的結局的悲慘性也應該和林黛玉差不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