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頁
顧沁媛瞪他一眼,轉而想到東宮裡的柳沛晴,沉吟片刻,道:“你媳婦那兒,你回去勸勸,讓她別有太大的壓力,坐月子忌諱焦慮,別最後傷了身子,外頭傳什麼不重要,我和你父皇都喜歡恬兒呢。”
永昊一怔,低聲道:“母后放心,兒子回去會勸她的。”
其實柳沛晴自己也喜愛女兒,只是娘家的祖母和幾個嬸嬸都說讓她趕緊生個兒子鞏固地位,沒瞧皇后娘娘第一胎生下太子,所以太后才沒賜下側室。
也不能怪這些內宅里的夫人,她們年紀大了,對新思想的接受度不高,信奉的仍是老一套。
按理說柳沛晴在女學讀過那麼幾年書,應該不會被這些話左右,可她剛生完孩子,加上太喜歡永昊,難免胡思亂想。
好在永昊勸過一回,又有親娘的安撫和陪伴,柳沛晴很快就轉過彎來。
曦兒及笄那年,柳沛晴懷上第二個孩子,九個月後生下一個健康的小子,終於沒人再嘀咕太子後繼無人什麼的。
顧沁媛也終於松下一口氣,要知這兩年多朝堂上出現一批擁立永旭的官員,永旭是沒那心思的,比起皇帝他更願意做大將軍,可他不願,那些蠅營狗苟的小人卻死命要推他上台。
顧沁媛怕呀,怕永旭被人蠱惑,和永昊鬧出一場兄弟鬩牆的戲碼來,她這個親娘到時該怎麼辦?
因著憂思過度,顧沁媛還生了場病。
永昊和永旭跪在床邊,舉手發誓做一輩子好兄弟,定不會因外人起嫌隙。
永昂和永?F也忙道:“我們也是!”
顧沁媛的眼淚頓時就滾落下來,哽咽道:“好,好。”
等孩子們離開,徒明瑾給顧沁媛掖被角,抬手刮刮她的鼻子,“盡胡思亂想,自個生養的孩子是什麼性子,媛媛不知道?”
顧沁媛扯了扯嘴角,靠在他胸膛沒說話,她如何不明白,不過是關心則亂罷了。
徒明瑾撫了撫她的肩膀,嘆了一口氣,方道:“他們生在皇家,這樣的事難免發生,如今永旭沒成親,這才沒幾個人,等他成親後,這樣的事只會多不會少,到那時,媛媛氣都氣不過來。”
要說徒明瑾氣不氣?自然氣的,只不過他心中早就有數,朝野上下有些人這幾年被他壓製得太狠,肯定會鬧出點動靜來,不是永旭,也會是永昂或是永?F。
雖然心中有數,但因為顧沁媛生病,徒明瑾這回也實在惱怒得很,狠狠在朝上臭罵那些人,冒尖的幾個還被他下放到偏遠的縣城去。
經過這一回,永旭在武學上也更加用功,十六歲後便向徒明瑾請旨到南方去,“如今北方莽子不成氣候,茜香、倭寇倒在沿海鬧騰起來,兒子學武多年,也想到戰場上去走一遭。”
徒明瑾看著意氣風發的二兒子,神色怔忪,好半響後,拍著他的肩膀,重重道了一句,“好。”
永旭帶著親衛和徒明瑾給的暗衛往南邊沿海去 ,顧沁媛後悔得不行,“是我的錯,若我沒胡思亂想永旭也不會想著去沿海。”刀劍無眼,永旭要是受傷了怎麼辦?
徒明瑾和永昂、永?F勸了許久都沒用,永昊身為當事人也不便開口,還是曦兒道:“就是沒這回事,二哥也會想出去的,二哥練武這麼多年,總要給他機會使出來才是。”
不知是被曦兒這番話,還是被永旭送回來的信安慰到,最後,對於永旭離京一事,顧沁媛總算是接受了。
永旭離家三年,大侄子出生時沒回來,萬壽、千秋也沒回來,等到曦兒嫁人才回京城。
“黑了,也瘦了。”太后拉著永旭的手,眼淚汪汪的,“你父皇是個狠心的,竟然捨得讓你在外邊吃苦。”
永旭瞅了眼徒明瑾,見父皇嘴角抽抽,不由一笑,惹得徒明瑾冷冷瞥他一眼。
永旭嘿嘿一聲,對太后柔聲道:“皇祖母,我還著呢。”
太后含淚摸摸他的臉,道:“回頭把珍珠粉帶上,這張臉可不能再毀了。”倒沒提不讓他出京的話,孫子有雄心壯志,她這個祖母可不能拖後腿。
永旭汗顏,只對著太后傻笑,至於珍珠粉什麼的,以後再說吧。
顧沁媛看著眼前高高大大的兒子,眼眶一紅,笑著把眼淚憋回去,拉著永旭另一隻手,道:“真好。”
永旭一手攬住太后,一手攬住顧沁媛,笑呵呵說起海邊,說起軍營里的事。
永昂在邊上聽著,十分羨慕,想著等以後帶玉兒妹妹去看海,也不知她喜不喜歡。
永旭回京,與家人團聚後,便收拾傢伙帶幾個兄弟和親衛去石家找人。
對於搶走親妹子的兔崽子,永旭表示,他這個二舅哥一定會好生招呼他的。
曦兒聽到消息,顧不得正在與祖母、母后說話,提起裙擺噠噠跑出宮去。
石家小子叫石嘉裕,是曦兒一眼就瞧中的駙馬,長得好,才學好,人又老實,可不能讓二哥給欺負了。
“公主救夫”這場戲在京里熱鬧好幾日,鼻青臉腫的駙馬爺被公主殿下攔在身後,另一頭是氣得臉色發青的幾位殿下。
太后和顧沁媛聽到消息哭笑不得,徒明瑾卻惱恨幾個兒子怎麼沒多揍那小子幾拳。
老父親的心哦,好似浸泡在醋罈子裡,那酸味,熏得顧沁媛好幾天把他趕去隔室睡。
永昊一怔,低聲道:“母后放心,兒子回去會勸她的。”
其實柳沛晴自己也喜愛女兒,只是娘家的祖母和幾個嬸嬸都說讓她趕緊生個兒子鞏固地位,沒瞧皇后娘娘第一胎生下太子,所以太后才沒賜下側室。
也不能怪這些內宅里的夫人,她們年紀大了,對新思想的接受度不高,信奉的仍是老一套。
按理說柳沛晴在女學讀過那麼幾年書,應該不會被這些話左右,可她剛生完孩子,加上太喜歡永昊,難免胡思亂想。
好在永昊勸過一回,又有親娘的安撫和陪伴,柳沛晴很快就轉過彎來。
曦兒及笄那年,柳沛晴懷上第二個孩子,九個月後生下一個健康的小子,終於沒人再嘀咕太子後繼無人什麼的。
顧沁媛也終於松下一口氣,要知這兩年多朝堂上出現一批擁立永旭的官員,永旭是沒那心思的,比起皇帝他更願意做大將軍,可他不願,那些蠅營狗苟的小人卻死命要推他上台。
顧沁媛怕呀,怕永旭被人蠱惑,和永昊鬧出一場兄弟鬩牆的戲碼來,她這個親娘到時該怎麼辦?
因著憂思過度,顧沁媛還生了場病。
永昊和永旭跪在床邊,舉手發誓做一輩子好兄弟,定不會因外人起嫌隙。
永昂和永?F也忙道:“我們也是!”
顧沁媛的眼淚頓時就滾落下來,哽咽道:“好,好。”
等孩子們離開,徒明瑾給顧沁媛掖被角,抬手刮刮她的鼻子,“盡胡思亂想,自個生養的孩子是什麼性子,媛媛不知道?”
顧沁媛扯了扯嘴角,靠在他胸膛沒說話,她如何不明白,不過是關心則亂罷了。
徒明瑾撫了撫她的肩膀,嘆了一口氣,方道:“他們生在皇家,這樣的事難免發生,如今永旭沒成親,這才沒幾個人,等他成親後,這樣的事只會多不會少,到那時,媛媛氣都氣不過來。”
要說徒明瑾氣不氣?自然氣的,只不過他心中早就有數,朝野上下有些人這幾年被他壓製得太狠,肯定會鬧出點動靜來,不是永旭,也會是永昂或是永?F。
雖然心中有數,但因為顧沁媛生病,徒明瑾這回也實在惱怒得很,狠狠在朝上臭罵那些人,冒尖的幾個還被他下放到偏遠的縣城去。
經過這一回,永旭在武學上也更加用功,十六歲後便向徒明瑾請旨到南方去,“如今北方莽子不成氣候,茜香、倭寇倒在沿海鬧騰起來,兒子學武多年,也想到戰場上去走一遭。”
徒明瑾看著意氣風發的二兒子,神色怔忪,好半響後,拍著他的肩膀,重重道了一句,“好。”
永旭帶著親衛和徒明瑾給的暗衛往南邊沿海去 ,顧沁媛後悔得不行,“是我的錯,若我沒胡思亂想永旭也不會想著去沿海。”刀劍無眼,永旭要是受傷了怎麼辦?
徒明瑾和永昂、永?F勸了許久都沒用,永昊身為當事人也不便開口,還是曦兒道:“就是沒這回事,二哥也會想出去的,二哥練武這麼多年,總要給他機會使出來才是。”
不知是被曦兒這番話,還是被永旭送回來的信安慰到,最後,對於永旭離京一事,顧沁媛總算是接受了。
永旭離家三年,大侄子出生時沒回來,萬壽、千秋也沒回來,等到曦兒嫁人才回京城。
“黑了,也瘦了。”太后拉著永旭的手,眼淚汪汪的,“你父皇是個狠心的,竟然捨得讓你在外邊吃苦。”
永旭瞅了眼徒明瑾,見父皇嘴角抽抽,不由一笑,惹得徒明瑾冷冷瞥他一眼。
永旭嘿嘿一聲,對太后柔聲道:“皇祖母,我還著呢。”
太后含淚摸摸他的臉,道:“回頭把珍珠粉帶上,這張臉可不能再毀了。”倒沒提不讓他出京的話,孫子有雄心壯志,她這個祖母可不能拖後腿。
永旭汗顏,只對著太后傻笑,至於珍珠粉什麼的,以後再說吧。
顧沁媛看著眼前高高大大的兒子,眼眶一紅,笑著把眼淚憋回去,拉著永旭另一隻手,道:“真好。”
永旭一手攬住太后,一手攬住顧沁媛,笑呵呵說起海邊,說起軍營里的事。
永昂在邊上聽著,十分羨慕,想著等以後帶玉兒妹妹去看海,也不知她喜不喜歡。
永旭回京,與家人團聚後,便收拾傢伙帶幾個兄弟和親衛去石家找人。
對於搶走親妹子的兔崽子,永旭表示,他這個二舅哥一定會好生招呼他的。
曦兒聽到消息,顧不得正在與祖母、母后說話,提起裙擺噠噠跑出宮去。
石家小子叫石嘉裕,是曦兒一眼就瞧中的駙馬,長得好,才學好,人又老實,可不能讓二哥給欺負了。
“公主救夫”這場戲在京里熱鬧好幾日,鼻青臉腫的駙馬爺被公主殿下攔在身後,另一頭是氣得臉色發青的幾位殿下。
太后和顧沁媛聽到消息哭笑不得,徒明瑾卻惱恨幾個兒子怎麼沒多揍那小子幾拳。
老父親的心哦,好似浸泡在醋罈子裡,那酸味,熏得顧沁媛好幾天把他趕去隔室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