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崔翁,您如此照顧栽培卑職,卑職再不盡心竭力,那還是人麼?您放心,揚州城自卑職而下,全部聽崔翁調遣,如何守城,崔翁但發話便是。要人要物,全力供給。」沈子芳拍著胸脯道。

  崔道遠微微點頭,他其實對沈子芳並無興師問罪之意,今日點出那件事,其實便是要沈子芳對自己死心塌地。崔家雖然是豪族大家,但沈子芳這一類人畢竟是朝廷官員,揚州城也不再自己所屬的江南道所轄。要想在揚州擋住叛軍,不讓叛軍去禍害江南道的眾多城池,便只能仰仗沈子芳的合作。江南之地才是崔家的根基所在,崔道遠絕不願意戰火燒到江南的土地上。

  崔道遠和沈子芳崔元博等人緩步而回,王源上前拱手道:「幾位可商議出了禦敵之策了?」

  沈子芳囁嚅不答,崔道遠微笑道:「王校尉,老夫想聽聽你的看法。你出身神策軍中,跟隨王相國經歷過多次實戰。我們在場的所有人恐怕都沒有你的作戰經驗強。東南之地已經百年未歷戰火,老夫想,你的意見應該是最實用中肯的。」

  王源點頭道:「在下其實也沒什麼妙策,目前看來,揚州城防的缺陷之處是很明顯的,便是這河道之上如何封鎖的問題。木閘門是肯定不成的,需的另想辦法。而如今時間緊迫,叛軍恐在兩日內便將抵達,也沒有太多的時間去想出特別之策。我想目前唯一能用的辦法恐怕還是要用最簡捷快速的辦法。」

  「何為簡捷快速之法?」崔道遠撫須道。

  王源道:「還是以沉船堵塞之計。」

  「運河河道寬逾三十餘丈,且此處河道水深達十丈余,如何堵塞?那要多少艘大船才成?」沈子芳皺眉道。

  王源道:「目前只能調動所有的船隻來堵塞住城牆缺口了。民船官船一律徵調過來,一條船不成便兩條,兩條不夠便十條二十條。大船不夠便以小船用鎖鏈連結成大船。船上多堆土石沙包,必須將進城河道堵塞住,堵得越嚴實越好,不能給叛軍大船衝進城中的機會。」

  「這……怕是不妥吧。徵調民船,豈非要引起百姓的抗議?再說一旦全城所有船隻都被用來堵塞河道,便沒有退路了。」沈子芳沉吟道。

  崔道遠哼了一聲道:「退路?這時候還想什麼退路?道理老夫沒跟你說明白麼?為了守住揚州,付出怎樣的代價也值得。況且揚州的百姓也未必便沒有這個覺悟。城一破家都沒了,要船何用?若瑂丫頭,我崔家在揚州有多少艘船?」

  崔若瑂快速的想了想道:「爺爺,大小船應該有十二條。」

  崔道遠道:「全部用上,全部沉入河道之中堵塞河道。」

  崔若瑂眉也不皺脆聲道:「好,我這便去叫他們把船都開來。」

  沈子芳見狀也沉吟道:「崔翁,那這樣的話,下官便命人即刻去徵集民船。民船雖然大船不多,但十幾條總是有的,那些太小的船隻便沒什麼用處了。」

  王源插話道:「沈太守,官船也要徵用。河下那十幾艘兵船也全部用上。」

  沈子芳道:「那怎麼可以?那樣一來,水軍豈非無船迎敵?」

  王源皺眉道:「沈太守,揚州這幾千水軍十幾艘船如何迎敵?莫非沈太守還有意同七八萬叛軍來一場水戰不成?守住揚州的唯一辦法便是依據城牆守御。」

  沈子芳看了一眼崔道遠,點頭道:「好吧。本官這便下令。」

  王源提醒道:「沈太守,你也該發布叛軍將至的消息了。在下見城中百姓大部分似乎都不知道形勢之嚴峻,沈太守該發布告示,且徵集大量青壯百姓協助守城。別的不說,一會兒這些船隻上搬運土石沙包便需要大量的人力。另外,城中的所有士兵也要集結待命,箭支土石,守城器械也需要立刻搬運上城。」

  崔道遠呵呵笑道:「看得出來,王校尉確實是身經百戰,處變不驚。這樣吧,此次守城事務由你來全權指揮如何?包括老夫在內的所有人都給你當後勤調度,你說怎麼辦我們便怎麼辦。」

  王源忙道:「在下豈敢。」

  崔道遠擺手道:「這時候了,還推辭什麼?除非你也沒什麼信心。」

  王源想了想道:「罷了,在下最怕人激將,我當然是有信心的,只是怕我一個小小校尉又是新來乍到的便指手畫腳的,惹人不快。」

  崔道遠呵呵笑道:「老夫都甘願受你驅遣,你還怕什麼?我相信在場諸位都不會有異議的。諸位覺得如何?」

  城上大小官員只能點頭應和。沈子芳張了張口,但卻沒說出話來。被一個小小校尉指導著辦事,沈子芳是不開心的,但想起崔道遠的話來,他便也只能忍氣吞聲了。況且自己確實有些迷茫,不知從何處下手。既然如此,又何必去爭辯什麼。這樣一來,城破了自己也有迴旋的餘地。

  王源當仁不讓的成為了調度揚州防禦之事的總指揮官,對於守城事宜,王源自然是輕車熟路。午前時分,城中水陸兵士共計一萬餘兵馬盡數集結。王源指派了幾名將領各自率隊各帶一隊兵馬,開始加固城牆垛口,搬運檑木巨石以及床弩弓箭等守城物資上城牆。士兵們有了人指導,便不再亂成一鍋粥,幾名揚州城的將領一開始是不服氣的,但看到王源的命令條理分明面面俱到,便也收了對這校尉的輕視之心。再加上面臨著叛軍攻城的巨大壓力,大家也沒心思在一些瑣事上計較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