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王源正拿著阿蘿遞過來的布巾擦著臉上的血跡,那是敵軍噴濺在身上的血跡。聞言笑道:「顏太守,你也不要把我們誇得太離譜。我們也傷亡了一百多人,可不是什麼神兵天降。神兵還會有傷亡麼?」

  顏真卿搖頭道:「沖入敵軍之中只傷亡百餘人,您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對方死傷慘重,已經開始收縮回營放棄攻城了。我粗略估計了一下,剛才這一次衝鋒對方起碼死傷數千人。這已經是一場完勝了。」

  王源哈哈笑道:「衝垮了他們三個千人隊,我想他們死傷沒有三千也應該有兩千人吧。罷了,他們既然收兵回營,咱們也不用去招惹他們。顏太守,你也該去城中組織百姓們抓緊準備出城的事宜了。」

  顏真卿忙道:「下官這便去準備。」

  顏真卿滿臉笑容的快步離去,王源下令兵馬回營休整。別看這半個多時辰的衝鋒,時間雖然短,但卻極為消耗氣力。兵馬都累得夠嗆,一個個氣喘吁吁。王源明白,外表上雖然剛才這一仗打的漂亮之極,但其實也極為兇險。敵軍若是兩翼的兵馬包抄的速度稍快,反應再迅速些,那便會造成己方的更大傷亡。這一次為了多殺傷敵人,撤退時間稍微拖延了些。下一次絕對不能這樣,王源可不想犯下錯誤,讓己方遭受重大損失。死傷了百餘名親衛已經是王源心理的極限了。自從出兵至今,三千親衛騎兵已經死傷了三百多人,這些都是自己手下精銳中的精銳,損失了他們,王源相當的肉疼。

  晌午開始,在顏真卿的帶領下,平原城全城百姓都開始為撤離做準備。一旦撤離之後,需要迅速的往南行進,容不得半點耽擱。

  為了達到快速行動的目的,顏真卿將全城百姓分為三類,一類是可以自己行動之人,一類是無法快速行動的老弱病殘之人,另一類則是有餘力幫助他人的人。第一種人不用操心,但老弱病殘的百姓側需要有代步的工具。故而,在城中搜集了幾十輛大車作為這些人行動的代步坐騎,但幾十輛車太少,於是開始命百姓們臨時打造簡易大車,供老弱者乘坐。然而因為沒有牲畜拉車,便只能將青壯者和老弱者編組,以青壯年推車,幫助老弱者同行。

  數萬百姓要嚴格的組織起來,想不亂是不行的。不少百姓還不願意離開平原城,顏真卿又要耐心的勸說他們。還有人還計較著財物,還打算將些根本用不上的物事搬運上車隨同離開,這當然也是絕對不允許的,於是發生了些吵鬧之事。總而言之,城中鬧哄哄一片,也虧得是顏真卿有耐心,才一件件的解決這些事情,平息一些吵鬧。

  王源對城中的事情充耳不聞,他一心一意要對付的便是城外的叛軍。經過兩次襲擊的重創,叛軍死傷四五千兵馬,但還是堅持圍在城下不退。王源知道,必須要儘快的擊潰他們。但王源又不能操之過急,只能通過這種突然的襲擊一口一口的咬死對手。但這種襲擊需要找到時機,在兩次突襲之後,明顯敵軍的防範已經很嚴了,王源可不想冒著對方準備好的箭矢防線衝上去,那樣的話死傷會極為慘重。

  但是,無限制的等機會也是絕對不成的。第一,王源百分百相信正有敵軍增援兵馬趕來,或許四五天的時間便會趕到。在此之前,自己必須要帶著平原城軍民撤離。也就是說,在此之前必須要擊潰城下的圍城兵馬。第二,後方李欣兒青雲兒紫雲兒等人帶著眾多百姓正往平原城趕。兩三天內也可能抵達這裡。如果自己在此之前不能擊潰城下之兵,那豈非是要讓李欣兒她們和眾多百姓自己送上門去。

  所以,留給王源的時間其實只有兩天時間。在兩天時間內,必須將城下尚剩餘的一萬多兵馬擊潰,同時平原城中做好撤離準備,在李欣兒等人抵達之後,便立刻撤離此地。看似淡定的王源心裡其實急躁的火急火燎,一切都必須不能出差錯才能讓這次救援有個完美的結局。但他卻又不能表露出急躁的情緒,他不想讓平原城的百姓再有任何的驚慌失措。

  一天時間很快過去,城外叛軍顯然是得到了教訓,所以他們將兵馬集中在城西大營,放棄了四城困守的辦法。雖然這樣一來,看似似乎可以隨意從其他方向出城撤離,但王源和顏真卿等人都很清楚,若不將這股兵馬擊潰或者趕跑,他們便會陰魂不散的跟著撤離的隊伍。而一旦離開了平原城,數萬百姓便得不到絲毫的生命保障,對方一旦發動進攻,以有限的兵馬數量是絕對無法保護百姓的。

  然而,對方抱成了團,事情變的棘手起來。畢竟是近一萬五千兵馬的敵兵,抱起團來不求進攻但求防止對方的突襲還是很簡單的事情,面對如此局面,王源的兵馬再強悍,也如同虎咬刺蝟無從下口了。

  半夜裡王源起來了數次,登上城頭去窺探敵營之中的動靜。但只見敵營之中燈火通明人影嘈雜,顯然是做好了防止夜襲的準備。故而這一夜王源沒有得到任何的機會,只能望之興嘆。

  清晨,王源吃過早飯之後獨自在住處的天井小院之中負手徘徊,他想想出一個解決的辦法。留給自己的時間不多了,今日再無建樹,明日晚間便是極限。若再不能真正擊潰敵軍,明天便只能強行攻擊了,否則便將會被拖到敵軍援軍抵達,自己也將和顏真卿一樣被困在此城之中。

  王源踱步思索的時候,公孫蘭從隔壁小院之中來到了門口。見王源正聚精會神的思索,公孫蘭沒有打攪他,只是靜靜的站在院子裡的樹蔭下看著王源。半晌後王源偶一抬頭,才發現公孫蘭在院子裡,忙微笑道:「怎地來了也不吱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