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柳熏直哈哈笑道:「左相本來他要親自勉勵你幾句的,但又怕和那日一樣給你召來這些人的嫉妒,所以便讓我跟你說此事。」

  王源吁了口氣道:「沒想到在長安出名如此容易。」

  柳熏直正色道:「你錯了,老朽在長安幾十年,寫出的詩文何止千首,可沒一首能轟動長安的。在長安出名極為不易,每日詩壇新作何止千首,又有多少能夠入人耳目?你的詠梅和桃花兩首經我們刻意放出之後,很快便得到眾人認可,可見在長安詩壇成名,還是需要真本事的。」

  王源嘆道:「你在詩會之前告訴我這個消息讓我壓力好大。」

  柳熏直微笑道:「二郎,你不用壓力大,憑你的幾首詩,我們都相信你在梨花詩會上大放異彩。而且我還要告訴你,正因為你的兩首詩作上佳,本屆梨花詩會已經上升了幾個檔次,不僅有長安名家參加,連身居外地的幾位詩文大家也會來到呢。」

  王源驚道:「都有誰?李太白來麼?」

  柳熏直神秘一笑道:「不能告訴你,免得你壓力更大,總而言之,群賢畢至,盛會隆重,將會是你生平未見,老朽也生平未見的大場面。」

  ……

  京城中這幾日談論最多的除了朝廷中最近的韋堅和皇甫惟明的大案之外,恐怕便是今年的梨花詩會了。

  人人皆知梨花詩會是李适之和李林甫左右二相國的鬥法之所,自第一年舉辦之後,之後的兩年時間,真正的詩文大家和長安名士已經不屑於參加,因為他們不想淪為兩位相國相互爭權的工具;所以往年的梨花詩會名氣大於內容,雖挑頭召集的是當朝左右相國,但參加者大多是一些名不見經傳的人物。或者是一些想從中覓得良機投機上位的落魄文人。

  但今年卻大大不同,朝廷上,李林甫和太子一黨的爭鬥已經不在遮遮掩掩;朝中的勢力已有涇渭分明之態,人人將李适之看做太子一黨,而朝中重臣均已各自站好隊伍,雙方勢力也已經在韋堅和皇甫惟明一案上交上了火,便再也沒什麼好顧忌的了。

  事實上,本來以為韋堅和皇甫惟明一案會弄得不可收拾的李适之等人,在朝廷上奮力相博,沒想到居然有了個不錯的結果。韋堅和皇甫惟明雖然被貶出長安,但和預想的糟糕的結果已經大大不同。

  要知道李林甫楊慎矜等人彈劾的可是「欲謀廢立」的重罪。這樣的罪名和謀逆也沒什麼兩樣,砍頭抄家都還是輕的,株連九族才是這罪名成立後的下場。然而現在的結果僅僅是貶出長安,這無疑給了李适之等人巨大的信心。似乎這預示著李林甫在皇上心裡也並不是那麼的重要。

  於是乎,今年的梨花詩會,不少朝中重臣也不再避諱接受邀約前來;反正立場也明了,何不乘勝追擊在詩會上再給李林甫重重一擊呢。

  更何況今年的詩會不僅是有這個看點在,這幾日京城中流傳著一名出身坊丁的名叫王源的人寫的兩首詩。在長安名士們之間贏得一致的好評,而這個王源也要參加詩會,這無疑是另外一大看點。

  很多既無心參與太子左右相之間複雜爭鬥,只醉心於詩文山水之間的名士們也被吸引而來,這更是絕無僅有的。這些人對詩文的愛好勝過爭名奪利,在長安詩壇連續失去孟浩然和賀知章兩位泰斗的情形下;在李太白掛冠而去不知所蹤的情形下,他們對這位新冒出來,寫出兩首極好詩文的王源充滿了好奇心。

  正是在這種背景之下,梨花詩會終於到來。

  二月初三日,梨花詩會的舉辦地,平康坊的第一大青館梨花館大門前張燈結彩,紅毯從門口一直鋪到了內宅,布置的像是過節一般。

  眾所周知,平康坊是長安煙花聚集之地,大唐朝並不禁止官員逛青樓,故而平康坊幾乎是長安城中最熱鬧的一個坊區,白天人流如織,夜晚張燈結彩通宵達旦。

  需求越大,來的人檔次越高,對各大青館的要求便越高,催生了一大批極為高級的青樓會所,而且各館為吸引恩客也各出奇招。長得漂亮的妓女並不出奇,要的是不僅有容貌還得有才藝,甚至在某一方面出類拔萃,便可滿足各找不同的嗜好。

  有無聊人士將平康坊中最紅的頭牌們做了個歸納,甚有代表性。

  梨花館的花絳真善談謔,能歌令,其姿雖尋常,但溫婉可人,時賢大雅們最愛之。

  廂竹館長妓楊妙兒,貌不甚揚……但利口巧言,詼諧臻妙,巧笑倩兮,為大商富戶最喜。

  秋聲館長妓鄭舉舉言語文雅,機智過人,是諸朝中官員最愛的一道菜。

  萬福館隔的長妓福娘,談論風雅,眼如春水,且身材豐潤,風姿綽約,次妓王蘇蘇及女昆仲數人,也都言語詼諧,善於機變奉迎,受很多人追捧。

  秋月館的張住住和蘭心惠敏慧可愛,能解音律,巧舌如鼓,更是長安市上廣大公子哥兒們的心頭肉。

  ……

  凡此種種,上百位平康坊中的紅妓們都有各自的擁護者,都有她們獨到的拿人技巧。而十幾家較大的青館也各自競爭,除了在妓女的品質上下功夫,更是在硬體上互不相讓。有的將青館修建成園林模樣,有的修建成富貴人家的宅第,有的修建成書院,讓館中紅妓融入其中,給恩客們以代入感,滿足他們奇怪的心理。

  而像詩會這樣的活動,在這些地方舉辦那是最合適不過的,美妓在側,絲竹悅耳,清音嬌嫩,清酒飄香,加之景色優美,幾乎所有的因素都能滿足,在此情景下揮毫潑墨,盡情揮灑才情,那可是士子人們人生中最嚮往最享受的一件事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