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賈環忙解釋道:「陛下,這事還真不是臣信口胡說。

  那殷地安人真有幾成可能,是華夏故民。

  被屠殺近乎絕種,也是真的。

  若有人不信,只管去尋個西洋人問問。」

  隆正帝聞言,面色稍霽,卻又陰沉下去,看著賈環道:「你準備了封什麼血書?」

  賈環嘿嘿一笑,從袖兜中取出一個舊黃的羊皮卷。

  隆正帝瞥了眼,譏諷道:「你慣會搗鬼!朕倒要看看,你那十來個兒子,日後會長成什麼樣!」

  說罷,接過羊皮卷打開一看,瞳孔猛然一縮。

  只見羊皮卷上,只有十四個斑駁的血字:

  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終章!

  嘉德元年,四月十八。

  三艘巨船,緩緩停靠在神京城外,渭水碼頭。

  相比於一年前,渭水碼頭變得愈發闊達了。

  嘉德帝贏晝,親率忠怡親王贏祥、內閣首輔張廷玉、內閣大臣胡煒、陳西樵、傅義倫、趙正陽,並軍機閣大臣牛繼宗、秦梁等文武百官,武勛親貴,前來迎駕。

  當眾人看到靜靜立於甲板之上的那道負手而立的高大身影時,贏晝激動跪下拜道:「兒臣贏晝,恭迎父皇龍體大安而歸!」

  贏祥、張廷玉等人亦是激動不已,高聲道:「臣等恭迎太上皇龍體大安歸京!」

  隆正帝乘於御輦上,緩緩從龍舟上而下。

  面色,沉重。

  隨行護駕的賈環,更是面帶憤慨激盪之色。

  見此,原本激烈的氣氛,登時為之一靜。

  等眾人看到,一群百姓模樣的陌生人,從龍舟上下來,一個個面帶畏懼悲戚之色時,更摸不著頭腦。

  但毫無疑問,是出了問題。

  不過沒等他們開口發問,相隔一年多,隆正帝陰沉的聲音,再次進入眾人耳中:

  「回宮再敘。」

  ……

  皇城,大明宮,光明殿!

  鐘鼓禮樂聲起。

  文武百官上朝。

  嘉德皇帝贏晝局促不安的坐在龍椅上,眼睛卻不時的往東邊瞄,形成一個滑稽的神色……

  在其東側後方一些,另安置一個龍椅,隆正帝坐於其上。

  百官就位,結果贏晝還是時不時的瞄一眼隆正帝,沒有反應。

  下方贏祥和張廷玉等人見之,都面露無奈之色。

  直到隆正帝細眸刀子般看了過來,贏晝才一個激靈反應過來,先賠笑了下,卻又被瞪了眼,然後慌忙道:「上朝上朝,快上朝!」

  一旁大明宮總管小胡公公尖聲道:「天子上朝!」

  百官下拜:「太上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隆正帝見贏晝又在瞄他,氣的拳頭攥起,哼了聲後,道:「平身。」

  贏晝這才再次回過神,忙道:「平身平身!」

  見此,隆正帝心裡一嘆……

  「太上皇此次南巡,歷經一載光陰,但臣弟以為,實在值得!臣弟觀太上皇氣色,實在已經大好了!」

  贏祥作為總理王大臣,先開口言道。

  隆正帝點點頭,道:「朝中政務,辛苦十三弟和諸位臣工了。」

  贏祥等人忙躬身道:「臣之本分。」

  話音一轉,提及今日之事,贏祥道:「不知太上皇因何而不喜?可是臣等做差了什麼?」

  隆正帝聞言,先面無表情的看了賈環一眼,配合到這個地步,他覺得已經仁至義盡了,道:「讓賈環與你們說吧。」

  賈環乾咳了聲,出列,無視形形色色的目光看來,道:「招華夏遺民進殿。」

  此言一出,百官紛紛一怔。

  隨著一道道傳召聲傳出殿外,未幾,數十名衣著儉樸的百姓,被帶入殿內。

  為首一老者,鬚髮皆白,面色悽苦,領著眾人拜下:「海外遺民趙忠,拜見故國太上皇,拜見故國皇帝陛下!」

  隆正帝看了贏晝一眼,贏晝睜大眼睛,忙道:「平身!」

  又問道:「這位老人家,你們是……海外遺民?」

  趙忠等人謝恩平身後,道:「陛下,草民等,是前宋末年,少帝投海後,漂泊至海外,苟且於安南的遺民。」

  說罷,取出隨身文書,道:「這是臣等先祖,帶至海外的身份文書。」

  百官聞言,忙側目看去。

  就見蘇培盛下了御台,從趙忠手中接過文書,展於百官面前。

  近前的官員,可清晰看到上書「大宋景炎元年,粵州肇興府人,趙慈良」等字跡。

  張廷玉心裡其實已經猜出隆正帝並賈環此舉之意了,極有深意的看了賈環一眼後,開口道:「原來是華夏故民,那亦是我等同根同源的血脈同胞。

  不知你們,在海外可還安穩?」

  此言一出,趙忠等人紛紛落起淚來。

  賈環介紹道:「這位是大秦內閣首輔,放在宋朝,就和蔡京一樣,都是宰相。」

  張廷玉:「……」

  趙忠卻忙道:「蔡京如何能比得過這位相爺?蔡京當權時,搜刮無度,民不聊生。

  前宋滅亡,此賊當擔七成罪過。

  可如今,大秦強盛富饒,百姓比宋時更富。

  皆陛下與相國之功也!

  令我等遺民,好生羨慕!」

  賈環面色不豫,道:「老丈,有事說事,你亂拍什麼馬屁?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