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頁
關豫並不想過問旁人家事,客氣道:“現在醫療技術發達,倒不用太擔心了。”
“嗯,手術很順利,現在已經可以下地了。”姜游笑笑,推開手裡的電腦介紹道:“這是基金會當前的情況。”
“春雨”基金會的管理框架如今已經日趨成熟,並且有了項目執行小組負責執行項目,其中七成以上的項目都是基金會內部成員主導,剩下的三成則是選擇和其他的公益組織合作。姜游這次約見關豫,一是關豫是基金會的主要捐助人,平時雖然不參與管理,但是有這方面的知情權。二是最近基金會還真有一個項目是要和其他人合作的。
“我們雖有很多為政府的基本保障補漏的項目,但是和其他基金會相比,我們和政府機構的粘合度略差。這次的合作有助於提高我們基金會的社會影響力。除此之外,我認為可以想辦法獲得人保部的支持,在全國範圍內建立慈善志願者工作站,這樣也能節約項目運作成本。”
關豫合上文件,平淡開口道:“去年的管理費用支出多少?”
“管理費用總和31w,占總支出的百分之二點七。”姜游道:“這裡一直是您單獨出資作為管理費用,所以‘善款濫用’的情況倒沒有,但是由於人力物力限制,同樣管理費用下,我們直接運作完成的項目,並不比和ngo合作完成的多。”
姜游所說的問題關豫也一直考慮過,他當初把成立基金會想的過於簡單,多虧關峰以及幾個朋友的幫忙才得以成立。如今運作到現在,很多問題卻不得不去考慮,比如籌資渠道單一,又比如他們獲得的政府支持過少以至於社會評級還沒達到3a,稅收政策各方面的優惠都享受不到。
姜游這次選定的合作項目是q市的“西部醫療計劃”項目。q市地處中國西南,全市轄40個縣區,其中有三分之一地處三峽庫區腹地。那邊農村發展落後,小城鎮建設檔次不高,跟q市城區接近一線城市的消費水平形成巨大發差。尤其是醫療情況,那邊農村缺醫少藥,衛生狀況的確讓人堪憂。
這次的項目是某歸國華僑拍板決定的,他的基金會成立多年,這次醫療扶貧項目多達五個,總資助額也是千萬級別。姜游之所以在這件事上動心思,則是因為q市領導對此極為重視,q市市政府,市財政局,市衛生局等部門幾乎傾力合作。如果不是姜游曾和這位華僑有過一面之緣,而這次的五個項目中又湊巧有一個和他們“春雨”基金會的品牌項目——貧困兒童疾病救助重合的話,恐怕這次他們削尖腦袋也攙和不進去。
關豫稍稍放心,又就資金撥付等問題談了許久。等事情的大概框架敲定,一看手機,午飯時間已過了。
姜游笑著起身道:“這事急也急不來,過幾天我先去帝都跑一趟,這兩天就先跟大老闆請個假了,得去專心伺候老人家幾天。”
關豫端過一旁的杯子呷了一口茶,臉上笑意初顯:“去吧,最近天氣多變,的確容易生病。”
他見那人收拾了電腦步伐輕鬆的走了,又坐了會兒,才給紅毛打電話問:“高老師那邊怎麼樣了?”紅毛嘖了一聲道:“好的不得了呢,就沒見過手術後四天就溜達著開座談會的。”
關豫不覺笑笑,一時又覺得什麼老師教什麼學生,陳樓以前住院也不怎麼安生。
他想到這裡,又覺得口中的茶葉餘味猶在,甘苦難辨。就像他和陳樓,這些年隨著時光錯過的純真的情誼,遠走的朋友,大去的長輩……彼此變得熟悉又陌生,想念又克制。
第60章
高老師術後十五天拆線,姜游正好出了一趟差回來,簽了術後化療方案,於是和陳樓一起接著老先生回家了。
這一段時間裡兒子學生輪流照顧,高老師恢復的比預期要好,甚至連薑母也胖了一些。說起來陳樓的心思比姜游還要細一點,高老師手術後麻醉剛過的時候,刀口疼又帳氣,一直處在半睡不醒的狀態里。姜游看著干著急,陳樓卻十分耐心,半跪在床上,讓高老師靠著自己,然後右手避開他身上的管子,從他的脖子到胳膊,細細的揉捏按摩。
這樣一連幾夜,姜游當時正忙,等和陳樓換班的時候才發現陳樓不在高老師都睡不好了。他只能笨拙地學著陳樓的辦法,半晚上不到已經腰酸背痛,整個半邊身子都麻掉了。
第二天他對陳樓感慨道:“沒想到這不是一般的體力活兒,你對高老師也太好了。”
他們倆平時也就換班的時候打個照面,陳樓除了偶有護理上的小事叮囑他,基本也不怎麼聊天,於是笑著說:“也沒什麼,睡一覺就歇過來了。”
姜游詫異道:“不會影響到你的家庭生活嗎?老婆孩子別冷落了。”他半開玩笑的說這話,語氣卻不顯輕佻。
陳樓並不隱瞞,笑說:“單身狗一隻。”姜游恍然大悟,指了指自己,吐出了一個單詞:“too。”
兩隻單身狗之後的聊天自然了很多,只是依舊是輪流倒班當看護,幾乎沒什麼交流空間。期間姜游倒是認真物色過幾個特護,無奈女護工高老師難以接受。男護工又嫌棄他們家屬要求太多,拖來拖去,一直拖到了出院。
薑母心裡十分過意不去,硬是在出院這天做了一桌子菜感謝陳樓。陳樓推拒不過,席間又被勸著喝了一小罐啤酒,沒吃完就醉了。
室內燈光明暗適度,高老師跟老小孩似的對著半桌子不能吃的菜乾瞪眼,薑母在一邊溫和的勸,結果勸不出什麼效果,於是老夫妻倆一起回頭念叨“不孝子”姜游。從他的衣著習慣到網癮青年,最後連襯衣的“風紀扣”都搬出來了。陳樓心下同情,卻又覺得這樣的家庭氛圍融洽溫和,於是跟著大家一起歪著腦袋看身邊的這個出氣筒。
姜游無奈的抬頭,卻正好看見隔著酒杯沖他彎著眼睛漾出笑意的青年,神情柔和專注。窗外月色如水,從飯廳的一側傾瀉而入,又有小區裡的紫荊樹樹梢微微搖動。
姜游想了想,自己沒喝酒。但是沒辦法,還是有些心慌犯暈。
這天他開車去送陳樓,倆人一路無話,陳樓的胳膊架在車窗上,不知道想什麼想了一路。姜游便禮貌地沒有打擾,直到到了酒店門口,才輕輕拉了一把陳樓的胳膊。
陳樓詫異的回頭看他,就著按開安全帶的動作停了幾秒。
姜游猶豫半晌,卻懇切道:“我當年出國,是因為向高老師出櫃,被攆出去的。”
副駕駛上的人一愣,眼底稍稍有些躲閃,然而究竟沒有避開他的視線。
姜游心裡頓時柔了下來,卻點到為止,探過半個身子去幫他解開安全帶,末了突然笑著說:“可不能歧視我啊,我跟你說完就得去加氣站了。”
陳樓果然被轉移了注意力,懵了一下:“加氣站?你這車不是燒油的嗎?”
“車子燒油的,”姜游答:“我是燒氣的,當年高老師給我配備的膽氣兒容量才0.4L,剛才一口氣嗚嗚嗚的給跑完了,哎吆你快走你快走,我得去急救了。”
他一本正經的說完,倆人頓時都笑了。
陳樓推開車門,笑道:“不歧視你。”
“那用行動表示一下怎麼樣,”姜游歪過頭喊:“明天晚上六點,思南餐廳。”
第二天倆人在思南餐廳門口匯合,巧合的是再次穿了一模一樣的衣服,往餐廳裡面走去的時候惹了一路的目光跟隨。
關豫正低著頭擺弄手機,察覺到對面的朋友伸直了脖子看他後面,於是想也沒想的側頭看了一眼。
他的身後不遠處,陳樓上半身前傾,認真的跟對面的人湊一塊研究菜單。
朋友稀奇道:“那不是你們那的小總監嗎?”
關豫沒理會,只拿眼遠遠的望著被逗笑的陳樓。
朋友又道:“那個是他朋友還是……倆人衣服一樣啊,有點意思。”男人間八卦起來不比女人差多少,關豫以前只覺得這個姜總監能幹優秀,卻沒了解過他的私人生活。
在高老師出院之前,他也去過醫院兩次,第一次是和紅毛一起,他開車送那夫婦倆去醫院,起初紅毛的妻子還不解,後來看他面無表情的跟著一塊上去,卻又不進病房,只看著另一個人去打水的身影發呆才恍然大悟。
第二次是一次雨天,正好姜游那天出差到了北京,剛一落地就給了他一個好消息。這樣的好消息數年來不知道聽過多少次,然而這次關豫卻格外興奮,在辦公室里快步走了兩趟,最終還是給了自己一個藉口,開著車風馳電掣般的到了醫院。
然而一口氣跑到了病房的走廊盡頭,他卻又突然失了勇氣。這些年沒見著陳樓的時候,他覺得一切都還算平和,然而一旦見到了,他才覺出心底有多高興。只是也就他高興而已,他吃不准陳樓的態度,心底又怕自己的出現尷尬,於是從走廊盡頭一步步數著心跳到病房門口,最後從門口上的小窗,輕輕地往裡看了一眼。
病房裡,老先生睡的正香,年輕人則坐在一邊側著臉看書,陽光正好。關豫要邁出去的腳步生生忍住,半晌後他偏過頭,默然離開。
不管他是否承認,沒有他參與的這些年,陳樓過的很好,這一場聚餐他吃的心不在焉,早早回了公寓。公寓的書桌上摞著不少的企需要他過目或簽字的文件,來自公司的,學校的,還有慈善基金的,緊急的一部分被助理單獨放到一邊,足足一個辭典的厚度。關豫洗了手坐下一頁一頁的翻過,期間又滅了四五根菸蒂,又加了兩次咖啡,卻一直翻到半夜,一個字都沒能落下。
人的預感總能成真。
陳樓在一次幫高老師送生化三套的途中,猝不及防地收到了姜游的告白。
此時倆人以朋友的關係相處不過兩周,所得知的信息也是彼此的吃飯口味相似,作息一致,都喜歡看懸疑推理劇,業餘愛好都是爬山玩水。
姜游如實介紹道:“我爸媽已經接受了,所以父母的問題你不用擔心。我沒什麼特別愛好,不抽菸但是能接受你抽菸,不愛喝酒但是酒量可以,兩斤白酒下肚出門也能走直線。個人身高不穿鞋182,體重56公斤,腹肌不明顯,吸口氣憋住肚子能看出來,當然體力不錯。”
他為人詼諧幽默,絲毫不叫人尷尬,末了還催促道:“你快說句話啊,沒看我緊張的小臉煞白。”
他的臉不小,笑意滿滿的樣子白裡透紅,微微緊張卻又志得意滿。陳樓偏過臉看他,心想,終於來了。
姜游為人坦誠,這幾次的小聚雖然除了第一次之外,都是風味小店或者平民餐廳,似乎真的像是在招待一個遠地而來的朋友。但是陳樓知道,如果真的是以朋友相處的話,那一晚他沒有必要透露自己的隱私。
這些天他一直在考慮,假如有一天姜游坦白的話,他能否接受。
“嗯,手術很順利,現在已經可以下地了。”姜游笑笑,推開手裡的電腦介紹道:“這是基金會當前的情況。”
“春雨”基金會的管理框架如今已經日趨成熟,並且有了項目執行小組負責執行項目,其中七成以上的項目都是基金會內部成員主導,剩下的三成則是選擇和其他的公益組織合作。姜游這次約見關豫,一是關豫是基金會的主要捐助人,平時雖然不參與管理,但是有這方面的知情權。二是最近基金會還真有一個項目是要和其他人合作的。
“我們雖有很多為政府的基本保障補漏的項目,但是和其他基金會相比,我們和政府機構的粘合度略差。這次的合作有助於提高我們基金會的社會影響力。除此之外,我認為可以想辦法獲得人保部的支持,在全國範圍內建立慈善志願者工作站,這樣也能節約項目運作成本。”
關豫合上文件,平淡開口道:“去年的管理費用支出多少?”
“管理費用總和31w,占總支出的百分之二點七。”姜游道:“這裡一直是您單獨出資作為管理費用,所以‘善款濫用’的情況倒沒有,但是由於人力物力限制,同樣管理費用下,我們直接運作完成的項目,並不比和ngo合作完成的多。”
姜游所說的問題關豫也一直考慮過,他當初把成立基金會想的過於簡單,多虧關峰以及幾個朋友的幫忙才得以成立。如今運作到現在,很多問題卻不得不去考慮,比如籌資渠道單一,又比如他們獲得的政府支持過少以至於社會評級還沒達到3a,稅收政策各方面的優惠都享受不到。
姜游這次選定的合作項目是q市的“西部醫療計劃”項目。q市地處中國西南,全市轄40個縣區,其中有三分之一地處三峽庫區腹地。那邊農村發展落後,小城鎮建設檔次不高,跟q市城區接近一線城市的消費水平形成巨大發差。尤其是醫療情況,那邊農村缺醫少藥,衛生狀況的確讓人堪憂。
這次的項目是某歸國華僑拍板決定的,他的基金會成立多年,這次醫療扶貧項目多達五個,總資助額也是千萬級別。姜游之所以在這件事上動心思,則是因為q市領導對此極為重視,q市市政府,市財政局,市衛生局等部門幾乎傾力合作。如果不是姜游曾和這位華僑有過一面之緣,而這次的五個項目中又湊巧有一個和他們“春雨”基金會的品牌項目——貧困兒童疾病救助重合的話,恐怕這次他們削尖腦袋也攙和不進去。
關豫稍稍放心,又就資金撥付等問題談了許久。等事情的大概框架敲定,一看手機,午飯時間已過了。
姜游笑著起身道:“這事急也急不來,過幾天我先去帝都跑一趟,這兩天就先跟大老闆請個假了,得去專心伺候老人家幾天。”
關豫端過一旁的杯子呷了一口茶,臉上笑意初顯:“去吧,最近天氣多變,的確容易生病。”
他見那人收拾了電腦步伐輕鬆的走了,又坐了會兒,才給紅毛打電話問:“高老師那邊怎麼樣了?”紅毛嘖了一聲道:“好的不得了呢,就沒見過手術後四天就溜達著開座談會的。”
關豫不覺笑笑,一時又覺得什麼老師教什麼學生,陳樓以前住院也不怎麼安生。
他想到這裡,又覺得口中的茶葉餘味猶在,甘苦難辨。就像他和陳樓,這些年隨著時光錯過的純真的情誼,遠走的朋友,大去的長輩……彼此變得熟悉又陌生,想念又克制。
第60章
高老師術後十五天拆線,姜游正好出了一趟差回來,簽了術後化療方案,於是和陳樓一起接著老先生回家了。
這一段時間裡兒子學生輪流照顧,高老師恢復的比預期要好,甚至連薑母也胖了一些。說起來陳樓的心思比姜游還要細一點,高老師手術後麻醉剛過的時候,刀口疼又帳氣,一直處在半睡不醒的狀態里。姜游看著干著急,陳樓卻十分耐心,半跪在床上,讓高老師靠著自己,然後右手避開他身上的管子,從他的脖子到胳膊,細細的揉捏按摩。
這樣一連幾夜,姜游當時正忙,等和陳樓換班的時候才發現陳樓不在高老師都睡不好了。他只能笨拙地學著陳樓的辦法,半晚上不到已經腰酸背痛,整個半邊身子都麻掉了。
第二天他對陳樓感慨道:“沒想到這不是一般的體力活兒,你對高老師也太好了。”
他們倆平時也就換班的時候打個照面,陳樓除了偶有護理上的小事叮囑他,基本也不怎麼聊天,於是笑著說:“也沒什麼,睡一覺就歇過來了。”
姜游詫異道:“不會影響到你的家庭生活嗎?老婆孩子別冷落了。”他半開玩笑的說這話,語氣卻不顯輕佻。
陳樓並不隱瞞,笑說:“單身狗一隻。”姜游恍然大悟,指了指自己,吐出了一個單詞:“too。”
兩隻單身狗之後的聊天自然了很多,只是依舊是輪流倒班當看護,幾乎沒什麼交流空間。期間姜游倒是認真物色過幾個特護,無奈女護工高老師難以接受。男護工又嫌棄他們家屬要求太多,拖來拖去,一直拖到了出院。
薑母心裡十分過意不去,硬是在出院這天做了一桌子菜感謝陳樓。陳樓推拒不過,席間又被勸著喝了一小罐啤酒,沒吃完就醉了。
室內燈光明暗適度,高老師跟老小孩似的對著半桌子不能吃的菜乾瞪眼,薑母在一邊溫和的勸,結果勸不出什麼效果,於是老夫妻倆一起回頭念叨“不孝子”姜游。從他的衣著習慣到網癮青年,最後連襯衣的“風紀扣”都搬出來了。陳樓心下同情,卻又覺得這樣的家庭氛圍融洽溫和,於是跟著大家一起歪著腦袋看身邊的這個出氣筒。
姜游無奈的抬頭,卻正好看見隔著酒杯沖他彎著眼睛漾出笑意的青年,神情柔和專注。窗外月色如水,從飯廳的一側傾瀉而入,又有小區裡的紫荊樹樹梢微微搖動。
姜游想了想,自己沒喝酒。但是沒辦法,還是有些心慌犯暈。
這天他開車去送陳樓,倆人一路無話,陳樓的胳膊架在車窗上,不知道想什麼想了一路。姜游便禮貌地沒有打擾,直到到了酒店門口,才輕輕拉了一把陳樓的胳膊。
陳樓詫異的回頭看他,就著按開安全帶的動作停了幾秒。
姜游猶豫半晌,卻懇切道:“我當年出國,是因為向高老師出櫃,被攆出去的。”
副駕駛上的人一愣,眼底稍稍有些躲閃,然而究竟沒有避開他的視線。
姜游心裡頓時柔了下來,卻點到為止,探過半個身子去幫他解開安全帶,末了突然笑著說:“可不能歧視我啊,我跟你說完就得去加氣站了。”
陳樓果然被轉移了注意力,懵了一下:“加氣站?你這車不是燒油的嗎?”
“車子燒油的,”姜游答:“我是燒氣的,當年高老師給我配備的膽氣兒容量才0.4L,剛才一口氣嗚嗚嗚的給跑完了,哎吆你快走你快走,我得去急救了。”
他一本正經的說完,倆人頓時都笑了。
陳樓推開車門,笑道:“不歧視你。”
“那用行動表示一下怎麼樣,”姜游歪過頭喊:“明天晚上六點,思南餐廳。”
第二天倆人在思南餐廳門口匯合,巧合的是再次穿了一模一樣的衣服,往餐廳裡面走去的時候惹了一路的目光跟隨。
關豫正低著頭擺弄手機,察覺到對面的朋友伸直了脖子看他後面,於是想也沒想的側頭看了一眼。
他的身後不遠處,陳樓上半身前傾,認真的跟對面的人湊一塊研究菜單。
朋友稀奇道:“那不是你們那的小總監嗎?”
關豫沒理會,只拿眼遠遠的望著被逗笑的陳樓。
朋友又道:“那個是他朋友還是……倆人衣服一樣啊,有點意思。”男人間八卦起來不比女人差多少,關豫以前只覺得這個姜總監能幹優秀,卻沒了解過他的私人生活。
在高老師出院之前,他也去過醫院兩次,第一次是和紅毛一起,他開車送那夫婦倆去醫院,起初紅毛的妻子還不解,後來看他面無表情的跟著一塊上去,卻又不進病房,只看著另一個人去打水的身影發呆才恍然大悟。
第二次是一次雨天,正好姜游那天出差到了北京,剛一落地就給了他一個好消息。這樣的好消息數年來不知道聽過多少次,然而這次關豫卻格外興奮,在辦公室里快步走了兩趟,最終還是給了自己一個藉口,開著車風馳電掣般的到了醫院。
然而一口氣跑到了病房的走廊盡頭,他卻又突然失了勇氣。這些年沒見著陳樓的時候,他覺得一切都還算平和,然而一旦見到了,他才覺出心底有多高興。只是也就他高興而已,他吃不准陳樓的態度,心底又怕自己的出現尷尬,於是從走廊盡頭一步步數著心跳到病房門口,最後從門口上的小窗,輕輕地往裡看了一眼。
病房裡,老先生睡的正香,年輕人則坐在一邊側著臉看書,陽光正好。關豫要邁出去的腳步生生忍住,半晌後他偏過頭,默然離開。
不管他是否承認,沒有他參與的這些年,陳樓過的很好,這一場聚餐他吃的心不在焉,早早回了公寓。公寓的書桌上摞著不少的企需要他過目或簽字的文件,來自公司的,學校的,還有慈善基金的,緊急的一部分被助理單獨放到一邊,足足一個辭典的厚度。關豫洗了手坐下一頁一頁的翻過,期間又滅了四五根菸蒂,又加了兩次咖啡,卻一直翻到半夜,一個字都沒能落下。
人的預感總能成真。
陳樓在一次幫高老師送生化三套的途中,猝不及防地收到了姜游的告白。
此時倆人以朋友的關係相處不過兩周,所得知的信息也是彼此的吃飯口味相似,作息一致,都喜歡看懸疑推理劇,業餘愛好都是爬山玩水。
姜游如實介紹道:“我爸媽已經接受了,所以父母的問題你不用擔心。我沒什麼特別愛好,不抽菸但是能接受你抽菸,不愛喝酒但是酒量可以,兩斤白酒下肚出門也能走直線。個人身高不穿鞋182,體重56公斤,腹肌不明顯,吸口氣憋住肚子能看出來,當然體力不錯。”
他為人詼諧幽默,絲毫不叫人尷尬,末了還催促道:“你快說句話啊,沒看我緊張的小臉煞白。”
他的臉不小,笑意滿滿的樣子白裡透紅,微微緊張卻又志得意滿。陳樓偏過臉看他,心想,終於來了。
姜游為人坦誠,這幾次的小聚雖然除了第一次之外,都是風味小店或者平民餐廳,似乎真的像是在招待一個遠地而來的朋友。但是陳樓知道,如果真的是以朋友相處的話,那一晚他沒有必要透露自己的隱私。
這些天他一直在考慮,假如有一天姜游坦白的話,他能否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