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頁
你們倆這樣互相拆台揭短真的沒問題麼?!
說好的至交好友呢?!
聽完了聖人的八卦,正事還是要說,“我未至大乘境,戰力再提升,也會受境界所限。何況我尚未練過凌霄劍訣,臨淵劍拿在我手裡,威力不存十之一二……”
掌院先生問道,“凌霄劍的劍招難麼?”
殷璧越一怔,“不難。”
事實上,何止不難,根本是簡單至極。以他如今的境界,只要肢體協調,真元充沛,任何一套劍訣的劍招都能順暢使出。
但這並不代表他真的會那些劍法。因為沒有長年累月的練習,只得其形,不得真意,依然無用。
每種劍法,難的都是劍意。
殷璧越以為,凌霄劍這種真仙傳承,沒有幾十年,日復一日的鑽研領悟,如何能初窺門徑?
而掌院先生只問劍招,是什麼道理?
“別忘了你師父是怎麼說的。”
“師父說是臨淵選了我。”
殷璧越答完沉默,他想起與師父同行的日子。略陽城的花街,月色輝煌的橫斷山,危機四伏的東陸荒原……
師父還說,他是天上地下,獨一無二的殷璧越。
一直沒說話的洛明川拍拍他的肩膀。
殷璧越神思沉靜下來。
他想師父做了那麼多事,為他們爭得時間,現在掌院先生以及很多人,都在為他們爭得時間,那麼自己的躊躇猶豫又算什麼?
師父能做的已經做完了,我作為師父的弟子,縱然不及他萬分之一,也該做些什麼。
洛明川道,“我直覺隕星淵與我有千絲萬縷的牽扯,師弟可願與我一闖?”
殷璧越笑起來,如釋重負而意氣凌霄,“有何不可!”
臨行前,他們端正的行了弟子禮,洛明川道,“請先生保重。”
掌院先生站在凜冽的北風裡沒有說話。
學府里燈火搖曳,蒼茫的夜空無星無月,不知他的目光落在何方。
雲陽城裡不再有萬千廣廈的華燈,長街寂寥,遠方的夜色中閃爍著星星點點的火光。那是流民夜裡趕路,舉著的火把。
殷璧越和洛明川出了城,提起真元凌空飛渡,雖不比聖人境乘奔御風的速度,也堪比青翼鸞日行千里。
“我想這一路會有很多人來殺我們。”
“我想也是。即使殺不死我們,也要最大程度消耗我們。”
‘天羅九轉’足以讓容濯感到威脅。他們沒時間遮掩行蹤,不出意外,很快會有消息傳去東陸。
殷璧越想,既然如此,那就像很多年前,師父和先生走出東陸那樣。殺出一條路來。
**********
濂澗多山泉飛瀑。夏日水聲轟鳴,如萬馬奔騰。冬日裡冰縮寒流,川凝凍靄,一眼望去,儘是霧凇沆碭,晶瑩剔透,如瓊堆碎玉。
濂澗宗的弟子們卻是無心賞玩奇景的。
他們聚在正殿門外,紫色長衫被寒風吹起,如一片波濤浮動的海洋。近乎壓抑的沉默中,等待著大殿裡的決定,宗門的未來。
“我宗前月頻遭劫難,前宗主與曲老祖仙逝,宗內分裂。此時迎戰,殊為不智啊。”
“我宗還有兩艘雲霄飛舟,四萬六千儲備晶石,飛舟可容七百餘人,日行六千里,一夜便渡過浮空海,抵達滄涯山。或者往北去,北陸十萬精銳鐵騎,戰力卓絕……”
“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啊宗主……”
殿上立著四位老者,紛紛出言相勸,勸高階首座的那位少女,儘快決斷。
褚浣的背叛,導致宗門內亂,如果陳逸沒有及時趕回來,只怕境況會更糟。即使如此,褚浣離開濂澗,投靠抱朴宗時,也帶走了一筆豐厚的資源,願意追隨他的長老及弟子共百餘位。
如今的濂澗宗,碩果僅存的四位長老年事已高。都不主張獨自迎戰魔修,而是建議舉宗遷移,與其他勢力聯合。
他們以為曲堆煙也是這樣想的。
天賦再卓絕,成長再迅速,也是一個小姑娘。強撐著平定內亂怕是已耗盡全部心力,怎麼有膽子去對抗外患呢?
出乎意料的,曲堆煙開口了,
“我們可以走,可是山下受我濂澗庇護的六城十四鎮怎麼辦?十八萬戶百姓怎麼辦?正往濂澗趕來的千百流民又怎麼辦?”
她站起身,巡視殿中,目光似有無形的威壓,“他們走的了麼?”
先前說話的那位長老頓覺汗顏,顫顫巍巍的問道,
“那宗主意欲如何?”
曲堆煙肅容道,“自然是當戰則戰!”
半響沉默,無人應聲。
直到另一位長老站出來,行了個半禮,“宗主少年意氣,令人敬佩。只是我宗護山陣法的核心殺陣,需以‘攬月’劍意壓陣,如今曲老祖仙逝,誰的劍意能壓陣?還請宗主三思而後行。”
曲堆煙不說話。
幾位長老心下稍安,隱隱露出滿意的神色。
下一刻,不待再開口,便齊齊連退三尺!毫不猶豫,真元催發到極致,盡數凝成壁壘。
他們不知道為什麼要退,只是出於修行者對危險的直覺。事實證明,這種直覺是對的。
狠厲的刀意沖天而起,籠罩整個大殿。
刀未落,沒有煙塵,沒有轟鳴。只有腳下地磚微微顫動,識海深處泛起波瀾。
出刀的人面色平靜溫和,語氣波瀾不驚,淡淡說道,
“我能壓陣。”
他太普通,平日裡站在曲堆煙身後,很容易被忽視。但他一旦出刀,誰也不能忽視他。
他是最得曲江真傳的弟子。
折花會上,陳逸以霜嵐刀使出‘攬月’劍意,被殷璧越以劍聖自創的‘小重山’劍訣所破。但他在那一戰中有所領悟,心境突破桎梏,刀意更進一步。
其後經歷褚浣和十二宮布局的千里追殺,多次置於死地而後生,修為突飛猛進,正大光明的刀意中更多一份狠厲。
濂澗內亂時,天下每個人都知道陳逸很強。卻因為年紀輩分,難免猶存輕視之心。
直到這一刻,殿中四位長老才清晰的認識到,這個年輕後輩的強大,遠遠超乎想像。
大殿裡一片靜默。
曲堆煙走出了殿門。冷風撲面,寒意徹骨。
她看著高階下的眾人,一張張熟悉或陌生的面孔,青澀或成熟,沉穩或惶惑。
這是她的同門,他們都在等她的決定。
她聽見自己的聲音穿過風聲。
“若從‘末法時代’算起,我濂澗開宗立派十萬年,伊始式微,屢遇強敵危機,然百折不撓。千年前曲江前輩一劍退敵三千里,令我濂澗聲威大震,屹立中陸無人敢犯。”
“宗門道訓沒有避而不戰的道理,祖宗先輩也沒有臨陣脫逃的前例。”
她拔出腰畔長劍,劍嘯破風,刺目的光輝噴破而出!
如旭日東升,鋒芒不可逼視。
少女的聲音冷硬而堅定,“即使我爹不在了,我也不會墮了這把劍的威名!”
“濂澗弟子,值此家園不存,生死危亡之際,你們可願隨我一戰?!”
“我等願意!”
“誓死追隨宗主!”
山呼如雷鳴,大殿檐上、遠處林間的冰掛被震碎。濂澗山好似下了一場雪雨。
*********
南陸的東邊有一片竹海。夏日起風時回聲簌簌,清香滿林。然而冬日寒冷,竹海枯黃凋敝,別有肅殺意。
茂林修竹通幽處,便是青麓劍派的竹舍。
天色暗下來,身穿潑墨山水袍的弟子們仍在排演劍陣。千百聲劍嘯在山間迴響。
“青麓劍派萬年基業,必不會亡於魔修之輩。”
宋棠如是說道。
程天羽道,“等打完了魔修,我們再去給師父報仇。”
在橫斷山上直面師父仙逝,所受的刺激不可估量。宋棠原本擔心小師弟挺不過去。後來發現,無論是他和鐘山,還是門中長老,都低估了師弟。
程天羽回來之後,沒有心境不穩,走火入魔,反倒劍意淬鍊,道心彌堅。
宋棠笑了笑,回頭高聲道,“多謝燕道友萬里遠來,施以援手。”
燕行從樹上一躍而下,“嘖,怎麼還叫燕道友啊。”
程天羽想著他們的計劃,仍有疑慮,“這能行麼?”
“男人,怎麼能說不行。”燕行在他發頂揉了一把,“要是不成,我改叫燕不行!……鐘山那小子呢?一天都沒見著他了。”
宋棠笑意漸淡,抿唇不語。
第93章 其實也沒那麼難
鐘山此時已在千里之外。
寒風遠比青麓山更刺骨,夜色如化不開的濃墨,不遠處山巒迭起的連綿陰影,好似蟄伏在黑暗中的巨獸。
他抬頭看不到月亮,雪雲積的很厚,遮蔽了微弱的星光。
鐘山想,今夜定是要落雪了。
八位身穿潑墨山水袍的弟子站在他身後,呼嘯的朔風裡,沒有人說話。
不同與中陸的平原沃野,一馬平川。南陸多山,地勢東高西地,魔修渡海以後,經過已是幾座空城的臨海城鎮,就要翻山越嶺。
青麓劍派的計劃很簡單。
既然是以寡敵眾,以弱敵強,免不了借地勢天險,伏擊奇襲。在魔修大軍抵達南陸腹地之前,必要層層削弱他們的戰力,消耗他們的意志。
除了海邊的陣法,沿路的陷阱。第一個需以人力主持的伏擊,就是‘兩難關’。
兩難關不是城牆,而是一條南陸最為險峻的山道,兩側絕壁是堅固的山岩,高聳入雲,無處攀援。山道最窄處僅容四人並排而行。
若是不從此處過,繞路則要繞出千里。
已經繼任門主的宋棠,決意布置陣法,隱匿於絕壁之上。在魔修入山道時催發爆破陣法,地動山搖,山體坍塌,最少也可埋葬千餘敵人。
只是這樣大規模,要炸毀整條山道的爆破陣,需以足夠強大的劍意激發。
問題是,誰去?
去的人不能多,以免泄漏行蹤,最好不過十人。領隊者必須心志堅定,面對浩如海cháo,無邊無際的魔修,毫無畏懼之意。
必須劍道修為強大,一劍開山劈石,一夫當關萬夫莫敵。更要與魔軍中修為最強者一戰,至少拖住對方,直到山道徹底垮塌。
從私心來講,宋棠並不願師弟去。‘兩難關’取意‘生死兩難’,傳言是諸聖時代一位聖人的隕落地。而那位聖人的佩劍,正是鐘山手中的風雨劍。
這種巧合讓宋棠心情沉重。
從大利而言,門中長老們也不願鐘山去。他天賦驚人,已領悟風雨劍意,若有百年時間,定可渡劫成聖。他是青麓劍派的未來。
然而這些都不能改變當事人的想法。
對於宋棠,鐘山說‘我的劍意最合適’。對於勸阻他的長老,鐘山說‘此時不去,道心不圓滿,日後修行難寸進。’
他帶領追隨他的八位精英弟子下山,身先士卒,去打南陸的第一戰。
雪雲久積,終於開始落雪。
零星的雪花伴著寒風,愈下愈大,很快淹沒了崎嶇的山道。
萬仞絕壁,青年盤膝坐在一塊凸起的山岩上。
長劍橫置於膝。
現如今,風雨劍這把神兵本身的威勢,早已不能蓋過他。再也沒有人會覺得比起他的人,第一眼先看到他的劍。
鐘山感知到大地微微震動,目光穿過雪幕,落在山下那片陰影上。
陰影正飛速湧來,就像黑色的cháo水。
他想,生死兩難?
若知道要往何處去,其實也沒那麼難。
**********
相同的雪夜裡,殷璧越和洛明川剛剛結束一場戰鬥,或者說一場單方面的屠殺,繼續往東陸去。
正如預料中,一路上伏擊不絕,然而即使精神緊繃到極致,殷璧越也沒有停止在識海中演劍。
如今他的凌霄劍訣招式早已熟稔於心,只是若要對敵,真元消耗巨大,威力卻尚不如寒水劍,更不及青天白日劍。
殷璧越不禁想到,幸好師兄在身邊,自己才不至於焦慮難挨。長得好看就是有用啊。
下一刻他就停止了這種胡思亂想,因為洛明川輕輕握了握他的手。
兩人默契的止步不前。
過了這座海濱空城,再渡海,便是東陸。方才的戰鬥沒有讓他們心生倦怠,幾乎是同時警惕起來。
兩息之後,空蕩的長街盡頭出現一個人影。
修行者的目力,讓殷璧越穿過夜色,看清那是一個僧人。面容看不出年歲,手裡沒有禪杖,只有一串烏木佛珠。
風雪蕭索與破敗街景,更顯得他僧袍灰撲撲的,與世間眾多僧人沒什麼不同。說起精神氣度,也遠不如那些亂世出山,治病救人的佛門醫修。
僧人停在三尺開外,宣了一聲佛號。然後他說,“洛施主,別來無恙。”
聲音很溫和,但他開口,長街風雪的便奇異的靜下來。
洛明川下意識擋在殷璧越身前,行了一禮,
“大師,久違了。”
目光沉沉,看不出喜怒。
這聲問候讓殷璧越有所猜測,行禮時不由心中一緊。
洛明川的禮數挑不出差錯,態度卻很強硬,“我與師弟心急趕路,無暇寒暄,請大師海涵。”
僧人不答,只是笑了笑,長街風靜雪歇。他們頭頂的濃雲散去,碎銀般的星光自天穹而下,照亮街角殘雪。
心念一動引風雲變幻,就如掌院先生與余世,曾揮袖擲盞,改換重明山的晴雨。
這是真正的亞聖手段。來者的身份很清楚了。
皆空寺,無妄大師。
猜測被證實,殷璧越感受到長街近乎凝滯的氣機,有些不好的預感,看了一眼身邊人。
洛明川知道他想問什麼,也不避人不傳音,側身對他解釋道,“我兒時在瓊州,偶遇大師出山遊歷,直言我日後不成大器,必成大禍。 從那天起,我便開始修行君子道。然而家母心憂,抑鬱而終,隨後我拜入學府,遇見了你。”
說好的至交好友呢?!
聽完了聖人的八卦,正事還是要說,“我未至大乘境,戰力再提升,也會受境界所限。何況我尚未練過凌霄劍訣,臨淵劍拿在我手裡,威力不存十之一二……”
掌院先生問道,“凌霄劍的劍招難麼?”
殷璧越一怔,“不難。”
事實上,何止不難,根本是簡單至極。以他如今的境界,只要肢體協調,真元充沛,任何一套劍訣的劍招都能順暢使出。
但這並不代表他真的會那些劍法。因為沒有長年累月的練習,只得其形,不得真意,依然無用。
每種劍法,難的都是劍意。
殷璧越以為,凌霄劍這種真仙傳承,沒有幾十年,日復一日的鑽研領悟,如何能初窺門徑?
而掌院先生只問劍招,是什麼道理?
“別忘了你師父是怎麼說的。”
“師父說是臨淵選了我。”
殷璧越答完沉默,他想起與師父同行的日子。略陽城的花街,月色輝煌的橫斷山,危機四伏的東陸荒原……
師父還說,他是天上地下,獨一無二的殷璧越。
一直沒說話的洛明川拍拍他的肩膀。
殷璧越神思沉靜下來。
他想師父做了那麼多事,為他們爭得時間,現在掌院先生以及很多人,都在為他們爭得時間,那麼自己的躊躇猶豫又算什麼?
師父能做的已經做完了,我作為師父的弟子,縱然不及他萬分之一,也該做些什麼。
洛明川道,“我直覺隕星淵與我有千絲萬縷的牽扯,師弟可願與我一闖?”
殷璧越笑起來,如釋重負而意氣凌霄,“有何不可!”
臨行前,他們端正的行了弟子禮,洛明川道,“請先生保重。”
掌院先生站在凜冽的北風裡沒有說話。
學府里燈火搖曳,蒼茫的夜空無星無月,不知他的目光落在何方。
雲陽城裡不再有萬千廣廈的華燈,長街寂寥,遠方的夜色中閃爍著星星點點的火光。那是流民夜裡趕路,舉著的火把。
殷璧越和洛明川出了城,提起真元凌空飛渡,雖不比聖人境乘奔御風的速度,也堪比青翼鸞日行千里。
“我想這一路會有很多人來殺我們。”
“我想也是。即使殺不死我們,也要最大程度消耗我們。”
‘天羅九轉’足以讓容濯感到威脅。他們沒時間遮掩行蹤,不出意外,很快會有消息傳去東陸。
殷璧越想,既然如此,那就像很多年前,師父和先生走出東陸那樣。殺出一條路來。
**********
濂澗多山泉飛瀑。夏日水聲轟鳴,如萬馬奔騰。冬日裡冰縮寒流,川凝凍靄,一眼望去,儘是霧凇沆碭,晶瑩剔透,如瓊堆碎玉。
濂澗宗的弟子們卻是無心賞玩奇景的。
他們聚在正殿門外,紫色長衫被寒風吹起,如一片波濤浮動的海洋。近乎壓抑的沉默中,等待著大殿裡的決定,宗門的未來。
“我宗前月頻遭劫難,前宗主與曲老祖仙逝,宗內分裂。此時迎戰,殊為不智啊。”
“我宗還有兩艘雲霄飛舟,四萬六千儲備晶石,飛舟可容七百餘人,日行六千里,一夜便渡過浮空海,抵達滄涯山。或者往北去,北陸十萬精銳鐵騎,戰力卓絕……”
“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啊宗主……”
殿上立著四位老者,紛紛出言相勸,勸高階首座的那位少女,儘快決斷。
褚浣的背叛,導致宗門內亂,如果陳逸沒有及時趕回來,只怕境況會更糟。即使如此,褚浣離開濂澗,投靠抱朴宗時,也帶走了一筆豐厚的資源,願意追隨他的長老及弟子共百餘位。
如今的濂澗宗,碩果僅存的四位長老年事已高。都不主張獨自迎戰魔修,而是建議舉宗遷移,與其他勢力聯合。
他們以為曲堆煙也是這樣想的。
天賦再卓絕,成長再迅速,也是一個小姑娘。強撐著平定內亂怕是已耗盡全部心力,怎麼有膽子去對抗外患呢?
出乎意料的,曲堆煙開口了,
“我們可以走,可是山下受我濂澗庇護的六城十四鎮怎麼辦?十八萬戶百姓怎麼辦?正往濂澗趕來的千百流民又怎麼辦?”
她站起身,巡視殿中,目光似有無形的威壓,“他們走的了麼?”
先前說話的那位長老頓覺汗顏,顫顫巍巍的問道,
“那宗主意欲如何?”
曲堆煙肅容道,“自然是當戰則戰!”
半響沉默,無人應聲。
直到另一位長老站出來,行了個半禮,“宗主少年意氣,令人敬佩。只是我宗護山陣法的核心殺陣,需以‘攬月’劍意壓陣,如今曲老祖仙逝,誰的劍意能壓陣?還請宗主三思而後行。”
曲堆煙不說話。
幾位長老心下稍安,隱隱露出滿意的神色。
下一刻,不待再開口,便齊齊連退三尺!毫不猶豫,真元催發到極致,盡數凝成壁壘。
他們不知道為什麼要退,只是出於修行者對危險的直覺。事實證明,這種直覺是對的。
狠厲的刀意沖天而起,籠罩整個大殿。
刀未落,沒有煙塵,沒有轟鳴。只有腳下地磚微微顫動,識海深處泛起波瀾。
出刀的人面色平靜溫和,語氣波瀾不驚,淡淡說道,
“我能壓陣。”
他太普通,平日裡站在曲堆煙身後,很容易被忽視。但他一旦出刀,誰也不能忽視他。
他是最得曲江真傳的弟子。
折花會上,陳逸以霜嵐刀使出‘攬月’劍意,被殷璧越以劍聖自創的‘小重山’劍訣所破。但他在那一戰中有所領悟,心境突破桎梏,刀意更進一步。
其後經歷褚浣和十二宮布局的千里追殺,多次置於死地而後生,修為突飛猛進,正大光明的刀意中更多一份狠厲。
濂澗內亂時,天下每個人都知道陳逸很強。卻因為年紀輩分,難免猶存輕視之心。
直到這一刻,殿中四位長老才清晰的認識到,這個年輕後輩的強大,遠遠超乎想像。
大殿裡一片靜默。
曲堆煙走出了殿門。冷風撲面,寒意徹骨。
她看著高階下的眾人,一張張熟悉或陌生的面孔,青澀或成熟,沉穩或惶惑。
這是她的同門,他們都在等她的決定。
她聽見自己的聲音穿過風聲。
“若從‘末法時代’算起,我濂澗開宗立派十萬年,伊始式微,屢遇強敵危機,然百折不撓。千年前曲江前輩一劍退敵三千里,令我濂澗聲威大震,屹立中陸無人敢犯。”
“宗門道訓沒有避而不戰的道理,祖宗先輩也沒有臨陣脫逃的前例。”
她拔出腰畔長劍,劍嘯破風,刺目的光輝噴破而出!
如旭日東升,鋒芒不可逼視。
少女的聲音冷硬而堅定,“即使我爹不在了,我也不會墮了這把劍的威名!”
“濂澗弟子,值此家園不存,生死危亡之際,你們可願隨我一戰?!”
“我等願意!”
“誓死追隨宗主!”
山呼如雷鳴,大殿檐上、遠處林間的冰掛被震碎。濂澗山好似下了一場雪雨。
*********
南陸的東邊有一片竹海。夏日起風時回聲簌簌,清香滿林。然而冬日寒冷,竹海枯黃凋敝,別有肅殺意。
茂林修竹通幽處,便是青麓劍派的竹舍。
天色暗下來,身穿潑墨山水袍的弟子們仍在排演劍陣。千百聲劍嘯在山間迴響。
“青麓劍派萬年基業,必不會亡於魔修之輩。”
宋棠如是說道。
程天羽道,“等打完了魔修,我們再去給師父報仇。”
在橫斷山上直面師父仙逝,所受的刺激不可估量。宋棠原本擔心小師弟挺不過去。後來發現,無論是他和鐘山,還是門中長老,都低估了師弟。
程天羽回來之後,沒有心境不穩,走火入魔,反倒劍意淬鍊,道心彌堅。
宋棠笑了笑,回頭高聲道,“多謝燕道友萬里遠來,施以援手。”
燕行從樹上一躍而下,“嘖,怎麼還叫燕道友啊。”
程天羽想著他們的計劃,仍有疑慮,“這能行麼?”
“男人,怎麼能說不行。”燕行在他發頂揉了一把,“要是不成,我改叫燕不行!……鐘山那小子呢?一天都沒見著他了。”
宋棠笑意漸淡,抿唇不語。
第93章 其實也沒那麼難
鐘山此時已在千里之外。
寒風遠比青麓山更刺骨,夜色如化不開的濃墨,不遠處山巒迭起的連綿陰影,好似蟄伏在黑暗中的巨獸。
他抬頭看不到月亮,雪雲積的很厚,遮蔽了微弱的星光。
鐘山想,今夜定是要落雪了。
八位身穿潑墨山水袍的弟子站在他身後,呼嘯的朔風裡,沒有人說話。
不同與中陸的平原沃野,一馬平川。南陸多山,地勢東高西地,魔修渡海以後,經過已是幾座空城的臨海城鎮,就要翻山越嶺。
青麓劍派的計劃很簡單。
既然是以寡敵眾,以弱敵強,免不了借地勢天險,伏擊奇襲。在魔修大軍抵達南陸腹地之前,必要層層削弱他們的戰力,消耗他們的意志。
除了海邊的陣法,沿路的陷阱。第一個需以人力主持的伏擊,就是‘兩難關’。
兩難關不是城牆,而是一條南陸最為險峻的山道,兩側絕壁是堅固的山岩,高聳入雲,無處攀援。山道最窄處僅容四人並排而行。
若是不從此處過,繞路則要繞出千里。
已經繼任門主的宋棠,決意布置陣法,隱匿於絕壁之上。在魔修入山道時催發爆破陣法,地動山搖,山體坍塌,最少也可埋葬千餘敵人。
只是這樣大規模,要炸毀整條山道的爆破陣,需以足夠強大的劍意激發。
問題是,誰去?
去的人不能多,以免泄漏行蹤,最好不過十人。領隊者必須心志堅定,面對浩如海cháo,無邊無際的魔修,毫無畏懼之意。
必須劍道修為強大,一劍開山劈石,一夫當關萬夫莫敵。更要與魔軍中修為最強者一戰,至少拖住對方,直到山道徹底垮塌。
從私心來講,宋棠並不願師弟去。‘兩難關’取意‘生死兩難’,傳言是諸聖時代一位聖人的隕落地。而那位聖人的佩劍,正是鐘山手中的風雨劍。
這種巧合讓宋棠心情沉重。
從大利而言,門中長老們也不願鐘山去。他天賦驚人,已領悟風雨劍意,若有百年時間,定可渡劫成聖。他是青麓劍派的未來。
然而這些都不能改變當事人的想法。
對於宋棠,鐘山說‘我的劍意最合適’。對於勸阻他的長老,鐘山說‘此時不去,道心不圓滿,日後修行難寸進。’
他帶領追隨他的八位精英弟子下山,身先士卒,去打南陸的第一戰。
雪雲久積,終於開始落雪。
零星的雪花伴著寒風,愈下愈大,很快淹沒了崎嶇的山道。
萬仞絕壁,青年盤膝坐在一塊凸起的山岩上。
長劍橫置於膝。
現如今,風雨劍這把神兵本身的威勢,早已不能蓋過他。再也沒有人會覺得比起他的人,第一眼先看到他的劍。
鐘山感知到大地微微震動,目光穿過雪幕,落在山下那片陰影上。
陰影正飛速湧來,就像黑色的cháo水。
他想,生死兩難?
若知道要往何處去,其實也沒那麼難。
**********
相同的雪夜裡,殷璧越和洛明川剛剛結束一場戰鬥,或者說一場單方面的屠殺,繼續往東陸去。
正如預料中,一路上伏擊不絕,然而即使精神緊繃到極致,殷璧越也沒有停止在識海中演劍。
如今他的凌霄劍訣招式早已熟稔於心,只是若要對敵,真元消耗巨大,威力卻尚不如寒水劍,更不及青天白日劍。
殷璧越不禁想到,幸好師兄在身邊,自己才不至於焦慮難挨。長得好看就是有用啊。
下一刻他就停止了這種胡思亂想,因為洛明川輕輕握了握他的手。
兩人默契的止步不前。
過了這座海濱空城,再渡海,便是東陸。方才的戰鬥沒有讓他們心生倦怠,幾乎是同時警惕起來。
兩息之後,空蕩的長街盡頭出現一個人影。
修行者的目力,讓殷璧越穿過夜色,看清那是一個僧人。面容看不出年歲,手裡沒有禪杖,只有一串烏木佛珠。
風雪蕭索與破敗街景,更顯得他僧袍灰撲撲的,與世間眾多僧人沒什麼不同。說起精神氣度,也遠不如那些亂世出山,治病救人的佛門醫修。
僧人停在三尺開外,宣了一聲佛號。然後他說,“洛施主,別來無恙。”
聲音很溫和,但他開口,長街風雪的便奇異的靜下來。
洛明川下意識擋在殷璧越身前,行了一禮,
“大師,久違了。”
目光沉沉,看不出喜怒。
這聲問候讓殷璧越有所猜測,行禮時不由心中一緊。
洛明川的禮數挑不出差錯,態度卻很強硬,“我與師弟心急趕路,無暇寒暄,請大師海涵。”
僧人不答,只是笑了笑,長街風靜雪歇。他們頭頂的濃雲散去,碎銀般的星光自天穹而下,照亮街角殘雪。
心念一動引風雲變幻,就如掌院先生與余世,曾揮袖擲盞,改換重明山的晴雨。
這是真正的亞聖手段。來者的身份很清楚了。
皆空寺,無妄大師。
猜測被證實,殷璧越感受到長街近乎凝滯的氣機,有些不好的預感,看了一眼身邊人。
洛明川知道他想問什麼,也不避人不傳音,側身對他解釋道,“我兒時在瓊州,偶遇大師出山遊歷,直言我日後不成大器,必成大禍。 從那天起,我便開始修行君子道。然而家母心憂,抑鬱而終,隨後我拜入學府,遇見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