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京城發生的事,英蓮也聽說了,但是她想到兩人定是出門遊玩,不打算暴露身份。是以,她便稱呼鳳姐為‘顧夫人’。

  “夫人來了蘇州多久了,在何處落腳?”

  鳳姐笑道:“才剛到蘇州幾日,現在住在客棧。不過我們這次不急著回京,要在蘇州逗留很長時間。”

  英蓮笑道:“夫人還沒去過我家罷,不若去我家坐坐?就是在家裡住著也好,咱們也許久不見了,在一起說說話。”

  鳳姐沒有拒絕,“這樣也好。”

  英蓮帶著幾人到了甄家,入眼處是青磚黛瓦,周圍是參天古木,開的火紅繁盛的石榴花探出牆外。

  英蓮道:“當初多虧了夫人,甄家的老宅才能回到我們自己手中,母親上了年紀,越發念舊,一直很感激夫人呢。”

  鳳姐一邊看著兩邊的景色一邊道:“舉手之勞罷了,這麼多年了,勞煩甄夫人記著。”

  推門進去,英蓮喊道:“母親,您快看我帶誰來了。薇姐兒,快去告訴外祖母,有貴客到了。”

  鳳姐循聲而望,只見落英繽紛,一個小姑娘正在藤蘿架下盪鞦韆,大概五六歲的模樣,聞言立刻進了屋子。

  還有一個男孩,正蹲在地上拾花瓣,看起來也不過三歲多。

  鳳姐走過去,輕聲詢問:“這是在做什麼?”

  他睜大了一雙眼睛看著突然出現的女子,將拾好的花瓣護在身後。

  英蓮笑道:“這是我兩個孩子,一個薇姐兒,一個清哥兒。現在正是落花時節,我曾說要將花瓣收集起來存好,留著以後做糕點吃,他便記住了,一定要撿花瓣。”

  “真是個乖孩子。”鳳姐摸了摸他的頭。

  英蓮讓清哥兒回屋,他就是不肯,非要撿花瓣。英蓮無法,只能讓丫鬟和奶娘看好他,然後和鳳姐幾人一起進了屋。

  封氏看到鳳姐來了,也很是激動,拉著她說了好久的話。

  多年以後見到故人,封氏擦擦眼淚,“既然夫人到了蘇州,就安心在這裡住下罷。我們這的房子雖然比不得京城,但空屋子還是有幾間的。趕明兒讓他們夫妻帶著你們好好逛逛蘇州城,也不枉來這一回。”

  鳳姐自然不會駁了她的好意,笑道:“好。”

  這時,一個男子進來了,看到裡面多了幾個陌生人,不由很是詫異。

  英蓮起身道:“你回來了,這就是我和你說過的救過我的夫人。”

  男子給兩人見了禮。

  英蓮又對鳳姐道:“他就是我夫君,馮淵。”

  這個人就是馮淵?鳳姐自然記得,前世他可是被薛蟠打死的。

  說來馮淵也是可憐,自幼父母雙亡,又無兄弟,自己守著一些薄產度日。人品風流,原本喜好男風,可遇到英蓮,一改往日作風,只願要英蓮一人,絕不娶第二個,沒成想卻被薛蟠打死了。

  沒想到今生倒是和英蓮成為夫妻了。

  英蓮將鳳姐幾人要在甄家住一段時日之事說與了他,馮淵道:“夫人既是英蓮的恩人,便是我的恩人,馮淵在此謝過兩位的大恩大德。”

  鳳姐忙道:“都是過去的事了,不必客氣。”

  馮淵道:“既然幾位要住下,我先吩咐人去給幾位收拾幾間客房,然後再吩咐廚房置辦酒席,為幾位接風洗塵。”

  英蓮也在一邊附和。

  人家如此熱情,鳳姐自然不會拒絕,便道了謝。

  馮淵出去後,鳳姐說出了自己的疑慮,“他住在甄家嗎?”

  封氏笑道:“夫人不知道,他不是本地人士,原是個金陵人,偶然一次,他到了蘇州與英蓮遇到了,第二天就親自上門提親。我看他模樣周正,說話誠懇。又聽他所言,家境殷實,便覺得將英蓮許配給他也好。可是英蓮不願離開我,而我也不想離開老家,便只能拒了這門親。不曾想,他說願意離開金陵,到蘇州安身。

  原來他自幼父母雙亡,沒有兄弟姐妹,孤身一人,只見了英蓮一面便非她不娶,此生絕不再娶第二個。他說他了無牽掛,願意變賣家產到蘇州來安家立業。我只說再考慮考慮,誰知他是個急性子,第二日就回金陵去了,沒過幾日就又回了蘇州,重新買房置地,又來甄家提親。我看他這般誠懇,就答應了。我和英蓮、馮淵都沒什麼家人了,倒不如住在一起熱鬧,所以後來他們夫妻就搬回甄家了。”

  聞言,鳳姐也覺得欣慰,“這樣很好,很好。”

  “我也很滿意這個女婿,這個家裡里外外全靠他,對英蓮好,對我也孝順。家裡的田產鋪子都交給他打理,所有的銀錢全交給英蓮,一點私心也沒有的。”

  這樣的生活平凡而美好,鳳姐也為英蓮高興。

  前世若馮淵沒被薛蟠打死,想必英蓮嫁給他也會過得很好。

  幸而今生今世,兜兜轉轉,他們還是在一起了。

  英蓮道:“夫人,你還記得晴雯嗎?”

  “你見過她?”

  “說來此事還真是巧呢,晴雯也在蘇州,而且成了一個繡莊的老闆娘。”英蓮道,“以前她在榮國府的時候,我和她不熟悉,現在我們同在蘇州,關係倒是好了起來。我問了她怎麼會來到這裡,才知道她當初被趕出榮國府,繡莊老闆剛好去京城,看她模樣生得好,將她買了回去,買回去才發現,晴雯的繡活居然那麼出眾,便讓她在繡莊做繡品。那個老闆原配妻子生產時難產死了,留下一個姐兒,後來他為晴雯脫了奴籍,娶了她為續弦。她如今撫養原配的女兒,自己也有一個哥兒,日子比在榮國府時過的還要輕鬆自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