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頁
魏桐又一次揉揉眉間,“是是是,梁總管,小的錯了。”這裡較為偏僻,魏桐說話的時候也沒有那麼顧忌。
梁九功道:“魏大人還是快點請吧,免得皇上久等。”
“請梁總管帶路。”
前頭小太監在前面引路,梁九功跟魏桐走得比較近。在魏桐的視線又一次落到梁九功身上的時候,他知道梁九功真正想說的話還沒有說出口。幾步之後,梁九功終於開口:“魏大人,您在彆扭個什麼勁呢?”
“……並沒有。”
若真說是彆扭,在魏寧說那段話的時候的確是有些許遺憾,但認真想來,那麼多顧忌又有何用?他雖然把妹妹勸誡的話記下,但真正憂心的卻不是這件事情。他到底不是優柔寡斷的人,怎會到現在還否定自己的心情?
“皇上已經一年未踏入後宮,雜家聽說朝廷上已經有人在上奏請求立後。”
這兩句話前後並沒有很直接的對應關係,但魏桐知道梁九功想說什麼。而那個立後的消息他也的確聽說過。只不過上奏的人想給自己留個名垂青史耿直上諫的名聲,卻忘了現在的康熙可不是溫純性格,若要說他手軟,那至少得到康熙末年。
短暫的幾句話後,兩人又沉默了。路途一點點縮短,乾清宮很快就近在眼前。魏桐聽到梁九功最後一句話飄入耳際,“你好自珍重吧。”
魏桐無奈搖搖頭,梁九功向來口是心非,作為皇上身邊的大總管總是連一句真話都沒有,每一次從他嘴裡摳出來這麼一句真話很快又落跑。
他進到乾清宮的時候,康熙手裡正拿著一份摺子在看,魏桐還未走近康熙就已經招手讓他過來,溫聲道:“已經過去四月,想來另一隻船隊已經到達英吉利。不過光憑現在的消息,的確是證明了之前的眼光有些許狹隘之處。只不過奏報中倒是提到了一個奇特的地方,所到之處,英吉利人甚多。而所使用的武器也很是奇怪。”魏桐順著康熙的目光看去,這才發現剛才沒注意到的地方。
桌上擺放著一支樣式奇特的木倉,看起來跟以往所用的不大一樣。當然在魏桐看來太過老舊,但是依著當時而言,這的確是最先進的武器。魏桐拿起了這物,琢磨了幾下說道:“可尋個有用鳥銃經驗的人過來,雖然樣式有所不同,但應該是一致的。”
康熙沉吟,命人過來,在庭院中擺了靶子,拿起木倉摸索了幾下,而後開槍she擊。略微大的聲音響起,對面的靶子早已經被穿透,並且連幾米開外的柱子上還殘留著一個小坑。
雖然火藥味甚濃,但是這把木倉的威力已經實實在在展現出來,比起弓箭威力大了許多。
魏桐看著康熙嚴肅的臉色,心裡卻是想著,差點忘了這位帝王本身便武藝不錯,也曾經見過他用過鳥銃。
“這武器威力甚大,比起弓箭的確強勁不少且更容易上手,若是外朝皆人手一支,不可不防。”魏桐看著康熙在三兩下之後就把木倉給拆了,有點小懵逼,這架勢看起來不是一般的熟練。
“這倒不一定,即使此時外國在武器上較為先進,但也不可能高出很多。這代表了這樣的武器不可能人手一支,至少在他們本國內不可能。奏報上說的英吉利人,怕是離開本國的人隨身攜帶的可能性更大。”當然無論如何,外國從始至終都沒有真正意義上禁過木倉,帶著木倉的人定然不少。
“鳳之認為威脅不大?”康熙把手裡頭的東西丟到宮人的盤子裡,讓人先收起來。
“不是不大,只是他們能夠研發,為何我們不能?”魏桐反問。
“不覺得有傷天和?”康熙輕笑道。
“當他們端著大炮跟木倉衝到我們面前的時候,就會知道什麼是真正的有傷天和了。””魏桐正經地說道。
如果不是因為跟魏桐多年的相處,康熙覺得現在他定然要暴躁了。他搭著魏桐的肩膀有些無奈,“你啊你,說話總是這麼直接,可不得得罪許多人。”魏桐輕聲說道:“其實現在看來已經得罪不少人了。”
索額圖跟明珠他都得罪光了,仔細想想魏桐也覺得自己挺厲害的。
“可是鳳之,這樣篤定的態度是為何?我看不出你半點遲疑猶豫。”康熙順手摟著他往裡頭走,魏桐很少跟人這樣大面積接觸,一時之間肢體有些僵硬,在走到裡頭的時候下意識便掙脫了出來,索性康熙的力道也不大。
“因為事實如此。”魏桐看著康熙,毫不猶豫地說道:“我最著急的其實是英吉利的船隊,因為我想知道英吉利現在的發展,至於為何……你可以召集幾個傳教士問問。玄,雖然他們的某些地方是不如我們,但木倉支卻比我更進一步,證明在另外一些地方他們已經發展起來了。”
“你知道的,一個地方的市場是有容納程度的,正如同魏氏在發展的時候擠掉了不少本地的商鋪,那是因為本地沒有那麼多消化的能力。如果西方在機器的研究上已經先進一步,那麼證明他們在某些工作上可以用機器去替代,如此一來生產的時間會大大降低,生產出來的產品會大量增多。然而市場在短時間內是恆定的,他們就需要不斷地對外擴張,尋求更大的市場。但是,世界上有哪一個國家如同清朝這樣地大物博?”
“我們本身就是一個最大的市場。只要這個事實不改變,我們永遠會是最美味的一道菜。”
“這就是為什麼,我始終認為,即使我們關閉國門,當做這些事情不存在,不去看,不知道,也沒有任何用處。我們的海岸不是虛假的,我們的碼頭依舊存在。即使我們在每一處都駐紮了軍隊,但是你剛才也看到了,西方的普通百姓已經可以偷著私有木倉支,那麼作為國家防線的軍隊,會不更新換代嗎?”他們只會更多,更強大。
魏桐跟康熙熟識已經十數年了,占據了現在人生歲月中一大半的時間,他對康熙何其了解。明清時期一貫對外消息閉塞,與外國除了日常朝拜外並沒有過多的接觸。這導致清朝對世界一點點的變化並不清楚。康熙是一個有野心的君王,不然歷史上不會御駕親征也要驅逐葛爾丹,他現在所做的事情只不過是把他眼前那一層朦朧的白紗扯開,讓他真正看到為何不同。現在英國的工業革命還沒有開始,但整個社會的前期動作已經在不知不覺中累積著。量變才會質變,所以英國才會成為第一個摘桃子的國家。魏桐不奢望立刻改頭換面,但是那些開放的思想能傳達一些進來也是好的。
當然魏桐最後的小心思就跟他穿越這件事情一樣,是絕對不能說的秘密。
康熙一直認真地聽著魏桐的話,直到最後才說道:“鳳之,我真的很想知道,這些想法是如何從你腦子裡蹦出來的。即使原先是想著找法子辯駁,卻往往被你說服。”魏桐微笑起來,沒有說些什麼。康熙看著魏桐嘴角終於露出的笑容,溫和說道:“是不是太子做了什麼事,你的情緒不太對。”
魏桐輕嘆了口氣,“我不是因為太子。太子本身已經做得足夠好,只不過你知道我的性子,如果太子並沒有什麼觸動的話,我不會去硬掰。每個人都有著屬於自己的道路,說白了每一位皇帝的作風也不一樣,我為何要強求太子?”但是康熙明白魏桐的言下之意,如果太子真的沒有改變的話,魏桐也不回再多加干涉了。他在太子眼裡畢竟只是個小小的太傅,魏桐可不敢托大說自己一定能改變什麼。
康熙輕咳了兩下,顯然是想到了不久前魏桐曾經說過的話語。人的確是自私的,往往做了什麼還有不自知。
“那為什麼還是不開心?”
“我想出海看看。”魏桐憋了三秒還是無法騙他,訕訕地說了,隨後面對黑了一半臉的康熙,默默退了好幾步。
第88章
出海這個念頭其實從很久之前就有了,久到兩個人還只是普通朋友的時候。魏桐還記得那個時候自己跟康熙說自己的幻想的時候,還很是感慨的說道這輩子怕是出不了宮門一步。沒想到他已經從江南走到塞北了。
在第一艘船隊出發的時候,魏桐心裡就已經冒起了這樣的念頭,然而康熙會是個大阻力。即使魏桐現在與他心心相印,奈何他也從未正面回應過他這個問題,在旁人看來魏桐早已經十分受寵,但是他心裡清楚,康熙還是不滿足的。
魏桐也不是那麼扭捏的人,但他也不知道為什麼在兩人心意相通的時候,他卻沒有答應跟康熙在一起。這仿佛就是一道界限,魏桐遲遲邁不過去。
康熙對他很好,他也從來沒想到居然會在一個皇帝身上得到來到這個世界後最無法得到的尊重。他喜歡魏桐,卻從沒想過把他當成禁臠。打他從邊境回來,康熙一步步推著魏桐往上走,甚至都不允許他停下腳步,那是在給他造勢。雖然魏桐不喜康熙隨意安排,但無論如何,康熙的出發地是為何他都清楚。
只不過,他需要一個靜心的時間,也許出海是個不錯的選擇。更何況他的確是想出去看看,沒有親眼看到的時候,總是不知道具體情況如何。
“你想出海?緣由為何?”康熙拉著魏桐坐了下來,神情溫和地說道,仿佛剛才的黑臉都是幻覺。魏桐咽了咽口水,總感覺眼前是顆不定時的炸彈。
“軍信的事情已經告一段落了,雖然說是試點,但是不出意外的話應是能成功的,有一個範本在前,後頭的人也有照本宣科的能力。而現在我有管著出海的事情,沒有親眼看過總是不確切的,文字描述再如何真實,都沒有自己眼睛來得清楚。”
“如果,你跑了該如何?”魏桐說完之後就屏息了片刻,沒想到康熙在他話音落下之後,淡淡地說道,語不驚人死不休。
“咳咳,玄,你怎會這麼想?”魏桐差點被嗆到,有些尷尬地說道。
康熙隨手拿起桌上的茶盞遞給他,輕聲說道:“因為你一直在躲我,況且,你從始至終都沒有回答過我。”雖然康熙說話的時候輕描淡寫,看起來毫不在乎,但是在把茶盞遞給魏桐的時候,魏桐感覺到了康熙的手指冰涼冰涼,沒有一點熱氣。
雖然現在是七八月份,但是也不至於如此畏寒,況且康熙習武在身,怎會懼怕降溫。
魏桐的心驟然一軟,整個人也柔和了下來,“玄,我並沒有在躲著你。”梁九功果然是康熙肚子裡的蛔蟲,雖然說話的時候含含糊糊的,但是到底猜出了康熙的心思。
“前段時間只不過是忙碌了些,難道我就扭捏到那個程度了?”魏桐自嘲地說道。
梁九功道:“魏大人還是快點請吧,免得皇上久等。”
“請梁總管帶路。”
前頭小太監在前面引路,梁九功跟魏桐走得比較近。在魏桐的視線又一次落到梁九功身上的時候,他知道梁九功真正想說的話還沒有說出口。幾步之後,梁九功終於開口:“魏大人,您在彆扭個什麼勁呢?”
“……並沒有。”
若真說是彆扭,在魏寧說那段話的時候的確是有些許遺憾,但認真想來,那麼多顧忌又有何用?他雖然把妹妹勸誡的話記下,但真正憂心的卻不是這件事情。他到底不是優柔寡斷的人,怎會到現在還否定自己的心情?
“皇上已經一年未踏入後宮,雜家聽說朝廷上已經有人在上奏請求立後。”
這兩句話前後並沒有很直接的對應關係,但魏桐知道梁九功想說什麼。而那個立後的消息他也的確聽說過。只不過上奏的人想給自己留個名垂青史耿直上諫的名聲,卻忘了現在的康熙可不是溫純性格,若要說他手軟,那至少得到康熙末年。
短暫的幾句話後,兩人又沉默了。路途一點點縮短,乾清宮很快就近在眼前。魏桐聽到梁九功最後一句話飄入耳際,“你好自珍重吧。”
魏桐無奈搖搖頭,梁九功向來口是心非,作為皇上身邊的大總管總是連一句真話都沒有,每一次從他嘴裡摳出來這麼一句真話很快又落跑。
他進到乾清宮的時候,康熙手裡正拿著一份摺子在看,魏桐還未走近康熙就已經招手讓他過來,溫聲道:“已經過去四月,想來另一隻船隊已經到達英吉利。不過光憑現在的消息,的確是證明了之前的眼光有些許狹隘之處。只不過奏報中倒是提到了一個奇特的地方,所到之處,英吉利人甚多。而所使用的武器也很是奇怪。”魏桐順著康熙的目光看去,這才發現剛才沒注意到的地方。
桌上擺放著一支樣式奇特的木倉,看起來跟以往所用的不大一樣。當然在魏桐看來太過老舊,但是依著當時而言,這的確是最先進的武器。魏桐拿起了這物,琢磨了幾下說道:“可尋個有用鳥銃經驗的人過來,雖然樣式有所不同,但應該是一致的。”
康熙沉吟,命人過來,在庭院中擺了靶子,拿起木倉摸索了幾下,而後開槍she擊。略微大的聲音響起,對面的靶子早已經被穿透,並且連幾米開外的柱子上還殘留著一個小坑。
雖然火藥味甚濃,但是這把木倉的威力已經實實在在展現出來,比起弓箭威力大了許多。
魏桐看著康熙嚴肅的臉色,心裡卻是想著,差點忘了這位帝王本身便武藝不錯,也曾經見過他用過鳥銃。
“這武器威力甚大,比起弓箭的確強勁不少且更容易上手,若是外朝皆人手一支,不可不防。”魏桐看著康熙在三兩下之後就把木倉給拆了,有點小懵逼,這架勢看起來不是一般的熟練。
“這倒不一定,即使此時外國在武器上較為先進,但也不可能高出很多。這代表了這樣的武器不可能人手一支,至少在他們本國內不可能。奏報上說的英吉利人,怕是離開本國的人隨身攜帶的可能性更大。”當然無論如何,外國從始至終都沒有真正意義上禁過木倉,帶著木倉的人定然不少。
“鳳之認為威脅不大?”康熙把手裡頭的東西丟到宮人的盤子裡,讓人先收起來。
“不是不大,只是他們能夠研發,為何我們不能?”魏桐反問。
“不覺得有傷天和?”康熙輕笑道。
“當他們端著大炮跟木倉衝到我們面前的時候,就會知道什麼是真正的有傷天和了。””魏桐正經地說道。
如果不是因為跟魏桐多年的相處,康熙覺得現在他定然要暴躁了。他搭著魏桐的肩膀有些無奈,“你啊你,說話總是這麼直接,可不得得罪許多人。”魏桐輕聲說道:“其實現在看來已經得罪不少人了。”
索額圖跟明珠他都得罪光了,仔細想想魏桐也覺得自己挺厲害的。
“可是鳳之,這樣篤定的態度是為何?我看不出你半點遲疑猶豫。”康熙順手摟著他往裡頭走,魏桐很少跟人這樣大面積接觸,一時之間肢體有些僵硬,在走到裡頭的時候下意識便掙脫了出來,索性康熙的力道也不大。
“因為事實如此。”魏桐看著康熙,毫不猶豫地說道:“我最著急的其實是英吉利的船隊,因為我想知道英吉利現在的發展,至於為何……你可以召集幾個傳教士問問。玄,雖然他們的某些地方是不如我們,但木倉支卻比我更進一步,證明在另外一些地方他們已經發展起來了。”
“你知道的,一個地方的市場是有容納程度的,正如同魏氏在發展的時候擠掉了不少本地的商鋪,那是因為本地沒有那麼多消化的能力。如果西方在機器的研究上已經先進一步,那麼證明他們在某些工作上可以用機器去替代,如此一來生產的時間會大大降低,生產出來的產品會大量增多。然而市場在短時間內是恆定的,他們就需要不斷地對外擴張,尋求更大的市場。但是,世界上有哪一個國家如同清朝這樣地大物博?”
“我們本身就是一個最大的市場。只要這個事實不改變,我們永遠會是最美味的一道菜。”
“這就是為什麼,我始終認為,即使我們關閉國門,當做這些事情不存在,不去看,不知道,也沒有任何用處。我們的海岸不是虛假的,我們的碼頭依舊存在。即使我們在每一處都駐紮了軍隊,但是你剛才也看到了,西方的普通百姓已經可以偷著私有木倉支,那麼作為國家防線的軍隊,會不更新換代嗎?”他們只會更多,更強大。
魏桐跟康熙熟識已經十數年了,占據了現在人生歲月中一大半的時間,他對康熙何其了解。明清時期一貫對外消息閉塞,與外國除了日常朝拜外並沒有過多的接觸。這導致清朝對世界一點點的變化並不清楚。康熙是一個有野心的君王,不然歷史上不會御駕親征也要驅逐葛爾丹,他現在所做的事情只不過是把他眼前那一層朦朧的白紗扯開,讓他真正看到為何不同。現在英國的工業革命還沒有開始,但整個社會的前期動作已經在不知不覺中累積著。量變才會質變,所以英國才會成為第一個摘桃子的國家。魏桐不奢望立刻改頭換面,但是那些開放的思想能傳達一些進來也是好的。
當然魏桐最後的小心思就跟他穿越這件事情一樣,是絕對不能說的秘密。
康熙一直認真地聽著魏桐的話,直到最後才說道:“鳳之,我真的很想知道,這些想法是如何從你腦子裡蹦出來的。即使原先是想著找法子辯駁,卻往往被你說服。”魏桐微笑起來,沒有說些什麼。康熙看著魏桐嘴角終於露出的笑容,溫和說道:“是不是太子做了什麼事,你的情緒不太對。”
魏桐輕嘆了口氣,“我不是因為太子。太子本身已經做得足夠好,只不過你知道我的性子,如果太子並沒有什麼觸動的話,我不會去硬掰。每個人都有著屬於自己的道路,說白了每一位皇帝的作風也不一樣,我為何要強求太子?”但是康熙明白魏桐的言下之意,如果太子真的沒有改變的話,魏桐也不回再多加干涉了。他在太子眼裡畢竟只是個小小的太傅,魏桐可不敢托大說自己一定能改變什麼。
康熙輕咳了兩下,顯然是想到了不久前魏桐曾經說過的話語。人的確是自私的,往往做了什麼還有不自知。
“那為什麼還是不開心?”
“我想出海看看。”魏桐憋了三秒還是無法騙他,訕訕地說了,隨後面對黑了一半臉的康熙,默默退了好幾步。
第88章
出海這個念頭其實從很久之前就有了,久到兩個人還只是普通朋友的時候。魏桐還記得那個時候自己跟康熙說自己的幻想的時候,還很是感慨的說道這輩子怕是出不了宮門一步。沒想到他已經從江南走到塞北了。
在第一艘船隊出發的時候,魏桐心裡就已經冒起了這樣的念頭,然而康熙會是個大阻力。即使魏桐現在與他心心相印,奈何他也從未正面回應過他這個問題,在旁人看來魏桐早已經十分受寵,但是他心裡清楚,康熙還是不滿足的。
魏桐也不是那麼扭捏的人,但他也不知道為什麼在兩人心意相通的時候,他卻沒有答應跟康熙在一起。這仿佛就是一道界限,魏桐遲遲邁不過去。
康熙對他很好,他也從來沒想到居然會在一個皇帝身上得到來到這個世界後最無法得到的尊重。他喜歡魏桐,卻從沒想過把他當成禁臠。打他從邊境回來,康熙一步步推著魏桐往上走,甚至都不允許他停下腳步,那是在給他造勢。雖然魏桐不喜康熙隨意安排,但無論如何,康熙的出發地是為何他都清楚。
只不過,他需要一個靜心的時間,也許出海是個不錯的選擇。更何況他的確是想出去看看,沒有親眼看到的時候,總是不知道具體情況如何。
“你想出海?緣由為何?”康熙拉著魏桐坐了下來,神情溫和地說道,仿佛剛才的黑臉都是幻覺。魏桐咽了咽口水,總感覺眼前是顆不定時的炸彈。
“軍信的事情已經告一段落了,雖然說是試點,但是不出意外的話應是能成功的,有一個範本在前,後頭的人也有照本宣科的能力。而現在我有管著出海的事情,沒有親眼看過總是不確切的,文字描述再如何真實,都沒有自己眼睛來得清楚。”
“如果,你跑了該如何?”魏桐說完之後就屏息了片刻,沒想到康熙在他話音落下之後,淡淡地說道,語不驚人死不休。
“咳咳,玄,你怎會這麼想?”魏桐差點被嗆到,有些尷尬地說道。
康熙隨手拿起桌上的茶盞遞給他,輕聲說道:“因為你一直在躲我,況且,你從始至終都沒有回答過我。”雖然康熙說話的時候輕描淡寫,看起來毫不在乎,但是在把茶盞遞給魏桐的時候,魏桐感覺到了康熙的手指冰涼冰涼,沒有一點熱氣。
雖然現在是七八月份,但是也不至於如此畏寒,況且康熙習武在身,怎會懼怕降溫。
魏桐的心驟然一軟,整個人也柔和了下來,“玄,我並沒有在躲著你。”梁九功果然是康熙肚子裡的蛔蟲,雖然說話的時候含含糊糊的,但是到底猜出了康熙的心思。
“前段時間只不過是忙碌了些,難道我就扭捏到那個程度了?”魏桐自嘲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