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
夏至的時候,兩個孩子胸前帶帶了個網兜兜,裡面裝了一枚塗得通紅的雞蛋。蕭丹生已經壯得像個小牛犢子,見旁邊沒人,伸手就去搶兄弟的網兜。蕭青行臉色一沉,兩個人胖胳膊胖腿地打作一團。
沒過幾個回合,還沒分出勝負,蕭青行轉身就走,另一個傻乎乎地哇哇叫著,追著他跑。兩人一直從院裡奔出來,穿過長廊,拐過牆角的時候,蕭青行成竹在胸地跳了一大步。那傻小子沒反應過來,還在往前沖,左腳正好踩到屋裡捕耗子用的耗子夾上,登時慘叫了一聲,眼淚糊了滿臉。
這一哭把府中上上下下都驚動了。下人小心地把獸夾掰開,丫鬟在旁邊看著,一邊抽氣一邊哄,蕭老王爺把兒子抱起來,拿皇上賞的貢品傷藥敷在傷口上,剛把紗布裹好,夫人熬的補湯就送到了嘴邊。
過了半個月,這小子傷是養好了,可見到蕭青行就直打哆嗦,只要沒人攔著,每回都是一副又怕又恨的表情,瞪著兩隻溜圓的黑眼睛,掉頭就跑。兩個人就這樣平平淡淡地長到八九歲,開始讀書識字習武強身。
蕭老王爺見勢頭不對,和夫人秉燭夜談了一宿。第二天,下人把兩兄弟領到二老跟前,老夫人眼睛還是腫的,偷偷拭著眼淚。她把蕭丹生領到花園的石凳上坐著,老王爺帶著蕭青行進了靜室。
老夫人摒退下人,對著兒子哭:「你哥哥不是你親哥哥。」說著,把個中詳情一一道來。
老王爺把房門一鎖,長嘆數聲:「丹生畢竟是你弟弟,有什麽糊塗的地方,睜隻眼閉隻眼就過去了。」夫人說:「他有他的煩心事,沒義務事事讓著你。」老王爺說:「他本性不壞,你多讓讓他。」
夫人說:「對著他,你就學那君君臣臣。」
老王爺說:「你就當他是你親弟弟。」
兩位老人家一位曉之以理,一位動之以情,把好壞說盡了,才領著兩個孩子見面。蕭青行面無表情地跟在老王爺後面,遠遠看見夫人領著一個穿著朱紅大氅的娃娃進來,黑如點漆的眼睛裡秋水不驚,不知道在想些什麽念頭。
蕭丹生見了這人,先打了個哆嗦,然後才想起母親教的話,恭恭敬敬地行了個禮:「哥。」蕭青行哪裡知道老夫人勸了什麽話,聽到這聲喚,心裡先軟了三分,上前把他扶了起來。四人聚在一起,安安穩穩地吃完了一頓飯,蕭青行記得老王爺的叮囑,時不時給弟弟碗裡添幾筷子菜。
他每夾一筷子,蕭丹生就老老實實地道一次謝。下人從井裡把冰鎮的西瓜撈上來,剖開,兩個孩子並排坐著,吃起了瓜瓤,一副兄友弟恭的模樣。王爺夫人在旁邊看,臉上堆著笑,心裡像打翻了調料瓶,不知道是什麽滋味。
春去秋來,四季更替,中間隔了多少年。等又一個木桶被扔進井裡,舀起水裡冰鎮的西瓜,再費力地拉上來,井壁上的繩印已經有半指深了。
老王爺走的那天很安靜,他之前一直有些糊塗,那一天忽然清醒過來,眼睛湛然有神,聲音洪亮,坐在籐椅上,嚷嚷著口渴,想喝酒。下人把他最愛喝的酒罈從酒窖里捧出來,一路小跑著回到他跟前,卻發現老王爺已經去了,臉色還是紅潤的。
知道老王爺的死訊,夫人倒沒有哭,只是把老王爺的身後事,細細碎碎不厭其煩地叮囑了一遍,替他擦了身,換上壽衣,然後把兩個兒子叫到跟前。她抱著蕭丹生,揉著兒子的後腦勺,卻什麽都不說,就這樣抱了好一會,看到蕭青行安靜地站在門口,她笑了笑,走過去,也輕輕地抱了一下。
第二天,下人敲不開她的房門,是蕭丹生領著人撬開了鎖,見夫人躺在床上,也跟著去了。她穿著平日裡最喜歡的那身衣服,帶著釵環首飾,甚至還薄薄地施了一層胭脂水粉。
那一年,蕭梁兩國的爭端方始,戰況膠著,蕭王府兩位公子各領著一支隊伍殺了過去。
這場烽火,歷時三載,一點一滴的蠶食,才在梁國鑿開一個缺口。兩人率領的大軍攜江河之怒席捲而下,不到半個月,就兵臨宣州城下。兩支軍隊合為一股,那兩名刺客來襲之時,蕭丹生正沖在最前面。
劍光如長虹貫日,寒氣森然。蕭青行反應極快,橫劍擋下刺向自己的一招,緊接著飛身撲救,擋在蕭丹生身前。蕭丹生這才拔劍出鞘,和刺客戰成一團,左右侍衛隨即簇擁而上。將那兩名刺客斃於馬下。
蕭丹生回頭的時候,看見蕭青行捂著左臂,鮮血滴滴答答地淌了下來。
一個心裡想著,這人要真作了皇帝,我就盡力輔佐,好報了今日的恩情。
一個心裡想的卻是,這人是我弟弟。
至於後來的後來,一個說:「我敬了你這麽多年,大小變故,哪一次不是盡力輔佐?」一個冷笑:「從小到大你占盡好處,這一回,我不讓了。」說著說著就橫刀相向。
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丹青劫 番外-緣 (3P,H,慎入)
我坐在田壟上,聞著稻麥若有似無的香氣,雨過天晴時朦朧的霧色,滋潤著芬芳的泥土。故人的骨灰被葬在花田,因為他們在此,我離不開這裡。
我手裡拿著小刀,劈著竹片,空谷無人。
那個人把種子撒進田裡,收割金黃色的稻穗,他種下青綠色的小樹,看著它們抽枝和結果。我看著他劈開柴木,一個人建起木屋茅房,然後東西逐漸多了,桌椅瓢盆,然後有了生氣,黃狗耕牛。他犁開田畝,引來活水,我這半生夢,逐漸鮮活的矗立在我眼前。
那人卻一直不肯跟我說話,躺在離我最遠的隴地上淺眠。
他偶爾往我碗裡夾肉,偶爾幫我做幾個風車,偶爾會有野果,藏在他暗紅色的袖子裡,然後在清晨的時候突然出現在我的床前。我夢見他坐在床頭看我,後來我徹夜等他,他不來,我不肯求。
俯仰寒暑,轉瞬春秋。
我回頭的時候,看到另一個人靜靜站在樹下。
我記得那年,羈旅風塵,終於尋訪到這一處世外桃源,這個人,卻並不歡喜。他獨自坐在瓦下,用麥稈在土上書寫,長篇累牘,記載支離破碎的記憶片斷,但沒有門窗的陋室,時常有微風吹亂地上的土痕。後來有了文房四寶,我就時常看到滿室廢紙,墨跡縱橫在白紙上。他不讓我看,我也猜得出。
想必是滿紙荒唐。
一句話,一個字,所有在空白記憶里突然閃過的——他每天會問我幾句前言不搭後語的痴言,我有時候如實以告,有時候信口胡編,看著他來去匆匆的背影,心裡不再有喜悅。
數月前,這男子,突然打包了行李,說要走。估計是要去找那個虛構出來的故園,又或是要去尋訪愛人的墳冢。我坐在樹上,垂首看他,我不攔。青問我:“你說,村莊外面有果林,是真的嗎?”
我點頭。
“你說,我喜歡的人死了,也是真的……”
我側過頭去,不再理他。他拿著包袱,看上去落魄潦倒,只有容顏俊美如兮,他跟我說:“我走了,大概,以後不會再見。”
我微笑,朝他揮手。他眼裡似乎有痛,但除此之外,更多的是空白。他過去,也許真想過要和我在一起,但現在,他已忘了。
他後來真的出去了,這段山路,便像是一個巨大的迷陣,葳蕤樹林,重重複復,猿猱愁渡,禽鳥空旋。除了蕭丹生,再無問津人。我有數月沒見過他,直到一次月圓,我午夜驚醒,看到這人站在床前,手臂上布滿被荊棘條劃出的血痕。
他說:“我一直……在找回來的路,找了很久。差一點……再見不到你。”
我低聲笑,“那不是很好?”
我心裡難過,想站起來,他卻按著我,表情竟是傷心,“我以前……真的不認識你嗎?”
這煌煌月色,流淌一地,我竟然有些厭倦了不斷的騙他。他的手遠比我想像中用力,他輕聲道:“你總是騙我,如果我真的是種地的,哪來的這一身武藝。”他擒拿手使出來,痛得我悶哼一聲,他以前似乎更知下手的分寸。
這個時候,有人站在門口,擋住了滿地清輝。我們兩個扭成一團,姿勢多少有些尷尬。我用力掙紮起來。那人轉身要走,我忍不住叫他。
“丹哥哥——”
我聽見他叫我,腳下頓了頓,一時竟不知是留還是走。數月不見,我哥看上去似乎更加沉默鬱郁了。月色如水,照我華廳,遠處被風吹動的稻禾在清輝中如流淌的白銀。
我從袖中掏出幾枚野果,鮮紅欲滴的。它們長在絕壁上,被我偶爾窺見了,採擷下來。這地方一片窮山惡水,除了這些些微清甜的果子,我再想不到別的,能讓他歡喜。
我把野果放在桌上,聽見自己說,“隨你們。”我想必是在微笑,不然他不會這般驚慌。走出門口,他還遠遠跟在身後。我在溪水旁撈起冰鎮數日的酒瓮,敲碎封泥,欲飲。他跑過來拉著我,輕聲問:“我陪你?”
沒過幾個回合,還沒分出勝負,蕭青行轉身就走,另一個傻乎乎地哇哇叫著,追著他跑。兩人一直從院裡奔出來,穿過長廊,拐過牆角的時候,蕭青行成竹在胸地跳了一大步。那傻小子沒反應過來,還在往前沖,左腳正好踩到屋裡捕耗子用的耗子夾上,登時慘叫了一聲,眼淚糊了滿臉。
這一哭把府中上上下下都驚動了。下人小心地把獸夾掰開,丫鬟在旁邊看著,一邊抽氣一邊哄,蕭老王爺把兒子抱起來,拿皇上賞的貢品傷藥敷在傷口上,剛把紗布裹好,夫人熬的補湯就送到了嘴邊。
過了半個月,這小子傷是養好了,可見到蕭青行就直打哆嗦,只要沒人攔著,每回都是一副又怕又恨的表情,瞪著兩隻溜圓的黑眼睛,掉頭就跑。兩個人就這樣平平淡淡地長到八九歲,開始讀書識字習武強身。
蕭老王爺見勢頭不對,和夫人秉燭夜談了一宿。第二天,下人把兩兄弟領到二老跟前,老夫人眼睛還是腫的,偷偷拭著眼淚。她把蕭丹生領到花園的石凳上坐著,老王爺帶著蕭青行進了靜室。
老夫人摒退下人,對著兒子哭:「你哥哥不是你親哥哥。」說著,把個中詳情一一道來。
老王爺把房門一鎖,長嘆數聲:「丹生畢竟是你弟弟,有什麽糊塗的地方,睜隻眼閉隻眼就過去了。」夫人說:「他有他的煩心事,沒義務事事讓著你。」老王爺說:「他本性不壞,你多讓讓他。」
夫人說:「對著他,你就學那君君臣臣。」
老王爺說:「你就當他是你親弟弟。」
兩位老人家一位曉之以理,一位動之以情,把好壞說盡了,才領著兩個孩子見面。蕭青行面無表情地跟在老王爺後面,遠遠看見夫人領著一個穿著朱紅大氅的娃娃進來,黑如點漆的眼睛裡秋水不驚,不知道在想些什麽念頭。
蕭丹生見了這人,先打了個哆嗦,然後才想起母親教的話,恭恭敬敬地行了個禮:「哥。」蕭青行哪裡知道老夫人勸了什麽話,聽到這聲喚,心裡先軟了三分,上前把他扶了起來。四人聚在一起,安安穩穩地吃完了一頓飯,蕭青行記得老王爺的叮囑,時不時給弟弟碗裡添幾筷子菜。
他每夾一筷子,蕭丹生就老老實實地道一次謝。下人從井裡把冰鎮的西瓜撈上來,剖開,兩個孩子並排坐著,吃起了瓜瓤,一副兄友弟恭的模樣。王爺夫人在旁邊看,臉上堆著笑,心裡像打翻了調料瓶,不知道是什麽滋味。
春去秋來,四季更替,中間隔了多少年。等又一個木桶被扔進井裡,舀起水裡冰鎮的西瓜,再費力地拉上來,井壁上的繩印已經有半指深了。
老王爺走的那天很安靜,他之前一直有些糊塗,那一天忽然清醒過來,眼睛湛然有神,聲音洪亮,坐在籐椅上,嚷嚷著口渴,想喝酒。下人把他最愛喝的酒罈從酒窖里捧出來,一路小跑著回到他跟前,卻發現老王爺已經去了,臉色還是紅潤的。
知道老王爺的死訊,夫人倒沒有哭,只是把老王爺的身後事,細細碎碎不厭其煩地叮囑了一遍,替他擦了身,換上壽衣,然後把兩個兒子叫到跟前。她抱著蕭丹生,揉著兒子的後腦勺,卻什麽都不說,就這樣抱了好一會,看到蕭青行安靜地站在門口,她笑了笑,走過去,也輕輕地抱了一下。
第二天,下人敲不開她的房門,是蕭丹生領著人撬開了鎖,見夫人躺在床上,也跟著去了。她穿著平日裡最喜歡的那身衣服,帶著釵環首飾,甚至還薄薄地施了一層胭脂水粉。
那一年,蕭梁兩國的爭端方始,戰況膠著,蕭王府兩位公子各領著一支隊伍殺了過去。
這場烽火,歷時三載,一點一滴的蠶食,才在梁國鑿開一個缺口。兩人率領的大軍攜江河之怒席捲而下,不到半個月,就兵臨宣州城下。兩支軍隊合為一股,那兩名刺客來襲之時,蕭丹生正沖在最前面。
劍光如長虹貫日,寒氣森然。蕭青行反應極快,橫劍擋下刺向自己的一招,緊接著飛身撲救,擋在蕭丹生身前。蕭丹生這才拔劍出鞘,和刺客戰成一團,左右侍衛隨即簇擁而上。將那兩名刺客斃於馬下。
蕭丹生回頭的時候,看見蕭青行捂著左臂,鮮血滴滴答答地淌了下來。
一個心裡想著,這人要真作了皇帝,我就盡力輔佐,好報了今日的恩情。
一個心裡想的卻是,這人是我弟弟。
至於後來的後來,一個說:「我敬了你這麽多年,大小變故,哪一次不是盡力輔佐?」一個冷笑:「從小到大你占盡好處,這一回,我不讓了。」說著說著就橫刀相向。
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丹青劫 番外-緣 (3P,H,慎入)
我坐在田壟上,聞著稻麥若有似無的香氣,雨過天晴時朦朧的霧色,滋潤著芬芳的泥土。故人的骨灰被葬在花田,因為他們在此,我離不開這裡。
我手裡拿著小刀,劈著竹片,空谷無人。
那個人把種子撒進田裡,收割金黃色的稻穗,他種下青綠色的小樹,看著它們抽枝和結果。我看著他劈開柴木,一個人建起木屋茅房,然後東西逐漸多了,桌椅瓢盆,然後有了生氣,黃狗耕牛。他犁開田畝,引來活水,我這半生夢,逐漸鮮活的矗立在我眼前。
那人卻一直不肯跟我說話,躺在離我最遠的隴地上淺眠。
他偶爾往我碗裡夾肉,偶爾幫我做幾個風車,偶爾會有野果,藏在他暗紅色的袖子裡,然後在清晨的時候突然出現在我的床前。我夢見他坐在床頭看我,後來我徹夜等他,他不來,我不肯求。
俯仰寒暑,轉瞬春秋。
我回頭的時候,看到另一個人靜靜站在樹下。
我記得那年,羈旅風塵,終於尋訪到這一處世外桃源,這個人,卻並不歡喜。他獨自坐在瓦下,用麥稈在土上書寫,長篇累牘,記載支離破碎的記憶片斷,但沒有門窗的陋室,時常有微風吹亂地上的土痕。後來有了文房四寶,我就時常看到滿室廢紙,墨跡縱橫在白紙上。他不讓我看,我也猜得出。
想必是滿紙荒唐。
一句話,一個字,所有在空白記憶里突然閃過的——他每天會問我幾句前言不搭後語的痴言,我有時候如實以告,有時候信口胡編,看著他來去匆匆的背影,心裡不再有喜悅。
數月前,這男子,突然打包了行李,說要走。估計是要去找那個虛構出來的故園,又或是要去尋訪愛人的墳冢。我坐在樹上,垂首看他,我不攔。青問我:“你說,村莊外面有果林,是真的嗎?”
我點頭。
“你說,我喜歡的人死了,也是真的……”
我側過頭去,不再理他。他拿著包袱,看上去落魄潦倒,只有容顏俊美如兮,他跟我說:“我走了,大概,以後不會再見。”
我微笑,朝他揮手。他眼裡似乎有痛,但除此之外,更多的是空白。他過去,也許真想過要和我在一起,但現在,他已忘了。
他後來真的出去了,這段山路,便像是一個巨大的迷陣,葳蕤樹林,重重複復,猿猱愁渡,禽鳥空旋。除了蕭丹生,再無問津人。我有數月沒見過他,直到一次月圓,我午夜驚醒,看到這人站在床前,手臂上布滿被荊棘條劃出的血痕。
他說:“我一直……在找回來的路,找了很久。差一點……再見不到你。”
我低聲笑,“那不是很好?”
我心裡難過,想站起來,他卻按著我,表情竟是傷心,“我以前……真的不認識你嗎?”
這煌煌月色,流淌一地,我竟然有些厭倦了不斷的騙他。他的手遠比我想像中用力,他輕聲道:“你總是騙我,如果我真的是種地的,哪來的這一身武藝。”他擒拿手使出來,痛得我悶哼一聲,他以前似乎更知下手的分寸。
這個時候,有人站在門口,擋住了滿地清輝。我們兩個扭成一團,姿勢多少有些尷尬。我用力掙紮起來。那人轉身要走,我忍不住叫他。
“丹哥哥——”
我聽見他叫我,腳下頓了頓,一時竟不知是留還是走。數月不見,我哥看上去似乎更加沉默鬱郁了。月色如水,照我華廳,遠處被風吹動的稻禾在清輝中如流淌的白銀。
我從袖中掏出幾枚野果,鮮紅欲滴的。它們長在絕壁上,被我偶爾窺見了,採擷下來。這地方一片窮山惡水,除了這些些微清甜的果子,我再想不到別的,能讓他歡喜。
我把野果放在桌上,聽見自己說,“隨你們。”我想必是在微笑,不然他不會這般驚慌。走出門口,他還遠遠跟在身後。我在溪水旁撈起冰鎮數日的酒瓮,敲碎封泥,欲飲。他跑過來拉著我,輕聲問:“我陪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