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頁
然後到了十七品究竟無我,到了究竟無我這一分,他告訴我們真正成佛的工具是什麼,世界上做任何一個東西,都要具備工具,我們要想成佛,工具是什麼?智慧!第一波羅密,即非第一波羅密,是名第一波羅密。你說,我智慧很高,自恃聰明,那你就是第一等笨人。怎麼樣才是第一等智慧呢?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到這個境界無思無慮,是第一波羅密。以這個方法來求佛,學佛,成佛,就對了。
佛開始已經告訴我們應無所住,到了第十七品,佛再次提起來,第二種說法,又說無住無相。空,無住,無相,是般若的三法印,也就是空,無相,無願,三個大要點。但是金剛經一字也不提空,既然無住無相了,自然空。空與不空,都是落兩邊的話,所以不提;只說無住無相。那麼到了無住,再重複吩咐我們,人生修道,證道,為什麼不能成佛?因為首先身見去不掉,總覺得有我,有這個身體,把身體看得很牢。去身見,去世間之見,把物質世界,空間的觀念,身體,佛土觀念,統統去掉。連西方極樂阿彌陀佛國土,東方藥師如來國土,以及世間法構成的世間國土觀念,統統去掉。換句話說,把所有時空的觀念,身心的觀念,統統放下,要這樣來修持才行。
第十八品一體同觀,三心不可得。第二種方法當中告訴我們,你要從自己心理上檢查,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不可得的也不可得,是名不可得,不可得就是不可得!
過去的已經過去,未來的還沒有來,我們剛說現在心,我們心裡想現在,已經沒有了,過去了,如夢如幻;所以說,我們眾生的煩惱,就是因為三心認不清楚。三心兩意的,就像剛才我說在理髮店那兩個老頭子,七十幾歲,七七八八的,喔唷,我還只二十幾歲,那早過去了。過去心不可得,他還要回想!
碰到老年人我是最怕的,只好靜靜的做聽眾。他說當年怎麼樣,過去怎麼樣怎麼樣,都是這樣。越老越想起當年事,我當年怎麼樣威風,怎麼漂亮,怎麼了不起。今天說一遍,過幾天來了他以為自己沒有說過,說的又是這一套。所以年輕人碰到老年人,天呀,實在受不了啊!我都受不了,何況年輕人。
老年人要有自處之道,老年人最大的毛病,思想上困在一個法相,只想當年,因為他不敢想明天,明天靠不住嘛!年輕人決不想當年,只想明天,明天又想明天。所以老年人跟年輕人坐在一起,一個光想過去,一個光想未來,怎麼能合得攏呢!所以我們修道的老年朋友們,年紀到了光想明天好了,明天沒有地方去,就去西方極樂世界嘛!永遠有明天,不要想過去,過去心不可得。
年輕人也要注意,未來心也不可得啊!你將來如何如何,你將來怎麼樣!你將來跟我一樣,也是老頭子!你將來難道不變成老頭子嗎?那你就很慘了,短命而去對不對?你要活久一點就一樣變成老頭子,一樣老太太。那個未來心不可得,不要去想它啦!
所以真正的佛法最現實,只有現在,現實,現在心不可得,心安理得,此心清淨的很,這就是佛法。三心不可得,隨時研究清楚,過去已過去,未來且莫算,剛說現在,現在已沒有了,那就很好嘛!
你們諸位打坐,說坐不下來,那才奇怪;兩腿沒有盤以前過去了,兩腿盤了以後,管它氣脈通不通,未來心不可得,現在就是盤腿,現在心不可得就好了,不就安下來了嗎?可是大家打坐修道,貪心大得很哪!專想那個未來不可得的,硬想得到它!想自己的臉要像阿彌陀佛那樣面如滿月,頭頂放光,這裡長個眼睛,三千大千世界都看得到,都是在那裡幻想!這不是自找麻煩嗎?
青年同學注意!我一聽到你們年輕人學佛,我頭就大了,先學做人,能把儒家四書五經做人之理通達了,成功了,學佛一定成功。像蓋房子一樣,先把基礎打好。人都沒有做好,你要學佛,你成了佛,我成什麼?要注意啊!要先學做人,人成了,就是成佛。佛法告訴你的就是這個道理,我所說的,可沒有違背金剛經任何要點。
三心不可得方法講清楚了,到了第二十二品無法可得分,無法可得,又對你重複說一道,不住一切法相,你有法可得,住於法相,已經不是道了。是無法無得!
二十六品法身非相,告訴你色相空,佛說一個偈子,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他嚴重的指出來,一般學佛修道的大毛病,不是以色求道,就是以音聲求道。佛告訴你這種觀念,這種方法都是邪道,不能見如來,永遠不能成就。
接著就是第二十七品無斷無滅分,佛法沒有說空,也沒有說斷滅見的空,所以,空觀與斷滅見都不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法不說斷滅相。
然後最重要的到了,就是三十品一合理相分,如來本體,體相用,成佛之道,法身、報身、化身的道理,一合相的道理。佛固然並不說斷滅相的空,但是,他也不說世間相的有,有是幻有,空是真空。真空不是沒有,因其真空,所以能起幻有世界,是偶然暫時存在的世界。一切有是暫時的,並不是沒有,但不是畢竟,而是「畢竟空,勝義有」,並沒有說畢竟有,勝義空。空是一個境界,一個作用。
佛開始就講,一個人學佛發願,使一切眾生皆入涅盤,度一切眾生,實在沒有一個眾生可度的。為什麼?眾生自性自度,所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如如不動,不住法相。他為什麼說眾生沒有一個是所度,都是靠自性自度的呢?你教書久了就了解,教千千萬萬個學生,那一個學生將來學問好,都是他自性自度的,你教他不過是剌激他一下,使他自己的智慧打開而已。千萬不要以為是老師那裡傳了一個咒子,就像針灸的那一針,穴道扎對,就不痛了。他不痛不是你那個針多麼靈光,而是他的氣血走通了,他自己的氣血。所以,那是智慧的傳授,佛說沒有度人;度盡一切眾生,他說沒有一個眾生是他度的,自性自度,個個都是佛,只要你平實的去做。
怎麼樣平實的去做呢?金剛經開始就告訴你,怎麼樣叫修行?不要忘記了開頭,第一品穿衣、吃飯、洗腳、睡覺,就是規規矩矩做人,老老實實做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都說完了。他開頭自己擺一個榜樣給你看,他自己穿上衣服,化緣、吃飯,吃完了,洗了泥巴腳,敷座而坐。也沒有一個學生把他位置鋪好,是他自己來安置,弄弄好,敷坐,把位置拍拍平,然後自己上去坐。
剛剛弄好,吃飽了想休息,那個學生須菩提不讓他休息,就來問問題了。他肚子還沒有消化,只好開始說法,說到今天晚上,總算說完了,這一本金剛經就圓滿了。
後 記
有機緣整理懷師所講的金剛經,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幸事,自己獲益之多,真是不可說,不可說。
很多年前,在一個十多人的社會賢達聚會場合,懷師也講過金剛經;當時由李淑君同學記錄整理,發表於人文世界,後來又集印出版,書名是「金剛經別講」。
這本「金剛經別講」出版後,懷師曾囑老古公司的負責人,不可再印;但是由於此書頗受青年人的歡迎,所以又一直印了不少次。那時,懷師人在國外(由此也看出作老師的無奈)。
佛開始已經告訴我們應無所住,到了第十七品,佛再次提起來,第二種說法,又說無住無相。空,無住,無相,是般若的三法印,也就是空,無相,無願,三個大要點。但是金剛經一字也不提空,既然無住無相了,自然空。空與不空,都是落兩邊的話,所以不提;只說無住無相。那麼到了無住,再重複吩咐我們,人生修道,證道,為什麼不能成佛?因為首先身見去不掉,總覺得有我,有這個身體,把身體看得很牢。去身見,去世間之見,把物質世界,空間的觀念,身體,佛土觀念,統統去掉。連西方極樂阿彌陀佛國土,東方藥師如來國土,以及世間法構成的世間國土觀念,統統去掉。換句話說,把所有時空的觀念,身心的觀念,統統放下,要這樣來修持才行。
第十八品一體同觀,三心不可得。第二種方法當中告訴我們,你要從自己心理上檢查,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不可得的也不可得,是名不可得,不可得就是不可得!
過去的已經過去,未來的還沒有來,我們剛說現在心,我們心裡想現在,已經沒有了,過去了,如夢如幻;所以說,我們眾生的煩惱,就是因為三心認不清楚。三心兩意的,就像剛才我說在理髮店那兩個老頭子,七十幾歲,七七八八的,喔唷,我還只二十幾歲,那早過去了。過去心不可得,他還要回想!
碰到老年人我是最怕的,只好靜靜的做聽眾。他說當年怎麼樣,過去怎麼樣怎麼樣,都是這樣。越老越想起當年事,我當年怎麼樣威風,怎麼漂亮,怎麼了不起。今天說一遍,過幾天來了他以為自己沒有說過,說的又是這一套。所以年輕人碰到老年人,天呀,實在受不了啊!我都受不了,何況年輕人。
老年人要有自處之道,老年人最大的毛病,思想上困在一個法相,只想當年,因為他不敢想明天,明天靠不住嘛!年輕人決不想當年,只想明天,明天又想明天。所以老年人跟年輕人坐在一起,一個光想過去,一個光想未來,怎麼能合得攏呢!所以我們修道的老年朋友們,年紀到了光想明天好了,明天沒有地方去,就去西方極樂世界嘛!永遠有明天,不要想過去,過去心不可得。
年輕人也要注意,未來心也不可得啊!你將來如何如何,你將來怎麼樣!你將來跟我一樣,也是老頭子!你將來難道不變成老頭子嗎?那你就很慘了,短命而去對不對?你要活久一點就一樣變成老頭子,一樣老太太。那個未來心不可得,不要去想它啦!
所以真正的佛法最現實,只有現在,現實,現在心不可得,心安理得,此心清淨的很,這就是佛法。三心不可得,隨時研究清楚,過去已過去,未來且莫算,剛說現在,現在已沒有了,那就很好嘛!
你們諸位打坐,說坐不下來,那才奇怪;兩腿沒有盤以前過去了,兩腿盤了以後,管它氣脈通不通,未來心不可得,現在就是盤腿,現在心不可得就好了,不就安下來了嗎?可是大家打坐修道,貪心大得很哪!專想那個未來不可得的,硬想得到它!想自己的臉要像阿彌陀佛那樣面如滿月,頭頂放光,這裡長個眼睛,三千大千世界都看得到,都是在那裡幻想!這不是自找麻煩嗎?
青年同學注意!我一聽到你們年輕人學佛,我頭就大了,先學做人,能把儒家四書五經做人之理通達了,成功了,學佛一定成功。像蓋房子一樣,先把基礎打好。人都沒有做好,你要學佛,你成了佛,我成什麼?要注意啊!要先學做人,人成了,就是成佛。佛法告訴你的就是這個道理,我所說的,可沒有違背金剛經任何要點。
三心不可得方法講清楚了,到了第二十二品無法可得分,無法可得,又對你重複說一道,不住一切法相,你有法可得,住於法相,已經不是道了。是無法無得!
二十六品法身非相,告訴你色相空,佛說一個偈子,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他嚴重的指出來,一般學佛修道的大毛病,不是以色求道,就是以音聲求道。佛告訴你這種觀念,這種方法都是邪道,不能見如來,永遠不能成就。
接著就是第二十七品無斷無滅分,佛法沒有說空,也沒有說斷滅見的空,所以,空觀與斷滅見都不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法不說斷滅相。
然後最重要的到了,就是三十品一合理相分,如來本體,體相用,成佛之道,法身、報身、化身的道理,一合相的道理。佛固然並不說斷滅相的空,但是,他也不說世間相的有,有是幻有,空是真空。真空不是沒有,因其真空,所以能起幻有世界,是偶然暫時存在的世界。一切有是暫時的,並不是沒有,但不是畢竟,而是「畢竟空,勝義有」,並沒有說畢竟有,勝義空。空是一個境界,一個作用。
佛開始就講,一個人學佛發願,使一切眾生皆入涅盤,度一切眾生,實在沒有一個眾生可度的。為什麼?眾生自性自度,所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如如不動,不住法相。他為什麼說眾生沒有一個是所度,都是靠自性自度的呢?你教書久了就了解,教千千萬萬個學生,那一個學生將來學問好,都是他自性自度的,你教他不過是剌激他一下,使他自己的智慧打開而已。千萬不要以為是老師那裡傳了一個咒子,就像針灸的那一針,穴道扎對,就不痛了。他不痛不是你那個針多麼靈光,而是他的氣血走通了,他自己的氣血。所以,那是智慧的傳授,佛說沒有度人;度盡一切眾生,他說沒有一個眾生是他度的,自性自度,個個都是佛,只要你平實的去做。
怎麼樣平實的去做呢?金剛經開始就告訴你,怎麼樣叫修行?不要忘記了開頭,第一品穿衣、吃飯、洗腳、睡覺,就是規規矩矩做人,老老實實做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都說完了。他開頭自己擺一個榜樣給你看,他自己穿上衣服,化緣、吃飯,吃完了,洗了泥巴腳,敷座而坐。也沒有一個學生把他位置鋪好,是他自己來安置,弄弄好,敷坐,把位置拍拍平,然後自己上去坐。
剛剛弄好,吃飽了想休息,那個學生須菩提不讓他休息,就來問問題了。他肚子還沒有消化,只好開始說法,說到今天晚上,總算說完了,這一本金剛經就圓滿了。
後 記
有機緣整理懷師所講的金剛經,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幸事,自己獲益之多,真是不可說,不可說。
很多年前,在一個十多人的社會賢達聚會場合,懷師也講過金剛經;當時由李淑君同學記錄整理,發表於人文世界,後來又集印出版,書名是「金剛經別講」。
這本「金剛經別講」出版後,懷師曾囑老古公司的負責人,不可再印;但是由於此書頗受青年人的歡迎,所以又一直印了不少次。那時,懷師人在國外(由此也看出作老師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