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頁
王位。
看著從朝堂之上走來的德宗帝,左毓之黯黑的眸底閃過一絲幽光,他朝前微跨一步,拱手道:“聞人昊蒼一直是臣弟身邊的親信,此次他的所作所為……”
話到一半,他眉頭一蹙輕嘆了口氣繼續道:“果真是叫臣弟看錯了人。”
德宗帝背手而立,語氣嚴峻不失凜然之氣,“你可知朝上有多少雙眼睛在盯著毓王府。”
他本不願將朝堂之事多說與自己二弟聽,只不過現在倒連他自己也分不清這二弟究竟是善是惡。
“臣弟知曉。”左毓之抿唇頓了頓,繼而緊了緊拳頭正色道,“身正不怕影斜,臣弟根本無懼流言。”
“你還是這副率性性子。”德宗帝淡淡看了他一眼,緩緩轉過了身去,只留下左毓之一人站著原地。
“皇兄……”左毓之欲言又止。
“毓王府出了聞人這件事,滿朝文武百官已經視你為眼中釘,即便你心正身正,在他們看來恐怕也難逃其咎。”德宗帝深吸了一口氣,手中捻著的佛珠也跟著停了下來,“朕恐……”
此時,左毓之轉身迅速走到德宗帝跟前,打斷了他的話,道:“皇兄不信臣弟?”
毫無波瀾的臉上看不出一絲一毫的表情,德宗帝合著雙眼指尖捻著珠串,沒有作聲。
先前,他也曾給二弟留過信任,可直覺告訴他,現在的毓左毓之也許已經變了。
不是不相信,是實在是難以讓他相信。
昨日,慈寧宮遭遇夜襲之前,德宗帝意外得知,梅園那夜與文子憐見面的黑衣人,並非是蘇平。
劉玄林經過查詢那夜官員的進宮出入登記簿,文書中寫得清清楚楚,傍晚申時蘇平就已離開了紫禁城,此後便再無其他文字記錄。
宮中向來有羽林軍巡邏看守,梅園又是後宮之所,出入此地的人如果定要細細調查起來,那倒也不難。
德宗帝雖懷疑蘇平,但卻依舊想查清那夜究竟是誰私會了文子憐,於是他便悄悄將此事向劉玄林吩咐了下去。
不過,昨日劉玄林給他的答覆卻令他心頭駭然一震。
宮裡的宮女太監眾口一詞,那日出現在御花園的人,如果沒有看錯,應該就是左毓之。
可左毓之與文子憐……
他們又會是什麼關係呢?
德宗帝腦海中的思緒止不住凌亂,他慢慢睜開眼眸,只見眼前這位面容俊朗的少年正神色緊張地望著他。
他還記得,左毓之曾是他在這深宮大院內唯一深交的玩伴。
即便當時蕭皇后不止一次告誡他,後宮裡頭的人爾虞我詐、人心叵測。
妃嬪之間尚且斗個你死我活,更何況是涉及到立儲位的皇子了。
知己實在難求,但是所幸他求到了。
說來也巧了,左毓之的性子與他正好是陰陽兩極,但正是這樣交錯的性格,才讓他們成為了莫逆之交。
但左毓之的與世無爭也註定了他這一生的平平淡淡,而德宗帝卻與他不同,向來好勝的他也終於實現了自己的理想,做了一國之君。
所以,難道而今,欺他、背他、害他的人,會是左毓之嗎?
德宗帝下了眉頭,終於開了口:“二弟,朕最後問你一句,近來發生的事當真皆與你無關?”
聽德宗帝的語氣似乎依然是懷疑著自己,左毓之雲淡風輕淺淺一笑,“皇兄若是不信臣弟,那便治臣弟的罪罷。”
“就按那些大臣所說的。”
德宗帝了解左毓之的為人,也知曉自己這二弟並非不懂他的想法。
“朝堂上想要壓制你的官員只會越來越多。”他轉身背過左毓之道,“朕雖處中立,聞人一事還未查明之前,朕不會損你分毫。”
“但若是你當真犯下過錯,休怪朕不念及手足之情。”
見德宗帝一揮衣袖欲要離去,邊上的劉玄林當即護了上去。
此刻,身後的左毓之雖看不出臉上作何表情,但唯一可知的是。
未來,雷鳴乍現,風雨欲襲。
乾清宮外,德宗帝邊走邊想,若是二弟真與文子憐有私情,那麼蘇平頂多算是她的刀,可為什麼總覺得少了點什麼。
少了點什麼呢?
正欲抬起的腳忽地停在了半空,德宗帝心頭一怔轉身對著劉玄林問道:“劉玄林,朕問你,賑災大典那日,替朕與毓王端粥的人是誰?”
劉玄林側頭沉思片刻回答道:“老奴依稀記得,似乎是蘇平。”
“蘇平。”德宗帝閉眼沉吟著。
如果沒有記錯,在他的印象里好像確實是蘇平將兩個鑲金紫砂小碗端給了自己與左毓之。
但是,下毒者為李文炳,知道毒藥在哪個碗裡的也是李文炳,而蘇平又是怎麼知道哪一碗粥是有毒的,還剛好就巧不巧將毒粥遞給了毓王?
這麼一想,追溯到文乾曜下台前,蘇平與李文炳曾同時一舉揭發文乾曜,想來蘇平與李文炳應該也是串通一氣的。
但似乎整件事裡總有些奇怪,卻又奇怪的令他說不上來。
良久,德宗帝負手緩緩背過身去。
“劉玄林,再去替我好好查查賑災大典的案子。”
看著從朝堂之上走來的德宗帝,左毓之黯黑的眸底閃過一絲幽光,他朝前微跨一步,拱手道:“聞人昊蒼一直是臣弟身邊的親信,此次他的所作所為……”
話到一半,他眉頭一蹙輕嘆了口氣繼續道:“果真是叫臣弟看錯了人。”
德宗帝背手而立,語氣嚴峻不失凜然之氣,“你可知朝上有多少雙眼睛在盯著毓王府。”
他本不願將朝堂之事多說與自己二弟聽,只不過現在倒連他自己也分不清這二弟究竟是善是惡。
“臣弟知曉。”左毓之抿唇頓了頓,繼而緊了緊拳頭正色道,“身正不怕影斜,臣弟根本無懼流言。”
“你還是這副率性性子。”德宗帝淡淡看了他一眼,緩緩轉過了身去,只留下左毓之一人站著原地。
“皇兄……”左毓之欲言又止。
“毓王府出了聞人這件事,滿朝文武百官已經視你為眼中釘,即便你心正身正,在他們看來恐怕也難逃其咎。”德宗帝深吸了一口氣,手中捻著的佛珠也跟著停了下來,“朕恐……”
此時,左毓之轉身迅速走到德宗帝跟前,打斷了他的話,道:“皇兄不信臣弟?”
毫無波瀾的臉上看不出一絲一毫的表情,德宗帝合著雙眼指尖捻著珠串,沒有作聲。
先前,他也曾給二弟留過信任,可直覺告訴他,現在的毓左毓之也許已經變了。
不是不相信,是實在是難以讓他相信。
昨日,慈寧宮遭遇夜襲之前,德宗帝意外得知,梅園那夜與文子憐見面的黑衣人,並非是蘇平。
劉玄林經過查詢那夜官員的進宮出入登記簿,文書中寫得清清楚楚,傍晚申時蘇平就已離開了紫禁城,此後便再無其他文字記錄。
宮中向來有羽林軍巡邏看守,梅園又是後宮之所,出入此地的人如果定要細細調查起來,那倒也不難。
德宗帝雖懷疑蘇平,但卻依舊想查清那夜究竟是誰私會了文子憐,於是他便悄悄將此事向劉玄林吩咐了下去。
不過,昨日劉玄林給他的答覆卻令他心頭駭然一震。
宮裡的宮女太監眾口一詞,那日出現在御花園的人,如果沒有看錯,應該就是左毓之。
可左毓之與文子憐……
他們又會是什麼關係呢?
德宗帝腦海中的思緒止不住凌亂,他慢慢睜開眼眸,只見眼前這位面容俊朗的少年正神色緊張地望著他。
他還記得,左毓之曾是他在這深宮大院內唯一深交的玩伴。
即便當時蕭皇后不止一次告誡他,後宮裡頭的人爾虞我詐、人心叵測。
妃嬪之間尚且斗個你死我活,更何況是涉及到立儲位的皇子了。
知己實在難求,但是所幸他求到了。
說來也巧了,左毓之的性子與他正好是陰陽兩極,但正是這樣交錯的性格,才讓他們成為了莫逆之交。
但左毓之的與世無爭也註定了他這一生的平平淡淡,而德宗帝卻與他不同,向來好勝的他也終於實現了自己的理想,做了一國之君。
所以,難道而今,欺他、背他、害他的人,會是左毓之嗎?
德宗帝下了眉頭,終於開了口:“二弟,朕最後問你一句,近來發生的事當真皆與你無關?”
聽德宗帝的語氣似乎依然是懷疑著自己,左毓之雲淡風輕淺淺一笑,“皇兄若是不信臣弟,那便治臣弟的罪罷。”
“就按那些大臣所說的。”
德宗帝了解左毓之的為人,也知曉自己這二弟並非不懂他的想法。
“朝堂上想要壓制你的官員只會越來越多。”他轉身背過左毓之道,“朕雖處中立,聞人一事還未查明之前,朕不會損你分毫。”
“但若是你當真犯下過錯,休怪朕不念及手足之情。”
見德宗帝一揮衣袖欲要離去,邊上的劉玄林當即護了上去。
此刻,身後的左毓之雖看不出臉上作何表情,但唯一可知的是。
未來,雷鳴乍現,風雨欲襲。
乾清宮外,德宗帝邊走邊想,若是二弟真與文子憐有私情,那麼蘇平頂多算是她的刀,可為什麼總覺得少了點什麼。
少了點什麼呢?
正欲抬起的腳忽地停在了半空,德宗帝心頭一怔轉身對著劉玄林問道:“劉玄林,朕問你,賑災大典那日,替朕與毓王端粥的人是誰?”
劉玄林側頭沉思片刻回答道:“老奴依稀記得,似乎是蘇平。”
“蘇平。”德宗帝閉眼沉吟著。
如果沒有記錯,在他的印象里好像確實是蘇平將兩個鑲金紫砂小碗端給了自己與左毓之。
但是,下毒者為李文炳,知道毒藥在哪個碗裡的也是李文炳,而蘇平又是怎麼知道哪一碗粥是有毒的,還剛好就巧不巧將毒粥遞給了毓王?
這麼一想,追溯到文乾曜下台前,蘇平與李文炳曾同時一舉揭發文乾曜,想來蘇平與李文炳應該也是串通一氣的。
但似乎整件事裡總有些奇怪,卻又奇怪的令他說不上來。
良久,德宗帝負手緩緩背過身去。
“劉玄林,再去替我好好查查賑災大典的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