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一定很美。”

  “是啊,我還留著一片那時的葉子,送給你。”

  聞言,陸知非猶豫了一下。那對建木來說一定是很重要的東西,他怎麼好意思拿。商四的聲音卻在這時竄入他的腦海,“拿著吧,他給你東西表示真的很喜歡你。”

  陸知非這才點了點頭,或許是因為爸爸的緣故,他對樹木都抱有好感,容易親近。他伸出手,建木抖了抖枝幹,一片綠色的葉子就慢悠悠地脫落下來,掉進了陸知非的掌心。

  這大概是建木身上唯一一片綠葉了,葉子的脈絡還是金色的,很美。

  第136章 小雪天劍

  陸知非把樹葉小心收起,貼著胸口放好的時候,仿佛還能感受到葉子上傳來的溫度。那是讓人安心的、溫暖的感覺。

  與此同時九歌終於從他那繁雜的記憶中找到了關於採薇的部分,激動地讓陸知非和商四過去。

  “你們說的那個採薇是老道士的徒弟。”九歌說道:“說起來,在都廣之野格外熱鬧的那百年時光里,採薇是第一個來的,老道士是最後一個來的,師徒倆一個一個打頭一個打尾,就是順序跟年齡倒了一下。”

  老道士?採薇的師父?陸知非疑惑。

  九歌想起來陸知非並不知道老道士的事情,於是解釋了一通,最後又說道:“老道士是從崑崙山來的,四爺應該認識啊。”

  商四聽了他的描述,腦海中很快就浮現出一個人,“是崑崙山出陽觀的明塵子道長。”見陸知非看著他,他又加了一句,“出陽子是虞涯的師祖。”

  虞涯?陸知非微愣,但聯想到最後崑崙後山洞穴里的玉棺,一切的聯繫好像都合理了。採薇師出崑崙,所以最後才會想要帶柳生回崑崙山,把他關在那裡讓他思過。這或許也是他能想到的最後的保護方式,只要到了崑崙,柳生就安全了。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故事會是那樣的結局,而陸知非又很快想到了新的問題,“採薇既然是出陽觀的弟子,為什麼你剛開始沒認出他來?”

  在陸知非的印象里,商四對崑崙是很熟悉的。他知道虞涯,認識明塵子,怎麼會不知道明塵子的徒弟叫採薇?為什麼採薇又會出現在終南山的樓觀里?

  商四摸摸鼻子,道:“這我還真不知道,比起崑崙那個不粘人間煙火的地方,我更喜歡四處遊歷。不過老道以前是有過那麼一個不成器的小徒弟,據觀里其他人說,這徒弟有點兒離經叛道,後來離開了崑崙就再也沒過回去過了。觀里的人從來不在明塵子面前提起這個人,所以我也不知道這個人的名字。如果採薇真的是明塵子的徒弟,那他很有可能就是那個小徒弟。”

  “那他豈不就是虞涯的師叔?”陸知非道。

  “可以這麼說。”商四點頭,“我之前打聽過,採薇在遇到柳生之前,也才在終南山待了幾年,他並不是樓觀里的弟子。”

  聞言,陸知非的腦海里慢慢勾勒出一個逐漸飽滿的採薇形象。

  他沒有見過採薇,不知道這個讓柳生那麼執著的道士究竟長什麼樣子,他對陸知非來說更多的就是一個名字。

  可是在商四和九歌不斷互相補充的講述里,陸知非卻好像看到了一個跟他原本的想像中完全大相逕庭的採薇真人。

  “我能想起來的最早見到他的時候,都廣之野還沒什麼人,他就常坐在建木下,膝上放著把劍一個人在冥想。都廣之野很大,我經常帶著麟片到處跑,所以可能十天半個月才會回到建木這邊看一次,反正我每次走的時候他是什麼姿勢,我回來的時候,他基本上還是那個姿勢,變都不會變。”

  九歌還記得有一次,他沒忍住過去搭了個話,問他留在這裡做什麼,為什麼不走?

  採薇回答他說:“我在等人。”

  “哦。”九歌得了一個答案,也就沒有再管他。可是後來都廣之野陸陸續續來了很多人,每一個,都不是採薇等的那一個人。

  他看到採薇每次都抬頭去看,然後又安靜地閉上眼,次數多了,九歌也下意識地在意起來。下一個,會不會就是那個人了呢?

  後來老道士來了,當九歌看到一直坐在角落裡靜靜等候的採薇站起來走到老道士面前,恭敬地彎腰行禮叫師父的時候,九歌還以為老道士就是他要等的那個人。

  可是老道士也不是。

  這真的是一對奇怪的師徒,當時的九歌想。

  其他人都走了,就只剩他們兩個人對坐建木下,有時半天才說幾句話。然後你不走,我也不走。

  他們說的話也前言不搭後語的,在當時的九歌看來不甚明了。

  兩人在樹下枯坐七七四十九日,最後一日的時候,採薇對明塵子說:“師父,當年我離開崑崙的時候您曾經跟我說過,當我有朝一日也有了徒弟之後,我就能明白您說的話了。”

  明塵子乾枯的眼皮動了動,他睜開眼來看著自己已經長大成人了、變得越來越穩重了的小徒弟,“那你現在明白了嗎?”

  “我明白了。”採薇的聲音輕輕的,好似多說一句話都會耗掉他太多的力氣,“其實我之前還是不怎麼明白,至於再遇到您的那一刻,我就明白了。”

  明塵子的聲音也既輕且淡然,就如微風中建木樹葉的莎莎聲,他問:“為何?”

  “從前在山上時,我年少輕狂。您教我的那些道理我無法逐一參透,亦不能全部認同,您跟我說不妨出去看看,我以為您是要趕我走,於是我便賭氣般地離開了崑崙。直到我在世間淹留日久,看的事情多了,吃的苦也多了,才慢慢明白您說的話。只是那個時候我不再是無所顧忌的少年,想起從前的一些輕狂事便覺臉紅,更無臉面再回去。”

  從前是不願,後來是不敢,不知不覺歲月蹉跎。採薇最終還是回去了,卻不是以他想的那種方式。

  那時柳生因為殺了青盲山的少宗主而被追殺,殺人者償命,採薇懂這個道理。尤其青芒山還是個江湖宗派,更奉行這個不二法則。

  但是採薇了解自己徒弟,他雖跟著自己修習,但天資一般,又因為治療腿疾耽擱了很長一段時間,所以修為比那個少宗主要低很多。他若真殺了對方,其中必有蹊蹺。

  採薇一心想要查明真相,為此去拜託自己的好友秋陽道長幫忙,四處奔走。後來他查明真相,知道那位少宗主曾計劃在下月秋令時殺害萬法寺了凡大師,以奪取某件由萬法寺掌管的秘寶,而了凡大師曾在雲遊時救助過柳生的父母,於柳生有恩,於是柳生設計阻撓。

  少宗主計劃泡湯,便恨上了柳生,處處陷害。兩人幾次鬥法,柳生都因為勢單力薄而落敗,直至最後一次,柳生設套,一舉殺之。

  得知真相後的採薇並沒有鬆一口氣,無論如何,柳生殺了人,他就不再占理。況且,那位少宗主意圖殺害了凡大師之事已經死無對證,相關的人也早被滅了口。沒有發生的事情,如何證明它的存在?

  就連了凡大師都不曾知道柳生在暗處幫過他,青芒山更不會承認他們自己的齷齪。

  採薇是痛心而無奈的。

  他痛心於柳生竟不願把這件事告訴自己,而是直接下手殺人,且手段狠毒。

  更痛心於自己身為他的師父,光顧著整日追求大道,竟連徒弟發生了這樣大的事情都不知道。教不嚴,師之惰。如果柳生有錯,那他也有錯。

  採薇一心想要回護柳生,於是便只能採用最後一個辦法——帶柳生回崑崙。他那時打算得很好,他想把柳生暫時關在崑崙,讓他冷靜下來。等到他把外面的事情解決了,再回去慢慢開導柳生,將他引回正路。

  柳生是他唯一的弟子,對於採薇來說,無論他再怎麼犯錯,都不捨得丟棄。

  於是採薇又回到了崑崙,那個他以為再也回不去的地方。他跪在觀前,請求師父打開山門,讓柳生能留在崑崙。

  太陽落了又升,採薇在觀前跪了三個日落,出陽觀的大門才終於在他面前緩緩打開。

  他的師父沒有出現,可伏在地上叩拜的採薇知道,師父一定在某個地方看著他。正如他對柳生一樣,他的師父也還在等他回來。

  採薇連叩三個響頭,卻沒有入觀,而是直接帶著柳生去了後山。他不願讓這俗世煩憂打擾到師父,等到一切都解決了,他再回來給師父賠罪。

  只是那時他忙忙碌碌,無暇他顧,所為不過柳生,卻也唯獨忽略了柳生。

  他誰都不想辜負,可到頭來誰都辜負了。

  他以為還能再說出口的話,還能再見到的人,都葬在崑崙的風雪裡。

  如今,他看著已經枯瘦如斯的師父,微微濕潤了眼眶,“師父,您還在等我回來嗎?”

  明塵子沒有回答,靜靜地抬頭看了一眼枯枝敗葉的建木,說道:“樹木總是在等春的發生,一年又一年,老樹走向衰敗,小樹長成大樹,此乃自然至理。”

  說著,他收回目光,看向採薇的目光里多了幾分柔和。正如採薇還是個孩童時一樣,無論糙木如何枯榮,有些東西都未曾改變。

  “師父……”採薇跪伏在地,聲音有些哽咽。

  “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明塵子微笑著打算他的話,“不成器的徒弟有個不成器的徒孫,這樣也挺好的。你已無需他人來渡你,為師這便先走一步了。”

  蒼老的聲音飄散在耳邊,採薇再抬頭時,曠野上颳起清風,師父已然魂歸天際。

  採薇踉蹌著站起來,抬頭看著建木之上的高高的天空,風吹著他用一根桃木簪綰著的鬆散的頭髮,也吹乾了他的眼眶。

  天地曠野,一派寂寥,唯余獸吼聲寥寥。

  他提起劍,忽然想舞清風一曲。

  從昏迷中醒來的柳生看著建木,忽然間好像看到了多年前舞劍的採薇。他沒有嚴謹地把亂發都一一束進冠內,沒有嚴肅地板著臉,流雲與風隨意地在他周身穿梭,過膝的糙葉也不能阻擋他隨性的腳步。

  而道道劍光掠向遠方,在大地上化作溪流,汩汩流淌。

  那是一套熟悉的劍法,卻有著跟以往不同的演練方式。

  柳生記得它,《小雪天劍》,師父鍾愛這一套劍法,可柳生怎麼練也練不好。因為他一直覺得,無論他如何練,大抵,都不如師父練得好看吧。

  如果能再下一場雪就好了,這套劍法在雪中最好看了。

  第137章 是光明啊

  劍舞最終又散了,散在迷濛的夜色里不可尋。柳生轉頭看向九歌,問:“師父他一直在這裡等我對不對?他現在在哪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