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劉意登基稱帝,整頓朝政,肅清朝綱,對被清華公主處決的朝臣後裔大肆封賞,對追隨清華公主的除了幾個處決後,其餘諸人均網開一面,既往不咎。

  對方嬛玉的母家也極盡安撫,方家在反清華公主時被斬殺殆盡,只有方嬛玉的一個同胞母弟逃了出去,劉意招了回來,封侯賜爵,算是對方嬛玉盡了一份心。

  毛鳳竹的母家是百年大族,死而不僵,當時分散逃脫的人卻多,劉意也一一論功行賞。

  顧蓉城的母家顧家,劉意尚未想出來什麼法子處置,顧蓉城已來負荊請罪,請求嚴懲。

  劉意默默地看著顧蓉城,察覺出她的真心實意,忽然憐惜她不過是庶女,從未受到家中厚待,反而被一再連累,又聽人說當日,她主動請纓陪著方嬛玉一同去,又將方嬛玉遺體背了回來,眼中忽然便有了淚。

  顧蓉城靜靜的跪在堂下,察覺了劉意異樣,她猛地抬起頭來,看到了劉意眼角的淚,那一瞬間,心便亂了。

  劉意親自將她扶起,攬在懷中,靜靜地一句話也沒有說,沒有承諾什麼,也沒有責備什麼。

  只是,隔日,便聽到顧尚書被罷官,歸老還鄉去了。

  顧蓉城站在宮牆之上,目送顧尚書一家離開京都,宮牆之上並看不到顧府情形,只是目視顧府的方向聊以安慰。

  自此後,她顧蓉城再沒有什麼依傍了。

  月迎仙 第三百零一章 大結局

  李挽瀾和殷七七回到京都,驚聞了方嬛玉死訊和清華公主被押入大牢的消息。

  殷七七沉默了半晌,道:“我要去看看公主。”

  如今,兩人與劉意都有了隔閡,只是想見清華公主必定要劉意允可。

  李挽瀾聽了,便道:“我去奏請便是,你在府中安待消息便可。”

  殷七七點了點頭,想了想,提筆寫下了一首晏殊的《浣溪沙》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閒離別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待墨跡干後,她輕輕折好,裝入信封之中,讓李挽瀾帶給劉意,能否見到清華公主,成敗皆在此一舉。

  果然,劉意沒有見李挽瀾,李挽瀾請太監將那首詞帶了進去。

  劉意將信扔在一旁,後來又忍不住賭氣似得拿起來看,這一看不得了,雙目立刻便紅了,他顫抖著將那信紙珍重的收起。

  殷七七,好你個殷七七!

  一旁小心伺候的大太監是新提拔上來的公公,還不能揣摩新皇的意思,覷著皇帝咬牙切齒,雙目通紅的樣子,說不清是歡喜還是恨,他默默的低了頭,記住了那寫信的人,定然是對皇帝極其特別的人。

  殷七七最終還是見到了清華公主,李挽瀾將她送了過去,便在牢房外等候。

  清華公主貴為公主,劉意並未苛待她,將她單獨關在一間牢房,房中簡素,清華公主一身道袍,頭上簡單的髮髻,面容清雅出塵。

  殷七七遠遠看了,心中一緊,如被針扎。

  她默默的站了半晌,直到清華公主淡淡的開口,“既然來了,怎麼不進來。”

  殷七七逼回了眼角的淚,揚起一個笑容,跨進了牢房。

  清華公主取出一個杯子,倒了些白水,道:“我早知你會來,一直在等你,這牢房簡素,沒什麼招待的,只能一碗清水待客,想來你也不在意。”

  這熟稔平淡的話,讓殷七七的眼淚再也關不住,她端起白水,遮掩住面容,眼淚流進了碗中,她就著淚將這碗白水喝了下去。

  清華公主輕輕一笑,道:“好不容易相見,便說些歡喜的話,我這一生並不算虛度,最起碼這樣轟轟烈烈的活過一回。”

  殷七七點了點頭,道:“不錯,的確如此!你這一生精彩跌宕,可以列為傳奇。”

  清華公主笑道:“你這一生也精彩至極,你我別後,又發生了什麼事?”

  殷七七便將被擒之後的事一五一十的講了,清華公主聽得津津有味,讚嘆不已,直呼:“若有來生,定然要如七七一般活一遭才好。”

  “你這生活也是旁人羨慕都羨慕不來的。”話才出口,又覺得不對,清華公主現在的生活,怎麼稱得上一個好字,不過苟延殘喘罷了。

  清華公主顯然明白她心意,卻並不放在心上,她想了想又道:“如此說來,你來自異世?你所知所學都來自異世?”說到這裡,清華公主稍稍提高了語調,滿是驚奇訝異。

  殷七七點點頭,直言不諱。

  清華公主又問起許多異世之事,殷七七也直言相告,異世男女之別已並不是這樣分明,女子也可以如男子一班當官工作,養家餬口,也可以想不嫁便不嫁,想不生便不生,雖然也有阻力,但父母也並不能過分強求。

  清華公主聽了嚮往不已,末了卻道:“如此說來,那裡是太平盛世了,你到這裡,反而是受苦了,有諸般規矩拘束著。”

  殷七七莞爾一笑,道:“正是如此,初來之時,的確極不適應,萬幸遇到了你,遇到了景陽王。”

  清華公主點點頭,神色鄭重,“如此,我便放心了。”

  不多時,有人來催促,殷七七抱了抱清華公主,含淚離去。

  第二日,傳來清華公主薨逝的消息,彼時的殷七七正在為清華公主準備一些穿用的衣裳。驚聞消息,跌坐在椅子上半晌起不了身。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