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元妙真人詫異之極,“哪裡來的兩個女弟子?”

  李挽瀾於是將呂至陽後來成了國師,代元妙真人收了清華公主和殷七七為弟子之事說了。並將她二人人物品性一一贊了一番,又說清華公主如今成為清皇與劉意爭霸天下,而殷七七如今卻下落不明,生死未知。

  說起殷七七時,心中鈍痛,如被一把鈍刀子割在心上。

  元妙真人聽完嘆道:“果真洞中無歲月,世上已千年,貧道不過被關在此處十幾年,世上卻已天翻地覆。”

  想了一想,又道:“呂至陽參與朝廷中事,天一觀看來繁花似錦,如日中天,卻哪裡還是清修之地,遲早引來殺身之禍。”

  元妙真人答應李挽瀾所求,李挽瀾才鄭重的拜了下去,認了師父。

  元妙真人大喜,教了李挽瀾畫符,先解了身上禁制,又替李挽瀾拔除旬墨種在他身上的符。

  拔除旬墨的符時,少不得又是一番讚嘆,這符籙之術世所罕見。

  自此後,李挽瀾便跟著元妙真人學習道法,元妙真人自感時日無多,也不敢多耽誤。

  二人一個急著教,一個急著學,除了休息,全天都在一起。

  好在李挽瀾天資聰穎,囫圇吞棗的都學了下去,只待日後慢慢消化。

  終於到了元妙真人大限之日,他將自己畫好的傳道符,貼在自己和李挽瀾身上,將自己畢生修為傳給李挽瀾,而後,閉上眼欣慰仙去。

  李挽瀾半道出家修道,雖是有目的,但在後來與元妙真人的朝夕相處中,早已被這位老人的智慧,才華所折服,真心將他視作畢生之師。

  李挽瀾按照元妙真人的心意,將他埋葬,又默哀了半日,便按照伏生傳來的消息,去尋殷七七的下落了。

  ***

  旬墨抱著殷七七出了滇南大涼兵的兵營,大步離了滇南往京都方向去。

  殷七七一直陷入昏睡之中,旬墨帶著她曉行夜宿,一路上行的極快。

  休息之時,旬墨從懷中掏出一枚丹藥,看著殷七七睡顏良久,內心一番掙扎,還是遲疑著將丹藥餵到了殷七七口中,那丹藥入口即化,殷七七發出一絲悶哼,便再了無聲息。

  而旬墨懷中的玉蓮花此時光彩更淡,死氣沉沉,只能在花心中偶然驚現一絲光華。

  做完這些事,旬墨覺得自己的心跳都有些不穩,這一日,他沒有趕路,似乎要平復自己紊亂的心緒。

  第二日,他神色已回復如常,帶著殷七七快速來到了京都。

  到了京都,往西北方向一路行去,直走到一處山下,山上雲霧瞭然處,有一座道觀,道觀修蓋的極其氣派,白牆綠瓦,金頂紅柱,上面寫著天一觀三個大字。

  旬墨一提氣,幾步之下,上了山,才走到道觀門口時,便聞到一股氣息,心中湧起一絲怪異。

  他哐當一聲將門踢開,入目是一大片一大片鮮紅的顏色,紅的發黑,帶著令人作嘔的腥臭。

  旬墨忙閉了氣,仔細一瞧,整個天一觀眾人都倒在血泊之中,被屠殺殆盡,瞧這樣子不過是這幾日的事。

  他胸中怒氣滔滔,無法克制的噁心憤怒。

  旬墨雖道法高深,卻從未亂殺過一人,相反還極有悲天憫人之心,要不然,也不會帶著殷七七四處施藥。

  而如今天一觀慘像令他極為震怒,這天一觀中,有幾個是該死之人?又是誰將他們屠戮殆盡?

  他大踏步進來,一股威壓散開,感受這道觀中可還有一個活物。

  聽到一個聲音,低沉道:“你來了,貧道等候多時!”

  月迎仙 第二百九十六章 驚夢

  那聲音如萬人同時從一個口說出,帶著層層疊疊的回聲,從四面八方傳來,驚飛一樹青鳥。

  旬墨心中一緊,一手扶著殷七七,另一手背在身後,蓄勢待發。

  一人從陰影處緩步走出,每一步都重若千斤,仿佛能踩碎腳下的青石板,抑鬱陰暗的氣息散發到空氣中,令人窒息。

  在離陽光稍近的地方,他停了腳步,抬頭直視旬墨,雙目是妖異的紅色,此人正是國師呂至陽。

  “貧道等候多時!”

  旬墨雙眸微縮,“這觀中人皆你所殺?”

  “不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他們為貧道獻祭,與貧道同歸天道,有何不可?”

  “天道不容你這等逆天行事之人!”

  “哈哈哈哈哈!”呂至陽仰天大笑,笑聲隆隆,如巨雷陣陣。

  “可笑!若貧道所為是逆天行事,你囚人魂魄,奪人身軀,所為難道便是順天之事?哼!你有何資格來說貧道?”

  旬墨看了看懷中殷七七,一時間竟無言以對,只是看向呂至陽的目光卻更冷。

  呂至陽所言不錯,他對殷七七的確不懷好意。

  曾經,他以為殷七七是他千辛萬苦要找的人。

  他帶她暢遊名山大川,走遍五湖四海,歷經世間繁華,看透五行盛衰,並不在乎她腦海中已經沒有關於他的記憶。

  只是,後來,一切又不同了。

  在遇仙會上,殷七七替李挽瀾擋下了傀儡的一刀,在昏迷的時候,他終於找到了自己要找的真相。

  殷七七的身體裡,竟然有兩個靈魂,一個靈魂完整,一個靈魂殘缺。

  那殘缺的靈魂,旬墨熟悉無比,那才是他要找的真正的殷七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