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只有一個滇南名醫,信奉永生道,支支吾吾的說了一句,“國師看起來神魂正在消散。”

  話才出口,立刻有人駁斥,那名醫戰戰兢兢,終不再言。

  李挽瀾心上如有重錘猛敲,神魂消散?

  他眉頭緊皺,思索了半晌,腦海中有什麼東西快速閃過,他猛地抬起頭來,捏緊雙拳。

  旬墨!

  李挽瀾從未恨過什麼人,但此刻卻有了。

  “來人!”他一拍桌案,憤怒不能抑制。

  伏生立刻進來,滿面擔憂。

  “去找旬墨!無論什麼代價,找到旬墨。”

  伏生略一愣神,立刻轉身出去,他走出房門才幾步,卻見一人信步前來。

  那人一身白衣,清潔靜雅,走路姿態如閒庭散步,卻有一步千里的仙人之姿,三兩步便走到他眼前,淡漠的掃了他一眼,跨進了房門。

  正是旬墨!

  伏生但覺不可思議,心中卻莫名狂喜,忙轉身跟了進去。

  一進門,抬眼見到的便是兩個男人挺直脊背的對視,雖無硝煙,目光中卻戰火紛飛。

  旬墨身形一晃,晃到了裡間,只聽一群人呼喝。

  “哪裡來的狂徒,還不快放下國師?”

  “你要做什麼?”

  “啊!快住手!”

  李挽瀾眼角一陣抽搐,心中千頭萬緒無從理起。

  旬墨抱著殷七七從裡間走出,身形一頓,似要說些什麼,卻最終什麼也沒說。

  幾個名醫從裡間跟出來,還在叫叫嚷嚷,李挽瀾擺了擺手,那幾個名醫立刻閉了口。

  旬墨抬腳要走,李挽瀾長劍出鞘,插在門上,攔住旬墨去路。

  “她會不會死?”

  李挽瀾聲音低沉,壓抑而痛苦。

  旬墨淡淡的掃視他一眼,“不會!”

  伏生看了李挽瀾一眼,默默的拔去插在門上的長劍。

  旬墨抱著殷七七大步遠去。

  伏生看著李挽瀾小心翼翼的叫了一聲,“王爺!”

  李挽瀾全身力氣仿佛被抽走,他低聲道:“跟著他!”

  他不知道旬墨去哪裡,卻不能阻止殷七七被帶走。

  這世上唯一能救殷七七的,大概只有旬墨。

  可是,他並不放心,他不能坐以待斃。

  他似下定了決心,大步走向永生道的大殿,扳動教主寶座下的一處按鈕,空寂的大殿中傳來吱吱呀呀的聲音,牆上花紋錯亂,一道門露了出來,一條向下的通道出現在眼前。

  他定了定神,邁步走了進去,隆隆腳步聲在空蕩的房間中發出沉悶的聲響。

  在他進去後,那道門又咔擦閉上。

  月迎仙 第二百九十四章 憶往昔

  門內陷入了幽靜的黑暗中,李挽瀾點亮了一盞油燈,昏暗的燈火下,歲月仿佛寂靜。

  一個蒼老的聲音驟然響起,“景陽王,別來無恙?”

  李挽瀾提著油燈照亮了黑暗中的一個老者,那老者一身青色道袍,披頭散髮,鬚髮皆白,面上幾道深深的褶子,透著歲月滄桑,雙眸中精光一閃而過,端坐在一個輪椅之中。

  李挽瀾看著老者,沉聲道:“本王見過元妙真人。”

  元妙真人嘿然冷笑幾聲,笑聲中一股難以抑制的悲涼,半晌,他才黯然道:“難得還有人記得我元妙。”

  這老者正是呂至陽,清華公主和殷七七的師父元妙真人,世人都以為元妙真人羽化仙去,未料竟出現在永生道的密室之中。

  李挽瀾躬身道:“多謝真人傳我龜息之術。”

  李挽瀾是穿越之人,早知會被皇帝抄家,故而很早時便四處求破解之法,恰與元妙真人相逢,便求了龜息之術的法子,後來在離開扶風時還用這術法騙了殷七七和永生道諸人,惹得殷七七大怒離去。

  元妙真人呵然笑道:“景陽王重情重義,還記得貧道曾傳你的法術,貧道那徒兒若有景陽王一半重情重義,貧道又何至於落到如此田地。”言語中儘是酸澀。

  李挽瀾心中生疑,奇道:“真人這是何意?”

  元妙真人嘆道:“貧道一生沉迷道法,一心只想修道成仙,雖收了幾個徒兒,卻只重資質,對他們的心性卻認識不清,約束不足,總以為少年人年紀大了自然知曉是非善惡,誰料竟因此釀下大禍。”

  幾十年前,元妙真人收了呂至陽為弟子,傳授了功法任其自行修煉,自己便潛心閉關修道,後來,呂至陽領來了一個男孩,懇求他收為弟子,那男孩資質不俗,元妙真人當時見了很是歡喜,心念一動,便收下了。

  元妙真人回憶往事,眼睛看著李挽瀾,嘆道:“景陽王,你可猜出來,呂至陽要貧道收的那男孩是誰?”

  李挽瀾皺眉道:“莫非是張未留?”

  元妙真人哈哈噠笑:“景陽王果然非同凡俗,一猜即中,不錯,那男孩正是張未留。”

  元妙真人收了張未留為弟子,也照例傳了一套功法,令其自行修習,他閉關日久,道法並無進益,便丟下觀中俗務給呂至陽,自己雲遊四方,求取機緣去了。

  有一日,他雲遊歸來,從後山上了天一觀,打算直接閉關修煉,在洞府附近卻聽得有人說話,他凝神一聽,原來是呂至陽和張未留二人竊竊私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