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頁
那是一個看似普普通通的早晨。
那天玄沄在洞府里打坐調息,一紙掌門的傳訊符通知他去大殿一聚。玄沄應約而往,等到了那裡,發現一干弟子都在門外竊竊私語。「事出反常必有妖!」「它是怎麼辦到的這也太怪了吧?!」玄沄向場內望去,只見在大殿中央站著一個人。
身似蘭芝,氣質清靈,周身靈氣至清至純,不似凡人。而當玄沄踏入殿內,他倏地回過頭來。一雙黑白分明的眸子自那浮世之後望向玄沄。剎那間周遭的人聲盡退,光與塵俱寂。那清潭般的眸子映照出玄沄的身影,仿佛從古至今,自天地洪荒到萬物終焉,都這樣靜靜注視著他。
會這樣看著自己的,玄沄不作他想。
怎會如此?怎麼可能?
玄沄面上平靜無波,但內心卻掀起了驚瀾。
草木需結丹才可化形,它怎可能就此塑出了人身?
縱使玄沄周遊列國,博覽群書,也從未見過此等奇事。
是在自己走後它得了什麼機緣嗎?
可自己去年親眼所見,它確實只是一株聚靈期的靈木。
在玄沄思緒紛雜之際,虛懷宣布這是老祖的後德在世,是整個門派弟子應當學習的楷模。這化形靈木理應師承本派,好將這段佳話發揚光大。
「這裡聚有本門的諸位長老,來來,我來為你引薦一番……」
玄沄依舊百思不得其解,而那靈木已經捧起了敬師茶,走到了自己跟前。
杯子在顫抖。
不。不是杯子。是對方的整個身體都像風中落葉般簌簌發抖。
他深深低著頭。從玄沄的角度看去,只能瞧見他脖後的一小片細白,但是他周身都散發著一股無望又孤注一擲的氣息。令人不由想起山林里的幼獸在母獸被人打死後,繞著母親無助哀叫的模樣。它什麼也不求,只求母親能看它一眼,應它一聲。
玄沄望著他被沸水燙紅的手指,接下了這杯茶。
他眼前的孩子仿佛大喜過望,立時跪在地上砰砰磕起頭來。這份稚拙無華的歡喜,為所求拼上一切的熱烈,像一點星火般在玄沄的眼中乍然亮起。是了,對方為何不到結丹期就能化形,為何身為草木卻生出了那麼多情緒——
他再度走向了自己。超越了常理,跨越了種族,跨越了種種非議走至玄沄跟前。哪怕自己從未和他說過隻言片語,哪怕自己曾經決絕地轉身離去。可他的眼底依舊澄淨如初。沒有怨懟,沒有恐懼,他看著玄沄像看著自己的全部世界。在他的眼中,自己的身影無關外門弟子或是礪劍長老,無關天煞孤星或是得道仙君。相隔百年,緣起緣落,自始至終只有「玄沄」。
虛懷驚訝地開口,「師弟,這是……」
玄沄點了點頭。
「是。」
他聽見自己的聲音靜靜答道。
「我會收他為徒。」
這不符合規矩。
無數人說道。
不論是草木聚靈,還是凶星收徒,都太荒謬了。
「師弟,你這煜戈劍法至剛至陽,與這木靈的相性恐怕……」
連虛懷都如此勸道。
但是這些事玄沄又何嘗不曉。
「無妨,不讓他習此劍便是。」
那些不能為、不應為與沉寂百年的牽繫相比不值一提。在那年那日的大殿之上,從二者再遇的那一刻起,有些事便如滾滾江水般一去不返,再無迴轉的餘地。
從前是那榕木總是用神識窺他,而今換作玄沄隱去身形,站在書院窗外觀察對方。那孩子一筆一划認真練字,一臉迷茫聽著人的禮法,等到了課後還被人七嘴八舌圍著。縱使那些人譏笑他,擠兌他,他依舊懵懵懂懂,反倒是鄰桌的人看不過眼,替他把人趕走。
「你別理他們,一個個狗嘴吐不出象牙,不就是嫉妒你有礪劍長老作靠山嗎!?」
那孩子顯然聽得似懂非懂,他訥訥舉著課本向同桌請教,同桌大手一揮。
「都下課了,還看什麼書呀!來來,聽我給你講個段子,話說那熵華元年……」
他身為草木,自然不懂人為何因他人得利而鬱憤難平。他自始至終心思澄澈,毫無雜念,不適與人牽扯過深。可是玄沄明知這一點卻並未阻止。他開始逐漸不明白自己的心思。是想等他處處碰壁後找自己訴苦嗎?還是希望他就此知難而返不再與人學道?可笑他修行許久,自以為了悟頗深,現下竟連這點事都弄不明白。
於是玄沄將選擇的機會再度放到對方手中。若他想繼續在人世里修行,他定然傾囊相授;若對方萌生退意,那他也不會阻攔。
結果再次出乎了玄沄的意料。
「我願意的。」
那孩子大聲說道。他的個子比自己矮一些,仰頭的模樣帶著一望便知的真心實意。
「我願意的。」
那份清澈又鮮烈的感情讓玄沄第一次感到不知所措。
對方並不是人,所以他並不能明確洞悉對方所求。這榕木天生地養,不受人世束縛,無需五穀雜糧,也無需人眼中有價值的一切東西。他仿佛喜歡學習人的禮法常識,卻又並非要同人一樣——他還是會回到自己的樹身里休憩;他仿佛很想提升自己的修為,為此能忍受靈壓傾軋的痛苦,但又似乎滿足於僅會一些簡單的術法。平日最常做的事就是給靈草施水。
那天玄沄在洞府里打坐調息,一紙掌門的傳訊符通知他去大殿一聚。玄沄應約而往,等到了那裡,發現一干弟子都在門外竊竊私語。「事出反常必有妖!」「它是怎麼辦到的這也太怪了吧?!」玄沄向場內望去,只見在大殿中央站著一個人。
身似蘭芝,氣質清靈,周身靈氣至清至純,不似凡人。而當玄沄踏入殿內,他倏地回過頭來。一雙黑白分明的眸子自那浮世之後望向玄沄。剎那間周遭的人聲盡退,光與塵俱寂。那清潭般的眸子映照出玄沄的身影,仿佛從古至今,自天地洪荒到萬物終焉,都這樣靜靜注視著他。
會這樣看著自己的,玄沄不作他想。
怎會如此?怎麼可能?
玄沄面上平靜無波,但內心卻掀起了驚瀾。
草木需結丹才可化形,它怎可能就此塑出了人身?
縱使玄沄周遊列國,博覽群書,也從未見過此等奇事。
是在自己走後它得了什麼機緣嗎?
可自己去年親眼所見,它確實只是一株聚靈期的靈木。
在玄沄思緒紛雜之際,虛懷宣布這是老祖的後德在世,是整個門派弟子應當學習的楷模。這化形靈木理應師承本派,好將這段佳話發揚光大。
「這裡聚有本門的諸位長老,來來,我來為你引薦一番……」
玄沄依舊百思不得其解,而那靈木已經捧起了敬師茶,走到了自己跟前。
杯子在顫抖。
不。不是杯子。是對方的整個身體都像風中落葉般簌簌發抖。
他深深低著頭。從玄沄的角度看去,只能瞧見他脖後的一小片細白,但是他周身都散發著一股無望又孤注一擲的氣息。令人不由想起山林里的幼獸在母獸被人打死後,繞著母親無助哀叫的模樣。它什麼也不求,只求母親能看它一眼,應它一聲。
玄沄望著他被沸水燙紅的手指,接下了這杯茶。
他眼前的孩子仿佛大喜過望,立時跪在地上砰砰磕起頭來。這份稚拙無華的歡喜,為所求拼上一切的熱烈,像一點星火般在玄沄的眼中乍然亮起。是了,對方為何不到結丹期就能化形,為何身為草木卻生出了那麼多情緒——
他再度走向了自己。超越了常理,跨越了種族,跨越了種種非議走至玄沄跟前。哪怕自己從未和他說過隻言片語,哪怕自己曾經決絕地轉身離去。可他的眼底依舊澄淨如初。沒有怨懟,沒有恐懼,他看著玄沄像看著自己的全部世界。在他的眼中,自己的身影無關外門弟子或是礪劍長老,無關天煞孤星或是得道仙君。相隔百年,緣起緣落,自始至終只有「玄沄」。
虛懷驚訝地開口,「師弟,這是……」
玄沄點了點頭。
「是。」
他聽見自己的聲音靜靜答道。
「我會收他為徒。」
這不符合規矩。
無數人說道。
不論是草木聚靈,還是凶星收徒,都太荒謬了。
「師弟,你這煜戈劍法至剛至陽,與這木靈的相性恐怕……」
連虛懷都如此勸道。
但是這些事玄沄又何嘗不曉。
「無妨,不讓他習此劍便是。」
那些不能為、不應為與沉寂百年的牽繫相比不值一提。在那年那日的大殿之上,從二者再遇的那一刻起,有些事便如滾滾江水般一去不返,再無迴轉的餘地。
從前是那榕木總是用神識窺他,而今換作玄沄隱去身形,站在書院窗外觀察對方。那孩子一筆一划認真練字,一臉迷茫聽著人的禮法,等到了課後還被人七嘴八舌圍著。縱使那些人譏笑他,擠兌他,他依舊懵懵懂懂,反倒是鄰桌的人看不過眼,替他把人趕走。
「你別理他們,一個個狗嘴吐不出象牙,不就是嫉妒你有礪劍長老作靠山嗎!?」
那孩子顯然聽得似懂非懂,他訥訥舉著課本向同桌請教,同桌大手一揮。
「都下課了,還看什麼書呀!來來,聽我給你講個段子,話說那熵華元年……」
他身為草木,自然不懂人為何因他人得利而鬱憤難平。他自始至終心思澄澈,毫無雜念,不適與人牽扯過深。可是玄沄明知這一點卻並未阻止。他開始逐漸不明白自己的心思。是想等他處處碰壁後找自己訴苦嗎?還是希望他就此知難而返不再與人學道?可笑他修行許久,自以為了悟頗深,現下竟連這點事都弄不明白。
於是玄沄將選擇的機會再度放到對方手中。若他想繼續在人世里修行,他定然傾囊相授;若對方萌生退意,那他也不會阻攔。
結果再次出乎了玄沄的意料。
「我願意的。」
那孩子大聲說道。他的個子比自己矮一些,仰頭的模樣帶著一望便知的真心實意。
「我願意的。」
那份清澈又鮮烈的感情讓玄沄第一次感到不知所措。
對方並不是人,所以他並不能明確洞悉對方所求。這榕木天生地養,不受人世束縛,無需五穀雜糧,也無需人眼中有價值的一切東西。他仿佛喜歡學習人的禮法常識,卻又並非要同人一樣——他還是會回到自己的樹身里休憩;他仿佛很想提升自己的修為,為此能忍受靈壓傾軋的痛苦,但又似乎滿足於僅會一些簡單的術法。平日最常做的事就是給靈草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