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頁
封易知道,也有一部分原因是這些人看他得了勢,覺得柔妃曾那樣針對他,對失勢的十二皇子就輕慢了,照顧不周,才會讓他一直在那裡哭鬧。
他雖賜死柔妃,卻不屑牽連一個未滿三歲的孩子,更不擔憂這孩子日後有能力報復他。
封易吩咐下去,“把伺候十二皇子慣了的宮人都尋過來照顧他,這麼哭鬧下去,嗓子不用要了。”
內侍有些詫異,但突然想起自己就在太子身邊,連忙把詫異的表情收好,行了一禮退下。
沒過一會兒,哭鬧聲停了下來,封易也起身,回東宮小憩了一會兒,直到時間差不多,宮人才將他喚醒梳洗。
封易梳洗出來,一夜未睡的方閣老和忠親王已經在外面等著他。
“殿下,這裡有兩道聖旨,是陛下退位和傳位給您的旨意以及他所下的罪己詔。”
封易接過,確認上面的內容沒有問題後,他將聖旨遞迴給方閣老,“朝會上,這兩道旨意就勞煩方大人宣讀了。”
朝會上。
封易在龍椅旁邊設了個位置,坐在上面冷眼看著下方的一張張臉。
朝會難得如此安靜,在場這些人都已經知道昨晚宮中的譁變,也知道封易打著清君側的名頭逼宮,陛下被囚禁,柔妃被賜死的消息。
他們還在觀望局勢,所以暫且沒有人動。但不動,不意味著平靜。
是方閣老宣讀的聖旨打破了這樣的安靜。
與遼勾結奪得儲君之位,將情報出賣給遼導致邊境十幾萬將士慘死,每年給遼送去巨額物資……
其中任何一項罪名,都足以讓人遺臭萬年,更何況,做出這樣事情的人是雍朝的皇帝。
簡直……像是一場笑話。
但它又確確實實是真的。
不然忠親王不會臉色如此難看,明知這樣的聖旨會為皇室抹黑,卻沒有辦法站出來阻止。
金鑾殿上竊竊私語聲不斷,及至方閣老宣讀封遠退位為太上皇,自行逐出皇室族譜,並讓太子即刻登基的聖旨後,完全沒有一個人站出來表示異議。
他們都還處于震驚和恍惚之中。
“吾皇萬歲。”方閣老先行跪倒。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金鑾殿內,已無站立之人。
*
聖旨的內容傳出去後,舉世譁然。
當年十幾萬將士慘死,牽連到的家庭足有幾十萬戶,朝堂這些年國庫豐盈,彌補工作在努力推進。
內務府的人小心過來詢問封易太上皇該住在哪裡時,封易後知後覺意識到這件事。
“那就去白馬寺陪伴青燈古佛懺悔吧。”
“雖然佛祖一定不樂意渡他。”封易嗤笑道。
至於十二皇子封祁,封易對他的待遇與十一皇子差不多。並未虧待,也不針對。
登基後忙活了足足有半年多,封易才算徹底鞏固了自己手裡的權力。
這半年來,遼和夏一直想趁著雍朝權力更替占些便宜,卻沒想到雍朝皇室爆發出這些醜聞後,軍隊的戰鬥力比以前還要高上許多,將士們悍不畏死。
最後一場試探戰役打下來,邊境的騷亂就不了了之了。
手中權力已經鞏固,封易便開始了自己的改革求變之路。
他結合自己所知道的種種改革求變,從中總結出一條最適合當下雍朝走的路,然後花了五年的時間,一點點為雍朝打下改革基礎,並且留下了未來的方針政策。
這五年來,為了鋪平改革之路,封易的手段是懷柔與鐵血並重,他更是大舉任用人才,還極力宣傳女子有才乃家門之大幸事,編了不少宣傳的故事,告訴世人女子也能學習知識,女子也能站起來,也能與男人走一樣的路。
儒生一直在罵這種思想,無奈沒法直達天聽。至於翰林院掌院他們的念叨,封易避不開也無所謂,他不聽那些人還想耐他如何。
鋪墊了足足一年有餘,封易丟出一個消息——女子也有家中繼承權。
面對半朝的反對,舉世大半儒生的聲討,封易更狠,他直接下旨,在天下範圍內選拔有才德的女子擔任女官。
雍朝歷史上第一個女官,便是當今皇后娘娘。
有皇后為封易頂著火,封易這裡的壓力一下子就小了。
他為這事已經鋪墊許久,阻力雖有,但這兩道命令都在緩慢而有力的推行。
做好這一切,這天夜裡,元宵佳節,封易站在城樓上與百姓共賞煙火盛宴。
他看著下方那歌舞昇平的熱鬧,唇角勾起,“脫離世界。”
*
眼睛再睜開時,封易已經回到了自己的房間。
他躺在床上,一隻手枕在腦後,一隻手擋在眼前,“系統,你出來。”
【宿主,請問有什麼事?】
“第一次見面時你說過,如果我不想再進入世界,可以與你脫離綁定。”
【是的……宿主是要解除綁定?】
奇怪的,封易居然能從系統那機械音里聽出“震驚”這一種情緒。
他笑了笑,“對,很驚訝嗎?”
【宿主的任務完成度非常高,是我遇見過的最優秀的宿主。系統不限制你在現實世界生活的時間,還能讓你體會到不同的健康的生活,你為何要解除綁定?】
他雖賜死柔妃,卻不屑牽連一個未滿三歲的孩子,更不擔憂這孩子日後有能力報復他。
封易吩咐下去,“把伺候十二皇子慣了的宮人都尋過來照顧他,這麼哭鬧下去,嗓子不用要了。”
內侍有些詫異,但突然想起自己就在太子身邊,連忙把詫異的表情收好,行了一禮退下。
沒過一會兒,哭鬧聲停了下來,封易也起身,回東宮小憩了一會兒,直到時間差不多,宮人才將他喚醒梳洗。
封易梳洗出來,一夜未睡的方閣老和忠親王已經在外面等著他。
“殿下,這裡有兩道聖旨,是陛下退位和傳位給您的旨意以及他所下的罪己詔。”
封易接過,確認上面的內容沒有問題後,他將聖旨遞迴給方閣老,“朝會上,這兩道旨意就勞煩方大人宣讀了。”
朝會上。
封易在龍椅旁邊設了個位置,坐在上面冷眼看著下方的一張張臉。
朝會難得如此安靜,在場這些人都已經知道昨晚宮中的譁變,也知道封易打著清君側的名頭逼宮,陛下被囚禁,柔妃被賜死的消息。
他們還在觀望局勢,所以暫且沒有人動。但不動,不意味著平靜。
是方閣老宣讀的聖旨打破了這樣的安靜。
與遼勾結奪得儲君之位,將情報出賣給遼導致邊境十幾萬將士慘死,每年給遼送去巨額物資……
其中任何一項罪名,都足以讓人遺臭萬年,更何況,做出這樣事情的人是雍朝的皇帝。
簡直……像是一場笑話。
但它又確確實實是真的。
不然忠親王不會臉色如此難看,明知這樣的聖旨會為皇室抹黑,卻沒有辦法站出來阻止。
金鑾殿上竊竊私語聲不斷,及至方閣老宣讀封遠退位為太上皇,自行逐出皇室族譜,並讓太子即刻登基的聖旨後,完全沒有一個人站出來表示異議。
他們都還處于震驚和恍惚之中。
“吾皇萬歲。”方閣老先行跪倒。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金鑾殿內,已無站立之人。
*
聖旨的內容傳出去後,舉世譁然。
當年十幾萬將士慘死,牽連到的家庭足有幾十萬戶,朝堂這些年國庫豐盈,彌補工作在努力推進。
內務府的人小心過來詢問封易太上皇該住在哪裡時,封易後知後覺意識到這件事。
“那就去白馬寺陪伴青燈古佛懺悔吧。”
“雖然佛祖一定不樂意渡他。”封易嗤笑道。
至於十二皇子封祁,封易對他的待遇與十一皇子差不多。並未虧待,也不針對。
登基後忙活了足足有半年多,封易才算徹底鞏固了自己手裡的權力。
這半年來,遼和夏一直想趁著雍朝權力更替占些便宜,卻沒想到雍朝皇室爆發出這些醜聞後,軍隊的戰鬥力比以前還要高上許多,將士們悍不畏死。
最後一場試探戰役打下來,邊境的騷亂就不了了之了。
手中權力已經鞏固,封易便開始了自己的改革求變之路。
他結合自己所知道的種種改革求變,從中總結出一條最適合當下雍朝走的路,然後花了五年的時間,一點點為雍朝打下改革基礎,並且留下了未來的方針政策。
這五年來,為了鋪平改革之路,封易的手段是懷柔與鐵血並重,他更是大舉任用人才,還極力宣傳女子有才乃家門之大幸事,編了不少宣傳的故事,告訴世人女子也能學習知識,女子也能站起來,也能與男人走一樣的路。
儒生一直在罵這種思想,無奈沒法直達天聽。至於翰林院掌院他們的念叨,封易避不開也無所謂,他不聽那些人還想耐他如何。
鋪墊了足足一年有餘,封易丟出一個消息——女子也有家中繼承權。
面對半朝的反對,舉世大半儒生的聲討,封易更狠,他直接下旨,在天下範圍內選拔有才德的女子擔任女官。
雍朝歷史上第一個女官,便是當今皇后娘娘。
有皇后為封易頂著火,封易這裡的壓力一下子就小了。
他為這事已經鋪墊許久,阻力雖有,但這兩道命令都在緩慢而有力的推行。
做好這一切,這天夜裡,元宵佳節,封易站在城樓上與百姓共賞煙火盛宴。
他看著下方那歌舞昇平的熱鬧,唇角勾起,“脫離世界。”
*
眼睛再睜開時,封易已經回到了自己的房間。
他躺在床上,一隻手枕在腦後,一隻手擋在眼前,“系統,你出來。”
【宿主,請問有什麼事?】
“第一次見面時你說過,如果我不想再進入世界,可以與你脫離綁定。”
【是的……宿主是要解除綁定?】
奇怪的,封易居然能從系統那機械音里聽出“震驚”這一種情緒。
他笑了笑,“對,很驚訝嗎?”
【宿主的任務完成度非常高,是我遇見過的最優秀的宿主。系統不限制你在現實世界生活的時間,還能讓你體會到不同的健康的生活,你為何要解除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