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頁
不過這個不能明著說出來,因為不太合規矩,不過只要皇上和君上不說什麼,大家就當沒這回事。
“那就吃個包子吧,來個素白菜餡兒的好了,不要大肉,一大早吃的那麼油膩,沒胃口。”李季陽不想吃肉,大早上的吃個什麼肉啊?
油膩膩的一想就很倒胃口。
幸好姜大總管早就讓人準備好了:“君上,這是海鮮餡兒的小籠包子,您嘗嘗?”
海鮮起碼是葷餡兒,不能讓君上總吃菜啊!
“好吧,那就吃海鮮餡兒的……”李季陽不挑食,只要不是大油大肉的都行:“對了,用的是菜油吧?”
要是葷油也還是油膩的吧???
“是,是菜油,這東西聽御膳房的大廚說啊,用菜油比用葷油提鮮的多。”姜大總管特別說明:“而且蘸的也有說法,這個單獨配的蘸水。”
蘸水就是醬油,御廚已經研究出了專門蘸著海鮮吃的海鮮醬油。
這個好吃!
李季陽剛吃了一個就喜歡上了,吃了整整一屜小籠包子,其實一屜也才六個而已。
不過羸政滿意了,特意跟姜大總管道:“賞賜御膳房,君上喜歡吃這個海鮮小籠包子,每天早上都來兩屜。”
“諾!”姜大總管也高興了,得了賞賜不算什麼,主要是讓君上吃得順口。
李季陽也點頭:“我也賞賜一份。”
“那可好,兩份賞賜,御膳房的這個月可是多發了兩個月的錢財!”羸政賞賜的時候,姜大總管就是例行公事一樣的應聲,端的是嚴謹,嚴肅的表情。
到了李季陽這裡,他就樂呵呵的了,還打趣上了。
羸政跟李季陽都笑了,宮中雖然人多,可能出人頭地的少,御膳房,更是如此。
得了賞賜當然好,不過一般他們都得了的是罰……
李季陽更對姜大總管佩服了。
要知道皇帝有很多事是避諱不了身邊的內侍們,他們的身份往往就介於皇帝地奴才、朋友、甚至是親人之間。
所以自古以來雖然每朝每代都嚴禁太監干政。
卻沒有哪一個帝王能真正徹底地擺脫太監的影響,連秦始皇都不能避開。
倆人的事情,據說第一個察覺到的就是當時的姜內侍,可是姜大總管卻從來不多嘴。
羸政對多嘴的內侍處理的特別不著痕跡,像趙高,就是例子。
他也是進了宮,才知道,趙高被他蝴蝶了,原因是趙高竟然想當羸政跟前第一人,當然要先把他這個秦安君給除掉了。
這還是姜大總管不經意說給他聽的,據說趙高的結局並不怎麼好,反正人是沒了。
所以李季陽對姜大總管很客氣,把他當作管家看待,當朋李季陽看過地圖,知道那裡就是後世新疆以西,不過兩千多年前的那裡還是綠樹成蔭的,還不是黃沙漫天的沙漠。
新來的西戎是來投靠的,只不過大家對犬戎的這個分支並不看好。
但是李季陽在聽說西戎的領頭人姓尉遲,就感興趣了:“你是西戎的單于?”
如今各個部族都跟匈奴人學,管自己的頭人叫單于。
“是,尉遲是我們部落的名稱,在習得秦話後,知道要有個姓,才算貴重,可我們的部落並不擅長這個,就以部落名字為姓。”
李季陽記得尉遲是以部落名命姓。
在五胡亂華的時候,苻堅就攻滅鮮卑拓跋部族,建立代國後來拓跋郎復國,改國號為魏,史稱北魏。
與此同時,鮮卑族中又崛起一支尉遲部落,號尉遲部,如同中華之諸侯國。
後來尉遲部隨孝文帝進入中原,被命以族名尉遲為姓,稱尉遲氏。
這邊是後世尉遲氏起源的記載。
唐朝的時候,更有尉遲大將軍數位。
李季陽聽了他的話,緩緩的開口道:“西北地區有一個氏族部落號‘尉遲’,其祖先是中亞胡人的一個分支,使用印歐語系伊朗語族東伊朗語,其族首領的世家姓氏叫做‘Vj…ca’,譯音為‘尉遲’,其意是‘征服者’、‘勝利者’。尉遲一族後與鮮卑拓拔部聯合,被稱作‘西方尉遲氏’,後逐漸崛起成為一支部落,被鮮卑拓拔部大人稱之為‘尉遲部’。”
這話說的詳細,大家聽得認真,可是卻讓尉遲部落的來人聽的一頭冷汗。
秦國有個男皇后,被莊襄先王親自冊封為“秦安君”,這事兒只要有意,誰都能知道。
只是他們沒想到,這個男皇后竟然這麼厲害,他們尉遲部落的事情,連當年的犬奴單于都沒知道的那麼清楚,而一個秦國深宮裡的男皇后竟然知道的這麼清楚,怪不得是神仙的徒弟呢!
這下子更不敢隱瞞了:“啟稟皇上,尉遲部落苦啊!”
如果有可能,他們也不想隨便臣服於秦國,可是不臣服不行!
雖然沒聽清楚那些什麼中亞胡人是什麼,但是他們的組成部分的確是曾經被犬戎吞併的部落遺民。
所以他們才會那麼乾脆利落的脫離了犬戎,成為西戎。
犬戎派人來聯繫他們,要他們進獻人口,牛羊和馬匹,以及金錢等物,怎麼可能?
犬戎如今被秦國打的跟流浪的孤狼一樣,雖然兇狠卻沒看不到曙光。
他們有錢有人還不如投靠秦國!
起碼秦國的人對周圍屬國雖然冷漠卻不會打壓,更不會沒事兒做就欺壓他們玩樂。
“你說的這些,跟我們秦國有什麼關係?”李季陽端著茶碗看著裡頭的茶葉道:“犬戎雖然不為我大秦所容,可你們……也是犬戎的分支。”
出身註定了他們比別的屬國和部落低一頭,而且,秦國也不會過於相信他們。
其實在李季陽看來,秦國除了自己人,一點都不相信外人儘管那些屬國年年進貢,部落年年進獻,可秦國對他們一點都不變,不聽話就打,聽話就那麼過。
他們遭災,秦國也不賑濟。
除非他們併入秦國,成為秦人。
成為秦人要求很多,管束也更加嚴格,但是不可否認,誰也不敢欺負秦人,因為一個秦人不好了,所有的秦人都會為他報仇!
“小部只求安穩,絕對不會背叛秦國!”西戎的使臣幾乎是顫抖著說話。
“空口無憑,你就是說破天,也沒用!”李季陽放下茶盞:“說吧,犬戎還要你們幹什麼了?”
西戎的使臣一哆嗦:“……他們讓小部……詐降……”
犬戎不僅要西戎的人和東西,還要他們做誘餌,詐降秦國,要麼裡應外合,要麼引誘秦軍。
給人給東西,西戎都不能忍受,更何況是要他們做誘餌?
誰不知道秦軍一向對外族人狠厲?一個不服就是揍,兩個不服就直接殺了好麼!
聽到西戎這麼說,羸政笑了:“犬戎還是那麼齷齪。”
這是秦國皇帝第一次開口,結果就罵了犬戎!
“那就吃個包子吧,來個素白菜餡兒的好了,不要大肉,一大早吃的那麼油膩,沒胃口。”李季陽不想吃肉,大早上的吃個什麼肉啊?
油膩膩的一想就很倒胃口。
幸好姜大總管早就讓人準備好了:“君上,這是海鮮餡兒的小籠包子,您嘗嘗?”
海鮮起碼是葷餡兒,不能讓君上總吃菜啊!
“好吧,那就吃海鮮餡兒的……”李季陽不挑食,只要不是大油大肉的都行:“對了,用的是菜油吧?”
要是葷油也還是油膩的吧???
“是,是菜油,這東西聽御膳房的大廚說啊,用菜油比用葷油提鮮的多。”姜大總管特別說明:“而且蘸的也有說法,這個單獨配的蘸水。”
蘸水就是醬油,御廚已經研究出了專門蘸著海鮮吃的海鮮醬油。
這個好吃!
李季陽剛吃了一個就喜歡上了,吃了整整一屜小籠包子,其實一屜也才六個而已。
不過羸政滿意了,特意跟姜大總管道:“賞賜御膳房,君上喜歡吃這個海鮮小籠包子,每天早上都來兩屜。”
“諾!”姜大總管也高興了,得了賞賜不算什麼,主要是讓君上吃得順口。
李季陽也點頭:“我也賞賜一份。”
“那可好,兩份賞賜,御膳房的這個月可是多發了兩個月的錢財!”羸政賞賜的時候,姜大總管就是例行公事一樣的應聲,端的是嚴謹,嚴肅的表情。
到了李季陽這裡,他就樂呵呵的了,還打趣上了。
羸政跟李季陽都笑了,宮中雖然人多,可能出人頭地的少,御膳房,更是如此。
得了賞賜當然好,不過一般他們都得了的是罰……
李季陽更對姜大總管佩服了。
要知道皇帝有很多事是避諱不了身邊的內侍們,他們的身份往往就介於皇帝地奴才、朋友、甚至是親人之間。
所以自古以來雖然每朝每代都嚴禁太監干政。
卻沒有哪一個帝王能真正徹底地擺脫太監的影響,連秦始皇都不能避開。
倆人的事情,據說第一個察覺到的就是當時的姜內侍,可是姜大總管卻從來不多嘴。
羸政對多嘴的內侍處理的特別不著痕跡,像趙高,就是例子。
他也是進了宮,才知道,趙高被他蝴蝶了,原因是趙高竟然想當羸政跟前第一人,當然要先把他這個秦安君給除掉了。
這還是姜大總管不經意說給他聽的,據說趙高的結局並不怎麼好,反正人是沒了。
所以李季陽對姜大總管很客氣,把他當作管家看待,當朋李季陽看過地圖,知道那裡就是後世新疆以西,不過兩千多年前的那裡還是綠樹成蔭的,還不是黃沙漫天的沙漠。
新來的西戎是來投靠的,只不過大家對犬戎的這個分支並不看好。
但是李季陽在聽說西戎的領頭人姓尉遲,就感興趣了:“你是西戎的單于?”
如今各個部族都跟匈奴人學,管自己的頭人叫單于。
“是,尉遲是我們部落的名稱,在習得秦話後,知道要有個姓,才算貴重,可我們的部落並不擅長這個,就以部落名字為姓。”
李季陽記得尉遲是以部落名命姓。
在五胡亂華的時候,苻堅就攻滅鮮卑拓跋部族,建立代國後來拓跋郎復國,改國號為魏,史稱北魏。
與此同時,鮮卑族中又崛起一支尉遲部落,號尉遲部,如同中華之諸侯國。
後來尉遲部隨孝文帝進入中原,被命以族名尉遲為姓,稱尉遲氏。
這邊是後世尉遲氏起源的記載。
唐朝的時候,更有尉遲大將軍數位。
李季陽聽了他的話,緩緩的開口道:“西北地區有一個氏族部落號‘尉遲’,其祖先是中亞胡人的一個分支,使用印歐語系伊朗語族東伊朗語,其族首領的世家姓氏叫做‘Vj…ca’,譯音為‘尉遲’,其意是‘征服者’、‘勝利者’。尉遲一族後與鮮卑拓拔部聯合,被稱作‘西方尉遲氏’,後逐漸崛起成為一支部落,被鮮卑拓拔部大人稱之為‘尉遲部’。”
這話說的詳細,大家聽得認真,可是卻讓尉遲部落的來人聽的一頭冷汗。
秦國有個男皇后,被莊襄先王親自冊封為“秦安君”,這事兒只要有意,誰都能知道。
只是他們沒想到,這個男皇后竟然這麼厲害,他們尉遲部落的事情,連當年的犬奴單于都沒知道的那麼清楚,而一個秦國深宮裡的男皇后竟然知道的這麼清楚,怪不得是神仙的徒弟呢!
這下子更不敢隱瞞了:“啟稟皇上,尉遲部落苦啊!”
如果有可能,他們也不想隨便臣服於秦國,可是不臣服不行!
雖然沒聽清楚那些什麼中亞胡人是什麼,但是他們的組成部分的確是曾經被犬戎吞併的部落遺民。
所以他們才會那麼乾脆利落的脫離了犬戎,成為西戎。
犬戎派人來聯繫他們,要他們進獻人口,牛羊和馬匹,以及金錢等物,怎麼可能?
犬戎如今被秦國打的跟流浪的孤狼一樣,雖然兇狠卻沒看不到曙光。
他們有錢有人還不如投靠秦國!
起碼秦國的人對周圍屬國雖然冷漠卻不會打壓,更不會沒事兒做就欺壓他們玩樂。
“你說的這些,跟我們秦國有什麼關係?”李季陽端著茶碗看著裡頭的茶葉道:“犬戎雖然不為我大秦所容,可你們……也是犬戎的分支。”
出身註定了他們比別的屬國和部落低一頭,而且,秦國也不會過於相信他們。
其實在李季陽看來,秦國除了自己人,一點都不相信外人儘管那些屬國年年進貢,部落年年進獻,可秦國對他們一點都不變,不聽話就打,聽話就那麼過。
他們遭災,秦國也不賑濟。
除非他們併入秦國,成為秦人。
成為秦人要求很多,管束也更加嚴格,但是不可否認,誰也不敢欺負秦人,因為一個秦人不好了,所有的秦人都會為他報仇!
“小部只求安穩,絕對不會背叛秦國!”西戎的使臣幾乎是顫抖著說話。
“空口無憑,你就是說破天,也沒用!”李季陽放下茶盞:“說吧,犬戎還要你們幹什麼了?”
西戎的使臣一哆嗦:“……他們讓小部……詐降……”
犬戎不僅要西戎的人和東西,還要他們做誘餌,詐降秦國,要麼裡應外合,要麼引誘秦軍。
給人給東西,西戎都不能忍受,更何況是要他們做誘餌?
誰不知道秦軍一向對外族人狠厲?一個不服就是揍,兩個不服就直接殺了好麼!
聽到西戎這麼說,羸政笑了:“犬戎還是那麼齷齪。”
這是秦國皇帝第一次開口,結果就罵了犬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