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8頁
“可也不能全都指望一個常青商會,還要有別的才行,雞蛋不能放到一個籃子裡。”文景輝敲了敲桌子,提筆寫了一封信給永樂皇帝。
自古以來,官、商就是一家,相輔相成寄生與被寄生的關係,儘管先祖們把‘商’定為末九流之中的行當,可你不可否認的是,商賈的確是推動社會生產的推手。
大明想要興旺發達,就要以農為本,扶持商賈,讓百官富起來不算富,要讓百姓富起來,才算富!
這封信正月里發出去沒過多久,朝廷就頒布了一些鼓勵商賈的政策,不過卻引來一些官員們的反撲,但是永樂皇帝是誰?說一不二啊!
二月己巳,吏部尚書雒僉以言事涉怨誹誅。
這下子,朝廷的大臣們算是知道了,永樂皇帝和建文皇帝的不一樣,因為建文皇帝還能聽得進去他們的話,永樂皇帝,就是剛愎自用,乾坤獨斷!
癸未,趙王高燧居守北京。
趙王來北平府的第一站,就去了崗子村。
“殿下怎麼來這裡了?”文景輝當時正在教導二十個學習醫療的小少年,看到武大陪著朱高燧來了他的學堂,還有些吃驚。
雖然知道他會來,可沒想到這麼早就過來了。
“父皇惦記著你呢,讓我過來看看文國公,那個,有什麼指示沒有?張老神仙能否見一面?”朱高燧那可是張三丰的腦殘粉。
“師父他沒有閉關,您能見到的,這個是給義父的東西,你到了北平府,就派人給遞去吧。”文景輝將一個“兵”字封的盒子,遞給了朱高燧。
其實算起來,還沒到半年,但是文景輝既然寫完了,又遇到趙王親自過來,那就帶給義父好了。
還有三封信,一封給義父,一封給義母,一封給義兄,也就是皇太子殿下。
文景輝和武大帶著趙王去了兩儀觀,見了張三丰,張三丰和趙王竟然還挺合拍!倆人都是武痴!
你來我往間,張三丰還指點了趙王幾招,這可是不多見的啊!喜的趙王朱高燧抓耳撓腮的。
等送走了趙王,老頭兒抓著小徒弟逼問:“好好的,派他家兒子來幹嘛?”
“皇帝是要給建都做準備了。”文景輝可是知道,他家師父對老朱家的人,那叫一個敏感。
“他給他們老朱家蓋房子,你什麼時候給咱家也蓋房子啊?”張三丰是聽小徒弟提過,要給武當山修繕,可是文景輝這會兒還沒動靜:“再過不久,可就要好好的修真了,這些凡塵俗事,儘量辦完!”
“師父放心,再攢兩年錢。”文景輝可不想修繕個小廟小觀的,他要修的可是個大工程,沒錢玩不轉啊!
三月甲寅,免湖廣被水田租。
同時,文景輝的東西送進了京。
四月己卯,楊寓楊士奇請奏。
“國初立法,寸板片帆不許下海!但每遇捕黃魚之月,巨艘數千,俱屬於犯禁,議者每欲絕之,而勢有難行,情亦不忍也。與其絕之為難,孰若資之為用……!”楊大人一篇奏疏寫得聲情並茂,充分體現了海禁的不適用,以及請求開海禁,與外邦通商的益處。
朝廷物意沸然,五月端午日,帝允其所奏。
夏六月己卯,中官鄭和帥舟師使西洋諸國。
文景輝和武大都沒有隨船出海,但是小丁小范隨船出海了,臨走的時候,文景輝給帶了許多東西!
“記住,不管海外什麼玩意兒,都給我往回摟!”文景輝對二人叮囑:“土豆咱們有了,但是我聽我師父說,還有一種玩意兒叫玉米,你倆千萬給我弄回來!”
“知道了,先生。”小丁和小范記得特別深,因為先生那樣子太恐飾了。
“還有桉樹!那種樹的葉子,是難得的藥材!”
“好……。”倆人拿著紙筆一個勁兒的寫。
庚辰,中官山壽等帥兵出雲州覘敵。
甲申,夏原吉等振蘇、松、嘉、湖飢。
海外購糧船隊回航,帶回億石糧食,帝大喜,特下令,免天下農民戶口食鹽鈔。
庚寅,安南胡氏謝罪,請迎陳天平歸國。
“這就給放回去了?”武大看到邸報的時候,都不敢相信,這麼好的機會,就讓胡氏將陳天平迎回國?
“迎回去才好,這陳天平若是活著,咱們大明還不能動呢。”文景輝看到邸報,一點都不意外。
永樂皇帝這兩年恐拍早就準備好了,鄭和一下西洋,那些船只能是一時半刻做出來的?
再說了,不可能都給鄭和帶走,起碼還有許多留下來的船隻,幹什麼呢?當然是準備打安南了!
秋九月丁酉,蠲蘇、松、嘉、湖水災田租,凡三百三十八萬石。
同時,鄉試開始,文景輝將兒子送進了考場,自己在外面守著。
在古代,經省級考試,這級考試也叫“鄉試”,考中者稱舉人,比秀才高一級。
第一名,被稱為“解元”。
文景輝就想著讓兒子考第一,那樣他家兒子就是四連冠!
最後,他如願了,放榜那一日,武大親自帶著兵丁去看的榜,解元:胡博雅!
冬十月戌子,頒《祖訓》於諸王,並發下降等襲爵制,三代之後,分宗,八代之後,除爵。著為令。
自古以來,官、商就是一家,相輔相成寄生與被寄生的關係,儘管先祖們把‘商’定為末九流之中的行當,可你不可否認的是,商賈的確是推動社會生產的推手。
大明想要興旺發達,就要以農為本,扶持商賈,讓百官富起來不算富,要讓百姓富起來,才算富!
這封信正月里發出去沒過多久,朝廷就頒布了一些鼓勵商賈的政策,不過卻引來一些官員們的反撲,但是永樂皇帝是誰?說一不二啊!
二月己巳,吏部尚書雒僉以言事涉怨誹誅。
這下子,朝廷的大臣們算是知道了,永樂皇帝和建文皇帝的不一樣,因為建文皇帝還能聽得進去他們的話,永樂皇帝,就是剛愎自用,乾坤獨斷!
癸未,趙王高燧居守北京。
趙王來北平府的第一站,就去了崗子村。
“殿下怎麼來這裡了?”文景輝當時正在教導二十個學習醫療的小少年,看到武大陪著朱高燧來了他的學堂,還有些吃驚。
雖然知道他會來,可沒想到這麼早就過來了。
“父皇惦記著你呢,讓我過來看看文國公,那個,有什麼指示沒有?張老神仙能否見一面?”朱高燧那可是張三丰的腦殘粉。
“師父他沒有閉關,您能見到的,這個是給義父的東西,你到了北平府,就派人給遞去吧。”文景輝將一個“兵”字封的盒子,遞給了朱高燧。
其實算起來,還沒到半年,但是文景輝既然寫完了,又遇到趙王親自過來,那就帶給義父好了。
還有三封信,一封給義父,一封給義母,一封給義兄,也就是皇太子殿下。
文景輝和武大帶著趙王去了兩儀觀,見了張三丰,張三丰和趙王竟然還挺合拍!倆人都是武痴!
你來我往間,張三丰還指點了趙王幾招,這可是不多見的啊!喜的趙王朱高燧抓耳撓腮的。
等送走了趙王,老頭兒抓著小徒弟逼問:“好好的,派他家兒子來幹嘛?”
“皇帝是要給建都做準備了。”文景輝可是知道,他家師父對老朱家的人,那叫一個敏感。
“他給他們老朱家蓋房子,你什麼時候給咱家也蓋房子啊?”張三丰是聽小徒弟提過,要給武當山修繕,可是文景輝這會兒還沒動靜:“再過不久,可就要好好的修真了,這些凡塵俗事,儘量辦完!”
“師父放心,再攢兩年錢。”文景輝可不想修繕個小廟小觀的,他要修的可是個大工程,沒錢玩不轉啊!
三月甲寅,免湖廣被水田租。
同時,文景輝的東西送進了京。
四月己卯,楊寓楊士奇請奏。
“國初立法,寸板片帆不許下海!但每遇捕黃魚之月,巨艘數千,俱屬於犯禁,議者每欲絕之,而勢有難行,情亦不忍也。與其絕之為難,孰若資之為用……!”楊大人一篇奏疏寫得聲情並茂,充分體現了海禁的不適用,以及請求開海禁,與外邦通商的益處。
朝廷物意沸然,五月端午日,帝允其所奏。
夏六月己卯,中官鄭和帥舟師使西洋諸國。
文景輝和武大都沒有隨船出海,但是小丁小范隨船出海了,臨走的時候,文景輝給帶了許多東西!
“記住,不管海外什麼玩意兒,都給我往回摟!”文景輝對二人叮囑:“土豆咱們有了,但是我聽我師父說,還有一種玩意兒叫玉米,你倆千萬給我弄回來!”
“知道了,先生。”小丁和小范記得特別深,因為先生那樣子太恐飾了。
“還有桉樹!那種樹的葉子,是難得的藥材!”
“好……。”倆人拿著紙筆一個勁兒的寫。
庚辰,中官山壽等帥兵出雲州覘敵。
甲申,夏原吉等振蘇、松、嘉、湖飢。
海外購糧船隊回航,帶回億石糧食,帝大喜,特下令,免天下農民戶口食鹽鈔。
庚寅,安南胡氏謝罪,請迎陳天平歸國。
“這就給放回去了?”武大看到邸報的時候,都不敢相信,這麼好的機會,就讓胡氏將陳天平迎回國?
“迎回去才好,這陳天平若是活著,咱們大明還不能動呢。”文景輝看到邸報,一點都不意外。
永樂皇帝這兩年恐拍早就準備好了,鄭和一下西洋,那些船只能是一時半刻做出來的?
再說了,不可能都給鄭和帶走,起碼還有許多留下來的船隻,幹什麼呢?當然是準備打安南了!
秋九月丁酉,蠲蘇、松、嘉、湖水災田租,凡三百三十八萬石。
同時,鄉試開始,文景輝將兒子送進了考場,自己在外面守著。
在古代,經省級考試,這級考試也叫“鄉試”,考中者稱舉人,比秀才高一級。
第一名,被稱為“解元”。
文景輝就想著讓兒子考第一,那樣他家兒子就是四連冠!
最後,他如願了,放榜那一日,武大親自帶著兵丁去看的榜,解元:胡博雅!
冬十月戌子,頒《祖訓》於諸王,並發下降等襲爵制,三代之後,分宗,八代之後,除爵。著為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