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正好,和文景輝倆相依相偎,在書房裡一窩就是一上午。

  “早就該動手了。”文景輝將喝完了的粥碗遞給武大。

  “還要麼?”武大接過來,詢問。

  “不了,一會兒還有臘八飯要吃。”文景輝摸了摸肚子,他的胃口不大,可不能再喝粥了。

  “安南一個小地方,為什麼皇上那麼看重?”武大就不明白了,那地方那麼熱,能幹什麼?

  對於武大來說,怎麼冷他都忍受得了,就是不能太熱!

  安南不僅熱,還是非常熱的那種!

  “可是那個地方,出糧食啊!水稻可以一年四季都種植,從來餓不死人。”文景輝嘆了口氣:“咱們這裡上好的水田也才能種植一季稻子,或者是一季麥子。更多的是粗糧,沒法兒和人家比。若是皇上真的派人攻打,可要占住安南。”

  “但是安南有他們自己的國王。”小大夫的話,武大不怎麼看好,人家有自己的國王,你身為宗主國,替屬國平叛,好像是理所當然的吧?

  “笨啊!”文景輝理直氣壯的道:“平叛也是要花費大量人力物力的,憑什麼這些花費要宗主國承擔?既然是安南出的岔子,就讓他們補給宗主國的損失!軍餉,糧草,誤工費,人工費,精神損失費!傷藥費,撫恤費,終身殘疾費!哪個不是錢?一億兩白銀都嫌少!”

  “那要是他沒錢怎麼辦?”一個小小的屬國,能有一億兩白銀?說死武大都不信。

  “沒錢就拿糧食補!一斤大米一個銅板,以當地大米的價格,一直到他們還完為止!”文景輝氣哼哼的丟下書就開始寫信:“這事我要和義父先嘮叨嘮叨!”

  武大無奈的看著小大夫撒癔症。

  你說為什麼要按照安南那邊的米價算錢?因為安南那邊就是出大米的地方,人家一年四季都能種植水稻,大米就跟不花錢似的吃,那米價能高了嗎?

  照文景輝這麼算計,安南國王三輩子估計都還不起大明的戰爭賠款了。

  這封信很快就遞了出去,武大也不管永樂皇帝怎麼想,到了過年的時候,直接就回老家過年了。

  炮竹一聲除舊歲,桃符萬戶換新春。

  新年終於來臨,勞碌了一年的人們終於可以停下歇歇,與家人團聚,歡歡喜喜的過個年。

  二年春正月乙卯,大祀天地於南郊。

  己巳,召高陽王高煦還京師。

  而紀綱回去述職,就沒歸來。

  已經十一歲了的胡博雅,開始了他的科舉之旅。

  前身好歹考過秀才,文景輝依照記憶里的規矩,給兒子準備了許多東西。

  胡博雅不愧是從小就喝靈泉水長大的孩子,記憶力超級好,竟然童生試考了案首!

  童生,也就是沒考過科舉的讀書人,參加縣試、府試、院試,凡名列第一者,稱為案首。

  也就是說,他兒子考了三次試,都是第一!

  文景輝別提多高興了!

  “我兒子將來努努力,六首狀元不是問題!”文景輝大言不慚的看著自己兒子。

  “爸爸……。”胡博雅只想去洗洗睡。

  “你爸爸發癔症呢,過去這段就好了。”武大可憐的拍了拍兒子的肩膀。

  三月乙巳,賜曾棨等進士及第、出身有差。

  己酉,始選進士為翰林院庶吉士。

  大明日報對永樂朝第一次科舉十分關注,而全天下能在十一歲就考取了小三元的人,簡直曠古爍今!

  對胡博雅也好一通報導,但是文景輝在他們報導前,就去找了小胖子,讓他將兒子的身世改成“父戰死沙場,母亡,遺孤”這幾個字兒,他可不想再有七大姑八大姨的來認親戚了。

  夏四月辛未朔,置東宮官屬。

  壬申,僧道衍為太子少師,復共姓姚,賜名廣孝。

  四月的時候,侯顯又來了,文景輝又給了他一個匣子,這次是“工”字封貼。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這裡除了火槍、輕炮、重炮等熱武器設計圖之外,還有各種民生用品。

  例如井水車,後世的大明,可是經歷了小冰河時期呢,這一點,文景輝不得不防。

  還有後世的造紙、活字印刷術、寶鐵海船等……。

  待侯顯走後,文景輝就進了空間修煉,如今他和武大也算是引氣入體了,武大的身體排泄了一些凡人的濁物,可文景輝卻依然神清氣爽。

  壬午,封汪應祖為琉球國山南王。

  張三丰再一次閉關,然後進入空間,開始煉製延壽丹。

  這次所選的藥材十分嚴格,就連作為輔藥的千年健,也是空間裡最早那一批千年健,看起來真的有長了千年的意思。

  同時,文景輝和武大分別在北平府廣置田產,房屋,和各個縣城的商鋪。

  他們從很早之前就已經開始著手,倒是比後來的那些人早了不止一步。

  五月壬寅,豐城侯李彬鎮廣東,清遠伯王友充總兵官,率舟師巡海。

  但是那些人眼看著肥肉沒他們的份兒,這麼可以?

  上書給永樂皇帝,結果永樂皇帝看完之後,來了一手震撼人心的行動。

  六月丁亥,汰冗官。

  也就是說,裁撤官員!

  文景輝看到邸報之後這個樂呵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