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頁
於是徐靜淞去滿福院跟賀老太太住,小楊氏帶著貴妾姨娘,嫡子庶子去跟她的婆婆楊氏住,朝雲院跟朗霞院除了大嬤嬤跟大丫頭,其他人都撤走,然後落了大鎖,以後不得進出。
女眷既然不能出門,馬車也沒必要,都賣了,車夫自然另外找東家。琴娘,棋娘那些都讓她們走,蔚房,洗衣房都各撤一半,至於繡房,整個鎖起來,繡娘自找出路,以後穿著舊衣服就好,沒必要每個月裁新。
賀家男人都不在了,賀老太太原本說要把南方的棉田桑田,城郊的染坊,布莊都賣出,本來嘛,這外帳跟家帳不同,外帳很多字她也看不懂,那些染色原料,貨物進出地方,那些字太複雜了,女誡上都沒有,賀老太太根本不會,除了賣也想不出來能幹麽,徐靜淞說不可,以後她來看帳,賀家是男人不在,但不能倒。
賀老太太見識過她在危難時候選擇撕碎休書,而不是回家安逸的模樣,自然信她。賀家的大掌柜忠心,這回並沒有跑,他有幾個兒子,以後就讓他們父子幫忙跑外面,她來看帳本,她可是台大高材生,各類證書好幾張,古代帳目才難不倒他。
但還是感謝老天,大掌柜沒走,真的,如果沒人幫忙跑外面,她再會企業管理也沒用。這段時間,李氏身邊的卓嬤嬤來了一趟,見到自家四小姐,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五太太跟二爺原本要自己來的,可是老太太……五太太現在被禁足,二爺身邊多了兩個武師看著,硬是不讓他們過來,四小姐可千萬別錯怪五太太跟二爺。」
「我怎麽會怪我娘跟弟弟,我現在這樣……他們不過來也好。」
賀家出事後,她一方面擔心賀家,另一方面就是擔心徐家的母親了。
她是女兒,但母親依然愛她疼她,沒有絲毫偏心,出嫁前殷殷交代,出嫁後又是每個月兩三封信。
知道她有孕,比誰都高興,百年大參這種難弄到手的珍貴之物都給她送來了,各種叮嚀,就是要她平安生出孩子。
母親愛她,她比誰都知道。
這次賀家遭難,母親恐怕會擔心女兒擔心得無法睡覺,徐靜淞覺得自己很不孝,都已經十六歲了,也嫁為人婦,不能讓母親開心,還讓母親操煩。
別見面也好,母親看到她,恐怕更要心痛。
「老太太這回是鐵了心,說姑爺家欺君,要劃清界限,五太太跪在老太太那邊求了好久,老太太也不准她出門來瞧四小姐,雖然奴婢不該說主人家壞話,可老太太也心太狠了。」卓嬤嬤抹淚,「連三小姐回家都被老太太趕了出來,說她已經出門,跟徐家沒關係,金姨娘哭得半死,但大老爺這次也沒聽金姨娘的。」
徐靜淞錯愕,徐謹月居然被祖母趕出來,這,也不知道該說什麽了,真的是命,不管她使計想進入賀家,或者不顧一切想回徐家,好像都沒如意,真是演繹了什麽叫做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
徐老太太的表現也真沒讓她失望,還是這麽絕斷,表面上好像是替徐家爭取最大利益,其實是很無情的。
當初把自己嫁入賀家,是因為知道賀家打算給賀彬蔚捐官,徐家想要一門官家親戚,所以要她放棄簡單的魯家,嫁入複雜的徐家。
成親成親,兩姓之好,既然賀徐已經成了親戚,親戚遭難,不問候也就算了,居然還想斬斷關係,真不愧是徐老太太,別人做不到的,她都能做到,而且還理由堂堂,這可是為了徐家。
還有,徐謹月好歹也是看著長大的,也明明拿了契約紙,是可以再嫁的身分,有徐家依靠,再嫁一門不錯的親事不難,祖母居然趕她出來,然後大伯也當沒事。
徐家輩分最高的老太太跟身為主心骨的大伯真不愧是母子,不只對別人狠,連對自己人都一樣。
徐靜淞突然想起一件事情,「對了,二爺跟張二小姐的事情,可成了?」
「成了,剛好有好日子,老太太想在二爺進書院前把日子定下來,所以很快找了媒人,日期定在八月過門。」
「這麽趕?」現在都五月了,那不是只能準備三個月,張二小姐這是要怎麽繡嫁衣,難不成跟自己一樣找槍手?
卓嬤嬤解釋,「便是老太太了,不想二爺到時候請假回來成親,耽誤課業,所以想在九月進書院前把新娘子迎娶進來,張家也同意,因為張二小姐年紀也不小,耽誤不起,八月好日子又多,便這樣定下來了。」
「卓嬤嬤,你回去跟我娘還有二爺說,我很好,三餐都有吃,最近還胖了好幾斤,還有,為了不連累他們,就不寫信了。」徐靜淞想了想,「你告訴我娘,一定要好好吃飯,好好睡覺,不然我無論如何不安心,要是沒事,就給我的孩子繡點衣服鞋襪,我女紅不好,孩子將來肯定都要穿外婆做的。然後告訴二爺,大伯跟大堂哥自私自利,日後肯定不會管我們,為了將來,一定要給自己掙個好前程,不是為誰爭,是為了自己爭。」
卓嬤嬤點頭,一一記下,內心又是感慨又是難過,四小姐也是看著長大的,見她成親後很快就有喜事,原本替她高興,可沒想到禍事來得這麽快。
不過見四小姐神色尚可,又略覺得安慰,總算回去能跟五太太交代,四小姐過得還行,沒有痩。
五太太最近擔心四小姐,整個臉都凹了,憔悴了好多,只是老太太真的太狠,無論如何都不准五太太來看自己的親生女兒。
女眷既然不能出門,馬車也沒必要,都賣了,車夫自然另外找東家。琴娘,棋娘那些都讓她們走,蔚房,洗衣房都各撤一半,至於繡房,整個鎖起來,繡娘自找出路,以後穿著舊衣服就好,沒必要每個月裁新。
賀家男人都不在了,賀老太太原本說要把南方的棉田桑田,城郊的染坊,布莊都賣出,本來嘛,這外帳跟家帳不同,外帳很多字她也看不懂,那些染色原料,貨物進出地方,那些字太複雜了,女誡上都沒有,賀老太太根本不會,除了賣也想不出來能幹麽,徐靜淞說不可,以後她來看帳,賀家是男人不在,但不能倒。
賀老太太見識過她在危難時候選擇撕碎休書,而不是回家安逸的模樣,自然信她。賀家的大掌柜忠心,這回並沒有跑,他有幾個兒子,以後就讓他們父子幫忙跑外面,她來看帳本,她可是台大高材生,各類證書好幾張,古代帳目才難不倒他。
但還是感謝老天,大掌柜沒走,真的,如果沒人幫忙跑外面,她再會企業管理也沒用。這段時間,李氏身邊的卓嬤嬤來了一趟,見到自家四小姐,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五太太跟二爺原本要自己來的,可是老太太……五太太現在被禁足,二爺身邊多了兩個武師看著,硬是不讓他們過來,四小姐可千萬別錯怪五太太跟二爺。」
「我怎麽會怪我娘跟弟弟,我現在這樣……他們不過來也好。」
賀家出事後,她一方面擔心賀家,另一方面就是擔心徐家的母親了。
她是女兒,但母親依然愛她疼她,沒有絲毫偏心,出嫁前殷殷交代,出嫁後又是每個月兩三封信。
知道她有孕,比誰都高興,百年大參這種難弄到手的珍貴之物都給她送來了,各種叮嚀,就是要她平安生出孩子。
母親愛她,她比誰都知道。
這次賀家遭難,母親恐怕會擔心女兒擔心得無法睡覺,徐靜淞覺得自己很不孝,都已經十六歲了,也嫁為人婦,不能讓母親開心,還讓母親操煩。
別見面也好,母親看到她,恐怕更要心痛。
「老太太這回是鐵了心,說姑爺家欺君,要劃清界限,五太太跪在老太太那邊求了好久,老太太也不准她出門來瞧四小姐,雖然奴婢不該說主人家壞話,可老太太也心太狠了。」卓嬤嬤抹淚,「連三小姐回家都被老太太趕了出來,說她已經出門,跟徐家沒關係,金姨娘哭得半死,但大老爺這次也沒聽金姨娘的。」
徐靜淞錯愕,徐謹月居然被祖母趕出來,這,也不知道該說什麽了,真的是命,不管她使計想進入賀家,或者不顧一切想回徐家,好像都沒如意,真是演繹了什麽叫做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
徐老太太的表現也真沒讓她失望,還是這麽絕斷,表面上好像是替徐家爭取最大利益,其實是很無情的。
當初把自己嫁入賀家,是因為知道賀家打算給賀彬蔚捐官,徐家想要一門官家親戚,所以要她放棄簡單的魯家,嫁入複雜的徐家。
成親成親,兩姓之好,既然賀徐已經成了親戚,親戚遭難,不問候也就算了,居然還想斬斷關係,真不愧是徐老太太,別人做不到的,她都能做到,而且還理由堂堂,這可是為了徐家。
還有,徐謹月好歹也是看著長大的,也明明拿了契約紙,是可以再嫁的身分,有徐家依靠,再嫁一門不錯的親事不難,祖母居然趕她出來,然後大伯也當沒事。
徐家輩分最高的老太太跟身為主心骨的大伯真不愧是母子,不只對別人狠,連對自己人都一樣。
徐靜淞突然想起一件事情,「對了,二爺跟張二小姐的事情,可成了?」
「成了,剛好有好日子,老太太想在二爺進書院前把日子定下來,所以很快找了媒人,日期定在八月過門。」
「這麽趕?」現在都五月了,那不是只能準備三個月,張二小姐這是要怎麽繡嫁衣,難不成跟自己一樣找槍手?
卓嬤嬤解釋,「便是老太太了,不想二爺到時候請假回來成親,耽誤課業,所以想在九月進書院前把新娘子迎娶進來,張家也同意,因為張二小姐年紀也不小,耽誤不起,八月好日子又多,便這樣定下來了。」
「卓嬤嬤,你回去跟我娘還有二爺說,我很好,三餐都有吃,最近還胖了好幾斤,還有,為了不連累他們,就不寫信了。」徐靜淞想了想,「你告訴我娘,一定要好好吃飯,好好睡覺,不然我無論如何不安心,要是沒事,就給我的孩子繡點衣服鞋襪,我女紅不好,孩子將來肯定都要穿外婆做的。然後告訴二爺,大伯跟大堂哥自私自利,日後肯定不會管我們,為了將來,一定要給自己掙個好前程,不是為誰爭,是為了自己爭。」
卓嬤嬤點頭,一一記下,內心又是感慨又是難過,四小姐也是看著長大的,見她成親後很快就有喜事,原本替她高興,可沒想到禍事來得這麽快。
不過見四小姐神色尚可,又略覺得安慰,總算回去能跟五太太交代,四小姐過得還行,沒有痩。
五太太最近擔心四小姐,整個臉都凹了,憔悴了好多,只是老太太真的太狠,無論如何都不准五太太來看自己的親生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