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頁
眾臣退下後,淳于嘉卻獨自留在殿中,步步走向玉階。宣帝一手支頤,身形放鬆許多,懶懶問道:“幼道可有什麼事要回朕?”
淳于嘉看著宣帝毫無儀態的坐相,便猜得出他被禁足這幾日,宣帝又不知寵幸了別人多少回,心下不禁有些發酸。不過後宮中畢竟不只他一人,此事到底也沒甚理可講,便將之拋至腦後,問宣帝:“方才我觀陛下神色,似乎胸中已有人選?我這裡其實有個可用的人選,只是怕提出此人,皇后心裡會有芥蒂……”
“我心中會有何芥蒂?”一聲慡朗中帶著絲絲威嚴的話語從殿外傳來,朱煊已推開大門入殿,大步走到宣帝面前:“方才我聽內侍說起陛下召集眾臣在此議事,要派人去西域?”
淳于嘉道:“不錯,正是因使團當中需要派一員慣經沙場的將領同行,陛下才召了我與眾位大人在殿中議事。我以為皇后之弟朱恆眼下正留在京師,又有出人勇武,正堪擔當此事,皇后以為如何?”
朱煊訝然看了他一眼,又看了看宣帝,見宣帝也是一副沉思之狀,心中便有了底,洒然笑道:“將士為國效命是自然之理,我當初也常在宣大邊關作戰,難不成比做使節還危險?至於一去多年……男兒志在四方,又不是女子,養在深閨一輩子不必見人。”
這兩人三言兩語就解決了宣帝的問題,宣帝便也放下心中憂慮,先回宮陪著小皇孫用過午膳。至於淳于嘉禁足之事,本來也是虛的,宣帝並不指著能把他徹底關住,只想叫他長長教訓,別在外臣面前壞了自己的面子。
因此午膳時朱煊與淳于嘉都是一體留在會寧宮用的,飯罷宣帝便將太孫送進鳳玄殿中,叫他好生在殿中陪伴太傅,多學些有用的東西。朱煊笑道:“七郎倒真不忘了體貼愛妃,不過是在宮裡關幾日,我看淳于大人還精神得很,鳳大人也不至於這麼容易就關出事來。”
宣帝擔憂順著這話說下去,他這宮裡又要醋海翻波,便將話題引到了朱恆身上:“朱恆這一離京,還不知要幾時回來,朕打算先將旨意給他,叫他有些準備。”
朱煊道:“七郎先寫下聖旨,我自回去頒旨,順便教訓教訓阿恆,讓他在外頭盡心辦事,不得勾搭那些外番女子。”
宣帝明白他心疼兄弟,便答應下來,只在會寧宮擬了旨。淳于嘉代他擬詔也不只一回兩回,寫得十分利落,將去給宣帝過了目,便要帶回中書省。宣帝著人送他出去,又問朱煊:“老人多怕親人離散,可要朕親自與國丈說明此事?”
朱煊搖頭道:“不必,我家都是武人,長年在邊關,哪會怕一時分離?使團中安全不過,阿恆父母與我父親都不會有什麼不滿。不過……”他忽然微微一笑:“富貴不歸鄉,如錦衣夜行。我入宮後一直不曾正式見過家人,倒想叫七郎陪我一同回去看看。”
自打吐蕃謀反,朱煊親率大軍出城迎敵,滿朝上下就無人不知他的身份了,就算帶他歸寧一趟也不算什麼大事。宣帝倒也不覺為難,叫人來拿了宮外的衣衫,與朱煊各自更衣,乘車出了宮。
朱家對這道聖旨並無絲毫推卻之意,何恆本人更是躍躍欲試,恨不能明天就出了長安,去那些名字都沒聽過的異國遊玩。朱煊中途便抓著弟弟避了席,朱氏族老都如不曾見著一般,依禮接待宣帝。
朱家並沒有接駕的準備,因此朱煊收拾過弟弟便向長輩請辭,帶著宣帝回宮。車裡倒是寬敞舒適得很,朱煊怕宣帝奔波得太過勞累,便將他按在自家腿上,倚著車壁悠然道:“當初我還答應你辦一場比得上小鳳郎君的宴會,可又想了想,辦宴席總不能不請他們,請來他們,有些事我做著又不方便……七郎說是不是?”
宣帝只作聽不懂,問他:“你家離大正殿也並不近,以前上朝時想來十分辛苦吧?”
朱煊撫著他的嘴唇道:“我親近七郎又不是見不得人的事,你又何須顧左右而言他?你留我在宮裡又不是擺設,最要緊的不就是要我餵得飽你麼?”
宣帝緊閉著嘴,沉默地重下了雙眼。朱煊也不強求,手指在他唇上輕輕摩挲,另一隻手掀開車簾看外頭景色。走了一陣,他忽然向車轅處高聲叫停,待那車穩穩停下,便拉著宣帝下車。
他們停車之處竟是在一處極亂的市集之中。宣帝聽著四下里喝賣聲,看著眼前來往如織的人流,心下疑惑,特地問他:“這裡都是些平民百姓,又沒有什麼有名的店鋪,不過是尋常集市,有什麼可來的?”
淳于嘉看著宣帝毫無儀態的坐相,便猜得出他被禁足這幾日,宣帝又不知寵幸了別人多少回,心下不禁有些發酸。不過後宮中畢竟不只他一人,此事到底也沒甚理可講,便將之拋至腦後,問宣帝:“方才我觀陛下神色,似乎胸中已有人選?我這裡其實有個可用的人選,只是怕提出此人,皇后心裡會有芥蒂……”
“我心中會有何芥蒂?”一聲慡朗中帶著絲絲威嚴的話語從殿外傳來,朱煊已推開大門入殿,大步走到宣帝面前:“方才我聽內侍說起陛下召集眾臣在此議事,要派人去西域?”
淳于嘉道:“不錯,正是因使團當中需要派一員慣經沙場的將領同行,陛下才召了我與眾位大人在殿中議事。我以為皇后之弟朱恆眼下正留在京師,又有出人勇武,正堪擔當此事,皇后以為如何?”
朱煊訝然看了他一眼,又看了看宣帝,見宣帝也是一副沉思之狀,心中便有了底,洒然笑道:“將士為國效命是自然之理,我當初也常在宣大邊關作戰,難不成比做使節還危險?至於一去多年……男兒志在四方,又不是女子,養在深閨一輩子不必見人。”
這兩人三言兩語就解決了宣帝的問題,宣帝便也放下心中憂慮,先回宮陪著小皇孫用過午膳。至於淳于嘉禁足之事,本來也是虛的,宣帝並不指著能把他徹底關住,只想叫他長長教訓,別在外臣面前壞了自己的面子。
因此午膳時朱煊與淳于嘉都是一體留在會寧宮用的,飯罷宣帝便將太孫送進鳳玄殿中,叫他好生在殿中陪伴太傅,多學些有用的東西。朱煊笑道:“七郎倒真不忘了體貼愛妃,不過是在宮裡關幾日,我看淳于大人還精神得很,鳳大人也不至於這麼容易就關出事來。”
宣帝擔憂順著這話說下去,他這宮裡又要醋海翻波,便將話題引到了朱恆身上:“朱恆這一離京,還不知要幾時回來,朕打算先將旨意給他,叫他有些準備。”
朱煊道:“七郎先寫下聖旨,我自回去頒旨,順便教訓教訓阿恆,讓他在外頭盡心辦事,不得勾搭那些外番女子。”
宣帝明白他心疼兄弟,便答應下來,只在會寧宮擬了旨。淳于嘉代他擬詔也不只一回兩回,寫得十分利落,將去給宣帝過了目,便要帶回中書省。宣帝著人送他出去,又問朱煊:“老人多怕親人離散,可要朕親自與國丈說明此事?”
朱煊搖頭道:“不必,我家都是武人,長年在邊關,哪會怕一時分離?使團中安全不過,阿恆父母與我父親都不會有什麼不滿。不過……”他忽然微微一笑:“富貴不歸鄉,如錦衣夜行。我入宮後一直不曾正式見過家人,倒想叫七郎陪我一同回去看看。”
自打吐蕃謀反,朱煊親率大軍出城迎敵,滿朝上下就無人不知他的身份了,就算帶他歸寧一趟也不算什麼大事。宣帝倒也不覺為難,叫人來拿了宮外的衣衫,與朱煊各自更衣,乘車出了宮。
朱家對這道聖旨並無絲毫推卻之意,何恆本人更是躍躍欲試,恨不能明天就出了長安,去那些名字都沒聽過的異國遊玩。朱煊中途便抓著弟弟避了席,朱氏族老都如不曾見著一般,依禮接待宣帝。
朱家並沒有接駕的準備,因此朱煊收拾過弟弟便向長輩請辭,帶著宣帝回宮。車裡倒是寬敞舒適得很,朱煊怕宣帝奔波得太過勞累,便將他按在自家腿上,倚著車壁悠然道:“當初我還答應你辦一場比得上小鳳郎君的宴會,可又想了想,辦宴席總不能不請他們,請來他們,有些事我做著又不方便……七郎說是不是?”
宣帝只作聽不懂,問他:“你家離大正殿也並不近,以前上朝時想來十分辛苦吧?”
朱煊撫著他的嘴唇道:“我親近七郎又不是見不得人的事,你又何須顧左右而言他?你留我在宮裡又不是擺設,最要緊的不就是要我餵得飽你麼?”
宣帝緊閉著嘴,沉默地重下了雙眼。朱煊也不強求,手指在他唇上輕輕摩挲,另一隻手掀開車簾看外頭景色。走了一陣,他忽然向車轅處高聲叫停,待那車穩穩停下,便拉著宣帝下車。
他們停車之處竟是在一處極亂的市集之中。宣帝聽著四下里喝賣聲,看著眼前來往如織的人流,心下疑惑,特地問他:“這裡都是些平民百姓,又沒有什麼有名的店鋪,不過是尋常集市,有什麼可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