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頁
倒是薛平薛安出了好大的風頭,因怕走漏風聲,所以他們這次用的多是鋪子裡的夥計, 家裡的僕人一個也沒帶,如今平安歸來,又打了勝仗, 誰不好奇,都來兩人這相問。
雖是運送糧草,沒有親上戰場,那也是大大的出了風頭的,正好薛蟠今日用不著他們,鋪子裡和家裡的帳好久都沒理了,這次又花了不少銀子出去,正要仔細盤算,薛平兩個也就樂得清靜,和小廝們吹起牛來,這一段路竟被他們說的是驚險無比,險象環生。
實際上除了路途遙遠和道路難行外,真的沒什麼大危險,畢竟帶了這麼多糧食,他們人數不少,一般的小毛賊根本不敢惹,又帶上了江湖人士,武藝非凡,還有好些人在江湖上素日是有面子的,再加上國家承平,匪寇便是有也不成氣候,不敢相犯,很是安全。
眾人不知端的,聽兩人吹牛,都張大了嘴巴,既害怕又羨慕,對兩人又多了幾分欽佩。
說了一攤子話也有些口乾,薛平便坐在那喝茶,聽一個三十來歲常在外面走的小廝問道,“平哥兒,您說咱們大爺是怎麼認識太孫殿下的呢?”
是的,如今李長吉是名正言順的太孫殿下了,雖典禮還未舉行,冊封的旨意卻下來了,如今京城內是人盡皆知,因他勝了戎族,是以眾人都稱讚,一時間威望非凡,便是有先前不看好的大臣們,因有南安郡王這個榜樣在前,也覺得太孫殿下文治武功,天生人才。
聽了這話,薛平沉了臉,揮手趕人,“去去去,不該知道的別瞎打聽。”那人咋舌,訕笑著退到邊上去了。
又有人大著膽子問,“平哥兒,聽說咱們大爺要封爵位了,是不是真的?”說到這個,薛平來了精神,假意低了聲,卻掩不住那股子喜意,“別瞎說,將士們還沒封賞呢,咱們這運糧食的得往後頭排。”雖如此,這已經是默認了。
眾人都心滿意足高興不已,不說別的,這爵爺家的奴僕和皇商家的奴僕,便是到了外頭,那待遇也是不一樣的,一個是民一個是官,檔次立馬就拉開許多。
當下有人笑著道,“平哥,恭喜你了。我聽說那賴大原是賈府的家僕,如今得了造化,他兒子在外面做官呢,說不得你將來也有這一日。”這馬屁拍得好,薛平當即笑嘻嘻的。
說到賈府,有人壓低了聲音,“你們知道嗎?那去和親的賈家三小姐回來了,可是據說境況確實不大妙。”
說到這裡,有人疑惑了,“既然沒有和親,那不是好事嗎?怎麼回來後境況不大妙呢?”
先說話那僕人嘆道,“若按咱們想,自然是有的命回來便好,更別說如今殺了戎族可汗,立了大功。可是不知道那政老爺是怎麼想的,竟然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說三小姐嫁了那戎族可汗,就不再是女兒家,而是個寡婦了,要將她送到他們的家廟裡去。”
眾人聽了這話,都議論紛紛,覺著政老爺說的道理雖是,畢竟是自己的女兒,也太狠了些。
這是薛蟠自來也知道,只是他不好管,那賈政生性愚腐,定要如此行事,王夫人和趙姨娘很勸了幾回,終究說不過他,也只能暗自垂淚,即使賈母勸說,賈政也打定了主意。
只是最後放鬆了口,若是嫁也可,總之賈府是不能留的。
只是如今,一來賈家沒落,高門貴族看不上他,低嫁又不願意,如今賈政的態度在此,探春又擔了個二嫁的名號,那群小人嘴上不說,心裡指不定怎麼編排,因此探春的處境更為艱難,不願意在園裡連累姐妹們,竟是打定打定了主意往廟裡去,
沒幾日,柳湘蓮上門來,竟要同柳湘蓮商議迎取探春之事。薛蟠聽了詫異,知道兩人在刺殺戎族可汗一事上有些交情,卻沒想到談婚論嫁的地步,
說及此事,饒是柳湘蓮素來大方,此時也有些臉紅,“原是我一廂情願傾慕她,如此相貌,又有如此才情,如此膽識之女子,實乃世間少有,我原配不上她的。不過聽完了賈府之事,實不願意她半生孤苦,我自問家裡也有些薄產,不是那等薄倖之人,因此特來找你商議。”
薛蟠想了想,兩人原也相配,便將這事兒託了薛姨媽,姨媽自是不願探春到廟裡去,何況柳湘蓮一表人才,如今又得了戰功,也是個佳配,便做了大媒去同賈母王夫人說,兩人都稱願。趙姨娘知道了,也是口裡念佛,賈政話已說出去了,雖不願,母親夫人已是同意,自然也不能反悔。
何況他到底不是狠心之人,糾結了一番,終究含淚讓探春匆匆出嫁,自此兩人結為良緣,夫妻恩愛,
柳湘蓮和探春之事辦的匆忙,眾人也著實勞累了一番,緊接著便是李長吉的冊封典禮,大典準備了一個多月,據說很是威風氣派,李長吉定要讓薛蟠到場看一看,給他穿了侍衛的服侍,在旁邊看了一回,雖勞累,也覺著開了眼界,很是高興。
如今李長吉是名正言順的太孫,自然比以往更忙到十分,有些事也就顧不上了,兩人見面的時間比以前還少,而據他說軍功的封賞也下來了,自然是先賞賜邊關將士,然後才輪到他們,薛蟠得了個末等的爵位,柳湘蓮得了四品的武將官職,探春是女子,又是親手殺了戎族可汗之人,夫君已是四品武將,便往上一級封了三品的誥命,竟然是眾人中官職最高的了,讓人不由覺著好笑。
雖是運送糧草,沒有親上戰場,那也是大大的出了風頭的,正好薛蟠今日用不著他們,鋪子裡和家裡的帳好久都沒理了,這次又花了不少銀子出去,正要仔細盤算,薛平兩個也就樂得清靜,和小廝們吹起牛來,這一段路竟被他們說的是驚險無比,險象環生。
實際上除了路途遙遠和道路難行外,真的沒什麼大危險,畢竟帶了這麼多糧食,他們人數不少,一般的小毛賊根本不敢惹,又帶上了江湖人士,武藝非凡,還有好些人在江湖上素日是有面子的,再加上國家承平,匪寇便是有也不成氣候,不敢相犯,很是安全。
眾人不知端的,聽兩人吹牛,都張大了嘴巴,既害怕又羨慕,對兩人又多了幾分欽佩。
說了一攤子話也有些口乾,薛平便坐在那喝茶,聽一個三十來歲常在外面走的小廝問道,“平哥兒,您說咱們大爺是怎麼認識太孫殿下的呢?”
是的,如今李長吉是名正言順的太孫殿下了,雖典禮還未舉行,冊封的旨意卻下來了,如今京城內是人盡皆知,因他勝了戎族,是以眾人都稱讚,一時間威望非凡,便是有先前不看好的大臣們,因有南安郡王這個榜樣在前,也覺得太孫殿下文治武功,天生人才。
聽了這話,薛平沉了臉,揮手趕人,“去去去,不該知道的別瞎打聽。”那人咋舌,訕笑著退到邊上去了。
又有人大著膽子問,“平哥兒,聽說咱們大爺要封爵位了,是不是真的?”說到這個,薛平來了精神,假意低了聲,卻掩不住那股子喜意,“別瞎說,將士們還沒封賞呢,咱們這運糧食的得往後頭排。”雖如此,這已經是默認了。
眾人都心滿意足高興不已,不說別的,這爵爺家的奴僕和皇商家的奴僕,便是到了外頭,那待遇也是不一樣的,一個是民一個是官,檔次立馬就拉開許多。
當下有人笑著道,“平哥,恭喜你了。我聽說那賴大原是賈府的家僕,如今得了造化,他兒子在外面做官呢,說不得你將來也有這一日。”這馬屁拍得好,薛平當即笑嘻嘻的。
說到賈府,有人壓低了聲音,“你們知道嗎?那去和親的賈家三小姐回來了,可是據說境況確實不大妙。”
說到這裡,有人疑惑了,“既然沒有和親,那不是好事嗎?怎麼回來後境況不大妙呢?”
先說話那僕人嘆道,“若按咱們想,自然是有的命回來便好,更別說如今殺了戎族可汗,立了大功。可是不知道那政老爺是怎麼想的,竟然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說三小姐嫁了那戎族可汗,就不再是女兒家,而是個寡婦了,要將她送到他們的家廟裡去。”
眾人聽了這話,都議論紛紛,覺著政老爺說的道理雖是,畢竟是自己的女兒,也太狠了些。
這是薛蟠自來也知道,只是他不好管,那賈政生性愚腐,定要如此行事,王夫人和趙姨娘很勸了幾回,終究說不過他,也只能暗自垂淚,即使賈母勸說,賈政也打定了主意。
只是最後放鬆了口,若是嫁也可,總之賈府是不能留的。
只是如今,一來賈家沒落,高門貴族看不上他,低嫁又不願意,如今賈政的態度在此,探春又擔了個二嫁的名號,那群小人嘴上不說,心裡指不定怎麼編排,因此探春的處境更為艱難,不願意在園裡連累姐妹們,竟是打定打定了主意往廟裡去,
沒幾日,柳湘蓮上門來,竟要同柳湘蓮商議迎取探春之事。薛蟠聽了詫異,知道兩人在刺殺戎族可汗一事上有些交情,卻沒想到談婚論嫁的地步,
說及此事,饒是柳湘蓮素來大方,此時也有些臉紅,“原是我一廂情願傾慕她,如此相貌,又有如此才情,如此膽識之女子,實乃世間少有,我原配不上她的。不過聽完了賈府之事,實不願意她半生孤苦,我自問家裡也有些薄產,不是那等薄倖之人,因此特來找你商議。”
薛蟠想了想,兩人原也相配,便將這事兒託了薛姨媽,姨媽自是不願探春到廟裡去,何況柳湘蓮一表人才,如今又得了戰功,也是個佳配,便做了大媒去同賈母王夫人說,兩人都稱願。趙姨娘知道了,也是口裡念佛,賈政話已說出去了,雖不願,母親夫人已是同意,自然也不能反悔。
何況他到底不是狠心之人,糾結了一番,終究含淚讓探春匆匆出嫁,自此兩人結為良緣,夫妻恩愛,
柳湘蓮和探春之事辦的匆忙,眾人也著實勞累了一番,緊接著便是李長吉的冊封典禮,大典準備了一個多月,據說很是威風氣派,李長吉定要讓薛蟠到場看一看,給他穿了侍衛的服侍,在旁邊看了一回,雖勞累,也覺著開了眼界,很是高興。
如今李長吉是名正言順的太孫,自然比以往更忙到十分,有些事也就顧不上了,兩人見面的時間比以前還少,而據他說軍功的封賞也下來了,自然是先賞賜邊關將士,然後才輪到他們,薛蟠得了個末等的爵位,柳湘蓮得了四品的武將官職,探春是女子,又是親手殺了戎族可汗之人,夫君已是四品武將,便往上一級封了三品的誥命,竟然是眾人中官職最高的了,讓人不由覺著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