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頁
於是折騰完,天就亮了。
黎川帶錢蔭回到宜州,由於軍武繁忙,交由寶祥照料,只能一有空閒時間就過去看看他。
年邁的軍醫,白髮蒼蒼,更加衰老了,他道,錢蔭是大腦受損,軍部醫療條件差,最好帶去大醫院照張x光,看看大腦受損程度,再對症下藥。
黎川馬上帶他出城拍了張片,等待了幾天,交給軍醫過目並治療。
照顧錢蔭,就像照顧一個大號版的嬰兒,啥都不會,黎川覺得他能一路顛沛流離地活下來,真的靠的是運氣。
不過也是幸好。
兩個大人一個半大小子,對著一個瘋癲殘疾人,耗盡耐心,機械反覆教了半年,才教會錢蔭上廁所,教會他左手吃飯,又是半年時間。
四年又過去,千瘡百孔的中華大地,終於打走了侵略者,歡呼雀躍沒多久,接著又是一輪內戰,黎川無心戀戰,迫於上頭壓力,不得不執行,接著三年過去。
七年裡。
寶祥學會接受了顧章離去的現實。
顧喆稚氣脫去,長成翩翩軍官,熱得不少高官及他們的女兒青睞。
黎川在追擊日軍戰爭中,不幸右眼中彈,成了一個獨眼龍。
錢蔭慢慢好轉,勉強說得了簡單話語,漸漸認得了人。
軍醫壽終正寢。
最後,寶祥一行人隨著渡洋輪船隨著國軍敗北,退至台灣。
注軍隊編制:
班:10-12人,一個排三個班,一個連三個排,一個營三個連,500-600人,一個團三個營2000人左右,一個旅三個團5000人左右,一個師三個旅15000人左右,一個軍三個師.
第111章 番外1
三十八年後。
輪船緩緩駛過海岸,一個老人站立在首層的甲班,扶著搖晃的欄杆,遙望那片山河。
俏皮的草帽下,白髮蒼蒼,面容衰老得看不出年紀,衣服顏色穿得鮮艷,白襯衫外套著件薄薄的彩色短袖外套,穿著條彩色沙灘褲,衰老與艷麗,相撞出意外的和諧,讓人覺得這是個趕時髦的可愛老頭。
老頭就是寶祥,古稀了,身體還算硬朗,上了年紀以後,老犯糊塗,身邊的人就除了顧喆是認得出來,其他人就看運氣和心情了。
去到台灣後,顧喆就結婚了,給他創造了一個孫女三個孫子,這一個孫女三個孫子,總計又給他創造了十七個曾孫子孫女曾外孫。
曾輩孫年長的七八個又開始創造出曾曾孫了,他記糊塗了,老忘了又添了多少個來著。
他身上的衣服就是他第十三個曾孫子顧佑安,給他置的,年輕人的潮流,老太爺是跟不上節奏的了,既然小曾孫這麼孝順,他也樂呵呵接受了。
這回,他是一個人偷偷跑出來的。
從知道兩岸通輪,他就一直牽掛著要回來,但是當家做主的顧喆不點頭,下面的一大群一代孫二代孫三代孫自然不敢滿足他了,顧喆就擔心老太爺身體受不來長途奔波,好言哄了幾遍,也改不了他爸的執拗,乾脆利落跟下邊的兒子女兒孫子外孫曾孫,道,“不許幫太爺爺回去。”
老太爺當場就哭了,一把年紀越活越回去,心性有時跟曾曾孫一樣,得要人哄著。
可大夥也僅僅是哄著,敷衍著,並沒有答應帶他回大陸。
老太爺就偷偷溜出來。
船靠岸。
旁人看見寶祥老態龍鍾,沒著急擠過他,等他慢慢沿著船梯走下,寶祥連聲道謝。
岸上積滿了穿著清一色綠色整套衣服的人,有的手持鮮花,拉著橫幅,歡迎回來的人。
寶老太爺踩在地上,像踩著棉花糖一樣,雙腿軟綿綿的,他茫然看著四周,向一位穿綠衣服的年輕女子,道,“小姑娘,你好啊,請問去天津的大東街道567號住宅,要怎麼去”
四周太喧雜,小姑娘聽不清,他顫巍巍布滿老人斑的手摸出皮夾里的地址遞給她。
“老爺子,這裡是山東,要去天津還得坐火車北上。”
“啊”
小姑娘知道從台灣回來的多半是拿著舊地址,現在城市農村改造得早已今非昔比,要找到恐怕有點難度,於是熱心腸的山東妹子,二話不說,把寶祥領回了街道辦事處,還進行了一段電視採訪,這讓寶老太爺十分苦笑不得,連連擺手。
“老爺爺,你就說說要找的地方,還有誰嘛,不複雜,要知道,上了電視台,找起來就方便多了。”一個山東大媽辦事員熱情道。
“哎呀,不用上也可以吧。我有地址呢。”
“都多少年前的事了,拆遷的拆遷,遷戶口的遷戶口,早就物是人非了。”
“這……”
大媽見他猶豫,就是鬆動了,於是加把勁,洋洋灑灑道,“何苦走彎路……”
……
鏡頭前,寶祥略顯倉促,和很多年前,拍照時一樣。工作人員拍攝機械,都準備好後,就一問一答中,寶老太爺靠在藤椅上,喝著招待的茶水,開始訴說著往事,“……”
很多事,他記得糊塗了,跨時空的混亂,一段話翻來覆去地講述。
辦事處的大媽兼職主持人,問了很久,才明白他是要去天津拜祭故人,別的事情老太爺說不清,唯獨在地址上,記得清清楚楚。
黎川帶錢蔭回到宜州,由於軍武繁忙,交由寶祥照料,只能一有空閒時間就過去看看他。
年邁的軍醫,白髮蒼蒼,更加衰老了,他道,錢蔭是大腦受損,軍部醫療條件差,最好帶去大醫院照張x光,看看大腦受損程度,再對症下藥。
黎川馬上帶他出城拍了張片,等待了幾天,交給軍醫過目並治療。
照顧錢蔭,就像照顧一個大號版的嬰兒,啥都不會,黎川覺得他能一路顛沛流離地活下來,真的靠的是運氣。
不過也是幸好。
兩個大人一個半大小子,對著一個瘋癲殘疾人,耗盡耐心,機械反覆教了半年,才教會錢蔭上廁所,教會他左手吃飯,又是半年時間。
四年又過去,千瘡百孔的中華大地,終於打走了侵略者,歡呼雀躍沒多久,接著又是一輪內戰,黎川無心戀戰,迫於上頭壓力,不得不執行,接著三年過去。
七年裡。
寶祥學會接受了顧章離去的現實。
顧喆稚氣脫去,長成翩翩軍官,熱得不少高官及他們的女兒青睞。
黎川在追擊日軍戰爭中,不幸右眼中彈,成了一個獨眼龍。
錢蔭慢慢好轉,勉強說得了簡單話語,漸漸認得了人。
軍醫壽終正寢。
最後,寶祥一行人隨著渡洋輪船隨著國軍敗北,退至台灣。
注軍隊編制:
班:10-12人,一個排三個班,一個連三個排,一個營三個連,500-600人,一個團三個營2000人左右,一個旅三個團5000人左右,一個師三個旅15000人左右,一個軍三個師.
第111章 番外1
三十八年後。
輪船緩緩駛過海岸,一個老人站立在首層的甲班,扶著搖晃的欄杆,遙望那片山河。
俏皮的草帽下,白髮蒼蒼,面容衰老得看不出年紀,衣服顏色穿得鮮艷,白襯衫外套著件薄薄的彩色短袖外套,穿著條彩色沙灘褲,衰老與艷麗,相撞出意外的和諧,讓人覺得這是個趕時髦的可愛老頭。
老頭就是寶祥,古稀了,身體還算硬朗,上了年紀以後,老犯糊塗,身邊的人就除了顧喆是認得出來,其他人就看運氣和心情了。
去到台灣後,顧喆就結婚了,給他創造了一個孫女三個孫子,這一個孫女三個孫子,總計又給他創造了十七個曾孫子孫女曾外孫。
曾輩孫年長的七八個又開始創造出曾曾孫了,他記糊塗了,老忘了又添了多少個來著。
他身上的衣服就是他第十三個曾孫子顧佑安,給他置的,年輕人的潮流,老太爺是跟不上節奏的了,既然小曾孫這麼孝順,他也樂呵呵接受了。
這回,他是一個人偷偷跑出來的。
從知道兩岸通輪,他就一直牽掛著要回來,但是當家做主的顧喆不點頭,下面的一大群一代孫二代孫三代孫自然不敢滿足他了,顧喆就擔心老太爺身體受不來長途奔波,好言哄了幾遍,也改不了他爸的執拗,乾脆利落跟下邊的兒子女兒孫子外孫曾孫,道,“不許幫太爺爺回去。”
老太爺當場就哭了,一把年紀越活越回去,心性有時跟曾曾孫一樣,得要人哄著。
可大夥也僅僅是哄著,敷衍著,並沒有答應帶他回大陸。
老太爺就偷偷溜出來。
船靠岸。
旁人看見寶祥老態龍鍾,沒著急擠過他,等他慢慢沿著船梯走下,寶祥連聲道謝。
岸上積滿了穿著清一色綠色整套衣服的人,有的手持鮮花,拉著橫幅,歡迎回來的人。
寶老太爺踩在地上,像踩著棉花糖一樣,雙腿軟綿綿的,他茫然看著四周,向一位穿綠衣服的年輕女子,道,“小姑娘,你好啊,請問去天津的大東街道567號住宅,要怎麼去”
四周太喧雜,小姑娘聽不清,他顫巍巍布滿老人斑的手摸出皮夾里的地址遞給她。
“老爺子,這裡是山東,要去天津還得坐火車北上。”
“啊”
小姑娘知道從台灣回來的多半是拿著舊地址,現在城市農村改造得早已今非昔比,要找到恐怕有點難度,於是熱心腸的山東妹子,二話不說,把寶祥領回了街道辦事處,還進行了一段電視採訪,這讓寶老太爺十分苦笑不得,連連擺手。
“老爺爺,你就說說要找的地方,還有誰嘛,不複雜,要知道,上了電視台,找起來就方便多了。”一個山東大媽辦事員熱情道。
“哎呀,不用上也可以吧。我有地址呢。”
“都多少年前的事了,拆遷的拆遷,遷戶口的遷戶口,早就物是人非了。”
“這……”
大媽見他猶豫,就是鬆動了,於是加把勁,洋洋灑灑道,“何苦走彎路……”
……
鏡頭前,寶祥略顯倉促,和很多年前,拍照時一樣。工作人員拍攝機械,都準備好後,就一問一答中,寶老太爺靠在藤椅上,喝著招待的茶水,開始訴說著往事,“……”
很多事,他記得糊塗了,跨時空的混亂,一段話翻來覆去地講述。
辦事處的大媽兼職主持人,問了很久,才明白他是要去天津拜祭故人,別的事情老太爺說不清,唯獨在地址上,記得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