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頁
早飯後,迎親隊伍從唐嘉木家出發。
走在最前頭的鼓樂隊,個個胸前都別了紅花。後面是伴郎隊伍和新郎,哥哥穿了嶄新的當地特色的服裝,戴著花,新郎胸前和背後都有一朵碗口大的大紅花。最後的就是接親的親戚好友。
整支隊伍總共是二三十個人。
再看新娘這邊,整個家的布置大同小異。
幾個伴娘圍著新娘坐在堂屋裡,堂屋的門是關著的。新娘穿一身大紅色的當地特有的婚群和花布鞋,精心打扮後尤其美艷動人。
堂屋外圍滿了人群,都在等著新娘走出堂屋的那一刻。
十里八鄉早就傳開了,這是鄭家村有史以來最美麗的新娘,並且還是外面回來的名人,都要搶先一睹芳容。
大門外也站滿了人,全都手上拿著一個圓形的小盒子,裡面裝了大紅色的染料,朝村口外張望著,等待迎親隊伍的到來。
沒過幾分鐘,眼見從村口外兩百米的拐彎處閃出來了迎親的隊伍,緊接著聽到的便是鼓樂聲。
“來了來了!”
人群中有人激動地喊了起來,還沒等對面的隊伍來到大門口,一群人便擁了上去。他們紛紛用手抹出紅色的染料,劈頭蓋臉的就往對面的隊伍臉上擦。
一時間場面有些混亂起來,新郎官自然是被“攻擊”最厲害的那一個,不因臉上被人塗了厚厚一層紅色,連頭髮、衣服也都沾染上了不少紅色。
一陣圍攻後,鄭家村的人們才滿意地帶著迎親隊伍回到新娘子家裡。
一行人徑直走到堂屋外,鼓樂隊還要演奏好幾曲,接著新娘方的親戚好友要對新郎進行各種“刁難”。通過了他們的考驗後,堂屋門才被打開,伴娘們簇擁著新娘緩緩走出來。
新娘這邊也會有一隊送親的隊伍,加上新郎的迎親隊伍,兩隊合為一隊,隊伍就壯大了。
兩支隊伍的新郎和伴郎與新娘和伴娘相接,新娘這一頭除了伴娘外,還有送親的親戚好友,以及挑嫁妝的人員。
新郎接了新娘,在一路鼓樂聲和歡笑聲的伴隨下,緩緩往回走。
唐家村的村口也會有一群人候在那裡,不一會功夫送親隊伍也要被染紅臉。
進了院子後,跨門檻、拜堂、入洞房這些程序並沒什麼特別之處。但入了洞房,並不意味著整套程序的結束,晚飯後天黑了還有一道很重要的程序——認親改口。
新娘新郎雙方的近親長輩們,全部圍坐在一起,一邊是新郎一方的,另一邊是新娘一方的。
桌上擺了紅糖水,兩位新人分別給對方的親戚們倒糖水,挨個把糖水遞給親戚喝的同時,新郎改口跟新娘一樣稱呼對方的親戚,新娘也一樣。這就算是認了親、改了口了。
按照習俗,改口儀式上還要給每位親戚一件禮物,新娘給每一位親戚的禮物是自己親手縫製的一雙鞋子。但是今天的新娘是個讀書人,沒學過縫鞋子這些活,她準備的是每人一件精美的小紀念品,大家也都很喜歡。
親戚收了新人的禮物,就得給新人包一個紅包,表示祝福。
一套流程下來,婚禮就辦完了,一對新人和雙方至親的親戚們一般還會圍坐在一起聊聊天。
在後面的夜裡,前來參加婚禮的親戚朋友,還有遠近的村民們,就可以隨意嗨皮了。在院子裡跳山歌唱山歌,年輕人們能玩一個通宵還覺得意猶未盡。很多情侶都是在這種場合下相識相愛的。
婚禮完美結束,一對新人終於圓滿了。
他們在這大山裡面,留下了激勵人們的創業致富故事,也留下了他們美麗的愛情故事。
……
回到市里,兩個人還沐浴在幸福的海洋里,唐嘉木對蘇小芹說:“咱們去度個蜜月吧,你想去哪裡?”
“你不是要包一艘遊輪嘛,定好了嗎?”蘇小芹問他。
唐嘉木笑道:“郵輪?某人好像說過會不會太奢侈了。”
“哼!不去拉倒。”
唐嘉木拿出手機打開郵箱,道:“看,電子合同都發過來了,我去把它列印下來。向大海出發咯~”
蘇小芹笑:“真是個傻子。”
走在最前頭的鼓樂隊,個個胸前都別了紅花。後面是伴郎隊伍和新郎,哥哥穿了嶄新的當地特色的服裝,戴著花,新郎胸前和背後都有一朵碗口大的大紅花。最後的就是接親的親戚好友。
整支隊伍總共是二三十個人。
再看新娘這邊,整個家的布置大同小異。
幾個伴娘圍著新娘坐在堂屋裡,堂屋的門是關著的。新娘穿一身大紅色的當地特有的婚群和花布鞋,精心打扮後尤其美艷動人。
堂屋外圍滿了人群,都在等著新娘走出堂屋的那一刻。
十里八鄉早就傳開了,這是鄭家村有史以來最美麗的新娘,並且還是外面回來的名人,都要搶先一睹芳容。
大門外也站滿了人,全都手上拿著一個圓形的小盒子,裡面裝了大紅色的染料,朝村口外張望著,等待迎親隊伍的到來。
沒過幾分鐘,眼見從村口外兩百米的拐彎處閃出來了迎親的隊伍,緊接著聽到的便是鼓樂聲。
“來了來了!”
人群中有人激動地喊了起來,還沒等對面的隊伍來到大門口,一群人便擁了上去。他們紛紛用手抹出紅色的染料,劈頭蓋臉的就往對面的隊伍臉上擦。
一時間場面有些混亂起來,新郎官自然是被“攻擊”最厲害的那一個,不因臉上被人塗了厚厚一層紅色,連頭髮、衣服也都沾染上了不少紅色。
一陣圍攻後,鄭家村的人們才滿意地帶著迎親隊伍回到新娘子家裡。
一行人徑直走到堂屋外,鼓樂隊還要演奏好幾曲,接著新娘方的親戚好友要對新郎進行各種“刁難”。通過了他們的考驗後,堂屋門才被打開,伴娘們簇擁著新娘緩緩走出來。
新娘這邊也會有一隊送親的隊伍,加上新郎的迎親隊伍,兩隊合為一隊,隊伍就壯大了。
兩支隊伍的新郎和伴郎與新娘和伴娘相接,新娘這一頭除了伴娘外,還有送親的親戚好友,以及挑嫁妝的人員。
新郎接了新娘,在一路鼓樂聲和歡笑聲的伴隨下,緩緩往回走。
唐家村的村口也會有一群人候在那裡,不一會功夫送親隊伍也要被染紅臉。
進了院子後,跨門檻、拜堂、入洞房這些程序並沒什麼特別之處。但入了洞房,並不意味著整套程序的結束,晚飯後天黑了還有一道很重要的程序——認親改口。
新娘新郎雙方的近親長輩們,全部圍坐在一起,一邊是新郎一方的,另一邊是新娘一方的。
桌上擺了紅糖水,兩位新人分別給對方的親戚們倒糖水,挨個把糖水遞給親戚喝的同時,新郎改口跟新娘一樣稱呼對方的親戚,新娘也一樣。這就算是認了親、改了口了。
按照習俗,改口儀式上還要給每位親戚一件禮物,新娘給每一位親戚的禮物是自己親手縫製的一雙鞋子。但是今天的新娘是個讀書人,沒學過縫鞋子這些活,她準備的是每人一件精美的小紀念品,大家也都很喜歡。
親戚收了新人的禮物,就得給新人包一個紅包,表示祝福。
一套流程下來,婚禮就辦完了,一對新人和雙方至親的親戚們一般還會圍坐在一起聊聊天。
在後面的夜裡,前來參加婚禮的親戚朋友,還有遠近的村民們,就可以隨意嗨皮了。在院子裡跳山歌唱山歌,年輕人們能玩一個通宵還覺得意猶未盡。很多情侶都是在這種場合下相識相愛的。
婚禮完美結束,一對新人終於圓滿了。
他們在這大山裡面,留下了激勵人們的創業致富故事,也留下了他們美麗的愛情故事。
……
回到市里,兩個人還沐浴在幸福的海洋里,唐嘉木對蘇小芹說:“咱們去度個蜜月吧,你想去哪裡?”
“你不是要包一艘遊輪嘛,定好了嗎?”蘇小芹問他。
唐嘉木笑道:“郵輪?某人好像說過會不會太奢侈了。”
“哼!不去拉倒。”
唐嘉木拿出手機打開郵箱,道:“看,電子合同都發過來了,我去把它列印下來。向大海出發咯~”
蘇小芹笑:“真是個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