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頁
從常理上來說,身邊只剩些殘兵敗將的蜀王既被逼到了金川,便猶如瓮中捉鱉,根本無需攻城,只要圍上個三兩月,等裡頭沒糧食吃了,金川不攻自破。
也正因為這樣,擒住逆首蜀王的這個大功,朝廷里不少人眼紅想要。
王越是大行台尚書令的女婿,本身也出身將門。尚書令自己雖沒出面,但最近卻有不少人相繼在自己面前推薦王越,連尚福也暗示李東庭,可以讓王越獲這個頭功,如此對大家都有好處。
李東庭深知高處不勝寒的道理,更無意再拿這功勞給自己貼金。估量一番後,覺得圍住金川並無大風險,也就順水推舟點了王越為統領,給他兩萬人馬負責圍城,自己去處理別的要務,等他擒拿住逆首,這場歷時兩年多的艱難平叛戰也就告終了。
他怎麼也沒想到,事情到了最後,竟然風雲突變,發生了這樣的意外。
……
次日,李東庭緊急趕到了金川。還在城外守著的將士原本有些萎靡,見主帥到了,人心大定,頓時振奮了起來。幾個隨同王越一道的副將見了李東庭,面露愧色,跪在他面前請罪。
李東庭讓這些人起來,道:“事情起的突然,我料你們也沒做好準備,這才讓對方殺了個措手不及。何況那個裴長青確實勇猛過人,發起狠來無人能擋,怪不了你們。”
眾人見他未責,這才定下心神,紛紛摩拳擦掌,出言自願帶兵強攻金川,一雪昨日之恥。
李東庭未應,重整隊列後,親自來到城下,令蜀王出來對話。片刻後,五花大綁的王越便被人押著出現在了牆頭。蜀王隨後現身與李東庭喊話,要他將人全都撤退三百里外,讓出道路,否則不但殺王越,全城土人也要陪他一道同歸於盡。
李東庭眼睛都沒眨一下,張口便應了下來。
蜀王微微一怔,狐疑道:“李東庭,你教本王如何信你?”
李東庭大笑一聲,道:“從前你在蜀,我在滇,你我也算是老相識了,我李東庭為人如何,你當清楚。我既答應你了,你又怕什麼?何況,你今日還有選擇餘地嗎?你要逃去波彌國,我要王將軍和城內居民無事。若成,我立刻退兵,你自行出城。只是我把話放這裡,到了波彌國境,你需將王將軍放回,否則,即便你入了波彌國,我李東庭也必定不會放過你!”
蜀王眯了眯眼,咬牙道:“那就這樣說定!我且信你一回!你這就叫你的人全都退開。”
李東庭下令副將傳令下去,撤兵三百里外,停止追擊。邊上副將面露猶疑,一個平日對他十分敬服的副將忙上來,低聲勸道:“大將軍,朝廷對逆首勢在必得,大將軍這樣放他走,朝廷萬一怪罪下來,大將軍恐怕要費一番解釋。”
李東庭道:“以一城居民之命換逆首一命,在我看來值當。何況他根基盡毀,以逆臣賊子身份逃到波彌國,想東山再起,斷不可能。放他吧。朝廷若怪罪下來,由我一力承擔便是。”
眾將見他態度堅定,只好止了勸。當下傳令下去,列隊撤退。
吊橋再次放下,城門打開。迤邐從城門裡走出來一隊的人馬。前後俱是押著城中土人同行的蜀王殘兵,蜀王被親信嚴密保護著行在中間,邊上是脖子被架刀的王越,裴長青走在蜀王身後。
王越見到李東庭,面露愧色,低頭不敢看他。
李東庭目光越過王越,落到了裴長青的身上,若有所思。
裴長青似乎並未留意到李東庭,雙眼正視著前方,神色冷木。
這看起來十分怪異的一隊人馬,就這樣在千軍萬馬間讓出的這條道里穿行而過,朝著西面而去。
一出金川,蜀王便加快腳程,行至半路,見身後確實沒有追兵上來,丟下被挾持的土人,朝著波彌趕去。
次日傍晚,離波彌的地界只剩幾十里路了。蜀王一行人的臉上終於露出了久違的輕鬆表情。一個蜀王親信便提出在此殺了王越,省得繼續帶著他累贅。
王越嚇得跪在地上不住求饒。
蜀王躊躇之時,裴長青忽然道:“主公,我便送主公止步於此了。前面就是波彌國,料無兇險了。這個王越,還請主公交給我,照先前允諾的那樣留他一命,我在此守著,替主公斷後。”
蜀王一怔,“你不隨本王去波彌?日後圖謀東山再起,還有再殺回來的一天,到時再建功立業,也為時不晚!”
裴長青未應,只重複方才的話道:“我送主公止步於此。”
蜀王臉色陰沉下來,盯了裴長青片刻,見他不為所動,半晌,哼了聲,道:“也罷,人各有志。看在你護送本王有功的份上,本王便不為難你了。隨你吧!”
裴長青道:“多謝主公成全。”
蜀王命人把嚇得面無人色的王越推出來,回頭最後看了裴長青一眼,掉頭而去。
眾人跟著他漸漸前行,最後剩下胡詹事一人。走過來,拍了拍裴長青的肩膀,低聲道:“長青,你不去也好。實話說,去了也是前途未卜,只是事到如今,我也別無選擇了,一切聽天由命吧。你跟我一場,也算是緣分,往後各奔東西,自己保重了。”說罷嘆了口氣,轉身追隨蜀王快步而去。
裴長青目送蜀王一行人背影消失在視線里,轉頭看向還倒在地上的王越,拔出刀,朝他走了過去。
王越對裴長青已經是恐懼萬分,不住求饒,見他割斷了自己身上繩索,這才稍稍定下心魂,顫聲道:“多……多謝……”
裴長青冷冷道:“滾吧!”
王越聞言,慌忙掉頭就跑,不慎絆了一跤,爬起來又連滾帶爬地朝前跑去,唯恐他下一刻改了主意要殺自己。
裴長青看著王越身影越跑越遠,終於被荒野里的荒草從淹沒了。
四下荒野,舉目茫茫。裴長青抬眼定定望著西邊殘陽,片刻後仰頭,迎著獵獵的野風長長呼吸了一口氣,舉起手中的刀,抹向自己的脖子。
一支羽箭朝他疾射而來,準確無誤地射到了他那隻橫刀的手腕,力道奇大,裴長青手臂一酸,刀應聲落地,那支羽箭也掉落在地,原來是只被折了頭的平頭箭。
“大丈夫處世,有過可改,改而立之,動不動抹脖子,和婦人有何區別?”一個聲音隨風傳了過來。
裴長青慢慢回頭,看到李東庭騎馬停在遠處,方才那支箭,想必是他所射。道:“我不過一叛逆賊子,今日引頸自戮,何勞你來說教!”
李東庭縱馬到他身前,道:“朝廷懸賞榜文里,你列第二,除了逆首蜀王,就數你值錢。我為了一城民眾放了逆首,捉你回去復命,如此算是個理由吧?”
☆、七十八回
朱璇登基元年的冬,在蜀王逃入波彌兩個月後,波彌國王迫於壓力,將蜀王捆綁遣返送回。至此,歷時兩年三個月的西南平叛戰事至此徹底結束,朝廷獲得全勝。
冬十一月,朱璇於朝會論功行賞,諸多參與平叛的將軍大臣各有封賞,其中以李東庭居首,封英國公,世襲罔替,加賜九錫。
也正因為這樣,擒住逆首蜀王的這個大功,朝廷里不少人眼紅想要。
王越是大行台尚書令的女婿,本身也出身將門。尚書令自己雖沒出面,但最近卻有不少人相繼在自己面前推薦王越,連尚福也暗示李東庭,可以讓王越獲這個頭功,如此對大家都有好處。
李東庭深知高處不勝寒的道理,更無意再拿這功勞給自己貼金。估量一番後,覺得圍住金川並無大風險,也就順水推舟點了王越為統領,給他兩萬人馬負責圍城,自己去處理別的要務,等他擒拿住逆首,這場歷時兩年多的艱難平叛戰也就告終了。
他怎麼也沒想到,事情到了最後,竟然風雲突變,發生了這樣的意外。
……
次日,李東庭緊急趕到了金川。還在城外守著的將士原本有些萎靡,見主帥到了,人心大定,頓時振奮了起來。幾個隨同王越一道的副將見了李東庭,面露愧色,跪在他面前請罪。
李東庭讓這些人起來,道:“事情起的突然,我料你們也沒做好準備,這才讓對方殺了個措手不及。何況那個裴長青確實勇猛過人,發起狠來無人能擋,怪不了你們。”
眾人見他未責,這才定下心神,紛紛摩拳擦掌,出言自願帶兵強攻金川,一雪昨日之恥。
李東庭未應,重整隊列後,親自來到城下,令蜀王出來對話。片刻後,五花大綁的王越便被人押著出現在了牆頭。蜀王隨後現身與李東庭喊話,要他將人全都撤退三百里外,讓出道路,否則不但殺王越,全城土人也要陪他一道同歸於盡。
李東庭眼睛都沒眨一下,張口便應了下來。
蜀王微微一怔,狐疑道:“李東庭,你教本王如何信你?”
李東庭大笑一聲,道:“從前你在蜀,我在滇,你我也算是老相識了,我李東庭為人如何,你當清楚。我既答應你了,你又怕什麼?何況,你今日還有選擇餘地嗎?你要逃去波彌國,我要王將軍和城內居民無事。若成,我立刻退兵,你自行出城。只是我把話放這裡,到了波彌國境,你需將王將軍放回,否則,即便你入了波彌國,我李東庭也必定不會放過你!”
蜀王眯了眯眼,咬牙道:“那就這樣說定!我且信你一回!你這就叫你的人全都退開。”
李東庭下令副將傳令下去,撤兵三百里外,停止追擊。邊上副將面露猶疑,一個平日對他十分敬服的副將忙上來,低聲勸道:“大將軍,朝廷對逆首勢在必得,大將軍這樣放他走,朝廷萬一怪罪下來,大將軍恐怕要費一番解釋。”
李東庭道:“以一城居民之命換逆首一命,在我看來值當。何況他根基盡毀,以逆臣賊子身份逃到波彌國,想東山再起,斷不可能。放他吧。朝廷若怪罪下來,由我一力承擔便是。”
眾將見他態度堅定,只好止了勸。當下傳令下去,列隊撤退。
吊橋再次放下,城門打開。迤邐從城門裡走出來一隊的人馬。前後俱是押著城中土人同行的蜀王殘兵,蜀王被親信嚴密保護著行在中間,邊上是脖子被架刀的王越,裴長青走在蜀王身後。
王越見到李東庭,面露愧色,低頭不敢看他。
李東庭目光越過王越,落到了裴長青的身上,若有所思。
裴長青似乎並未留意到李東庭,雙眼正視著前方,神色冷木。
這看起來十分怪異的一隊人馬,就這樣在千軍萬馬間讓出的這條道里穿行而過,朝著西面而去。
一出金川,蜀王便加快腳程,行至半路,見身後確實沒有追兵上來,丟下被挾持的土人,朝著波彌趕去。
次日傍晚,離波彌的地界只剩幾十里路了。蜀王一行人的臉上終於露出了久違的輕鬆表情。一個蜀王親信便提出在此殺了王越,省得繼續帶著他累贅。
王越嚇得跪在地上不住求饒。
蜀王躊躇之時,裴長青忽然道:“主公,我便送主公止步於此了。前面就是波彌國,料無兇險了。這個王越,還請主公交給我,照先前允諾的那樣留他一命,我在此守著,替主公斷後。”
蜀王一怔,“你不隨本王去波彌?日後圖謀東山再起,還有再殺回來的一天,到時再建功立業,也為時不晚!”
裴長青未應,只重複方才的話道:“我送主公止步於此。”
蜀王臉色陰沉下來,盯了裴長青片刻,見他不為所動,半晌,哼了聲,道:“也罷,人各有志。看在你護送本王有功的份上,本王便不為難你了。隨你吧!”
裴長青道:“多謝主公成全。”
蜀王命人把嚇得面無人色的王越推出來,回頭最後看了裴長青一眼,掉頭而去。
眾人跟著他漸漸前行,最後剩下胡詹事一人。走過來,拍了拍裴長青的肩膀,低聲道:“長青,你不去也好。實話說,去了也是前途未卜,只是事到如今,我也別無選擇了,一切聽天由命吧。你跟我一場,也算是緣分,往後各奔東西,自己保重了。”說罷嘆了口氣,轉身追隨蜀王快步而去。
裴長青目送蜀王一行人背影消失在視線里,轉頭看向還倒在地上的王越,拔出刀,朝他走了過去。
王越對裴長青已經是恐懼萬分,不住求饒,見他割斷了自己身上繩索,這才稍稍定下心魂,顫聲道:“多……多謝……”
裴長青冷冷道:“滾吧!”
王越聞言,慌忙掉頭就跑,不慎絆了一跤,爬起來又連滾帶爬地朝前跑去,唯恐他下一刻改了主意要殺自己。
裴長青看著王越身影越跑越遠,終於被荒野里的荒草從淹沒了。
四下荒野,舉目茫茫。裴長青抬眼定定望著西邊殘陽,片刻後仰頭,迎著獵獵的野風長長呼吸了一口氣,舉起手中的刀,抹向自己的脖子。
一支羽箭朝他疾射而來,準確無誤地射到了他那隻橫刀的手腕,力道奇大,裴長青手臂一酸,刀應聲落地,那支羽箭也掉落在地,原來是只被折了頭的平頭箭。
“大丈夫處世,有過可改,改而立之,動不動抹脖子,和婦人有何區別?”一個聲音隨風傳了過來。
裴長青慢慢回頭,看到李東庭騎馬停在遠處,方才那支箭,想必是他所射。道:“我不過一叛逆賊子,今日引頸自戮,何勞你來說教!”
李東庭縱馬到他身前,道:“朝廷懸賞榜文里,你列第二,除了逆首蜀王,就數你值錢。我為了一城民眾放了逆首,捉你回去復命,如此算是個理由吧?”
☆、七十八回
朱璇登基元年的冬,在蜀王逃入波彌兩個月後,波彌國王迫於壓力,將蜀王捆綁遣返送回。至此,歷時兩年三個月的西南平叛戰事至此徹底結束,朝廷獲得全勝。
冬十一月,朱璇於朝會論功行賞,諸多參與平叛的將軍大臣各有封賞,其中以李東庭居首,封英國公,世襲罔替,加賜九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