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是你們額娘送給阿瑪的心意,不能分出來知道嗎?如果給了你們,阿瑪就是不珍惜你們額娘的心意。”

  “就像你們送給額娘的絹花一樣,額娘轉手就給了青玉姑姑她們的話,你們是不是會不高興?”

  “可是……”好像很有道理,但是不妨礙他們想要啊!

  “……”饅頭也覺得額娘把花給別人會不高興,可是他好像要那個娃娃。

  “這樣吧,阿瑪讓蘇培盛去給你們做一套出來可好?就做哥哥和弟弟的,還有妹妹的?”

  因為不忍見到兩個孩子失望,自己也的肯定是不會拿出來的,那就重新一套做出來。

  “謝謝阿瑪!”弘旬點了點頭,很高興。

  “謝謝阿瑪!”饅頭開心的說道。

  湯圓滿月,對於胤禛來說是很大的事情,整個莊子上很喜慶。

  這一天關寶寶出月了,總算是能出門了,一直窩在屋子裡很是憋悶,如果沒有孩子們,她就要悶壞了。

  因為湯圓沒有大辦辦洗三,冬日裡害怕孩子著涼,只簡單的按著規矩走了一下過程。

  滿月雖說大辦也是請附近的百姓沾沾喜慶。

  關寶寶本來以為就是一月滿月,自家人開開心心的,沒想到京城卻來了聖旨。

  康熙在京城聽說這邊在頒金節那天生了個格格,頒金節對於滿人來說是大日子。

  生在這一天就是吉日,有福氣,於是康熙就下了一道聖旨,親自給湯圓取了名字。

  佛爾果春,取靈瑞之意。

  康熙賜名,胤禛很高興,這說明皇阿瑪對這個孩子的喜歡,即便皇阿瑪對關寶寶不喜,但是對孩子是不會遷怒的。

  京城都沉澱下來了,也是時候讓她回去了。

  所以,年後胤禛去見了行痴大師。

  “你不來找老衲,老衲也是要來找你的了。”

  行痴大師整個人顯得有些病態,卻笑著說道。

  “您能和我們一起回京嗎?”

  胤禛坐在行痴大師對面,給他倒了一杯茶,恭敬的問道。

  “老衲能下山已經是極限了,回京是不能了,身子不中用了”行痴大師搖了搖頭說道。

  “她想照顧您,可又不願意孩子們和阿瑪額娘分開。”

  “這回你就帶著她回去吧!”

  “您捨得嗎?”

  捨得陪了他幾年的關寶寶,還有饅頭他們嗎?

  行痴大師對饅頭很好,百依百順,饅頭一句話行痴大師都能下山,離開了肯定捨不得。

  “老衲本是出家人,本就不應沾染紅塵俗世,老衲是時候上山了,也到時候要離開了。”

  他年齡大了,已經能感覺到精神不濟。

  他沒有生病,這情況就是身體的器官在老化,人老了就要面臨死亡,他心裡有感覺,時候到了。

  離開?

  胤禛思索,上輩子行痴大師是四十九年圓寂的,還有五年的時間,胤禛也是希望行痴大師能回京,皇阿瑪會很高興。

  起碼有五年的時間可以相聚,相見。

  有時候人命很脆弱,胤禛以為行痴大師還有五年的時間,卻沒想到行痴大師在大年十五過後急著要上山。

  行痴大師點名讓胤禛送他上山,胤禛沒法只得親自送他上山,讓關寶寶在山下等他。

  關寶寶以為是行痴大師在山下呆久了,想上山。

  她不知道這一次上山是離別,早知道就陪著胤禛一起送行痴大師上山了。

  胤禛也不知道這次上山行痴大師會圓寂。

  五台山上,行痴大師在這裡呆了這麼多年,臨走怎麼了也只想埋在山上。

  上山那一天晚上,行痴大師寫了一封信交到胤手裡,讓胤禛到時候回京親手交到康熙的手裡。

  胤禛知道這裡面是皇阿瑪要知道的真.相,也就是說不用請示皇阿瑪關寶寶能回去了。

  胤禛打算在山上過夜,第二天在下山,再讓山下的人送些生活必需品上來。

  沒想到第二天一大早,行痴大師身邊的那位僧人敲響了胤禛住著的房門。

  胤禛來到行痴大師的屋子,看到的是坐在蒲團上,閉著眼睛一動不動。

  “大師……”

  胤禛上前跪在地上,伸出手指放在行痴大師的鼻尖,那裡已經沒有了呼吸。

  這一天是四十五年正月十八,離四十九年末還有四年多。

  胤禛覺得心裡堵得慌,眼睛酸澀。

  他沒和皇爺爺相處過,皇爺爺在皇阿瑪年幼的時候就離開了。

  也就近幾年見皇爺爺的時間多一點。

  真正相處的時間也就這幾個月的時間,這突然就走了,一點徵兆都沒有。

  “大師說不用通知誰,直接葬在山上就好,雍親王不要難過。”

  那位師傅面無表情的說的說道,交代著行痴大師最後的話。

  “誰都不用通知?”皇阿瑪也不通知嗎?

  “是!”

  “那他可還有交代什麼?”胤禛問道。

  “大師該說的都在信里,讓雍親王不用在山上留念,請儘快下山。”

  這是不讓自己在山上呆久了,是不讓關寶寶上山嗎?

  胤禛心裡再是不舒服,也知道現在要安排行痴大師的後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