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頁
德妃命人看茶,可惜誰都無心喝她的茶,我們又不是來串門。
“御醫在裡面,馮嬤嬤和御前公公隨侍,皇上服了藥現在睡著了,不然皇后和王爺明日再來?”德妃一派從容,甚至帶了點倨傲。
賢王看看皇后,低頭未發一言,皇上選擇來德妃這裡,她自然是有驕傲的資本。
皇后微微一笑:“太醫可說皇上是哪裡不適?”
德妃輕嘆:“還不是累的,皇上憂國憂民,每日勞心,這裡上奏需要國庫放銀,那裡天災需要京城救助,北御皇還在天凌質子府做客,哪一樣不是愁事啊。昨個皇上在御書房批閱奏摺批閱了一整日,今日這不就……”
說完,德妃眼眶就濕潤了,忙掏出帕子擦淚。
皇后站起身:“我看看皇上。”
德妃跟著站起來:“也好,省得大人們也跟著不放心。”
皇后跟著德妃進了寢房,南王和賢王只能等候在外,畢竟那是妃子的寢房。
半柱香後,太醫跟著她倆一起走出來。南王端詳皇后的臉色沒那麼差,也就放下了心。
賢王問老太醫:“皇上清醒嗎?”
老太醫想跪下,被賢王托住:“這等時候就別顧虛禮了。”
“回王爺,下官來時,皇上是清醒的,只說頭痛,有些暈眩。”
南王和賢王交換了視線,那還好。若是皇上倒地不起,就讓人懷疑德妃動了手腳了。
“老臣給皇上施了針,也喝了草藥,休息三日應該就會大好。”御醫捋捋鬍鬚,對這種病症很在行。
德妃實時的插言:“所以才說罷朝三日,就是想讓皇上好好休息一下。”
皇后看了她一眼,對倆王爺道:“兩位王弟,既然御醫說皇上需要休息,你們不若去我宮裡喝了茶再走。”
話語不是商量,而是強硬的,南王和賢王不好拒絕,幾人又一起離開永馨宮。德妃看著他們的背影,陷入沉思。細細回想一遍剛才的事,沒發現有一絲一毫漏洞,這才放下了心,輕蔑的一笑後轉身進了屋。
------題外話------
明日差不多就能料理了德妃,別急。
214膽大妄為
蕭惟懷這一病,德妃的永馨宮成了宮中最熱鬧的所在。三日裡,每天都有嬪妃來探望,像是寧美人,晨昏定省般一日來兩次,雖然每次都見不到皇上。
德妃連面都不露,只派御醫出來趕人,說皇上修養中不能探望。奇怪的是,皇后只來了那一次,甚至王爺們也都沒再出現過。
德妃靜下心來也覺奇怪,冥神細想其中的不妥,想破腦袋也想不出所以然。再想到自己下的藥神不知鬼不覺,不由也就釋然了,皇后本就和皇上疏遠,以她的孤傲,能來看一次,已經是最大的讓步。
蕭琮這幾日在外忙碌,支持他的人並沒有因為賀家的倒塌而轉換陣營,其中自然以魏國公府首當其衝。
殫精竭慮的跑了兩日,蕭琮不但不覺乏累,反而神采奕奕。他現在一閉眼就是自己黃袍加身的威嚴樣子,思及此,往往更加亢奮。
一回宮,自然是先去永馨宮。
德妃拉著兒子,拿出蕭惟懷蓋下玉印的聖旨,笑的格外張狂:“明日,就看阿琮的了。”
蕭琮驚喜的一把拽過聖旨,一目十行的看了下來,看著看著不由念出了聲:“朕即位三十年,海內河清,天下太平。如今病體初愈,方大悟,雖德比先聖,卻更盼後人。朕長子無狀,難堪重任,二子蕭琮,人品貴重,甚肖朕躬,朕趁康健之時,欲傳大位於二子蕭琮,立為太子,即日即位。諸卿當悉心輔弼,同扶社稷,欽此。”
念完一遍,品味了一番滋味,又念一遍。
欽此二字,很輕很輕的念完,蕭琮不由緊緊的攥緊聖旨,仿佛這是他的一根救命浮木。
“傻了?看你這齣息。”德妃抬起下巴,她娘家雖然被抄,但阿琮即位後,想要起復是很簡單的事,只是可惜了自己的小弟。
“母妃,您是怎麼辦到的?這可是父皇的親筆。”就算朝堂之上有人質疑,也會被聖旨弄得啞口無言,
德妃翹高嘴角,帶著不可一世的狂妄:“本宮自然有本宮的法子,你無需知曉,只要記得復朝之日,就是你登基之時!”
要是告訴兒子知道,那還了得,日後說不得在阿琮心裡留下陰影,到最後連自己這個母妃也防著,那她多得不償失。
蕭琮不以為忤,一聽到自己即位,那心就飄飄然起來,躬身一揖:“多謝母妃,兒臣登基之日,您就是太后!”
“可母妃上面還有個正宮皇后呢。”德妃故意嘆息道。
蕭琮哂然:“到時把她除掉,神不知鬼不覺,您不就是後宮獨一份?”
母子倆相視而笑,得意洋洋。
……
罷朝三日後,朝臣們第一次這麼主動盼望早朝,他們很想知道皇上是不是安好,蕭惟懷可是天凌的主心骨。
大人們早早的站好位,就見昭王蕭停雲沒穿王爺朝服,竟然穿了和秦將軍一樣的武官朝服。雖然心生奇怪,卻也沒覺得多意外,畢竟昭王帶兵打過仗,也算是將軍了。
“皇上駕到!”隨侍太監像往常一樣,在前面開路,這一句話,讓大人們都放下了心。
“御醫在裡面,馮嬤嬤和御前公公隨侍,皇上服了藥現在睡著了,不然皇后和王爺明日再來?”德妃一派從容,甚至帶了點倨傲。
賢王看看皇后,低頭未發一言,皇上選擇來德妃這裡,她自然是有驕傲的資本。
皇后微微一笑:“太醫可說皇上是哪裡不適?”
德妃輕嘆:“還不是累的,皇上憂國憂民,每日勞心,這裡上奏需要國庫放銀,那裡天災需要京城救助,北御皇還在天凌質子府做客,哪一樣不是愁事啊。昨個皇上在御書房批閱奏摺批閱了一整日,今日這不就……”
說完,德妃眼眶就濕潤了,忙掏出帕子擦淚。
皇后站起身:“我看看皇上。”
德妃跟著站起來:“也好,省得大人們也跟著不放心。”
皇后跟著德妃進了寢房,南王和賢王只能等候在外,畢竟那是妃子的寢房。
半柱香後,太醫跟著她倆一起走出來。南王端詳皇后的臉色沒那麼差,也就放下了心。
賢王問老太醫:“皇上清醒嗎?”
老太醫想跪下,被賢王托住:“這等時候就別顧虛禮了。”
“回王爺,下官來時,皇上是清醒的,只說頭痛,有些暈眩。”
南王和賢王交換了視線,那還好。若是皇上倒地不起,就讓人懷疑德妃動了手腳了。
“老臣給皇上施了針,也喝了草藥,休息三日應該就會大好。”御醫捋捋鬍鬚,對這種病症很在行。
德妃實時的插言:“所以才說罷朝三日,就是想讓皇上好好休息一下。”
皇后看了她一眼,對倆王爺道:“兩位王弟,既然御醫說皇上需要休息,你們不若去我宮裡喝了茶再走。”
話語不是商量,而是強硬的,南王和賢王不好拒絕,幾人又一起離開永馨宮。德妃看著他們的背影,陷入沉思。細細回想一遍剛才的事,沒發現有一絲一毫漏洞,這才放下了心,輕蔑的一笑後轉身進了屋。
------題外話------
明日差不多就能料理了德妃,別急。
214膽大妄為
蕭惟懷這一病,德妃的永馨宮成了宮中最熱鬧的所在。三日裡,每天都有嬪妃來探望,像是寧美人,晨昏定省般一日來兩次,雖然每次都見不到皇上。
德妃連面都不露,只派御醫出來趕人,說皇上修養中不能探望。奇怪的是,皇后只來了那一次,甚至王爺們也都沒再出現過。
德妃靜下心來也覺奇怪,冥神細想其中的不妥,想破腦袋也想不出所以然。再想到自己下的藥神不知鬼不覺,不由也就釋然了,皇后本就和皇上疏遠,以她的孤傲,能來看一次,已經是最大的讓步。
蕭琮這幾日在外忙碌,支持他的人並沒有因為賀家的倒塌而轉換陣營,其中自然以魏國公府首當其衝。
殫精竭慮的跑了兩日,蕭琮不但不覺乏累,反而神采奕奕。他現在一閉眼就是自己黃袍加身的威嚴樣子,思及此,往往更加亢奮。
一回宮,自然是先去永馨宮。
德妃拉著兒子,拿出蕭惟懷蓋下玉印的聖旨,笑的格外張狂:“明日,就看阿琮的了。”
蕭琮驚喜的一把拽過聖旨,一目十行的看了下來,看著看著不由念出了聲:“朕即位三十年,海內河清,天下太平。如今病體初愈,方大悟,雖德比先聖,卻更盼後人。朕長子無狀,難堪重任,二子蕭琮,人品貴重,甚肖朕躬,朕趁康健之時,欲傳大位於二子蕭琮,立為太子,即日即位。諸卿當悉心輔弼,同扶社稷,欽此。”
念完一遍,品味了一番滋味,又念一遍。
欽此二字,很輕很輕的念完,蕭琮不由緊緊的攥緊聖旨,仿佛這是他的一根救命浮木。
“傻了?看你這齣息。”德妃抬起下巴,她娘家雖然被抄,但阿琮即位後,想要起復是很簡單的事,只是可惜了自己的小弟。
“母妃,您是怎麼辦到的?這可是父皇的親筆。”就算朝堂之上有人質疑,也會被聖旨弄得啞口無言,
德妃翹高嘴角,帶著不可一世的狂妄:“本宮自然有本宮的法子,你無需知曉,只要記得復朝之日,就是你登基之時!”
要是告訴兒子知道,那還了得,日後說不得在阿琮心裡留下陰影,到最後連自己這個母妃也防著,那她多得不償失。
蕭琮不以為忤,一聽到自己即位,那心就飄飄然起來,躬身一揖:“多謝母妃,兒臣登基之日,您就是太后!”
“可母妃上面還有個正宮皇后呢。”德妃故意嘆息道。
蕭琮哂然:“到時把她除掉,神不知鬼不覺,您不就是後宮獨一份?”
母子倆相視而笑,得意洋洋。
……
罷朝三日後,朝臣們第一次這麼主動盼望早朝,他們很想知道皇上是不是安好,蕭惟懷可是天凌的主心骨。
大人們早早的站好位,就見昭王蕭停雲沒穿王爺朝服,竟然穿了和秦將軍一樣的武官朝服。雖然心生奇怪,卻也沒覺得多意外,畢竟昭王帶兵打過仗,也算是將軍了。
“皇上駕到!”隨侍太監像往常一樣,在前面開路,這一句話,讓大人們都放下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