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大將軍也是個大粗人,向來只聽命令,和發號施令,在戰場上戰無不勝靠的就是一往直前的莽勁,費腦子的事向來靠軍師,而如今軍師不在,他面對著西洲唯一的親王,覺得沒什麼要瞞的,索性全招了。

  “國君下令,只要大姜境內傳來裴聿造反的消息,臣便立即帶著幾十萬鐵騎一舉衝破嶺南城,攻入大姜境內。”

  衛浮呼吸一滯,“他親自下的令?”

  大將軍回:“是。”

  然後又加了一句:“死令。”

  衛浮氣到胸口起伏,故意問道:“那你們可知,西洲國君如今在何處?”

  大將軍一愣,然後回:“大姜皇宮內。”

  衛浮呵笑了一聲,“若西洲讓人攻了嶺南城,你覺得大姜還會留著西洲的國君?”

  嶺南城破,大姜皇帝再怕戰,但逼到這個份上,怎麼可能還會輕易放過衛珣。

  大將軍再次一愣,然後說:“國君說,他在大姜能周旋下來,確保安然無恙。”

  自大。衛浮無比了解自己的弟弟,說不定已經被裴聿擒了。

  而此時剛巧,從兩個方向分別來了兩隊人馬。

  軍中軍師和在從大姜內策馬來的線子同時下馬跪在衛浮和草原大將軍的面前。

  只聽線人先說:“報。裴聿已反。”

  大將軍虎軀一震,就要反身想趕緊回軍中發號施令出征,還沒上馬,先被衛浮踹了下來,衛浮盯著剛到的軍師,也是之前跟在衛珣身邊的謀士。

  他問來人:“你來說,衛珣到底打的什麼主意。”

  全天下敢直呼衛珣名諱也就那麼幾個人,其中便有這位與國君嫡親的親王,衛珣的謀士不敢怠慢,思量之後,從袖中掏出一封聖書,恭敬呈到衛浮面前,並回道:“裴聿造反,大姜內里動亂,搖搖欲墜,國君下令,聯同奉登,以及煽動了其餘幾個邊陲小國,趁這個大好的契機,對大姜不宣而戰,出其不意,一舉定乾坤,即便拿不下大姜,但距我西洲一統天下,也指日可待了。”

  謀士說話的時候,衛浮也將手中的東西一目十行過完了。

  他將紙張揉攥在了手裡,被氣到冷笑一聲,“所以,衛珣做好了亡歿的準備。”

  他手中拿的不是別的,是衛珣親自起的遺詔,國君若殞,傳位給他的遺詔。

  謀士回:“是。西洲鐵騎只管一往無前,國君說,不用在意他生死。”

  謀士看了一眼衛浮,繼續說道:“國君還說,他若真的崩逝在大獎,西洲還有您。”

  衛浮閉眼嘆了一口氣。

  到此時此刻也想明白了一些事。

  擄走姜又樅還真是其中最至關重要的一環。

  他弟弟原來去大姜從頭到尾都是在打著惑亂大姜內朝的目地。

  裴聿在他進大姜京城之前並未造反,衛珣知他在意姜又樅,卻故意在他耳邊散布了裴聿欲要造反的謠言,讓他心急,顧不得分辨真假,先行擄走了姜又樅。

  姜又樅有孕,稍有不慎,便是一屍兩命。

  裴聿不瘋魔掉才怪。

  衛珣這時便又故意現身在大姜皇帝面前。

  姜又樅出事,裴聿的確要先考慮到衛珣頭上,大姜皇帝為了江山社稷,又必定會保衛珣。

  他一個人便攪得大姜君臣不合。

  裴聿這才被逼急了,真的造了反。

  衛浮嘆了一口氣,他這位弟弟,不僅算計了他,設計讓他擄走姜又樅。

  還將自己也算計在內了,真是心狠。

  -

  十日之後,京城。

  衛珣坐在天牢之中,突然聽到地面轟隆的聲音,帶著金戈鐵騎擲地有聲的暢快,他頗有些驚喜的起身,起身後又很快冷靜下來。

  不可能這麼快,十日之內,料他西洲的軍隊鐵騎再英勇,也不可能十日之內攻到大姜皇宮內。

  再說,若真的如有神助,攻打到了,此時也該有來取他人頭的人到了。

  半個時辰之後,天牢內慢慢走進來了一人,穿著大姜皇宮暗衛獨著的玄衣,來人低頭在牢頭的帶領下緩緩走到衛珣的面前。

  之後牢頭轉身離去,來人這才抬起了頭。

  衛珣與他對視了一會,突然輕笑,然後悵然看了一圈陰暗潮濕的天牢,問向來人:“是我輸了嗎?”

  衛浮眼裡有溫情,看著眼前的弟弟。

  -

  又一個七日過後。

  嶺南城今日喜氣洋洋。

  街道兩旁尤為熱鬧。

  最熱鬧的地方人滿為患,百米路堵的行不得馬車。

  一個著錦衣的跟車隨從停在一輛馬車前,朝裡面的人恭敬說道:“爺,走完這一段路,便是嶺南王府了。”

  因著馬車華麗,已有不少人暗地裡悄悄打量。

  裡面的人不知說了什麼,只見那錦衣隨從便退至了一旁,抬手掀起了馬車上的遮簾。

  裡面坐著的人終於緩緩走了出來。

  不少偷看的人,在那人出來之後,便一下子看傻了眼。

  之後那些青蔥模樣的姑娘們便挨個兒紅了臉。

  走出來的男人屬實俊俏了些,起碼在嶺南找不出第二個能比得上的。

  只見男人身形極為頎長,鬢角飛直入玉冠,一張俊美的顏便全露了出來,氣質頗為沉穩,一眼瞧過去便覺得應是天潢貴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