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蕭緣回憶了許久。她想起來了,然而記憶卻很模糊。她只隱約想起一個大概,一面回憶一面道:“我留在地府了。”

  她努力回憶那時情形,腦海中漸漸地清晰起來。

  漢王到地府,走過一條長長的路,那條路很昏暗,一眼望去,像是瀰漫了厚重的霧氣,虛無而朦朧。

  她覺得很怕,但一想到她已死了,又不那麼怕了。

  待穿過那條路,有一黑衣黑帽的鬼魂,飄在半空,見她過來,就飄到她面前。他手中有一本簿子,右手執筆,一面打量她,一面對著簿上所載,高聲問道:“來者可是魏帝蕭緣?”

  漢王點頭。

  她的屍身被燒焦了,魂魄卻並不猙獰,穿著臨終時的袞服,冠冕不知哪裡去了,面容十分蒼白。

  黑衣黑帽的鬼魂見確認無誤,便道:“請陛下隨我來。”

  漢王便跟著他。

  他們來到一處橋畔,橋下支起了一張小小的幾,几上有碗,碗中盛了湯。几旁還有一位老婆婆,見她過來,笑著沖她招手。

  老婆婆很慈祥,一笑起來,眉眼彎彎的,眼角的皺紋深深地陷下去,顯得格外親切。漢王走過去,老婆婆端起几上的碗,送到她面前,道:“來,喝了這碗湯,再入輪迴,煩惱便沒有了。”

  漢王接過湯,低頭看了看,她想起民間傳聞,問道:“這便是孟婆湯?”

  老婆婆點頭。

  漢王抬首,望了眼那橋,又問:“這可是奈何橋?”

  老婆婆道:“不錯,飲下孟婆湯,踏上奈何橋,便可從頭再來了。”

  漢王還是沒有飲湯,她看了那奈何橋許久,略顯麻木的眼眸中漸漸點燃了亮光,又問孟婆:“可是每一縷亡魂,皆會自此處過?”

  老婆婆道:“是。”

  漢王不想走了,她將手中碗放回几上,與孟婆道:“可能容我晚一些再投胎?”

  到了奈何橋畔不肯走的人,孟婆見過許多。人總有執念,放不下擺不脫。這樣的人,自有小鬼來押著走。投胎的時辰都是定好的,不容錯亂。

  只是這回,有所不同,眼前這縷魂魄乃是人間帝王,雖是一亡國之君,實則從未做過壞事。

  她帶人治水,攢下無數功德,魂魄中有一縷金光護身,孟婆不能對她用強,便問:“陛下逗留此處,可是有何心愿未了?”

  漢王遲疑,想了想,還是告訴了她:“我有一故人,猶在人世,不能親眼見她余歲安泰,我總放心不下。”

  飲下孟婆湯,便什麼都記不得了。她不想忘,想再見君瑤一面,雖然阿瑤不喜歡她,可她並不在意,於她而言,只要想起有一名為君瑤的女子,占據她的心,使她歡喜有所依,就足夠安慰。

  漢王說完,到奈何橋邊坐下,不走了。

  孟婆搖了搖頭,連道:“痴兒痴兒。”遣了一名小鬼,將此事上稟閻王。

  閻王聞此,匆匆趕來,見了漢王,也不盛氣凌人,只與她道:“汝生前多行善事,修得福報,來生投入富貴人家,衣食無憂,一世安康。若誤了投胎時辰,便沒有這樣好的人家投了。”

  閻王看過生死簿,也見了功德簿,自知漢王這一世坎坷,來生能舒舒服服地過,顯然是難以抗拒的。

  漢王確實意動,但她仍是連想都未想便搖頭拒絕了。

  她身上金光極盛,她若不肯,閻王也無法,只得再上稟地藏王菩薩。菩薩聞此,只道:“孽緣。”成全了漢王。

  從此,每一縷亡魂投胎,行至奈何橋下,不僅能見孟婆,還會看到一身著人間帝王袞服的小少年,端坐在橋邊,既盼著她的阿瑤快快來,又盼她能來得遲些,在人間太太平平地渡完她的餘生。

  但她等了許多年,都未等到君瑤。

  小老虎將這些往事一件件說給君瑤聽。間或還穿插她在奈何橋畔見過的許多景象。有人是迫不及待地要往下一世,恨不能將前世遠遠甩開,有人則是頻頻留戀,滿心牽掛。

  “地藏王菩薩很好,他來看過我一回,與我說,我在奈何橋邊是等不到你的。那時我不懂,但凡人總會壽終正寢,總要來此地投胎,我怎會等不到你。”蕭緣緩緩地說道,她的眼中有著阿緣才有的固執,道,“我不聽他的,還是等,我想等到你,而後一同投胎,如此我們的年歲是一樣的,來世興許能再遇見,到時親人也好,友人也罷,我都想能陪在阿瑤身旁。”

  她說完,便顯出羞意,人間這樣大,茫茫蒼生,猶如大海,她們便是海中兩朵浪花,哪裡這般容易便能再遇見。這等念想著實痴妄。

  只是她那時,確實是這樣想的。

  “再後來,時光逆轉,回到五十年前。”她在地府,先是一道白光閃過,而後天地轉換,她失去前世的記憶,退回年少時重新來過。

  第一百三十八章

  蕭緣在奈何橋邊等了君瑤許多年, 君瑤則在人間尋了她許多年, 二人就此錯開, 直至君瑤以古鏡逆轉時光, 回到五十年前。

  這緣分方又重新續上。

  蕭緣將過往一世世全想起來了,她抱住君瑤, 二人倚靠在一處看那銅鏡。

  此時再看,便有了別的趣味, 似是故地重遊般, 蕭緣望著鏡中每一處, 皆是將眼睛睜得大大的,不時與君瑤驚嘆一句“我記得的……”

  第二世的小漢王, 有君瑤陪伴, 什麼都不必怕。她的皇姐做了皇帝,她無需再負一國重任,做了一閒散富貴的小殿下, 還與君瑤成了親,二人相守到老, 一生都平安康寧。

  蕭緣看著鏡中的漢王不時與君瑤撒嬌, 要親親, 要抱抱,還要摸摸小耳朵。蕭緣在鏡外也要君瑤親親抱抱摸摸小耳朵。

  君瑤依了她幾回,後見她每一見鏡中漢王要王妃如何,她便也跟著要如何,不由道:“好好看, 不許鬧。”

  蕭緣起初乖乖聽話,不鬧了。後見王妃待漢王這樣好,又忍不住吃醋:“你只肯摸摸小漢王,不肯摸摸小老虎。”

  小老虎開始鬧脾氣了,君瑤不由一笑,哄著她道:“因為小漢王是阿緣,方待她好。”

  小老虎不聽,板起臉來:“因為小老虎是小漢王,你才待小老虎好,你最喜歡小漢王。”她說完又委屈起來,阿瑤最喜歡那一世的她,沒有最喜歡小老虎。

  君瑤最知如何哄好鬧脾氣的小老虎,沉下臉來,道:“又鬧脾氣,阿緣是不是不乖了?”

  小阿緣立即就偃旗息鼓了,低聲道:“我乖的。”也不敢再鬧脾氣了,又認真地看起古鏡來。

  然而,她看到鏡子的小漢王並沒有三日一回,她想何時,王妃都會給,她們有時可以連著兩日如此,而她除去最初那幾回,便再沒有過了。心中便更加委屈了,阿瑤最喜歡小漢王,沒有最喜歡她。

  小老虎是一隻會反思的虎,她想一定是她不如小漢王乖,才會這樣,阿瑤喜歡乖乖的阿緣。

  她一面委屈,一面吃醋,一面又想要乖一點,至少要爭取阿瑤答應她兩日一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