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頁
這樣的日子既苦又陰暗,且又枯燥孤單,沒有人與她說話,皇子們不與她玩,宮人們也忽視她,她有時一整日都說不了一句話。八郎小小孩童,竟也未因此而憤世嫉俗,怨恨他人,她生性單純,眼睛始終是純澈的。
她最愛去太液池畔,尤其是春日,太液池畔有一片桃林,每到春日桃花盛放,那一片粉色開得爛漫璀璨,灼灼夭夭,美得濃烈。
她一看就是許久,呆呆地坐在池畔,摸一摸掉落在地上的花瓣,待天黑了,方一個人穿過重重宮室,回到自己的殿中去。
後來,皇帝大封皇子,八郎受封為漢王。她又有了期盼。漢王是有封地的,她想長大後,到封地去,平平淡淡地過完下半生,不必富可敵國,不必權勢滔天,只要平平安安就夠了。
小老虎看得默然,這個小漢王真是可憐,明明是皇子,還總被欺負,她的母親也不好,勢利,不會教孩子,還去得早,留小漢王一人孤單艱難地在宮中掙扎。
只是小老虎有一個疑問,她抬頭望向君瑤,道:“我們的名字,一樣的。”
她是蕭緣,小漢王也叫蕭緣。
作者有話要說:
漢王小時候的事。
第一百三十六章
君瑤不知怎麼答她, 只道:“你看下去。”
蕭緣只好自己看。
鏡中的小漢王有了期盼, 但她的處境並未好上多少, 她才八歲, 仍在居宮中。比她小上數月的滕王常欺負她,她個子小又不會打架, 老是被推倒在地。
不幸中的萬幸,滕王跋扈, 卻多少還存了些分寸, 雖欺侮她, 卻不敢在她身上留下傷痕。
這日,滕王的母親生辰, 宮外來了不少命婦為她祝壽, 一些命婦攜子,這些世家子與滕王一般年歲,僅六七歲而已。
他們攔住了往太液池去的漢王, 將她堵在角落,滕王一貫霸道, 推了她一下, 將她推得跌倒在地。小漢王摔疼了, 眼中含著淚,卻強忍著沒有掉下來,要從地上爬起來。滕王人小心眼多,先是冷眼看著,等她快要站起來了, 又將她推倒。
如是好幾回。
小漢王氣得紅了眼,但她知道她打不過滕王,何況滕王身邊還有兩名助陣的世家子,她只好忍耐,但卻又頗具骨氣,並不為少受點欺凌,就說求饒的話。
滕王恨透了她,若非她先生了幾個月,又那麼聰明,父皇興許會對他青眼有加。他總覺得是漢王擋了他做太子的路。眼下見她不肯求饒,越發怒從心起,竟撩起袖來要將她打一頓。
幸而濮陽公主自此處路過,將滕王斥退。
濮陽公主比漢王要大上近十歲,深受皇帝寵愛,宮中無人敢對她不敬。滕王也只敢在漢王面前威風,濮陽公主一來,他連忙逃走了。
小漢王見滕王走了,這才落下淚來。她還想忍耐,眼淚卻不肯忍,只好一面哭一面用手背擦淚,加上她一身髒兮兮的袍服,與小小的個子,顯得十分委屈可憐。
她很早就沒有母親,但還是很禮貌。濮陽公主幫了她,她站起身來,抽抽搭搭地與公主道:“多謝阿姐。”而後見公主沒有旁的吩咐,方哭著走了。
也是這一回,濮陽公主留意到了她,常令宮人來看,滕王是否又欺負她了。
滕王見漢王有人護著,也就不敢再沖她下手。
沒了滕王欺負,小漢王過得好了一些,她還是孤單,沒有人同她說話,衣食上也常被剋扣,僅夠飽暖而已。
但小漢王並非驕奢淫逸的孩子,她覺得這樣就已很好了。等到能習騎射的年歲,她又很努力地學習,心中想的是,等她將體魄練得強壯一些,以後縱然阿姐不護著她,她也能打過滕王。
一直練到十一歲,小漢王能穩穩地坐在飛馳的小馬駒上了,也能拉開她的小弓百發百中。與她一同習射的滕王遠遠不如她用功,也遠遠不及她厲害。
一日,她在一旁偷偷地瞄滕王射空了一支又一支的箭,猛然間發現,她已經比滕王厲害,滕王肯定打不過她。
小漢王想起小時總被滕王欺負,忽然間惡向膽邊生,她想她也要推滕王一下,欺負回來。
這念頭一起,小漢王頓時覺得自己是要做一件大事。
下了學,小漢王悄悄地跟在滕王身後,欲尋一無人處,再下手。她並不自大,知道自己雖然厲害了,但雙拳難敵四掌,若是滕王有幫手,她必是打不過的。
小漢王又緊張又忐忑,悄悄跟了一路,但滕王身邊總有侍從。他走到半路,累了,便讓侍從抱著他走。小漢王很小就沒有被母親抱過了,母親不喜歡抱她,宮人見此也不敢對她過於嬌慣,她都是自己走的。
小漢王雖覺得滕王這麼大的人,還要人抱很丟人,但她又有些羨慕,倘若也有人抱抱她,就好了。
但她羨慕歸羨慕,還是記得自己的意圖,她要推滕王一下,欺負回來。她一直跟著,跟到了滕王所居宮殿外。
他的母妃在殿外等他。
滕王一見母妃,立即從侍從懷中掙脫下來,笑嘻嘻地跑過去。他的母妃也急匆匆地迎上來,將他摟到懷裡,以手帕拭去他額上的汗珠,極為溫柔地問道:“九郎回來了?累不累?”
滕王脾氣不好,但到了他母妃面前,卻變成了一個乖孩子,點點頭:“累。”而後又吹噓他射得箭有多准,騎的馬有多快,是皇室子弟中的佼佼者,漢王被他遠遠地甩在身後。
他的母妃耐心地聽著,不時地誇他,眉宇間都是慈愛的神色。
小漢王偷偷地躲在一棵樹後,看了許久,直到滕王與他的母妃都入殿去了。她方一個人孤單地往回走。
她有些不服氣地想,滕王弟說謊,她明明比他厲害多了。但這不服氣卻少得可憐,很快就被巨大的羨慕所覆蓋。
滕王弟的母妃待他真好,她見過那名妃嬪,很兇,冷漠地斥責一名犯了過的宮人。可她面對滕王時卻是這樣溫柔。
小漢王一路走一路想,回到她所居的宮殿時,天已暗下來,宮中侍奉的宮人都不知偷懶到哪裡去了,殿中都是昏暗的,幸而她這兩年長高了不少,能夠到燭台了。
她自己點了燈,坐在榻上,忽然間就覺得很難過,眼淚不住地掉下來。
她想,她還是不要推滕王了,滕王被欺負,他的母妃會心疼的。她的箭比滕王射得准,馬也比滕王騎得快,可是沒有用,沒有人誇她。
小漢王躲在被窩裡,偷偷哭了一夜,哭紅了眼睛,隔日一早,用涼水敷了許久,才敢出門。她雖然愛哭,但不願意讓人看到。
後來皇帝駕崩,漢王出宮建府。新登基的皇帝是她的侄兒,皇帝並未在兒子中擇立太子,而是立了長孫為儲君。
新君並不放心幾位年長的皇叔,下詔令諸王之藩,遠離京師。
漢王便收拾了小包袱,與其他幾王一般,離京就國。
濮陽公主特來送行,送行之地選在京外廣平寺。
小老虎看到廣平寺中那棵桃花樹,立即就驚呆了,那就是阿瑤。但漢王不知道,她對那棵桃樹格外感興趣,摸了摸人家的葉子,還戳了戳樹幹。
她最愛去太液池畔,尤其是春日,太液池畔有一片桃林,每到春日桃花盛放,那一片粉色開得爛漫璀璨,灼灼夭夭,美得濃烈。
她一看就是許久,呆呆地坐在池畔,摸一摸掉落在地上的花瓣,待天黑了,方一個人穿過重重宮室,回到自己的殿中去。
後來,皇帝大封皇子,八郎受封為漢王。她又有了期盼。漢王是有封地的,她想長大後,到封地去,平平淡淡地過完下半生,不必富可敵國,不必權勢滔天,只要平平安安就夠了。
小老虎看得默然,這個小漢王真是可憐,明明是皇子,還總被欺負,她的母親也不好,勢利,不會教孩子,還去得早,留小漢王一人孤單艱難地在宮中掙扎。
只是小老虎有一個疑問,她抬頭望向君瑤,道:“我們的名字,一樣的。”
她是蕭緣,小漢王也叫蕭緣。
作者有話要說:
漢王小時候的事。
第一百三十六章
君瑤不知怎麼答她, 只道:“你看下去。”
蕭緣只好自己看。
鏡中的小漢王有了期盼, 但她的處境並未好上多少, 她才八歲, 仍在居宮中。比她小上數月的滕王常欺負她,她個子小又不會打架, 老是被推倒在地。
不幸中的萬幸,滕王跋扈, 卻多少還存了些分寸, 雖欺侮她, 卻不敢在她身上留下傷痕。
這日,滕王的母親生辰, 宮外來了不少命婦為她祝壽, 一些命婦攜子,這些世家子與滕王一般年歲,僅六七歲而已。
他們攔住了往太液池去的漢王, 將她堵在角落,滕王一貫霸道, 推了她一下, 將她推得跌倒在地。小漢王摔疼了, 眼中含著淚,卻強忍著沒有掉下來,要從地上爬起來。滕王人小心眼多,先是冷眼看著,等她快要站起來了, 又將她推倒。
如是好幾回。
小漢王氣得紅了眼,但她知道她打不過滕王,何況滕王身邊還有兩名助陣的世家子,她只好忍耐,但卻又頗具骨氣,並不為少受點欺凌,就說求饒的話。
滕王恨透了她,若非她先生了幾個月,又那麼聰明,父皇興許會對他青眼有加。他總覺得是漢王擋了他做太子的路。眼下見她不肯求饒,越發怒從心起,竟撩起袖來要將她打一頓。
幸而濮陽公主自此處路過,將滕王斥退。
濮陽公主比漢王要大上近十歲,深受皇帝寵愛,宮中無人敢對她不敬。滕王也只敢在漢王面前威風,濮陽公主一來,他連忙逃走了。
小漢王見滕王走了,這才落下淚來。她還想忍耐,眼淚卻不肯忍,只好一面哭一面用手背擦淚,加上她一身髒兮兮的袍服,與小小的個子,顯得十分委屈可憐。
她很早就沒有母親,但還是很禮貌。濮陽公主幫了她,她站起身來,抽抽搭搭地與公主道:“多謝阿姐。”而後見公主沒有旁的吩咐,方哭著走了。
也是這一回,濮陽公主留意到了她,常令宮人來看,滕王是否又欺負她了。
滕王見漢王有人護著,也就不敢再沖她下手。
沒了滕王欺負,小漢王過得好了一些,她還是孤單,沒有人同她說話,衣食上也常被剋扣,僅夠飽暖而已。
但小漢王並非驕奢淫逸的孩子,她覺得這樣就已很好了。等到能習騎射的年歲,她又很努力地學習,心中想的是,等她將體魄練得強壯一些,以後縱然阿姐不護著她,她也能打過滕王。
一直練到十一歲,小漢王能穩穩地坐在飛馳的小馬駒上了,也能拉開她的小弓百發百中。與她一同習射的滕王遠遠不如她用功,也遠遠不及她厲害。
一日,她在一旁偷偷地瞄滕王射空了一支又一支的箭,猛然間發現,她已經比滕王厲害,滕王肯定打不過她。
小漢王想起小時總被滕王欺負,忽然間惡向膽邊生,她想她也要推滕王一下,欺負回來。
這念頭一起,小漢王頓時覺得自己是要做一件大事。
下了學,小漢王悄悄地跟在滕王身後,欲尋一無人處,再下手。她並不自大,知道自己雖然厲害了,但雙拳難敵四掌,若是滕王有幫手,她必是打不過的。
小漢王又緊張又忐忑,悄悄跟了一路,但滕王身邊總有侍從。他走到半路,累了,便讓侍從抱著他走。小漢王很小就沒有被母親抱過了,母親不喜歡抱她,宮人見此也不敢對她過於嬌慣,她都是自己走的。
小漢王雖覺得滕王這麼大的人,還要人抱很丟人,但她又有些羨慕,倘若也有人抱抱她,就好了。
但她羨慕歸羨慕,還是記得自己的意圖,她要推滕王一下,欺負回來。她一直跟著,跟到了滕王所居宮殿外。
他的母妃在殿外等他。
滕王一見母妃,立即從侍從懷中掙脫下來,笑嘻嘻地跑過去。他的母妃也急匆匆地迎上來,將他摟到懷裡,以手帕拭去他額上的汗珠,極為溫柔地問道:“九郎回來了?累不累?”
滕王脾氣不好,但到了他母妃面前,卻變成了一個乖孩子,點點頭:“累。”而後又吹噓他射得箭有多准,騎的馬有多快,是皇室子弟中的佼佼者,漢王被他遠遠地甩在身後。
他的母妃耐心地聽著,不時地誇他,眉宇間都是慈愛的神色。
小漢王偷偷地躲在一棵樹後,看了許久,直到滕王與他的母妃都入殿去了。她方一個人孤單地往回走。
她有些不服氣地想,滕王弟說謊,她明明比他厲害多了。但這不服氣卻少得可憐,很快就被巨大的羨慕所覆蓋。
滕王弟的母妃待他真好,她見過那名妃嬪,很兇,冷漠地斥責一名犯了過的宮人。可她面對滕王時卻是這樣溫柔。
小漢王一路走一路想,回到她所居的宮殿時,天已暗下來,宮中侍奉的宮人都不知偷懶到哪裡去了,殿中都是昏暗的,幸而她這兩年長高了不少,能夠到燭台了。
她自己點了燈,坐在榻上,忽然間就覺得很難過,眼淚不住地掉下來。
她想,她還是不要推滕王了,滕王被欺負,他的母妃會心疼的。她的箭比滕王射得准,馬也比滕王騎得快,可是沒有用,沒有人誇她。
小漢王躲在被窩裡,偷偷哭了一夜,哭紅了眼睛,隔日一早,用涼水敷了許久,才敢出門。她雖然愛哭,但不願意讓人看到。
後來皇帝駕崩,漢王出宮建府。新登基的皇帝是她的侄兒,皇帝並未在兒子中擇立太子,而是立了長孫為儲君。
新君並不放心幾位年長的皇叔,下詔令諸王之藩,遠離京師。
漢王便收拾了小包袱,與其他幾王一般,離京就國。
濮陽公主特來送行,送行之地選在京外廣平寺。
小老虎看到廣平寺中那棵桃花樹,立即就驚呆了,那就是阿瑤。但漢王不知道,她對那棵桃樹格外感興趣,摸了摸人家的葉子,還戳了戳樹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