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非禮勿視非禮勿言,司馬倫挺尷尬的,但看看身後那一大群宦官宮婢,便知眼下無聲無息的走開是不可能了,只得走上前去,假裝咳了兩聲,吸引了注意力後,笑眯眯道:「啊呀,看了不該看的。」

  柏冉轉過頭來就見熊孩子眯著眼,一點不好意思也沒有,馬上就莊重起來,攜襄城上前,沖司馬倫施了一禮道:「陛下怎麼無聲無息就來了?」很明白的指責,你來的時候不對。

  司馬倫看天看地就是不看她,自言自語:「快要近午了,再不回,母后就要派人來了,到時,也不知會看到什麼~」

  襄城聽不下去了,笑著輕捶了他一下:「促狹的你。」

  看他們這樣你一言我一語,柏冉只含笑看著。

  司馬倫忽而想到一事,與襄城道:「阿娘欲在千秋山多住幾日,我卻等不得,想請阿姐留下陪一陪阿娘。」

  柏冉耳朵頓時警覺的豎起來。

  這個要求是不能拒絕的,侍奉娘親是為人子女應該做的事,縱使皇帝不說,襄城若知道顧太后留下,她一定會主動要求陪著。

  襄城睇了柏冉一眼,說道:「那是應當之事,到時我便入萬歲宮來住。」

  柏冉耳朵一耷,估計也是這麼個結果,接著說道:「算算日子,回去就可準備起來了,到時我先奉陛下回京,等母后回京之日,我再來迎你們。」

  司馬倫沒意見,把感情特別好的姐姐和姐夫拆開來一段時日,他也挺愧疚的,迎太后回京這樣的好差事就要給她做補償,點點頭:「這樣好。」

  襄城留下和顧太后住些日子的事便這麼定了。

  作者有話要說:這是倒數第二章。

  明天不更。

  第80章 八十

  襄城留下陪太后,柏冉率眾臣與皇帝回京,至於謝氏則是提前了三日回去,將京中的宅邸灑掃歸整起來。

  幾乎每年都有這樣一趟來回,不論皇帝大臣還是御林軍護衛,都是慣了的。大隊從萬歲宮出發,浩浩蕩蕩的走上官道,向京城進發。

  柏冉沒乘她宰相的車駕,也沒騎馬,她窩在司馬倫的車輿里,拿著一道奏章跟他說:「王們皆以各自回藩,這一路過去,不少郡縣就出了點問題,看這個,」指著上面寫了名字的地方,「這位要告長水郡王擾民。」

  司馬倫略頭疼:「再怎麼樣也是宗室呢,不要太拘了他們,實在不行,再下詔申飭吧。」開國初的三十餘年,宗室是很囂張的,他們手裡都有兵,不高興了能把當地的刺史直接砍了,最後朝廷看不下去了,出了一位很霸氣的皇帝,用了三十年時間,把這群人的兵權都奪了,順便還殺了幾個最不乖的,留下的那些,就聽話了。

  現在,鬧騰點就鬧騰點吧,反正沒什麼權力,實在不像話了再管教,另一方面來說,即便藩王權力不那麼大了,他們總是還是姓司馬,讓皇帝限制自家人,除非萬不得已,不然,是不樂意的。

  司馬倫說完,習慣性的看柏冉,要聽她意見。柏冉點頭:「正是,宗室尊嚴需維持。」

  將那道奏章丟到了一邊,那處已疊了一堆的奏章,都是司馬倫找來的,各方面皆有,涉年景的有,涉官吏調動的有,涉密折打小報告的亦有,剛才的便是事涉宗室。

  正事兒就說完了。

  柏冉掀開窗簾透了透氣,放眼望出去,官道兩邊兒的草地已經泛黃了,山頭已不如來時那般墨綠墨綠的。入了深秋,再下幾場雨,便要經寒冷了。

  「卿在想什麼?」司馬倫忽然問道。

  柏冉回過頭來,笑著道:「想待冷些,下鵝毛大雪,便邀雅士們來,在自家的亭子裡,賞雪作樂。澄澈甘冽的酒,燙得暖融融的,一口下去,整個身子都熱起來,到時,那些不羈的士人定免不了赤膊上陣,披頭散髮的跳舞助興,放縱後,必然又能寫一篇膾炙人口的好文章來,我就先拜讀,果真不錯,就讓他在末添上一行,某年月著於柏園盡興而歸。」

  想想那情景,大雪飄飄,湖中都已結了冰,蒼茫的白雪覆蓋其上,間或地露出夏日殘荷的枯梗,自建於湖上的亭子向外觀去,茫茫然若平原大地。亭子四面置掛席,中有暖爐,暖爐上煨一兩壺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高雅之士放蕩不羈,飲酒高談至興起處,擊案而歌,赤足而舞,乃至洒然揮筆,成一千古絕唱。斯事快哉!

  司馬倫暢想了一下,也生嚮往,但一想到自己身份,便又熄了心思,從心底覺得遺憾:「如此盛事,惜乎不能親至。」

  柏冉笑:「陛下有陛下的格局,豈能混跡於此?」

  司馬倫看向柏冉道:「卿家宰相,也少有這樣的機會。」他們家一般也不設無利益政治交集的聚會,一年中能抽出的時間來一回就很好了。

  柏冉便用很慈愛很充滿厚望的眼神望著司馬倫道:「等臣退出朝堂,便有功夫了。」

  司馬倫大驚:「卿何出此言?」多少重臣都是死於任上的,柏冉這才是哪?竟有隱退之意了?

  柏冉是想趁此埋個伏筆,等要退休的時候不會顯得太突然。年紀變大以後,身體逐漸發育成熟,男性與女性的差別日漸明顯,戳穿的機會也逐日增長,柏冉顧忌愈甚,她是非走不可。

  「等輔佐陛下獨立視政,柏氏不負先帝重託,我便想攜殿下去封地居住,臨淄封地,物阜民豐,景致怡然,自我襲爵以來,還從未踏足。」柏冉笑著,頗顯出嚮往之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