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太平還不知道已案發了,說得尤為詳細,哪裡有池,不可靠近,恐落水,哪裡有園,有假山,不可攀爬,恐跌跤,又言那裡往來之人神色惶惶——太醫們近日的日子的確不好過。

  阿武便道:「往後不許去那裡玩了。」

  太平偏著小腦袋,好奇地看著她,問:「為何?」

  阿武解釋:「那裡太過偏僻。」

  太平點了點頭,乖乖聽話。

  過了一陣,她又惦念去外面玩了。

  阿武自看出來了,她垂首望著太平的大眼睛,道:「好了,你自去玩吧,勿忘到時辰回去讀書便可。」

  太平看了看她,又看了看高陽,高陽含笑,對她點了點頭,太平這才站起身,拱著一雙小手,似模似樣地道:「兒告退。」

  二人笑著看太平邁著小短腿跨過門檻走出去。高陽笑道:「似乎一到宮裡,她就懂事起來了。」

  「她能這般警醒,再好不過了。」宮中不比外面,不是個輕鬆的地方。

  高陽也贊同,她站起身,道:「去外邊走走。」

  外面日頭正好。

  二人相攜而行,二人走著,阿武心中有事,便有些心神不定。

  「怎麼了?」還是高陽先問了。

  阿武望著她的側顏,低聲道:「去人發信來,孫思邈行蹤不定,暫還不曾獲得他蹤跡。」這實不是個好消息,算一算歲數,孫思邈此時已八十有餘,這個年歲還存於世者,少之又少。

  高陽神色有瞬間的恍惚,良久,她張口,卻說不出一個字,轉頭見阿武沮喪至極,她又道:「他也未必有用。不過求個心安,有他無他,實無差別。」

  阿武仰頭,望了望藍得刺眼的天空,道:「無妨的,再去尋就是,生要見人,死要有碑。何況,還有別的大夫,我已令人張榜,尋天下名醫,集眾人之力,總有辦法的。」

  實不知是在安慰高陽,還是安慰自己。

  高陽一笑,想勸阿武順其自然,卻又知這話有多殘忍。

  張榜用的是上皇的名義,阿武借上皇的名頭做事已借的很順手了。一時間天下名醫,紛紛往長安來。

  此時已是兆興四年春日,高陽似乎並無什麼不妥,偶有頭痛,也不很久,忍一忍就過去了。而上皇的病,卻絲毫不見起色。用了許多方子,偶爾似有好轉,不那麼痛了,但很快又如初。

  太醫令看得心驚膽戰,他不敢說,上皇已在不斷惡化,哪怕華佗在世,也無力回天。這種毛病,本就不好治的,死在上頭的人,不知凡幾,起初不給上皇治,狀況惡化,現在連緩解都難緩解。

  阿武想趁著此時高陽病發還不那麼厲害,早些尋見方子來用,那些大夫替太上皇看,自然也替高陽看,看過之後,皆言,大長公主比起上皇要好的多,但,需得好生保養,這病,一旦厲害地發作過一回,便如潮水泛濫,再難阻止。

  至如防治之法,他們也說不清,很是迷糊地說一通,人人說得都不盡相同,簡直將阿武逼的幾欲將這群胡言亂語、只圖功名之輩統統殺了。

  太后暴躁得很,太醫令被逼無奈,只得把腦袋別在褲袋上,試探著進言:「這病,臣當真是無能為力,所能做者,不過延緩。風疾發作,痛楚難忍,上皇回回皆痛得滿身冷汗。臣治病無力,若要延緩這痛,臣這倒有一偏方。」

  「說來。」

  太醫令咽了咽唾液,顫著聲道:「金丹可行。」

  ☆、第九十二章

  太宗至死皆以為,藥石無用,金丹有效。此事,阿武是知道的。

  太醫令一說金丹可行,她眼中便飛快地閃過一絲心動。見她如此,太醫令終於放心了,這條命好歹是保住了。

  阿武陰測測地看他一眼,寒聲道:「密之。」

  太醫令忙不迭答應。

  要煉丹,便要有術士。阿武想煉丹,煉出來也不是給高陽吃,這種東西,雖引得許多帝王趨之若鶩,但,總歸難測。先讓太上皇試試效果。

  以往阿武總琢磨如何能讓太上皇死得自然些,現在發覺他還有點用處,就十分珍惜他,哪怕拿他試藥,也是萬分小心的,畢竟,試壞了就不好了,再沒有人能比太上皇更名正言順地廣招天下名醫,尋求天下術士。

  求士是件大事,隱瞞不住,阿武念頭一起,正要命門下省擬詔,便被勸諫。哪個正經皇帝會煉丹?話不可說得這樣明白,畢竟還有先帝這前車之鑑,總之是勸諫阿武,上皇狀況不好,求醫問藥便好,不可訴於歪門邪道。

  阿武才不理他們,稍有效果的法子,她就要去試,她預備不經三省,直接寫榜張貼,只是這樣就不那么正規了,會有損效果,但此時也顧不上了。

  榜還未寫成,被高陽撕了。

  恨鐵不成鋼就是這樣的。自此發現她生病,阿武就完全沒了分寸,充分體現出昏庸的跡象。

  高陽揪她耳朵,氣道:「你究竟要做什麼!這樣爛的招數你還想的出來?是誰教壞了你!」

  阿武見她生氣,都不敢救自己的耳朵,毫不猶豫出賣道:「是太醫令教我的。」

  「人說什麼,你就聽什麼?」高陽鬆了手,沉著臉,很是不悅,當年太宗吃金丹,她還在心中嘲笑,差點她也要吃了!此非重點,皇帝得天下,居權力之頂,不願罷手,而求長生,但凡有些見識的人,誰不知金丹有害,久食致命,更是與名聲有礙,秦皇漢武,晚年的名聲壞得一塌糊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