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
「自然有的,我最害怕……就是走這些門了。」
洛川尋當時聽了心中只是輕輕地嗤笑了一下,並不把這位太子殿下的話當真。
而如今,他處在了高高的權力顛峰,忽然能明白元林的意思,在這些門的後面,你永遠不知道掩藏了多少殺機,多少欲置你於死的人,掩藏了多少的兇險與末知。
洛川尋終於走到了門的盡頭,再外面便是人間。
元林笑問:「阿尋,若是我與你一起浪蕩江湖,就像胡式微跟元英那樣,你願不願意?」
洛川尋看著這漆黑的天地,茫茫一片,他的心被人一把揪住一般,疼得完全無法呼吸,他彎下腰依然無法抵擋這種疼痛。
李朝英與冬青追了上來,急道:「殿下,你要保重。」
洛川尋抬起頭,雨水打在他白皙的臉上,讓他的神情看起來更加的恍惚。
「帶我去太子府。」
李朝英與冬青互相對視了一眼,不敢多說什麽,牽來了馬,將洛川尋扶上去,三人三騎很快就穿過了整個皇城,來到了遠在西北的太子府。
洛川尋沒有停在正門,而是停在了南邊的小門,十二年前,他便是由這裡入府。
守門的太監發現洛川尋淋著雨站在門口,嚇得手忙腳亂地來打開大門。
洛川尋緩緩跨過那道門檻,好像又回到十一年前。
第61章
年僅十一歲的洛川尋抱著一個小包襖站在門邊,太監尖聲道:「候著,我去稟阿吉師父。」
洛川尋應了一聲,規規矩矩站在門邊。有兩個廚娘提著菜藍子打門前過。
「太子又換了一個美人。」
「我有見過,那個美人一看就厲害,是個心氣高的主子。」
「哈,我們府里沒有心氣高的主子,但多的是過氣的主子。」說到這裡,兩個廚娘掩嘴竊笑頗為幸災樂禍。
洛川尋抱緊了手裡的包袱,恍然無聲地吐了口氣,心道太子看起來是個寡情的主子呢。
不一會兒,一個小太監帶著阿吉匆匆來了,指著道:「喏,就是他。」
阿吉上下打量了他一番,滿意地點了點頭,道:「還不錯,看上去挺乾淨,來府上都想做些什麽呀。」
洛川尋放下包袱,叩了三個響頭,道:「阿尋想去廚房當雜役。」
阿吉一愣,皺了一下眉頭,道:「太子很看重你們這批小奴才,沒準將來的侍衛,騎兵都在你們當中出呢。」
洛川尋微微羞澀地道:「但是我聽說在廚房幫工伙食最好。」
旁邊的小太監聽了噗哧笑了一聲,阿吉拉長了臉訓道:「真是個沒出息的傢伙!」
李朝英與冬青見洛川尋跟傻了一般立在門前,只得接過太監們遞上來的油紙傘替洛川尋打上。
洛川尋突然加快了步子,李朝英與冬青幾乎跟不上他。
他走到了自己曾長久居住的小院子前,推開門,他不過走了幾日,裡面竟然已經蒙上了一塵灰,像是這府里沒有人敢進他的屋子,便也沒有人打掃。
洛川尋修長的手指慢慢地摸過那些灰塵,他那次重傷復原,元林的書房也是這般落了一層灰。
元林的手指在桌案上也這般劃了一下,微笑地道:「時光就是這樣,有的時候是回憶,但有的時候就會是塵埃,你付出再多,只要輕輕一吹……」他對著自己的手指輕吹了一下,才道:「便會什麽也留不下。」
洛川尋反手將門一關,李朝英與冬青幾乎及閘碰了一鼻子,兩人面面相覷了一會兒,只好在外面守候。
洛川尋將還隨意塞在角落裡的木箱打開,那裡有他從未拆過的一些來自元林的禮物。
他打開了第一份,那隻錦囊是茶色的錦面,玉簪花的暗紋底子,他當時一見這個錦囊就想起了隨雲的那隻,心頭一陣憤怒,直接將錦囊丟在了這隻破箱子內。
一枚圓石從錦囊里滑了出來,卻不是一枚昂貴的古玉,而是一塊黑色的雨石,正是他這幾日遍尋不著的雨石,也是元林站在宮門前撿起,然後拿著它對自己說了一句怎麽也想不起來的話。
洛川尋撿起它,那塊石頭微涼,光滑,帶著雨水的清新,將它翻轉過來,它的正面也篆刻四個小字,不是什麽君子如玉這些恭維話,而是「緣由在君」。
緣由在君,元林把他們的起始與結束都交給了他,從他跨進這所大門,來太子府避難起,洛川尋便開啟了兩人的緣分,也是由他顛覆了元氏政權,從而結束了兩人的緣分。
洛川尋緊緊握著那石頭,從元林將這枚雨石贈給他開始,這十年裡都只有元林一個人在這個緣分里掙扎,他淡然的等待,到痛苦的強硬,最後是絕望的平靜。
洛川尋輕輕解開了錦囊,將那枚雨石小心地放了進去。
他的手伸向其他的類似的錦囊,那裡東西一樣一樣呈現在面前,都不算什麽值錢的玩藝,裡面甚至夾了一根狗尾糙,洛川尋扯了一下嘴唇,微笑了一下,元林在這方面一直都不太大方的。
這裡面一共有九份生辰賀禮,因為其中的一份是一匹馬,算起來那是洛川尋唯一知道的生辰賀禮。
那還是他第一年得到的,當元林將那匹逃走的小紅馬牽到他的面前,他也曾經有過片刻的感動。
這麽多年,他沒有為元林一些舉動感動過嗎?
有的,只是一半被他的理智給壓制住了,另一半被他對元林感情的不信任排斥了。
他得到的最後一份禮物,也是最大的一份禮,看起來彷佛是捲軸,大約是元林自己輕筆寫了一幅什麽橫幅便算作壽禮吧,洛川尋有一些迫切地打開它,他很想知道元林說了一句什麽。
隨著捲軸緩慢地打開,李朝英與冬青突然聽到洛川尋的一聲慘叫,兩人再也顧不得其他,立即破門而入。
只看見洛川尋顫抖著手裡抓著一份捲軸,他張大了嘴,拼命地吸著氣,卻好像完全窒息了,根本無法呼吸。
李朝英與冬青立即撲了上去,只掃了一眼捲軸,李朝英也張大了嘴,吃吃地道:「我,我的天哪……」他指著那捲軸,對冬青道:「元太祖的……密詔。」
多少人,從皇太后向寧,皇帝元竟,紫氏,元氏,所有的人都在為這張不見蹤影的密詔費盡心機。向寧為了找到這張密詔,不惜廢掉一個太子,沈氏以擁有它的消息而善價待沽,紫雲甚至把整個太子府都翻過來了,而它卻一直都待在一間根本沒有任何人把守的破屋子裡。
冬青緊張得都快跟洛川尋一樣不能呼吸了,李朝英慌忙從洛川尋的手中將那張密詔拿開,以免顫抖得如此厲害的洛川尋不慎毀壞了它。
洛川尋依然無法呼吸,他雖然張著嘴卻沒有絲毫呼吸的聲音,李朝英手起掌落劈在了他的頸脖上,洛川尋眼前一黑,暈倒在冬青的懷裡,才長長呼出了一口氣。
冬青良久才驚魂稍定,喃喃地道:「你剛才襲擊大人了。」
李朝英滿頭大汗,喃喃地道:「你該說我襲擊了聖上。」
歷史翻過了新的一頁,西夏皇朝迎來了第三位君主,紫尋。
行完冠禮,盛裝的紫尋高高站在皇位上,下面是匍匐著的文武百官,這一刻也許每個人的心思都不同,但大多數人似乎都認可了這個事實,也許有一位性格溫和的皇上總會比一個冷漠難以親近的皇上要好些。
紫尋略略俯視著他們,他慢慢地走下台階,立即文武百官再次叩首,三呼萬歲,他緩緩地穿過這條紅毯,跨過了高高的大殿下門檻,只聽禮儀宮一聲綿長的喊號:「禮畢,聖上起駕,奏樂!」
一時之間,如林一般的長號舉起,那響聲入耳似也聽不出什麽喜慶,與其說它端莊,不如說它有一種戰鬥號角的意味。
有一位仰著頭的長號手似微微低頭看了一眼紫尋,但立即又慌張的朝天,紫尋卻很快看到了他。
緊隨身後李朝英立即在耳邊低聲道:「朱喜。」
紫尋一愣,卻沒有再說什麽,而是很快接著往前走,下面是皇宮內的侍衛,兵儀隊,他們跪下三呼萬歲,那聲音如雷震耳,紫尋穿過那些%亮的槍林,他突然意識到,在以後的歲月里,沒有人再會為他遮風擋雨。
紫尋一日下了朝,行至後花園的時候,卻見禮儀官帶著幾名號手經過,裡面赫然有朱喜。他們見了紫尋,自然立即跪下行禮。
「朱御筆什麽時候吹起了號?」紫尋淡淡地問。
朱喜滿面尷尬,臉紅面赤正不知該如何回答,旁邊的李朝英卻笑道:「這是元林太子殿下的吩咐,說朱御筆吹號或許更拿手一些。」
紫尋聽了忍不住想笑,但卻只是嘴角微彎,那個不知道是刻薄還是幽默的人啊。
他微嘆道:「朱御筆文采還是好的,去四庫修書吧!」
朱喜乍然一聽,喜得渾身直顫,淚流滿面,語無倫次,連謝恩都不會了。
洛川尋當時聽了心中只是輕輕地嗤笑了一下,並不把這位太子殿下的話當真。
而如今,他處在了高高的權力顛峰,忽然能明白元林的意思,在這些門的後面,你永遠不知道掩藏了多少殺機,多少欲置你於死的人,掩藏了多少的兇險與末知。
洛川尋終於走到了門的盡頭,再外面便是人間。
元林笑問:「阿尋,若是我與你一起浪蕩江湖,就像胡式微跟元英那樣,你願不願意?」
洛川尋看著這漆黑的天地,茫茫一片,他的心被人一把揪住一般,疼得完全無法呼吸,他彎下腰依然無法抵擋這種疼痛。
李朝英與冬青追了上來,急道:「殿下,你要保重。」
洛川尋抬起頭,雨水打在他白皙的臉上,讓他的神情看起來更加的恍惚。
「帶我去太子府。」
李朝英與冬青互相對視了一眼,不敢多說什麽,牽來了馬,將洛川尋扶上去,三人三騎很快就穿過了整個皇城,來到了遠在西北的太子府。
洛川尋沒有停在正門,而是停在了南邊的小門,十二年前,他便是由這裡入府。
守門的太監發現洛川尋淋著雨站在門口,嚇得手忙腳亂地來打開大門。
洛川尋緩緩跨過那道門檻,好像又回到十一年前。
第61章
年僅十一歲的洛川尋抱著一個小包襖站在門邊,太監尖聲道:「候著,我去稟阿吉師父。」
洛川尋應了一聲,規規矩矩站在門邊。有兩個廚娘提著菜藍子打門前過。
「太子又換了一個美人。」
「我有見過,那個美人一看就厲害,是個心氣高的主子。」
「哈,我們府里沒有心氣高的主子,但多的是過氣的主子。」說到這裡,兩個廚娘掩嘴竊笑頗為幸災樂禍。
洛川尋抱緊了手裡的包袱,恍然無聲地吐了口氣,心道太子看起來是個寡情的主子呢。
不一會兒,一個小太監帶著阿吉匆匆來了,指著道:「喏,就是他。」
阿吉上下打量了他一番,滿意地點了點頭,道:「還不錯,看上去挺乾淨,來府上都想做些什麽呀。」
洛川尋放下包袱,叩了三個響頭,道:「阿尋想去廚房當雜役。」
阿吉一愣,皺了一下眉頭,道:「太子很看重你們這批小奴才,沒準將來的侍衛,騎兵都在你們當中出呢。」
洛川尋微微羞澀地道:「但是我聽說在廚房幫工伙食最好。」
旁邊的小太監聽了噗哧笑了一聲,阿吉拉長了臉訓道:「真是個沒出息的傢伙!」
李朝英與冬青見洛川尋跟傻了一般立在門前,只得接過太監們遞上來的油紙傘替洛川尋打上。
洛川尋突然加快了步子,李朝英與冬青幾乎跟不上他。
他走到了自己曾長久居住的小院子前,推開門,他不過走了幾日,裡面竟然已經蒙上了一塵灰,像是這府里沒有人敢進他的屋子,便也沒有人打掃。
洛川尋修長的手指慢慢地摸過那些灰塵,他那次重傷復原,元林的書房也是這般落了一層灰。
元林的手指在桌案上也這般劃了一下,微笑地道:「時光就是這樣,有的時候是回憶,但有的時候就會是塵埃,你付出再多,只要輕輕一吹……」他對著自己的手指輕吹了一下,才道:「便會什麽也留不下。」
洛川尋反手將門一關,李朝英與冬青幾乎及閘碰了一鼻子,兩人面面相覷了一會兒,只好在外面守候。
洛川尋將還隨意塞在角落裡的木箱打開,那裡有他從未拆過的一些來自元林的禮物。
他打開了第一份,那隻錦囊是茶色的錦面,玉簪花的暗紋底子,他當時一見這個錦囊就想起了隨雲的那隻,心頭一陣憤怒,直接將錦囊丟在了這隻破箱子內。
一枚圓石從錦囊里滑了出來,卻不是一枚昂貴的古玉,而是一塊黑色的雨石,正是他這幾日遍尋不著的雨石,也是元林站在宮門前撿起,然後拿著它對自己說了一句怎麽也想不起來的話。
洛川尋撿起它,那塊石頭微涼,光滑,帶著雨水的清新,將它翻轉過來,它的正面也篆刻四個小字,不是什麽君子如玉這些恭維話,而是「緣由在君」。
緣由在君,元林把他們的起始與結束都交給了他,從他跨進這所大門,來太子府避難起,洛川尋便開啟了兩人的緣分,也是由他顛覆了元氏政權,從而結束了兩人的緣分。
洛川尋緊緊握著那石頭,從元林將這枚雨石贈給他開始,這十年裡都只有元林一個人在這個緣分里掙扎,他淡然的等待,到痛苦的強硬,最後是絕望的平靜。
洛川尋輕輕解開了錦囊,將那枚雨石小心地放了進去。
他的手伸向其他的類似的錦囊,那裡東西一樣一樣呈現在面前,都不算什麽值錢的玩藝,裡面甚至夾了一根狗尾糙,洛川尋扯了一下嘴唇,微笑了一下,元林在這方面一直都不太大方的。
這裡面一共有九份生辰賀禮,因為其中的一份是一匹馬,算起來那是洛川尋唯一知道的生辰賀禮。
那還是他第一年得到的,當元林將那匹逃走的小紅馬牽到他的面前,他也曾經有過片刻的感動。
這麽多年,他沒有為元林一些舉動感動過嗎?
有的,只是一半被他的理智給壓制住了,另一半被他對元林感情的不信任排斥了。
他得到的最後一份禮物,也是最大的一份禮,看起來彷佛是捲軸,大約是元林自己輕筆寫了一幅什麽橫幅便算作壽禮吧,洛川尋有一些迫切地打開它,他很想知道元林說了一句什麽。
隨著捲軸緩慢地打開,李朝英與冬青突然聽到洛川尋的一聲慘叫,兩人再也顧不得其他,立即破門而入。
只看見洛川尋顫抖著手裡抓著一份捲軸,他張大了嘴,拼命地吸著氣,卻好像完全窒息了,根本無法呼吸。
李朝英與冬青立即撲了上去,只掃了一眼捲軸,李朝英也張大了嘴,吃吃地道:「我,我的天哪……」他指著那捲軸,對冬青道:「元太祖的……密詔。」
多少人,從皇太后向寧,皇帝元竟,紫氏,元氏,所有的人都在為這張不見蹤影的密詔費盡心機。向寧為了找到這張密詔,不惜廢掉一個太子,沈氏以擁有它的消息而善價待沽,紫雲甚至把整個太子府都翻過來了,而它卻一直都待在一間根本沒有任何人把守的破屋子裡。
冬青緊張得都快跟洛川尋一樣不能呼吸了,李朝英慌忙從洛川尋的手中將那張密詔拿開,以免顫抖得如此厲害的洛川尋不慎毀壞了它。
洛川尋依然無法呼吸,他雖然張著嘴卻沒有絲毫呼吸的聲音,李朝英手起掌落劈在了他的頸脖上,洛川尋眼前一黑,暈倒在冬青的懷裡,才長長呼出了一口氣。
冬青良久才驚魂稍定,喃喃地道:「你剛才襲擊大人了。」
李朝英滿頭大汗,喃喃地道:「你該說我襲擊了聖上。」
歷史翻過了新的一頁,西夏皇朝迎來了第三位君主,紫尋。
行完冠禮,盛裝的紫尋高高站在皇位上,下面是匍匐著的文武百官,這一刻也許每個人的心思都不同,但大多數人似乎都認可了這個事實,也許有一位性格溫和的皇上總會比一個冷漠難以親近的皇上要好些。
紫尋略略俯視著他們,他慢慢地走下台階,立即文武百官再次叩首,三呼萬歲,他緩緩地穿過這條紅毯,跨過了高高的大殿下門檻,只聽禮儀宮一聲綿長的喊號:「禮畢,聖上起駕,奏樂!」
一時之間,如林一般的長號舉起,那響聲入耳似也聽不出什麽喜慶,與其說它端莊,不如說它有一種戰鬥號角的意味。
有一位仰著頭的長號手似微微低頭看了一眼紫尋,但立即又慌張的朝天,紫尋卻很快看到了他。
緊隨身後李朝英立即在耳邊低聲道:「朱喜。」
紫尋一愣,卻沒有再說什麽,而是很快接著往前走,下面是皇宮內的侍衛,兵儀隊,他們跪下三呼萬歲,那聲音如雷震耳,紫尋穿過那些%亮的槍林,他突然意識到,在以後的歲月里,沒有人再會為他遮風擋雨。
紫尋一日下了朝,行至後花園的時候,卻見禮儀官帶著幾名號手經過,裡面赫然有朱喜。他們見了紫尋,自然立即跪下行禮。
「朱御筆什麽時候吹起了號?」紫尋淡淡地問。
朱喜滿面尷尬,臉紅面赤正不知該如何回答,旁邊的李朝英卻笑道:「這是元林太子殿下的吩咐,說朱御筆吹號或許更拿手一些。」
紫尋聽了忍不住想笑,但卻只是嘴角微彎,那個不知道是刻薄還是幽默的人啊。
他微嘆道:「朱御筆文采還是好的,去四庫修書吧!」
朱喜乍然一聽,喜得渾身直顫,淚流滿面,語無倫次,連謝恩都不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