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頁
太后眼下正在東側殿歇息,因著皇帝的境況,她已經好幾日未合眼了,身子有些撐不住,還是楊皇后硬是把人勸去了東側殿。
這會兒聽見皇帝不吞咽了,連忙扶著楊皇后的手顫巍巍走進來。
多日昏迷已經將皇帝本就消瘦的身子折磨得形銷骨立,太醫想盡了法子想將湯藥餵進去,然而皇帝如今卻連吞咽都十分困難。
太后被攙扶坐在床邊,望著床上奄奄一息的兒子,眼淚濡濕了面頰,半晌轉頭看太醫:“溫太醫,皇帝這是沒法子了麼?”
聽見太后顫抖的聲音,溫太醫不忍地垂頭,面上一片灰敗:“回稟太后,陛下這是急火攻心,引發腦中淤血迸發,能撐這些時日已是……”
言下之意便是無力回天,太后聞言握緊皇帝枯瘦的手掌,閉上眼。
*
隆昌二十七年,三月二十九,文惠帝崩。
舉國哀慟。
帝崩三日後,朝中上書請太子繼位。然而反對的聲浪遠比楊氏一派預計得更加猛烈。
第60章
大皇子一系以皇帝停靈為藉口阻撓太子立時登基, 四月初三這日, 更是直接將一乾重臣攔在御書房之內。
“寧昊彬, 你要做什麼!”太子一臉驚怒,大聲呵斥。
書房內的重臣一大半亦是又驚又懼, 心猛地沉底, 大皇子這是……
寧昊彬這會兒也不打算與太子再做什麼兄弟情深的戲了, 冷冷的面容上緩緩勾起笑:“太子殿下莫要急,父皇殯天雖然沒來得及交代什麼, 可繼位的大事總該要慎重一些, 眾位大人覺得呢?”
這話一出口就帶著不善的意味, 非大皇子一系的官員結識面面相覷, 心中不祥的感覺更是濃重了幾分,目光齊刷刷望向大皇子, 卻是一言未發。
太子也是聽到他這麼說, 先前楊皇后的猜測猛然跳入他的腦海,驚疑不定地與他的外祖父遙遙對視一眼, 面色仍是鎮定。
楊氏族長楊韜率先站了出來,沉聲道:“聖人殯天,我等皆是哀慟,然國不可一日無君, 太子立為儲君已有十數年, 躬行簡讓,德行兼備,自然該早日登基以安天下民心!”
寧昊彬嘴角冷笑著聽他說完, 才不疾不徐地開口:“楊閣老此言極是,只是本殿下有一事不明,若父皇留有遺旨,改立儲君呢?”
*
“改立儲君!”楊皇后猛然立起身子,駭然望向滿面得意的德妃,目眥欲裂。
德妃見她失態,面上的笑更深了三分,語氣卻是無辜得很:“是呀,妹妹也是擔心皇后娘娘不知此事,才特地提早一步趕來告知娘娘,這會兒御書房裡只怕都開始宣聖旨了。”
呸!德妃就是小人得志,特地趕來耀武揚威來了!
然而此事也確實令楊皇后慌了手腳,清嘉陪在未央宮裡,聽了德妃的話也是立時瞪大了眸子,父皇難道真的臨終前留下遺旨廢太子?
德妃夙願得償,看著楊皇后慌了神,心中的喜悅再也難以抑制。
楊皇后壓了她多少年,太子又壓了她的兒子多少年,若不是皇帝有意彈壓世家,只怕她一輩子也沒有機會扳倒楊皇后。
可是天意弄人,偏偏就給了她這個機會!
笑到最後的人才是真的笑,笑到最後的人是她,不是楊皇后!
*
王鑠海一臉平靜地捧著聖旨站定在眾人面前,大皇子看著驚楞的太子,輕笑道:“太子沒想到吧?”
太子冷冷瞥他一眼,神色複雜地看向父皇生前的御前大總管王鑠海,恐怕沒有人會想得到他是大皇子的人。
呵,居然是大皇子的人。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皇后楊氏恃恩而驕,恃寵放曠……有失婦德,難立中宮……今廢除一切封號,貶為庶人。……太子軒愚心不悛,凶德彌著……德行有愧,不堪為皇太子……今廢皇太子為庶人,改立皇子彬為太子,授冊寶,警告天地、宗廟、社稷,正位東宮,以重萬年之統,以繁四海之心。朕疾患固久,思一日萬機不可久曠,茲命皇太子持璽,分理庶政,撫軍監國。百司所奏之事,皆啟皇太子決之。
欽此!”
王鑠海宣旨畢,恭敬立於一側。
御書房中卻是鴉雀無聲,落針可聞。
楊氏一派人俱是面沉如水,楊韜陡然怒道:“這是矯詔!”
“楊閣老可要慎言!”寧昊彬絲毫不見懼怕,面上的笑更肆意了幾分,“此乃父皇的遺旨,諸位難道要抗旨不遵嗎?”
這聖旨是真是假,在場的人除卻大皇子心中俱是萬般揣測有之,深信的反倒沒有幾個,饒是站在大皇子一邊的眾位大臣此時臉上也十分深沉。
楊韜冷笑,他一個身無倚仗的皇子居然妄想用這麼一張不倫不類說不清緣由的假詔書就從楊氏手中奪去皇位,真是可笑至極!
他笑,寧昊彬也笑。
御書房的大門轟然撞開,一隊全副武裝的兵將步伐統一行進來,手中刀兵直指場中諸位大臣。
眾人驚呼之際,唯獨寧昊彬悠遊閒適地出聲:“不知本殿下這份見面禮給得夠不夠?”
父皇既然留了詔書,自然也要給他自保的資本來對抗楊氏,不是嗎?
這會兒聽見皇帝不吞咽了,連忙扶著楊皇后的手顫巍巍走進來。
多日昏迷已經將皇帝本就消瘦的身子折磨得形銷骨立,太醫想盡了法子想將湯藥餵進去,然而皇帝如今卻連吞咽都十分困難。
太后被攙扶坐在床邊,望著床上奄奄一息的兒子,眼淚濡濕了面頰,半晌轉頭看太醫:“溫太醫,皇帝這是沒法子了麼?”
聽見太后顫抖的聲音,溫太醫不忍地垂頭,面上一片灰敗:“回稟太后,陛下這是急火攻心,引發腦中淤血迸發,能撐這些時日已是……”
言下之意便是無力回天,太后聞言握緊皇帝枯瘦的手掌,閉上眼。
*
隆昌二十七年,三月二十九,文惠帝崩。
舉國哀慟。
帝崩三日後,朝中上書請太子繼位。然而反對的聲浪遠比楊氏一派預計得更加猛烈。
第60章
大皇子一系以皇帝停靈為藉口阻撓太子立時登基, 四月初三這日, 更是直接將一乾重臣攔在御書房之內。
“寧昊彬, 你要做什麼!”太子一臉驚怒,大聲呵斥。
書房內的重臣一大半亦是又驚又懼, 心猛地沉底, 大皇子這是……
寧昊彬這會兒也不打算與太子再做什麼兄弟情深的戲了, 冷冷的面容上緩緩勾起笑:“太子殿下莫要急,父皇殯天雖然沒來得及交代什麼, 可繼位的大事總該要慎重一些, 眾位大人覺得呢?”
這話一出口就帶著不善的意味, 非大皇子一系的官員結識面面相覷, 心中不祥的感覺更是濃重了幾分,目光齊刷刷望向大皇子, 卻是一言未發。
太子也是聽到他這麼說, 先前楊皇后的猜測猛然跳入他的腦海,驚疑不定地與他的外祖父遙遙對視一眼, 面色仍是鎮定。
楊氏族長楊韜率先站了出來,沉聲道:“聖人殯天,我等皆是哀慟,然國不可一日無君, 太子立為儲君已有十數年, 躬行簡讓,德行兼備,自然該早日登基以安天下民心!”
寧昊彬嘴角冷笑著聽他說完, 才不疾不徐地開口:“楊閣老此言極是,只是本殿下有一事不明,若父皇留有遺旨,改立儲君呢?”
*
“改立儲君!”楊皇后猛然立起身子,駭然望向滿面得意的德妃,目眥欲裂。
德妃見她失態,面上的笑更深了三分,語氣卻是無辜得很:“是呀,妹妹也是擔心皇后娘娘不知此事,才特地提早一步趕來告知娘娘,這會兒御書房裡只怕都開始宣聖旨了。”
呸!德妃就是小人得志,特地趕來耀武揚威來了!
然而此事也確實令楊皇后慌了手腳,清嘉陪在未央宮裡,聽了德妃的話也是立時瞪大了眸子,父皇難道真的臨終前留下遺旨廢太子?
德妃夙願得償,看著楊皇后慌了神,心中的喜悅再也難以抑制。
楊皇后壓了她多少年,太子又壓了她的兒子多少年,若不是皇帝有意彈壓世家,只怕她一輩子也沒有機會扳倒楊皇后。
可是天意弄人,偏偏就給了她這個機會!
笑到最後的人才是真的笑,笑到最後的人是她,不是楊皇后!
*
王鑠海一臉平靜地捧著聖旨站定在眾人面前,大皇子看著驚楞的太子,輕笑道:“太子沒想到吧?”
太子冷冷瞥他一眼,神色複雜地看向父皇生前的御前大總管王鑠海,恐怕沒有人會想得到他是大皇子的人。
呵,居然是大皇子的人。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皇后楊氏恃恩而驕,恃寵放曠……有失婦德,難立中宮……今廢除一切封號,貶為庶人。……太子軒愚心不悛,凶德彌著……德行有愧,不堪為皇太子……今廢皇太子為庶人,改立皇子彬為太子,授冊寶,警告天地、宗廟、社稷,正位東宮,以重萬年之統,以繁四海之心。朕疾患固久,思一日萬機不可久曠,茲命皇太子持璽,分理庶政,撫軍監國。百司所奏之事,皆啟皇太子決之。
欽此!”
王鑠海宣旨畢,恭敬立於一側。
御書房中卻是鴉雀無聲,落針可聞。
楊氏一派人俱是面沉如水,楊韜陡然怒道:“這是矯詔!”
“楊閣老可要慎言!”寧昊彬絲毫不見懼怕,面上的笑更肆意了幾分,“此乃父皇的遺旨,諸位難道要抗旨不遵嗎?”
這聖旨是真是假,在場的人除卻大皇子心中俱是萬般揣測有之,深信的反倒沒有幾個,饒是站在大皇子一邊的眾位大臣此時臉上也十分深沉。
楊韜冷笑,他一個身無倚仗的皇子居然妄想用這麼一張不倫不類說不清緣由的假詔書就從楊氏手中奪去皇位,真是可笑至極!
他笑,寧昊彬也笑。
御書房的大門轟然撞開,一隊全副武裝的兵將步伐統一行進來,手中刀兵直指場中諸位大臣。
眾人驚呼之際,唯獨寧昊彬悠遊閒適地出聲:“不知本殿下這份見面禮給得夠不夠?”
父皇既然留了詔書,自然也要給他自保的資本來對抗楊氏,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