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到六月十八那一日,皇帝命人前去高府傳旨,封高家小姐高明純為當今太子妃,擇今年臘月初二完婚。

  趙衡得償所願,傳旨後命人去高家送去一筐杏,又大又圓,薄皮甘甜。

  待到七月趙衡又讓人送去一筐不常見的綠皮黑紋的西瓜,送與高小姐品嘗。

  七月底,他又讓人送去一筐棗子,核小又甜,這次劉德沒再兩手空空的回來,而是送上一方錦盒,他打開一看,是一隻繡著竹紋的扇套,精巧漂亮,裡頭不是空的,裝著一把摺扇,扇面不知是何人作畫,有山有水大氣雅致,落款只有一方小紅印,他仔細分辨許久才知上頭刻的是她名字最後一字——純。

  這算是鴻雁傳書?還是以物寄情?無論是何,他都很喜歡。

  八月初,天氣漸漸涼爽,他這日旬休又將所有事物處理完畢,再送過來的奏章統統被他塞到一旁,不願再看。

  “隨孤去高家。”他叫上劉德,到高家也有一個幫忙圓場的人。

  劉德喜滋滋跟上去,背地裡卻在偷笑,他不是沒看見,笑又如何,孤名正言順去未來岳丈家裡拜訪,有何不可?

  高均海帶著兒子接待他,幾人坐在正堂里喝了半天茶水,他手心裡有汗,多喝兩杯茶水,後來及時反應過來不可多喝茶水,萬一一會兒見到她,內急出糗多不好。

  高均海十分明理,雖然知曉兩人私下見面於理不合,還是讓大兒子高竹彥帶他去看高家花園裡盛放的菡萏,他懷著萬分期待而去,高竹彥示意他站在涼亭里等候,他自去一旁取茶水來,他心口跳的厲害,但還是強作淡然,做出負手欣賞荷塘的瀟灑模樣。

  身後悄然傳來腳步聲,他支著耳朵認真聽那動靜。

  “臣女拜見太子殿下。”她清脆悅耳的嗓音從身後傳來。

  趙衡轉過身,方才喝過那麼多茶水嗓子還是乾的厲害,他抬手:“免禮。”

  她抬起頭時二人對視一眼,她雙頰緋紅,眼神閃躲,微微抿著唇瓣,他仔細看她一眼,又怕唐突佳人,主動移開視線,在他要看向荷塘的瞬間,她忽然看過來,略帶笑意的眼睛裡有細碎星光閃耀,直直印在他心坎上,此時他無比相信那一刻的決定是正確的,家世眼緣都相配,明明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啊。

  不過,他是君,她是臣,且男女有別,二人不好多呆,在高竹彥走進涼亭前,她躬身退下,走前奉上一隻荷包,他緊緊攥在手心裡。

  在高家見過她後,回宮的路上都是心不在焉的,皇帝知道他去了高家,還是打趣的問要不要提前大婚。

  他搖頭否決,他是很想讓她進宮來沒錯,但貿然改期對姑娘家的名聲不好。

  八月二十八是她的及笄禮,他命人送去一支髮簪給她做賀禮,心情期待著小姑娘嫁到東宮來陪他過日子,那時指定比現在有趣。

  九月里他又讓人送去一筐石榴,別人都說這東西寓意好,他卻只想讓她看一看這鮮艷的石榴色是多麼動人。

  十月寒風蕭瑟,他陸陸續續往高家送過不少東西,只消再等兩月,就可迎她入宮,他這東宮裡已經攢下不少她送來的東西,硯台、她親手做的灑金信箋、毛筆、筆洗,隨意看一眼總有沾染著她身影的東西。

  禮部早已在準備太子大婚的規程,他熱切期待著臘月初二,可十月還未過完,皇帝突然病重,昏迷在床,他在皇帝床前盡心伺候,盡一份人子之責,皇帝在冬月十六崩逝,舉國皆哀,他於熱孝之中登基稱帝,但婚事只能暫緩,他和禮部商量過,放在來年的三月初六,即將春暖花開冰雪消融,去年她在此時出門踏青,今年大婚,她一定喜歡。

  他讓人給高家送去許多賞賜,以示彌補重視,但京中仍有謠言流傳,說他不喜未來的皇后,日後必定厭棄。

  他讓人送了一封信去高家,讓高家安心,同時收到她的回信,她畫了一幅高山流水贈予他,墨痕早已乾涸,想必是早就畫好的,原來她心中信他。

  過了年,也已出了孝期,禮部開始準備帝後大婚,這比太子大婚還要鄭重繁瑣,他吩咐要用最尊貴的禮數迎皇后過門。

  鳳輦從高家穿過朱雀街,從玄武門正門進入,後宮的女人只有明媒正娶的皇后有此殊榮,從此門入宮。

  行過大禮,拜過宗廟,兩人在承乾殿內殿洞房花燭,紅妝之下,她低眉淺笑,趙衡亦為之傾倒。

  “阿純,可知要叫我什麼?”

  “陛下?”高明純十分的忐忑。

  他與她並肩坐著,寬大衣袖下悄悄握住她的手:“要叫夫君。”

  他的隨性灑脫只給她一人看,什麼帝王規矩,關起門來只有他們夫妻二人而已。

  “是,夫君。”她乖乖喚道。

  他心中火熱,放下大紅帷帳與她交疊在一起……

  喜桌上一雙紅燭高燃,不高不低,一樣長短。

章節目錄